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鷰縣唐代播州所屬的一個縣,貞觀九年(《新唐書》作元年),分置,屬郎州,十一年省,十三年復置,十四年改名胡刀縣[1][2]。在今仁懷縣西南五十里[3]

註釋 编辑

  1. ^ 「播州下。隋䍧柯郡䍧柯縣。貞觀九年,分置郎州,領恭水縣、高山縣貢山縣、柯盈縣、邪施縣、釋鷰縣六縣。十一年,省郎州并六縣。十三年,又於其地置播州及恭水等六縣。十四年,改恭水等六縣名。二十年,以夷州芙蓉縣瑘川縣來屬。顯慶五年,廢舍月縣胡江縣羅為縣三縣。景龍四年,廢莊州都督府,以播州為都督府。先天二年,罷都督。開元二十六年,又廢胡刀縣、瑘川兩縣。天寶元年,改為播川郡。乾元元年,復為播州。領縣三,戶四百九十,口二千一百六十八。在京師南四千四百五十里,至東都四千九百六十里。遵義縣。漢武開西南夷,置䍧柯郡,秦夜郎郡之西南境也。貞觀九年,置恭水縣,屬郎州。十一年省,十三年復置,屬播州。十四年,改為羅蒙縣。十六年,改為遵義。顯慶五年,廢舍月併入。芙蓉。舊屬牢州。貞觀十六年,改為夷州,二十年,又改屬播州。開元二十六年,廢胡刀、瑘川兩縣併入。帶水。貞觀九年,置柯盈縣。十四年,改為帶水。」。《舊唐書》卷四十
  2. ^ 「播州播川郡,下。本郎州,貞觀九年以隋牂柯郡之牂柯縣置,十一年廢,十三年復置,更名。土貢:斑竹。戶四百九十,口二千一百六十八。縣三。遵義,中下。本恭水,貞觀元年以牂柯地置,幷置高山、貢山、柯盈,邪施、釋鷰五縣。及郎州廢,縣亦省。十三年復置州,亦復置縣。十四年,更恭水曰羅蒙,高山曰舍月,貢山曰湖江,柯盈曰帶水,邪施曰羅為,釋鷰曰胡刀。十六年更羅蒙曰遵義。顯慶五年省舍月、湖江、羅為。芙蓉,中下。貞觀五年置,隸𨙱州,十一年幷瑘川,隸牢州。開元二十六年省瑘川、胡刀入焉。 帶水。中下。」。《新唐書》卷四十一
  3. ^ 「胡刀廢縣,《方輿紀要》志云在仁懷縣西南五十里,唐貞觀九年置釋鷰縣,屬牢州,十一年州廢,縣省,十四年復置,改胡刀,以縣南一里有胡刀水,東流合於烏江也,縣屬播州,開元二十六年廢,按《通志》謂廢胡刀、琊川兩縣俱在施秉江外屯地,俗名偏刀水,其說近之,蓋胡刀琊川後皆省入芙蓉,必其地如《通志》所說乃併入芙蓉為便,若在仁懷,則中隔珍州之夜郎三縣及播州之帶水,勢不能併入芙蓉矣,且《紀要》謂胡刀縣南一里之胡刀水流入烏江,今仁懷境中故無入烏江之水也,又《紀要》引舊志云夷牢水入廢胡刀縣界,帶水亦至廢胡刀縣界注胡江,夷牢水即今樂安江,帶水即今洪江,湖江即今鳥江,以此水道求之,胡刀之在遵義接湄潭界中,更顯然可見」。[道光]《遵義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