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8月27日) |
马拉维共和国(齊切瓦語:Dziko la Malaŵi;英語:Republic of Malawi),簡稱馬拉威,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南部的內陸國家,鄰接贊比亞、莫桑比克及坦桑尼亞。國土位於南緯9°45'至17°16'、東經32°35'-35°24'之間。
马拉维共和國 Dziko la Malaŵi(齊切瓦語) | |||||
---|---|---|---|---|---|
通稱:马拉维 | |||||
| |||||
| |||||
國歌:Mlungu dalitsani Malawi 《神佑马拉维》 | |||||
國旗歌:Unity and Freedom (英语) “团结和自由” | |||||
| |||||
![]() | |||||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 |||||
| |||||
首都 | 利隆圭 | ||||
最大城市 | 布兰太尔 | ||||
地理最高點 | 木蘭吉山(海拔3050公尺) | ||||
時區 | UTC+2 | ||||
人民生活 | |||||
人口 | |||||
| |||||
官方語言 | 英語 | ||||
官方文字 | 英語 | ||||
| |||||
政治文化 | |||||
國家結構形式 | 單一制 | ||||
國家政權 | 馬拉維議會 | ||||
政治體制 | 總統制 | ||||
| |||||
國家領袖 | |||||
經濟實力 | |||||
| |||||
| |||||
| |||||
中央銀行 | 马拉维儲備銀行 | ||||
貨幣單位 | 马拉维克瓦查(MWK) | ||||
其他資料 | |||||
國家代碼 | MWI | ||||
國際域名縮寫 | .mw | ||||
國際電話區號 | +265 |
目录
历史编辑
地理编辑
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南北有東非大裂谷贯穿,谷底就是马拉维湖,是非洲第三大湖,占马拉维总面积的20%。希雷河出自马拉维湖南端,流经马拉维南部地区,最后注入400公里以南的赞比西河。裂谷的东西面为海拔达900-1200米的高原。北部地区的尼卡高原高达2600米。南部的希雷高地平均海拔600-1600米,不过也有松巴高原高2130米,和木蘭吉山达3050米。希雷河下游地势较低,海拔只有60-90米。
马拉维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首府利隆圭人口为400,000,最大城市布兰太尔人口在1998年达到500,000。
马拉维湖因其长365英里、宽52英里而俗称“日历湖”。
马拉维设有5座国家公园:
氣候编辑
马拉维差不多整個國家都處於高山之上,所以大部份地區的氣候垂直差异显著,为热带干湿季气候区的高地气候,普遍來說高山平原的氣溫十分溫和和穩定,但冬天的氣溫可以低至攝氏4度。而盆地的氣溫較為悶熱,最熱的時候可以攝氏39度,而每年的降雨量也因地理環境而有所差別,平均由600mm至3000mm不等。通常雨季由11月開始至5月,而5月至11月的降雨量很低。馬拉威因處於高原地帶,所以極少受到飓風、洪水等威脅。
經濟编辑
马拉维曾被聯合國評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全國约有55%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人均国民生產總值只有600美元,是全世界最低收入的一群。本国政府長期舉債度日,國債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28.3%。因受愛滋病及高生育率影響,馬拉威劳动力人口比例過低,大概只有50%的人处于15-64歲之間。加上人民的教育程度很低,國內低技術勞工過剩,但同時嚴重缺乏高技術人才。
该国經濟長期倚賴于農產品出口,农业人口超過90%,因而國家經濟很容易受農產品的國際價格影響。農民主要种植烟草、棉花、玉米等,是非洲主要烟草生产国之一,烟草出口占国家外汇收入70%。如果農產品收成時候價格回落,農民只能以低價出售。新總統最近推出多項措施改善國家經濟,包括發展市場經濟、反貪污及加強國民教育。
行政区划编辑
人口编辑
马拉维的人口大約有1840萬人(2017年九月),超過80%的人口居住在未發展的農村。马拉维因受艾滋病影響,人口大幅下降,而平均壽命也因此下降。根據2003年的資料,成人的艾滋病感染率達14.2%,即差不多有90萬名艾滋病患者,而馬拉维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6.97歲。马拉维的生育率頗高,平均每名已婚婦女會誕下5.98名嬰孩,但艾滋病令马拉维的嬰兒夭折率達10%,即每1000名新生嬰兒就有103.22名嬰兒死亡。
年齡分布:0-14歲46.9%,15-64歲50.4%,65歲或以上2.8%
人口增長率:2.06%
出生率:43.95嬰兒/1000人
死亡率:23.39死亡/1000人
男女比例:0.99名男性/1名女性
平均年齡:男:36.59歲,女:37.36歲
重要城镇编辑
文化编辑
马拉维的官方語言是齊切瓦語及英語。大部份馬拉威人信奉天主教,另外大概有10%的人信奉伊斯兰教。馬拉威大約有40%的人是文盲,當中有一半以上的文盲是婦女。
- 語言:齐切瓦语57.2%、Chinyanja 12.8%、Chiyao 10.1%、Chitumbuka 9.5%、Chisena 2.7%、Chilomwe 2.4%、Chitonga 1.7%、3.6%其他(CIA factbook)
- 宗教信仰:79.9%天主教、12.8%回教、3%其他、4.3%沒有宗教信仰
- 文盲比率:男:23.9%,女:50.2%
教育编辑
政府提供免費的小學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國內設有兩所主要的大學分別為馬拉威大學及姆祖祖大学。其中以马拉维大學的歷史最為悠久且最具規模,此外另有“馬拉威管理學院”(Malawi Institute of Management)及“馬拉威企業發展學院”(Malawi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Institute)均有提供管理人才的訓練課程。
政治编辑
马拉维是眾非洲國家中其中一個政局最穩定的國家,也是少數沒有受內戰影響的非洲國家,該國於1966年7月6日改制共和,為總統制。馬拉威總統為國家元首、最高行政首長及軍事統帥,以選舉方式產生,任期五年,每五年舉行一次普選。總統下設一至兩位副總統,內閣閣員由總統直接任免。國會採一院制,稱「國民議會」。地方政府則分設北、中、南,全國共有26個縣。
2012年4月5日,时任总统宾古·瓦·穆塔里卡因突发心脏病去世。6日晚政府称副总统乔伊斯·班达因脱离执政党,不具备接任总统资格。但在7日,乔伊斯·班达宣誓就任,成为马拉维历史上首位女总统。2013年10月,马政坛曝出公职人员贪污公款的“现金门”丑闻,欧盟、挪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暂停对马预算援助,至今尚未恢复。2014年總統選舉中班達被彼得·穆塔里卡擊敗,穆塔里卡成為第5任馬拉威總統。
外交编辑
交通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
- (英文)馬拉威政府網站
- ^ 1.0 1.1 1.2 1.3 Malawi.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16 [2016-06-21].
- ^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its components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