锕系元素

15種放射性元素的統稱
元素週期表中的錒系元素
氫(非金屬) 氦(惰性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惰性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惰性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惰性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鎝(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惰性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鎦(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砈(類金屬) 氡(惰性氣體)
鍅(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錼(錒系元素) 鈽(錒系元素) 鋂(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鉳(錒系元素) 鉲(錒系元素) 鑀(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惰性氣體)

锕系元素是第89号元素到103号元素共15种放射性元素的统称。锕系元素位於元素週期表第7週期之間,位於鑭系元素下方,但通常為了避免週期表形狀過寬影響觀看,而將鑭系和錒系元素移至週期表下方獨立列出。锕系元素可用符号An來表示。[1][2][3]

除了屬於d區之外,所有錒系元素都是f區元素,錒系元素原子基态电子排布是5f0~146d0~27s2,其新增加的电子大多填入从外侧数進來的第三个电子层(即5f电子层)中,所以锕系元素又可以称为5f系,不過也有許多較輕的錒系元素將電子填入6d亞殼層。由于锕系元素都是金属,故可和镧系元素统称为f区金属。为了区别于周期表中的d区过渡元素,故又将锕系元素及镧系元素合称为内过渡元素

由於較輕的錒系元素有許多電子填充不規則的情形,故它們的化合價有較多的變化,彼此之間的相似度從而沒有鑭系元素間來的高,其中的化學性質更類似於過渡金屬則介於過渡金屬和鑭系元素之間。而較重的錒系元素則表現出和鑭系元素相似的性質,以+3價為最穩定的氧化態(除外)。

1789年德国馬丁·克拉普羅特沥青铀矿中发现,它是被人们认识的第一个锕系元素。其后陆续发现以后的元素(即超鈾元素)都是在1940年后用人工核反应合成的,屬於人造元素[1][4]不過也有部分超鈾元素最初是通過人工合成的方式發現,但是後來在自然界中,也發現有痕跡量的存在,包括[5]

所有錒系元素都具有放射性,並在衰變時以游離輻射的形式釋放能量。天然存在的鈾和釷以及人工合成產生的鈽是目前地球上存量最豐富的錒系元素。鈾和鈽被廣泛用於核能發電核武器,鈾和釷在當前及歷史上也有許多和放射性無關的用途,鋂則被用作大多數現代煙霧探測器的游離輻射源。

由於在週期表中屬於d區,而其他錒系元素位於f區,因此有人認為鐒應該是過渡金屬而非錒系元素。[6][7]但為了方便敘述,現今仍習慣將其與錒系合稱。參見鑭系元素中關於的地位的爭議,以及有關3族元素定義的爭論。

性質 编辑

元素名稱
原子序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符號 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圖片                    
原子量 [227] 232.0377(4) 231.03588(2) 238.02891(3) [237] [244] [243] [247] [247] [251] [252] [257] [258] [259] [266]
天然同位素數量 3 7 3 8 3 4
最長壽同位素 227 232 231 238 237 244 243 247 247 251 252 257 258 259 266
最長壽同位素之半衰期 21.8年 140億年 32500年 44.7億年 214萬年 8080萬年 7370年 1560萬年 1380年 900年 1.29年 100.5天 52天 58分鐘 11小時
最常見同位素 227 232 231 238 237 239 241 244 249 252 253 255 256 255 260
最常見同位素之半衰期 21.8年 140億年 32500年 44.7億年 214萬年 24100年 433年 18.1年 320天 2.64年 20.47天 20.07小時 78分鐘 3.1分鐘 2.7分鐘
密度(g/cm3[8] 10.07 11.724 15.37 19.05 20.45 19.816 13.67 13.51 14.78 15.1 8.84 ? 9.7 ? 10.3 ? 9.9 ? 14.4
熔點(°C) 1050 1842 1568 1132.2 639 639.4 1176 1340 986 900 860 1530 830 830 1630
沸點(°C) 3198 4788 4027? 4131 4174? 3228 2607? 3110 2627 1470? 996?
電子組態
氣相
6d17s2 6d27s2 5f26d17s2
5f16d27s2
5f36d17s2 5f46d17s2
5f57s2
5f67s2 5f77s2 5f76d17s2 5f97s2
5f86d17s2
5f107s2 5f117s2 5f127s2 5f137s2 5f147s2 5f147s27p1
電子組態
固相
6d17s2 5f0.56d1.57s2 5f1.76d1.37s2 5f2.96d1.17s2 5f46d17s2 5f56d17s2 5f66d17s2 5f76d17s2 5f86d17s2 5f96d17s2 5f117s2 5f127s2 5f137s2 5f147s2 5f146d17s2
金屬半徑(pm) 203 180 162 153 150 162 173 174 170 186 186 ? 198 ? 194 ? 197 ? 171

