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巴斯比

马特·巴斯比爵士,CBE(英語:Sir Matt Busby,1909年5月26日—1994年1月20日)全名亞歷山大·馬修·巴斯比(Alexander Matthew Busby)是著名足球运动员和传奇主教练,英格兰足球名人堂成员,执教曼彻斯特联长达二十多年。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場外,矗立著他的塑像。

马特·巴斯比爵士
Sir Matt Busby
Matt Busby cropped.jpg
個人信息
全名 亚历山大·马修·巴斯比爵士
出生日期 1909年5月26日
出生地點 蘇格蘭贝尔斯希尔奥比斯顿
逝世日期 1994年1月20日(1994歲—01—20)(84歲)
逝世地點 英格蘭大曼徹斯特斯托克波特
位置 右中後衛
職業俱乐部*
年份 球隊 出场 (进球)
1928 Denny Hibs
1928–1936 曼城 204 (11)
1936–1945 利物浦 115 (3)
1941–1943希伯尼安 (guest) 0 (0)
總計 319 (14)
執教球隊
1945–1969 曼聯
1948 英国
1958 蘇格蘭
1970–1971 曼聯
* 職業俱乐部出场次數與进球數僅計算國內聯賽部份

早期生活编辑

马特·巴斯比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地区的兰纳克郡(Lanarkshire),父亲与叔叔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

球員生涯编辑

在英格兰曼城效力伊始,曾出任锋线球员,随后逐渐占据中后卫线,以视野和出色的传球能力而著称,并随队获得了英格兰足总杯冠军。1936年,利物浦以8000英镑转会费收购巴斯比。1940年英国职业足球比赛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止,巴斯比的球员生涯至此结束。

領隊生涯编辑

二戰結束後,畢士比尋求在利物浦執教,但是最終無法接受球會管理層的干涉,轉而執教曼聯。曼聯於1945年2月宣佈由巴斯比接替沃爾特·克里默英语Walter Crickmer出任領隊一職,同年10月1日正式簽約。

執教初期编辑

畢士比上任初期,正值二次大戰結束後的恢復期。他上任後第一場比賽是1946年1月5日對阿克寧頓史丹利英语Accrington Stanley F.C. (1891)的足總盃第三圈賽事,以2:2結束。四天後,兩隊進行次回合賽事,曼聯以5:1大勝,兩回合計以7:3晉級第四圈;聯賽方面,1分之差屈居利物浦之後,奪得亞軍。畢士比執教曼聯的第一個球季,交出聯賽亞軍的成績表。

之後一季,他帶領球隊奪得第一個冠軍(足協盃),結束球會36年錦標荒;聯賽以4分之差屈居阿仙奴之後,與上季一樣奪得亞軍。因奪得足總盃冠軍,獲資格參與下一季慈善盾,惟以4:3敗於阿仙奴;聯賽方面,第三次奪得亞軍,5分之差屈居樸茨茅斯之後。

首四季,畢士比帶領曼聯奪得一次足總盃冠軍,三次聯賽亞軍。

畢士比寶貝,首奪聯賽冠軍及征戰歐洲编辑

自上任起,畢士比着重使用青訓球員,令約翰·阿斯頓英语John Aston Sr.亨利·科伯恩英语Henry Cockburn查理·米滕英语Charlie Mitten等上演地標戰。七名青訓球員於1948年足總盃決賽正選上陣。

1949年開始,足總盃11名奪冠正選球員開始離隊,入球功臣之一的約翰·安德森英语John Anderson (footballer, born 1921)成為第一位離隊球員。之後一季,主力米滕、吉米·德萊尼英语Jimmy Delaney先後離隊。畢士比決定提拔青訓球員。1950-51年球季以4分之差屈居熱刺之後,第四次奪得聯賽亞軍。之後一季,畢士比首次帶領曼聯奪得聯賽冠軍,為1910-11年球季後第一次頂級聯賽冠軍。

之後三季,更多足總盃冠軍成員離隊,畢士比繼續提拔青訓球員,包括大衛·佩格英语David Pegg比爾·福爾克斯湯米·泰勒鄧肯·愛德華茲丹尼斯·維奧勒等,導致聯賽成績下滑,只能以第8、第4、第5完成。三季期間,曼聯只奪得1953年慈善盾

經歷三季磨合,畢士比終於在1955-56年球季帶領球隊第二次捧起聯賽冠軍;之後一季,曼聯成功衛冕,第三次奪標。值得一提,是次兩連冠陣容中,大部分球員都是青訓出身,平均年齡只有21至22歲,被愛稱為“巴斯比宝贝”。

1955-56年球季聯賽冠軍部份主力球員(粗體為青訓球員)
球員 位置 上陣次數 奪冠時歲數
  雷·伍德英语Ray Wood 龍門 41 24
  羅傑·伯恩 左閘 39 26
  馬克·瓊斯英语Mark Jones (footballer, born in 1933) 防中 42 22
  鄧肯·愛德華茲 左翼中 33 19
  約翰尼·貝瑞英语Johnny Berry 右外鋒 34 29
  大衛·佩格英语David Pegg 左外鋒 35 20
  丹尼斯·維奧勒 中鋒 34 22
  湯米·泰勒 中鋒 33 24


1955年,第一屆歐洲冠軍球會盃成立。當時,法國隊報根據歐洲國家及球會代表性而邀請不同球隊參與。代表英格蘭的球會是應屆(1954-55年)甲組聯賽冠軍車路士。起初,車路士同意參加,抽籤後的第一圈對手為瑞典球會佐加頓斯。惟足球聯賽認為歐冠阻礙本土足球,向車路士施壓,令其退出。[1][2]席位由波蘭球隊華沙基華迪亞補上。

