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稗史箋證
组成编辑
共辑有七種稗史,習慣上又稱其為《靖康稗史七種》,包括:宋人钟邦直《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宋人无名氏《甕中人語》、《開封府狀》、金人李天民《南征錄彙》、金人王成棣《青宮譯語》、宋人无名氏《呻吟語》、金人无名氏《宋俘記》。除《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外,其余六种均记载汴京沦陷、金兵北归的史实,且因为皆是作者亲身见闻,逐日记录,可信度比较高。同时,除《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又見於《三朝北盟會編》和《大金國志》,其它六種现只存于此书。
来历编辑
南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確庵編訂《同憤錄》,其中下帙本包括《開封府狀》、《南征錄彙》、《宋俘記》、《青宮譯語》和《呻吟語》各一卷。到了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耐庵於臨安顧氏家發現這個《同憤錄》稿本時,其上帙已經散佚無存。在书的序中,耐庵由下帙的內容推知「上帙當是靖康閏(十一)月前事」,也就是汴京在靖康元年閏十一月陷落以前的事。因此耐庵在《同憤錄》下帙的基礎上,又補了《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和《甕中人語》各一卷,以图「靖康禍亂始末備已」。所以这本书是耐庵在確庵的《同憤錄》下帙的基礎上增訂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