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發性運動不能
(重定向自遲發性運動障礙)
遲發性運動不能(Tardive dyskinesia,簡稱為 TD ),係為一種重複的非自願性身體行動失調[1]。包含面目猙獰、吐舌或咂嘴脣等,另外可能還有舞蹈症或手足徐動症[1],約有兩成患者會逐漸喪失機能[3]。
遲發性運動不能 Tardive dyskinesia | |
---|---|
同义词 | Linguofacial dyskinesia, tardive dystonia, tardive oral dyskinesia[1] |
![]() | |
一般認為遲發性運動不能和神經傳遞介質多巴胺有關 | |
读音 | |
症状 | 自發且重複的肢體活動[1] |
肇因 | 精神抑制藥物 (抗精神疾病藥物、甲氧氯普胺)[1][2] |
診斷方法 | 排除其他潛在成因後,基於症狀確診[1] |
相似疾病或共病 | 亨丁頓舞蹈症、腦性麻痺、妥瑞症、肌张力障碍[2] |
預防 | 僅使用盡可能低劑量的神經性藥物[3] |
治療 | 在許可情況下停用抗精神性藥或改用氯氮平[1] |
藥物 | 缬苯那嗪、丁苯那嗪, 肉毒桿菌毒素[1][4] |
预后 | 不一定[1] |
盛行率 | 20%(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者) 30%(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藥者)[5]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精神病学 |
ICD-10 | G24.0 |
OMIM | 272620 |
DiseasesDB | 12909 |
MedlinePlus | 000685 |
eMedicine | 1151826、287230 |
此症好發於部分長期使用抗精神病藥(甲氧氯普胺)者[1][2],前述藥物通常都是用於治療精神疾患,但也可能用於治療腸胃道或神經方面的狀況[1],而此症往往會在用藥幾個月或幾年之後才發病[1][3]。基於有症狀並輔以排除其他潛在成因後,才會做出確診[1]。
預防方法為不使用神經性藥物或僅使用盡可能低劑量的神經性藥物[3],治療方式為在許可情況下停用抗精神性藥或改用氯氮平[1],其他藥物像缬苯那嗪、丁苯那嗪或肉毒桿菌毒素或許有助於緩和症狀[1][4],有些患者藉由藥物治療而症狀得以緩解,但並非對全部患者有效[1]。
使用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者中約有兩成發病,而使用其他典型抗精神病藥者中則佔了三成[5],年長的用藥者風險也較高[3],遲發性運動不能的英語原文 "tardive dyskinesia" 首次面世於 1964 年[3]。
參考資料编辑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Tardive dyskinesia. rarediseases.info.nih.gov. 1 June 2017 [10 June 2017] (英语).
- ^ 2.0 2.1 2.2 Tardive Dyskinesia. NORD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 2015 [11 June 2017].
- ^ 3.0 3.1 3.2 3.3 3.4 3.5 Vijayakumar, D; Jankovic, J. Drug-Induced Dyskinesia, Part 2: Treatment of Tardive Dyskinesia.. Drugs. May 2016, 76 (7): 779–87. PMID 27091214.
- ^ 4.0 4.1 Tardive Dyskinesia Information Pag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 ^ 5.0 5.1 Carbon, M; Hsieh, CH; Kane, JM; Correll, CU. Tardive Dyskinesia Prevalence in the Period of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Use: A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March 2017, 78 (3): e264–e278. PMID 28146614.
外部連結编辑
分類 | |
---|---|
外部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