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市

日本宮崎縣的市

都城市(日语:都城市みやこのじょうし Miyakonojō shi */?)是位于日本宮崎縣西南端的城市,是宮崎縣內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地處都城盆地,西側為霧島山地,東側為鰐塚山地大淀川流經市內。由於位於宮崎縣與鹿兒島縣之間,並為兩縣之間的交通中心,境內有國道和鐵路經過,宮崎機場鹿兒島機場都在40公里的距離內。當地與鄰近的三股町曾於市志布志市組成一個人口約25萬人經濟圈,並為此經濟圈的中心城市。[1]

都城市
都城市
日文轉寫
 • 日文都城市
 • 平假名みやこのじょうし
 • 罗马字Miyakonojō-shi
都城市徽章
市章
都城市位置圖
都城市在宮崎縣的位置
都城市在日本的位置
都城市
都城市
都城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31°43′10″N 131°03′42″E / 31.7195°N 131.06169°E / 31.7195; 131.06169
国家 日本
地方九州地方
都道府縣宮崎縣
接鄰行政區宮崎市日南市串間市三股町高原町小林市
鹿兒島縣曾於市霧島市志布志市
政府
 • 市長池田宜永日语池田宜永
(現任任期至:2024年11月21日)
面积
 • 总计653.36平方公里
人口(2021年7月1日)
 • 總計159,930人
 • 密度245人/平方公里
象徵
 • 市樹
 • 市花鳶尾花
 • 市花木櫻花
时区日本標準時間UTC+9
市編號45202-5
邮政编码855-8555
市役所地址都城市姬城町6街区21號
都城市政府
都城市政府
電話號碼+81-0996-23-2111
市議員數29
法人番號6000020452025
網站www.city.miyakonojo.miyazaki.jp
人口:都城市官方網頁

都城市於2006年1月1日,由舊山之口町高城町山田町高崎町與舊都城市合併而成。市名「都城」源自過去島津氏的支族北鄉氏第二代北鄉義久在此所建的都之城

歷史

编辑

平安時代末期的萬壽3年(1026年),時任大宰大監的平季基在此建設了當時日本最大的莊園島津莊」,1185年當時的莊園管理者惟宗忠久繼承了莊園的名字「島津」,成為島津氏的始祖。

室町時代,當地由島津氏的分家北鄉氏統治;江戶時代也延續成為薩摩藩的私領,繼續由北鄉氏(又稱都城島津氏)統治。戊辰戰爭後的藩政改革中改成本藩直轄領,直到廢藩置縣後,設置都城縣,並成為縣政府所在地。不過僅一年後,都城縣便與北側的美美津縣合併為新設置的宮崎縣

年表

编辑
  • 1871年11月:設置都城縣。[2]
  • 1872年2月18日:設置都城縣政府。
  • 1873年1月15日:都城縣合併為宮崎縣,都城縣政府被廢除。
  • 1889年5月1日:實施町村制,現在的轄區分屬北諸縣郡轄下的都城町、沖水村五十市村志和池村、庄內村、中鄉村、山之口村、高城村、山田村、高崎村。
  • 1891年7月4日:西岳村從庄內村分村。(1町11村)
  • 1924年4月1日:都城町改制為都城市
  • 1924年5月1日:庄內村改制為庄內町
  • 1934年2月11日:高城村改制為高城町
  • 1936年5月20日:沖水村和五十市村被併入都城市。
  • 1940年2月11日:高崎村改制為高崎町
  • 1953年1月15日:山田村改制為山田町
  • 1956年7月15日:庄內町和西岳村合併莊內町
  • 1957年3月1日:志和池村被併入都城市。
  • 1964年11月3日:山之口村改制為山之口町
  • 1965年4月1日:莊內町被併入都城市。
  • 1967年3月3日:中鄉村被併入都城市。
  • 2006年1月1日:都城市、山之口町、高城町、山田町、高崎町合併為新設置的都城市
1889年以前 1889年5月1日 1889年 -1944年 1945年 - 1954年 1955年 - 1989年 1989年 - 現在 現在
都城町 1924年4月1日
改制為都城市
都城市 都城市 2006年1月1日
合併為都城市
五十市村 1936年5月20日
併入都城市
沖水村
志和池村 1957年3月1日
併入都城市
中鄉村 1967年3月3日
併入都城市
庄內村 1924年5月15日
改制為庄內町
1956年7月15日
合併為莊內町
1965年4月1日
併入都城市
1891年7月4日
西岳村
高城村 1934年2月11日
改制為高城町
山之口村 1964年11月3日
改制為山之口町
高崎村 1940年2月11日
改制為高崎町
山田村 1953年1月15日
改制為山田町

交通

编辑

鐵路

编辑

道路

编辑
高速道路

觀光資源

编辑
 
從高千穗牧場遙望高千穗峰

教育

编辑

高等專門學校

编辑

都城工業高等專門學校

高等学校

编辑
公立
私立

姊妹、友好都市

编辑

海外

编辑
  •   江津區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慶市):在二次大戰期間的1940年,江津市出身的聶榮臻將軍救了來自都城市的栫美穗子;之後在中日兩國建交後成為當時的話題,因此在都城市政府官員前往中國訪問時,聶榮臻提出了兩市締結友好城市的建議。直到1998年4月,聶榮臻的女兒聶力以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會長身分訪日時,再次提出了此意見。兩市最後在1999年11月締結友好交流都市。[3]
  •   烏蘭巴托蒙古國):由於過去曾經贈送風力發電機給蒙古,開始了兩地之間的交流,最後於1999年11月締結友好交流都市。[4]

本地出身之名人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市的概要. 都城市政府. [2008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30日) (日语). 
  2. ^ 市的沿革. 都城市政府. [2008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29日) (日语). 
  3. ^ 江津市的交流. 都城市政府. [2008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8月23日) (日语). 
  4. ^ 烏蘭巴托的交流. 都城市政府. [2008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2月13日) (日语).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