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絪(752年—829年),字文明郑州滎陽县(今河南省荥阳市)人,出自荥阳郑氏南祖,唐朝政治人物,唐憲宗元和中任宰相。

生平 编辑

父郑羡,池州刺史。鄭絪生於唐玄宗天寶十一年,少好學,善屬文,進士出身,登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鄠县尉。最初為西川节度使張延賞掌書記,喜結交名士如張參楊綰常袞等,五代無名氏《玉泉子》記載劉景《商山題詩》受鄭絪的賞識。

唐德宗时期历任补阙起居郎翰林学士、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等内职。

唐順宗時,帝師王叔文發動永貞改革宦官俱文珍劉光琦不滿,劫持順宗,以長子李淳太子监国,遷鄭絪為中書舍人,不久,俱文珍立李淳為帝,即唐憲宗,順宗退位上皇,鄭絪拜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转门下侍郎、弘文馆大学士,与杜黄裳同掌朝政。

元和五年(810年),因拜相而谦默無為,被贬秩为太子宾客。三月出为岭南节度使广州刺史、检校礼部尚书。以廉政著称。入为工部尚书,转太常卿,又为同州刺史、长春宫使,改东都留守。入历兵部尚书,旋为河中节度使。大和二年(828年),入为御史大夫、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保唐文宗即位后以太子太傅致仕。卒於唐文宗太和三年十月,年七十八歲。赠司空,谥曰宣。

《新唐書》曰:“鄭絪守道寡欲,為人正派。”《旧唐书》载鄭絪以文章出身仕途,生性恬淡,在朝中、朝外为官四十多年,虽然没有赫赫显奕之功,但他“守道敦笃”,爱好读书著作,与当时名士如张参、蒋乂、杨绾、常衮、张籍韩愈等人相交相重,为讲论名理之游,深受时人敬重。

子孙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舊唐書·卷159》,出自刘昫舊唐書
 新唐書·卷165》,出自《新唐書

參考書目 编辑

  1. ^ 唐故試太常寺太祝范陽盧府君(直)妻清河崔夫人墓誌銘并序:子與女子子之存者猶三人,長女適滎陽鄭秉彝,次女未從人,皆先夫人天殁
  2. ^ 2.0 2.1 唐故范陽盧夫人墓誌銘并序:行年十六,適于滎陽鄭頎。頎即相國、太子太傅致仕、贈太師絪之孫,尚書右丞憲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