錒系元素皆為银灰色有光泽的典型金屬[1][9][10][11],密度大,大多數質地较软,可塑性相對較高,其中一些可以用刀切割。[12]錒系元素皆具有順磁性放射性。除之外,錒系元素都有多種晶相:有七種,有三種。、鈾、錼和晶體結構鑭系元素中沒有明確的類似物,反而更類似於3d系過渡金屬[13]

與鑭系元素一樣,錒系元素的原子半徑隨著原子序增加而逐漸縮小,稱作錒系收縮現象。

與鑭系元素相比,輕錒系元素(除外)之間的化合價非常多樣化,分別可以形成穩定的+4、+5或+6等價態,不像鑭系元素大多只有一個最穩定氧化態:+3,因此輕錒系元素彼此間的相似度沒有鑭系元素間來的高,從而較易分離。除錒之外的輕錒系元素中,的性質更類似於過渡金屬則介於過渡金屬和鑭系元素之間。至於錒和之後的重錒系元素則和鑭系元素一樣以+3價為最尋常、最穩定的氧化態(除外),性質也和鑭系元素較為相似。

錒系元素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在空氣中表面會氧化失去光澤。能形成錯合物及可溶於水的氯化物硫酸鹽硝酸鹽高氯酸鹽等,至於它們的氫氧化物氟化物硫酸鹽草酸鹽等則不溶於水。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锕系收缩) 编辑

如同鑭系元素,锕系元素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亦有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锕系收缩

錒系元素中,充填最初幾個元素的5f電子時,離子半徑收縮地比較明顯,但此現象後來趨於平緩,使得這些較重的錒系元素的離子半徑十分接近。因此錒系元素在化學性質上的差別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而逐漸變小,以致逐個地分離錒系元素(尤其是重錒系元素)越來越困難。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3离子半径(pm) +4离子半径(pm)
90 釷(Th) 108 99
91 鏷(Pa) 105 93
92 鈾(U) 103 93
93 錼(Np) 101 92
94 鈽(Pu) 100 90
95 鋂(Am) 99 89
96 鋦(Cm) 98 88
97 鉳(Bk) —— ——
98 鉲(Cf) —— ——
99 鑀(Es) —— ——
100 鐨(Fm) —— ——
101 鍆(Md) —— ——
102 鍩(No) —— ——
103 鐒(Lr) —— ——

离子的颜色 编辑

水溶液中錒系元素離子的近似顏色(最後四個元素的離子顏色未知,因為尚未合成出足夠的量進行觀察)[14]
氧化態
+2 Fm2+ Md2+ No2+
+3 Ac3+ Th3+ Pa3+ U3+ Np3+ Pu3+ Am3+ Cm3+ Bk3+ Cf3+ Es3+ Fm3+ Md3+ No3+ Lr3+
+4 Th4+ Pa4+ U4+ Np4+ Pu4+ Am4+ Cm4+ Bk4+ Cf4+
+5 PaO+
2
UO+
2
NpO+
2
PuO+
2
AmO+
2
+6 UO2+
2
NpO2+
2
PuO2+
2
AmO2+
2
+7 NpO3+
2
PuO3+
2
AmO3−
5

