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可参照日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Translated page}} 标签。 |
隱居(日文:隠居,假名:いんきょ)為日本曾經存在的制度,始於奈良時代,1890年首見於《民法財産取得編人事編》(明治23年法律第98號),後1898年編入《民法(日语:民法典論争)》第四編第五編(明治31年法律第9號)成為正式法規,至二次大戰結束後1947年頒行新民法時廢止。為家制度(日语:家制度)中一家的戶主將家督讓予其他人的制度,隱居後將失去家督的地位和相應的權力;類似於中國古代皇帝退位成為太上皇。另外從第一線退下則被稱作隱退(日文:隠退,假名:いんた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