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敬文
(重定向自钟敬文)
锺敬文(1903年3月20日-2002年1月10日),原名锺谭宗,笔名静闻、金粟,男,广东海丰人,客家人,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1][2][3]
生平编辑
1934年锺敬文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研究院留学研修,1936年回国,1947年曾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文学系教授。[3][4] 又曾先后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4]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3] 曾长期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等职务。[3] 一生有大量散文作品面世,结集出版了《民间文艺》、《锺敬文民间文学论集》、《锺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民俗文化学》等专著,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诗集《海滨的二月》、《未来的春》、《天风海涛室诗词钞》等。[4] 2002年1月10日0点01分,以99岁高龄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引起北师大学子的痛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