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之歌》是一首由李兆麟于天放陈雷高禹民等人作词,以古曲落花调为曲谱的歌曲。此歌创作于1937至1938年间,并按春夏秋冬四季写成四段歌词,描写了东北抗日联军西征过程中一年四季的露营生活与小兴安岭镜泊湖等地的自然景色。[1][2]

创作背景与过程 编辑

露营之歌共分四段,创作于1937至1938年间东北抗日联军西征时期。1937年6月,关东军满洲国军向东北抗日联军进攻,东北抗联为保存实力,进行西征。[3]1937年6月底,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和第六军军长戴洪滨率第二、三、四师和军部保安团在依兰县东白石砬子渡松花江,据抗联老兵王钧回忆:“部队到达岔巴气河入口处,我看见李兆麟和高禹民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编写《露营之歌》第一段,但当时没有写完,也没有发表”。[4]另说法称是陈雷在此创作了《露营之歌》第一段歌词,后由李兆麟修改。[5][3]此时《露营之歌》第一段虽未发表,但已在抗联第三、第六军中广为传唱。[4]

1937年7月,戴洪滨率抗联二师、三师、四师和军保安团沿汤旺河行军,进入小兴安岭原始森林,行军一个多月,到达海伦八道梁子,期间戴洪滨率领的抗联部队与关东军和满洲国军进行多次战斗,1937年10月,戴洪滨率部退回汤河,并向李兆麟汇报了西征概况与战斗情况,李兆麟根据这些素材,写出了《露营之歌》的第二、三段歌词。[6]

1938年年底,李兆麟率部队到达海伦八道梁子,北满抗联部队完成西征。李兆麟委托于天放编写完成《露营之歌》第四段,后由李兆麟修改。[6][3]

版本 编辑

1939年7月7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宣传科编印的《革命歌集(第二集)》中收录了《露营》歌。这是已知最早发表的油印件,但是没有署名作词者。[7]

1946年3月20日,由冯仲云主持的兆麟纪念委员会在《纪念民族英雄李兆麟(张寿籛)将军》中刊登的《露营之歌》中,较1939年版第二、三段后半部分互置了,并注明此歌为“李兆麟将军遗作”。[5][7]1958年,原东北烈士纪念馆的研究人员郭兆庆对冯仲云进行采访,他根据冯仲云的意见对“46年纪念版”《露营之歌》的段落和文字进行了修改。[7]

学者王晓兵认为:46年纪念版是东北光复后人们看到的《露营之歌》的第一个印刷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大多数版本中的错误均出自这一版。与39年油印版比较,46年纪念版《露营之歌》共有14处26个字的不同。[7]

演出 编辑

2019年9月26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奋斗吧中华儿女》中以舞蹈和朗诵的形式表演了《露营之歌》的歌词片段。[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杨满良. 那些难忘的东北抗联歌谣. 黑龙江日报. 2013-11-21 [2018-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4). 
  2. ^ 李兆麟将军和他的《露营之歌》. 长白艺苑. 2003-06: 60页. 
  3. ^ 3.0 3.1 3.2 何宏. 《露营之歌》的由来. 光明网. 2008-04-17 [202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8) –通过光明日报. 
  4. ^ 4.0 4.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灯塔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王钧. 《李兆麟将军史料专辑》. 1991年.
  5. ^ 5.0 5.1 彭施鲁. 《东北抗日联军往事》. 2006年: 163页. 
  6. ^ 6.0 6.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灯塔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李海裴《悲壮的战歌,烽火的呼啸》. 1991年.
  7. ^ 7.0 7.1 7.2 7.3 吴志菲. 东北抗联的“露营”传奇——《露营之歌》的创作故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 2023-09-05 [202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8) –通过人民政协报. 
  8. ^ 《露营之歌》. 共产党员网. [202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