存在及合成 编辑

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錒系元素為豐度分別為16ppm和4ppm。[15]它們兩者具有長半衰期的同位素,因此能在地殼中以穩定的量存在。主要的含鈾礦物有瀝青鈾礦釩酸鉀鈾礦鈣鈾雲母等,而釷主要分布在獨居石方釷石英语Thorianite釷石英语Thorite等礦物中,大多數含釷礦物中皆含有鈾和大量的稀土元素

主要在各種放射性礦物中作為釷和鈾的衰變產物生成,含量甚微,且錒的化學性質與礦石中的鑭系元素(尤其是)甚為相似而難以提取、分離,因此兩者通常是從用過核燃料中提煉,或在核反應爐中人工合成。[16]

超鈾元素大多不存在於自然界中,必須透過核反應爐或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只有部分較輕的元素如等以痕量存在於鈾礦中,是鈾的核嬗變產物。[17][18]二戰以來的多次核武器試驗已將至少六種比鈽重的人造超鈾元素釋放到環境中,包括[19]

用途 编辑

錒系元素的主要用途是核能發電核武器,例如等。不過也有部分錒系元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應用,例如游離煙霧探測器中的[20][21]煤氣燈網罩英语Gas mantle中的[22]。至於原子序較大的重錒系元素由於製備的難度較高,且較不穩定,因此只用於學術研究,而沒有實際用途。

核能應用中最重要的同位素铀-235,用於熱中子反應爐。天然里铀-235的占比僅為0.72%。它會强烈吸收热中子,然后放出大量能量。铀-235核子吸收中子后,会裂变成2个较轻的核子和2至3颗中子,如:

235
92
U
+ 1
0
n
115
45
Rh
+ 118
47
Ag
+ 31
0
n

1克235U的一次裂变行为转换为大约1MW/天。重要的是,235
92
U
发射的中子多于吸收的中子;[23] 达到临界质量时,235
92
U
进入自动链锁反应。[13]

釷除了用作煤氣網罩的材料之外[22],也常和等金屬做成合金,因為鎂釷合金不但堅固,還具有高熔點及高延展性,因此被廣泛用於航空工業和導彈的生產中。釷還有著良好的電子發射性能,可用作電子器件中的高效電子發射極。此外釷的半衰期很長[23],和鈾同位素的相對含量被廣泛用於估算包括恆星在內的各種物體的年齡(參見放射性定年法)。[26]

钚元素的主要用途是制造核武器,尤其是可以裂变的钚-239。它的临界质量是铀-235的1/3。[27]

具有耐用晶体基质的自发光锕系元素掺杂材料的开发是锕系元素利用的一个新领域,因为向某些玻璃和晶体中添加α发射放射性核素可能会赋予发光性。[32]

