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簡稱阿联,是1958年2月1日由埃及與敘利亞联合组成的泛阿拉伯國家。伊拉克因局勢不穩而没有加入。1958年3月8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和也门王国(后来的也门阿拉伯共和国)组成邦联性质的阿拉伯合众国。由于埃及的霸权主义政策,1961年9月28日敘利亞宣佈退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12月26日阿拉伯合众国也宣布解散。但埃及仍然保留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國號直到1971年9月2日為止。
值得留意的是,直到現在,埃及、敘利亞及伊拉克三國的國旗与国徽仍然非常相似,都是從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國旗及国徽演變而來;就連也门的旗幟也與共和國的國旗式樣相似。
作为对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反应,1958年2月,伊拉克和约旦达成协议也要合并,组成阿拉伯联邦。但是,由于同年伊拉克的王朝被推翻,这个计划未能实现。美国派空军入驻约旦,以防止约旦发生类似的政变。政变后的伊拉克却拒绝加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在黎巴嫩亲西方的基督教徒和泛阿拉伯的穆斯林之间爆发冲突。美国介入后使得这场冲突没有扩大。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是埃及和叙利亚联盟于1958年组建的主权国家。同年,已经与埃及签署防务协议的也门王国(北也门于1958年加入这个新国家,成立了一个名为阿拉伯合众国的松散联盟。作出这一决定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也门一直感觉到它的北方邻国沙特阿拉伯的威胁,(两国打过一场1934年的战争,仍然共享一条部分未划定的边界),因此把邦联视为安全的来源。[1] 然而,与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成员国不同,也门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它在整个邦联时期都保持着联合国会员资格和单独的大使馆。
联盟和联邦都没有履行1961年解散时作为泛阿拉伯主义或阿拉伯民族主义载体的职责。
联盟中的两个国家有许多分歧。埃及把所有在叙利亚从事的企业和银行国有化,并确定开罗为整个共和国的首都,几乎所有的政府成员都是埃及人,叙利亚因此觉得自己被欺骗和出卖[2]。1961年9月27日叙利亚军队政变,次日宣布联盟解散。叙利亚将其名称改为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而埃及仍保持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国名。1971年9月2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更名为埃及阿拉伯共和国[3]。
解散后成員國及相关国家國徽國旗列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