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富場

香港历史地名
(重定向自香港鹽業

官富場北宋政府在現今九龍東部一帶所設的官方鹽場,至清朝廢置,也是觀塘名稱之起源。

明朝《粵大記》有地圖記載「官富巡司」

北宋初年,當時政府在現時的九龍灣東南、西北及西南沿岸,即尖沙咀茶果嶺之間一帶,設立了一個名為「官富場」的官方場,範圍覆蓋今日的觀塘區九龍城區油尖旺區,並派造鹽官並駐兵,當時該處屬於广州府東莞縣

歷史 编辑

香港位處嶺南南部沿海地區,擁有極長的海岸線,許多地方能夠建造產鹽的潮墩(靠近海岸的高地)和草蕩(靠近海岸的低地)[1],十分適合經營鹽田。鹽田必須臨海建設,而且當為「沙坦背風之港」(《廣東新語》),意思是該處必須是沙土土質,並且有海風從港口吹進內陸。而這些條件也正正是香港所具備的。故此,在现今的香港境内昔日曾有着多個大大小小的鹽場。

北宋,朝廷在廣南東路設置十四個官辦鹽場,在東莞縣境內就有「靜康、大寧、東莞三鹽場,海南、黃田、歸德三鹽柵」(《元豐九域志》)。「海南」在今日香港境內;「黃田」則部分在今日的屯門一帶。這些鹽場在宋代已十分具有規模,產出遠銷不同地方:「廣州東莞、靖康等十三場,歲鬻二萬四千餘石,以給本路及西路之昭桂州,江南之安南軍」(《宋史·食貨志》)。

南宋官富鹽場古碑 编辑

然而到了南宋隆興元年 (1163年),由於「官富場」的產鹽量未如理想,曾一度廢置並併入另一個官方鹽場「疊福場」(位於今沙頭角東北、大鵬灣西南)。後來因「官富場」產鹽量回升,於是再度恢復設置。朝廷更在现今香港地界内專設屯門、官富鹽場;其中,以官富鹽場產量最豐。官富鹽場位於今日的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部,即觀塘、九龍城、油尖旺一帶。今日維港東面入口——佛堂門天后古廟旁,仍然豎立着一塊石碑。石碑是由南宋官富鹽場鹽官嚴益彰豎立,見證了盐场昔日的繁榮。南宋即将覆灭之际,宋端宗趙昰和宋帝赵昺元朝軍隊逼迫逃到九龍,據說曾在「官富場」內的馬頭涌一塊大石頭上休息,後人稱該處為宋王臺

元朝「官富場」被改為「官富巡司」,明朝則被改為「官富巡檢司」,設有巡檢及司吏各一,並駐弓兵50名,以打擊販賣私鹽。

明朝官富鹽場更躍升為新安縣(旧宝安县)境內的四大鹽場之一。當時新安縣轄下有四大鹽場,分別是東莞、歸德、黃田和官富,而官富鹽場的出產除本地自用外,更遠銷至廣西一帶。

廢置 编辑

然而隨着清朝康熙帝發佈遷界令,強行遷移沿海居民至內陸,鹽場也由盛轉衰[2]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濟位於台灣鄭成功軍隊,因此實行遷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50里,鹽場亦因而被廢置。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 (1669年)取消,但由於新遷來的居民不諳曬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其後最終也被廢置。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香港風物. 中國文化研究院. [2018-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2. ^ 葉德平. 【港文化港故事】鹽場盛轉衰 見證港歷史. 文汇报. 2016-12-12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參考文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