對生物的影響 编辑

目前沒有發現錒系元素在生物體中發揮任何生物學作用。由於錒系元素皆具有放射性,其衰變時釋放的游離輻射會破壞生物組織,過度暴露在輻射中會導致輻射中毒,故對生物而言具有極高的毒性。因此含有錒系元素的核廢料的處置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32]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Theodore Gray. The Elements: A Visual Exploration of Every Known Atom in the Universe. New York: Black Dog & Leventhal Publishers. 2009: 240. ISBN 978-1-57912-814-2. 
  2. ^ Morss, Lester; Asprey, Larned B. Actinoid element. britannica.co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 August 2018 [3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9). 
  3. ^ Neil G. Connelly; et al. Elements.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London: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5: 52. ISBN 978-0-85404-438-2. 
  4. ^ Greenwood, p. 1250
  5. ^ Jensen, William B. The positions of lanthanum (actinium) and lutetium (lawrencium) in the periodic table: an update. Foundations of Chemistry. 2015-04-01, 17 (1). ISSN 1572-8463. doi:10.1007/s10698-015-9216-1 (英语). 
  6. ^ Jensen, William B. The positions of lanthanum (actinium) and lutetium (lawrencium) in the periodic table: an update. Foundations of Chemistry. 2015, 17: 23–31 [28 January 2021]. S2CID 98624395. doi:10.1007/s10698-015-9216-1.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August 2021). 
  7. ^ Scerri, Eric. Provisional Report on Discussions on Group 3 of the Periodic Table.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18 January 2021, 43 (1): 31–34. S2CID 231694898. doi:10.1515/ci-2021-0115 . 
  8. ^ 存档副本. [2019-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9. ^ Actinide elem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10. ^ Although "actinoid"(rather than "actinide")means "actinium-like" and therefore should exclude actinium, that element is usually included in the series.
  11. ^ Neil G. Connelly; et al. Elements.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London: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5: 52 [2014-03-31]. ISBN 0-85404-43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12. ^ Greenwood, p. 1264
  13. ^ 13.0 13.1 13.2 Yu.D. Tretyakov (编). Non-organic chemistry in three volumes. Chemistry of transition elements 3. Moscow: Academy. 2007. ISBN 978-5-7695-2533-9. 
  14. ^ Greenwood, p. 1265
  15. ^ Jay H. Lehr; Janet K. Lehr. Standard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health, and technology.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2000: 2–38. ISBN 978-0-07-038309-8. 
  16. ^ 16.0 16.1 Z. K. Karalova; B. Myasoedov. Actinium. Analytical chemistry items. Moscow: Nauka. 1982. 
  17. ^ V.A. Mikhailov (编). Analytical chemistry of neptunium. Moscow: Nauka. 1971. 
  18. ^ F. Weigel; J. Katz; G. Seaborg. The Chemistry of the Actinide Elements 2. Moscow: Mir. 1997. ISBN 978-5-03-001885-0. 
  19. ^ Fields, P.; Studier, M.; Diamond, H.; Mech, J.; Inghram, M.; Pyle, G.; Stevens, C.; Fried, S.; Manning, W.; et al. Transplutonium Elements in Thermonuclear Test Debris. Physical Review. 1956, 102 (1): 180–182. Bibcode:1956PhRv..102..180F. doi:10.1103/PhysRev.102.180. 
  20. ^ Smoke Detectors and Americium, Nuclear Issues Briefing Paper 35, May 2002
  21. ^ 21.0 21.1 21.2 Greenwood, p. 1262
  22. ^ 22.0 22.1 Greenwood, p. 1255
  23. ^ 23.0 23.1 Golub, pp. 220–221
  24. ^ G. G. Bartolomei; V. D. Baybakov; M. S. Alkhutov; G. A. Bach.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alculation of nuclear reactors. Moscow: Energoatomizdat. 1982. 
  25. ^ Greenwood, pp. 1256–1261
  26. ^ Sergey Popov; Alexander Sergeev. Universal Alchemy. Vokrug Sveta. 2008, 2811 (4) [201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1) (俄语). 
  27. ^ David L. Heiserman. Element 94: Plutonium. Exploring Chemical Elements and their Compounds. New York: TAB Books. 1992: 338. ISBN 978-0-8306-3018-9. 
  28. ^ John Malik. The Yields of the Hiroshima and Nagasaki Explosions (PDF). Los Alamos. September 1985: Table VI [15 February 2009]. LA-88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4 February 2009). 
  29. ^ FAS contributors. Nuclear Weapon Design.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1998 [7 Decem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December 2008). 
  30. ^ John Holdren and Matthew Bunn Nuclear Weapons Design & Materials. Project on Managing the Atom (MTA) for NTI. 25 November 2002
  31. ^ Apollo 14 Press Kit – 01/11/7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SA, pp. 38–39
  32. ^ 32.0 32.1 B.E. Burakov; M.I Ojovan; W.E. Lee. Crystalline Materials for Actinide Immobilisation. World Scientific. 2010 [2019-10-15]. ISBN 978-18481641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