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

中華民國行政院二級中央行政機關,處理兩岸事務的專責機關
(重定向自陸委會

大陸委員會(簡稱陸委會)是中華民國統籌處理海峽兩岸事務的專責行政機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層級相對應。成立於1991年1月,目前亦在香港澳門各設有代表機構——大陸委員會香港辦事處大陸委員會澳門辦事處

大陸委員會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英語)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ROC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Seal.svg
大陸委員會會徽
基本信息
機關類型中央二級行政機關
所屬部門行政院
員額286人(2021年)
年度預算額新台幣12億元(2021年)
授權法源行政院組織法大陸委員會組織法
主要官員
主任委員邱太三
副主任委員詹志宏(政務)梁文傑(政務)李麗珍(常務)
主任秘書華士傑
任命者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任期無任期保障
組織編制
內部單位6處5室
附屬機關2辦事處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91年2月7日
聯絡信息
Joint Central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 Executive Yuan 20130708.jpg
陸委會所在地: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北棟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2之2號15樓(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北棟)
電話+886 2 2397-5589
網站www.mac.gov.tw

沿革编辑

1987年11月蔣經國政府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以及1997年香港回歸和1999年澳門回歸,兩岸民間往來日趨密切。

1988年8月,行政院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撤銷「行政院對匪經濟作戰策劃小組」(對外代號「力行小組」),協調各主管機關處理有關兩岸事務。

1990年4月,行政院特別擬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組織條例》(草案)。

1991年1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組織條例》經立法院三讀通過,1月28日總統令公布施行、成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10年2月3日,總統令修正公布《行政院組織法》,未來將改制更名為「大陸委員會」,且蒙藏委員會裁撤後擬併入該會[1]

2017年5月22日,立法院初審通過《大陸委員會組織法草案》,改為只會併入部分蒙藏委員會業務[2]

2018年5月16日,《大陸委員會組織法草案》完成朝野協商。

2018年5月22日,《大陸委員會組織法草案》三讀通過,副主委3人改為2人為政務職、1人為常任職[3]

2018年6月13日,總統令制定公布《大陸委員會組織法》。同年7月2日,摘去「行政院」前銜,更名為大陸委員會[4]

組織编辑

委員、顧問與諮詢委員编辑

內部單位编辑

設6處5室

  • 綜合規劃處
    • 第一科/ 民意調查及綜合業務
    • 第二科/ 策略規劃
    • 第三科/ 大陸情勢研判
    • 第四科/ 政策研究
    • 資研中心/ 兩岸資訊服務及本會出版管理
  • 文教處
    • 第一科/ 文教相關中介團體督導、體育交流業務
    • 第二科/ 教育及學術科技交流業務
    • 第三科/ 藝文、宗教交流及綜合業務
    • 第四科/ 大眾傳播交流業務
  • 經濟處
    • 第一科/ 臺商輔導、服務及大陸投資業務
    • 第二科/ 旅行、涉外經貿及陸資來臺業務
    • 第三科/ 兩岸經貿、財金及綜合業務
    • 第四科/ 農漁、環保及「小三通」業務
    • 第五科/ 交通、航運及郵電業務
  • 法政處
    • 第一科/ 衛生綜合業務
    • 第二科/ 中介事務
    • 第三科/ 司法業務暨專業交流
    • 第四科/ 法律事務
    • 第五科/ 社會交流暨移民事務
  • 港澳蒙藏處
    • 第一科/ 情勢之蒐集與研判
    • 第二科/ 居民之聯繫、接待與交流業務
    • 第三科/ 政策及法規之研究及規劃
    • 第四科/ 綜合管考工作
  • 聯絡處
    • 第一科/ 國會聯繫及其相關諮詢服務
    • 第二科/ 新聞發布與聯繫、禮賓
    • 第三科/ 大陸政策宣導及綜合業務
    • 第四科/ 海外聯絡、政策宣導及資料編譯
  • 人事室
  • 主計室
  • 政風室
  • 秘書室
  • 資訊室
任務編組
  • 臺港服務交流辦公室:下設諮詢服務組、專案管理組及行政庶務組

外派機關编辑

由于受一个中国的影响,大陆委员会不能在中国大陆设外派机关。

附屬組織编辑

歷任主任委員编辑

任別 圖片 姓名 政黨 就職時間 卸任時間 時任總統
1   施啟揚   中國國民黨 1991年2月7日 1991年5月31日 李登輝
2   黃昆輝 1991年6月1日 1994年12月14日
3   蕭萬長 1994年12月15日 1995年12月3日
代理   高孔廉 1995年12月4日 1996年2月27日
4 張京育 1996年2月28日 1999年1月31日
5   蘇起 1999年2月1日 2000年5月19日
6   蔡英文   無黨籍[註 1] 2000年5月20日 2004年5月19日 陳水扁
7 吳釗燮   民主進步黨 2004年5月20日 2007年4月11日
8   陳明通 2007年4月12日 2008年5月19日
9   賴幸媛   台灣團結聯盟   無黨籍[註 2] 2008年5月20日 2012年10月1日 馬英九
10   王郁琦   中國國民黨 2012年10月2日 2015年2月16日
11   夏立言   無黨籍 2015年2月17日 2016年5月20日
12   張小月 2016年5月20日 2018年2月26日[註 3] 蔡英文
代理 林正義 2018年2月26日 2018年3月19日
13(再任)   陳明通   民主進步黨 2018年3月19日 2021年2月22日[註 4]
14   邱太三 2021年2月23日 現任

稱呼問題编辑

以往中國大陸的媒體報導中,「大陸委員會」是唯一得以照原名稱呼的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部會(極少數媒體還是稱為「臺灣當局大陸事務部門」)。而其他部會皆遭其單方面修改,如稱內政部為「內政部門」、法務部為「法務部門」或「司法部門」等等。

2014年2月間,時任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訪問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官方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國臺灣網等媒體,都依循大陆官方标准,称王郁琦为“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在南京会谈现场,中國大陸国台办发给媒体的手册中,也依此称谓。[5]

参见编辑

相关组织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1. ^ 20160623本院擬撤回520前送請立法院審議尚未進行審查之法案.LinkedIn.2016-06-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曾韋禎.立院初審》陸委會組改 副主委「2政1常」.自由時報.2017-05-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陳俊華.陸委會組織法立院三讀 明定副主委3人.中央社.2018-05-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繆宗翰.陸委會副主委 陳明祺李麗珍確定出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2018-06-22
  5. ^ 朱建陵. 直称台湾陆委会 陆媒松绑. 中国时报. 2014-02-12 [2014-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9) (中文). 

注釋编辑

  1. ^ 蔡英文於2004年9月7日始加入民主進步黨
  2. ^ 2008年5月20日賴加入劉兆玄內閣擔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2008年10月14日,因台聯無法認同馬英九政府的兩岸政策,並認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應該付諸公民投票,中執會做出決議希望賴幸媛在三天內辭去陸主委職務,否則將開除黨籍。三個小時後賴幸媛主動退出台灣團結聯盟。對此,台聯黨主席黃昆輝表達失望,並說台聯仍將開除賴幸媛黨籍。
  3. ^ 於2018年3月27日轉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4. ^ 於2021年2月23日轉任國家安全局局長。

来源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