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山叛亂

(重定向自阿山事变

阿山叛亂阿山事變三區革命的支持者則稱為「阿山起義」。發生在現今阿勒泰,是新疆獨立運動的一部份。指抗戰時期盛世才新疆獨子山油鑛開採問題察覺到蘇聯侵華的野心,雙方反目下,盛世才表達歸附中華民國中央之意,蘇聯則改以煽動新疆民族主義者反盛反中國,於1944年3月,軍援阿山區哈薩克烏斯滿·巴圖爾起義,並結合蘇聯空軍、外蒙古部隊發動三方聯合軍事行動,這場戰役迫使國民政府第八戰區朱紹良將三師團調防新疆,而蘇聯最終取得新疆獨子山油田並建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

Location of the Second East Turkestan Republic in China
Flag of the Second East Turkestan Republic
東突厥斯坦共和國 (1944–1949) 勢力範圍和國旗

概述 编辑

1939年蘇聯以口頭告知新疆省政府的方式強行開採獨子山油鑛。

1941年,蘇聯在德蘇戰爭中失利進而要求加強榨取中國新疆油礦,惟盛世才堅決反對。蘇聯隨後策動盛世才之弟盛世騏起義,不料盛世騏反遭殺害。

1942年6月,盛世才邀請國府翁文灝[註 1](經濟部長)、朱紹良第八戰區)共同商討新疆「獨子山油鑛」問題。會後雙方達成協議:

1942年7月,蘇聯察覺盛世才歸順中國中央後以駐華大使潘友新向國府「揭發盛世才的罪行」,形容其為中蘇友好關係的障礙[2]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何應欽擬訂「收復新疆主權方略」,經蔣中正審核後決定採行;國民政府將一面安撫盛世才,一面遏止蘇聯斷然分裂中國的舉動,設法收復新疆。

1943年12月,蘇聯協助烏斯滿·巴圖爾組織反盛反中國的「阿勒泰哈薩克復興委員會」以建立「新回教國[3]

1944年3月,烏斯滿·巴圖爾宣佈起義,與蘇聯空軍、外蒙古發動對新疆青河烏河的聯合軍事行動。6月結合達列力汗·蘇古爾巴也夫承化縣副縣長)等反中國武裝力量,7月再聯合哈薩克族反政府吉木乃游擊隊(由蘇聯伊米爾指揮部所組織,維吾爾族毛拉·伊斯拉姆·伊斯馬伊爾領導)。10月,阿勒泰革命臨時政府成立。11月12日,東突厥斯坦共和國建立[4]

1945年,9月東突厥斯坦共和國佔領烏蘇縣獨子山油鑛。10月,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臨時政府決議,將獨子山油田開採交由東突軍隊後勤處、軍事部(蘇聯紅軍勢力)[5]

注釋 编辑

  1. ^ 1942年翁文灝估計獨子山油鑛「月產量」約在2萬至3萬加侖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民國31年7月11日,新疆問題,蔣中正總統檔案,中華民國國史館,第54卷,002080101054002
  2. ^ 「主要罪行包含近期的反蘇反共政策,逮捕殺害蘇聯、中共在新疆工作人員,反蔣言論」。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三編,戰時外交二卷,第436-437頁
  3. ^ 在蔣介石身邊八年-侍從室高級幕僚唐縱日記,群衆出版社(北京),1991年12月,第422頁
  4. ^ 王柯,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212-218頁
  5. ^ 王柯,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240-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