辛晚教(1938年11月25日—2017年10月7日),為台灣都市計畫學者,為台灣規劃界與都市計畫界重要導師,長期致力於台灣都市計劃制度之擬議、國土規劃制度之開創、土地問題與政策建言、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環境規劃之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辛晚教亦為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創辦人之一,於該所任教及工作達42年(1968-2009),期間擔任該所所長9年(1975-1981、1994-1997),並參與台北大學特定區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之整體規劃[2]。曾擔任內政部營建署副署長、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委員、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理事長等,此外也長期擔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審議委員、台北市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透過文資保存、都市計劃、環境共容的合宜並進方式,致力提升台北城市文化內涵素養。[3]
育有三子女,其一為導演辛建宗

辛晚教
Hsing Woan-Chiau
出生(1938-11-25)1938年11月25日
配偶鄭美麗[1]
學歷
經歷

生平 编辑

教育生涯 编辑

辛晚教出生於台灣澎湖,後隨父母搬遷至高雄。
1957年至1961年就讀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地政學系,1962年土地行政高考考取榜首
1966年進入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任職,協助周一夔教授創辦都市計劃研究所,1968年至2009年之四十二年間任教及任職於都市計劃研究所,期間擔任三屆都市計劃研究所所長[2]。任教期間,除協助台北大學三峽校區之規劃以外,也積極推動台灣國土規劃體系,倡議台灣在地化的文化規劃,成為台灣文化規劃的先驅者。
2000年擔任「財團法人環境規劃與城鄉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致力於規劃學界人才的培養。

國土規劃奠基者 编辑

鑒於台灣都市化問題日趨嚴重,且當時台灣也缺乏都市規劃的經驗,1966年政府洽請聯合國技術顧問團來台,同時成立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經合會)都市建設及住宅計畫小組,並在聯合國顧問孟森夫婦的指導下,帶入新的規劃思潮。[4]當時辛任教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也成為經合會都市計劃小組研究員。極力倡議台灣國土規劃體系,促成台灣國土規劃體系的完整建立。[5]
1980至1990年間,辛晚教積極參與推動「國土綜合開發計畫」與「國土綜合發展計畫法」(草案),為現在國土計畫法之前身。[6]
1982年出版《都市與區域計劃》[7]一書,為都市計劃學界重要書籍之一。

文化貢獻 编辑

1990年,辛晚教倡議台灣在地化的文化規劃,影響目前台灣國土規劃對於文化元素的重視。
1990年創立南管樂團《咸和樂團》,醉心於戲曲創作,也對於傳統戲曲與歌仔戲有相關文獻考究。
1995至1996年間,主持文化建設委員會(今文化部)之《全國文化生活圈文化展演設施發展綱要計畫[8]
1997至2006年間,長期擔任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委員[9],並於1994至2012年間擔任祭孔大典分獻官[10],並對孔廟文化與祭祀空間深入研究發表論文[11]

獲獎 编辑

行政院 [2] 编辑

  • 行政院一等服務獎章(1998)
  • 行政院二等服務獎章(1992)
  • 行政院三等服務獎章(1987)

教育部 [2] 编辑

  • 教育部四維獎章(1976)
  • 教育部大學教學特優教師獎(1990)

學會與社團 编辑

  • 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獎牌(1982)
  •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學術獎狀(1988)[12]
  •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計劃獎章(1993)[13]

軼事 编辑

2005年臺北市政府規劃「大龍峒文化園區」計畫拆除蘭州派出所,辛晚教指稱蘭州派出所是「日據時的統治之眼,為破壞大龍峒穴脈所建」,是日本人監視與「威勢」的象徵,並指大龍峒以前連年出狀元,但風水被此「阻斷」,也阻礙孔廟與大龍國小、大屯山的整體視景,強調已說服反拆的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然而夏鑄九聞訊否認,痛罵市府硬拆蘭州派出所是胡搞、根本是對公共痕跡「粗暴地抹去重寫」。蘭州派出所最終於2006年春節夜晚遭拆除,引發當地居民反彈。而蘭州派出所拆除後,原址陸續發現疑似頂下郊拚遺跡及史前陶片,但都喪失原地保留契機[14][15][16]

學術與研究著作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

  1. ^ 928祭孔 近10年最盛大. 中時電子報. 2013-09-26 [201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中文). 
  2. ^ 2.0 2.1 2.2 2.3 辛晚教名譽教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3. ^ 辛晚教教授辭世 文資會悼念感謝貢獻. 中廣新聞網. 2017-10-18 [2018-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中文). 
  4. ^ 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都市計劃研究所發展歷程.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5. ^ 呂芳上等. 都市計畫前輩人物訪問紀錄.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0. ISBN 957-671-726-4. 
  6. ^ 內政部營建署. 基石:營建署30年實錄 (PDF). 台北市: 內政部營建署. 2011 [2018-03-16]. ISBN 978986029239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3-16). 
  7. ^ 辛晚教. 都市與區域計劃. 台北市: 中國地政研究所初版,詹式書局再版. 1982,2011. ISBN 978-957-705-4180. 
  8. ^ 辛晚教. 全國文化生活圈文化展演設施發展綱要計畫. [19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9. ^ 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 臺北市孔廟管委會成員歷任委員介紹.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10. ^ 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 紀念孔子2562週年誕辰釋奠典禮.9月28日清晨登場.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11. ^ 辛晚教. 臺北孔廟禮制空間與大龍峒文化環境專題研究. 台北市: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2008. 
  12. ^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秘書處. 都市計劃學會歷屆計畫獎狀(學術類)得獎者. 2014年2月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6). 
  13. ^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秘書處. 都市計劃學會歷屆獎章得獎者名單. 2014年2月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6). 
  14. ^ 陳俍任. 拆蘭州派出所 風水說當推手. 聯合報. 2005-09-06. 
  15. ^ 林修卉《啊~!台北的古蹟不見了:馬英九的古蹟拆除計劃》本土文化,2006年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08-08.
  16. ^ 【蕭文杰專欄】談幾位北市首長與他們的文化局如何處理文化資產. 典藏 ARTouch.com. 2021-08-10 [2021-08-1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