因曼聯奪得1955-56年甲組聯賽冠軍,獲得參加1956-57年歐冠資格。與去年一樣,英格蘭足總以阻礙本土足球為由,表明反對球會參加。不過,曼聯沒有理會足總反對,首次參加歐冠。[3]第一圈對手是比利時球會安德萊赫特,首回合作客以0:2取勝,次回合主場以10:0大勝(球會史上最大勝仗),兩回合計以12:0晉級第二圈。

其後的晉級過程中,曼聯面對多特蒙德毕尔包均驚險晉級。其中,對畢爾包的兩回合賽事,曼聯首回合作客先輸5:3,次回合主場以3:0勝出,兩回合計反勝6:5,成功晉級四強。四強面對衛冕冠軍皇家馬德里,首回合作客以3:1落敗,次回合必須淨勝三球才可晉級的情況下,只能以2:2逼和對手,兩回合計以5:3被淘汰,無緣晉身決賽。最終,皇馬於決賽以2:0擊敗意大利球會佛罗伦萨,成功衛冕。曼聯第一次征戰歐洲以四強作結。

聯賽方面,曼聯成功衛冕,成績較上屆進步;因奪得去屆甲組聯賽冠軍,繼1952年後再次參與慈善盾,以1:0擊敗曼城,成功奪標;足總盃方面,曼聯成功晉身決賽,決賽對手是阿士東維拉。開賽六分鐘,對手左外鋒彼得·麥克帕蘭英语Peter McParland蓄意撞向龍門伍德,令伍德失去意識、顴骨骨折。傑基·布蘭奇弗勞爾英语Jackie Blanchflower需要暫代龍門一職,於68、73分鐘連失兩球。伍德於比賽最後階段以場區球員形式重新上場。雖然,曼聯由湯美·泰萊追回一球,仍以2:1落敗,屈居亞軍。

1957-58年球季,畢士比繼續帶領曼聯三線作戰(聯賽、足總盃、歐冠)。聯賽首十仗使取得6勝1和3負的成績,較上季首十仗的8勝2和不敗戰績下滑。歐冠八強次回合作客對貝爾格萊德紅星前,最後一場聯賽作客對阿仙奴,領先3球後被對手追和,再由維奧列、泰萊連入兩球,領先3:5,最後以4:5險勝。截至當時,聯賽成績為15勝6和負,勝率僅僅過半。足總盃方面,曼聯先後淘汰禾京頓葉士域治,晉級第五圈;歐冠方面,外圍賽圈對愛爾蘭對手沙洛克流浪,兩回合計大勝9:2,晉級第一圈。第二圈對手是來自捷克布拉格杜克拉,兩回合計以3:1晉級,晉級八強。八強對南斯拉夫對手貝爾格萊德紅星,首回合主場以2:1擊敗對手,次回合作客上半場領先三球下,被對手追平。惟不影響曼聯以總比數5:4晉級四強,將會對AC米蘭

慕尼黑空難编辑

1958年2月6日,曼聯在歐冠盃八強次回合賽事,和貝爾格萊德紅星踢成3:3平手,兩回合計以5:4淘汰對手,晉身四強。賽後途經西德慕尼黑返國時,球隊包機在起飛時失控墜毀,傷亡慘重,一共八名“巴斯比寶貝”遇難(見下表),另有九名球員受傷,當中兩名球員(約翰尼·貝瑞英语Johnny Berry傑基·布蘭奇弗勞爾英语Jackie Blanchflower)因傷退役。巴斯比身受重傷,留院治療九周內多次病危,甚至有兩次已經做完臨終禱告。但畢士比最終卻奇蹟般康復,繼續執教球隊。稍後,畢士比獲英女王授予CBE勳銜

罹難的巴斯比寶貝(按姓氏排序)
球員 位置 逝世日期 逝世時年紀
  傑夫·本特英语Geoff Bent 左閘 1958年2月6日 25
  羅傑·伯恩 左閘 1958年2月6日 28
  埃迪·科爾曼英语Eddie Colman 右翼中 1958年2月6日 21
  鄧肯·愛德華茲 左翼中 1958年2月21日 21
  馬克·瓊斯英语Mark Jones (footballer, born 1933) 防中 1958年2月6日 24
  大衛·佩格英语David Pegg 左翼 1958年2月6日 22
  湯米·泰勒 中鋒 1958年2月6日 26
  萊安姆·維蘭 右內鋒 1958年2月6日 22

重建曼聯,奪得歐冠及退休编辑

畢士比留院治療及回家休養期間,比賽由助教占美·梅菲英语Jimmy Murphy (footballer)領軍。空難後第一場比賽,曼聯在四名球員上演處子戰(其中兩名為青訓球員),加上兩名空難受傷球員(哈里·格雷格英语Harry Gregg比爾·福爾克斯)上陣下,主場3:0擊敗錫周三,晉級足總盃第六圈。隨後,曼聯繼續晉級,成功打入足總盃決賽,決賽以2:0不敵保頓,連續兩年屈居亞軍。聯賽方面,成績受主力球員於慕尼黑空難罹難影響,只能以第九名完成球季,為當時畢士比接掌後最差的聯賽排名。歐冠方面,四強首回合以1:0擊敗AC米蘭,次回合作客以4:0落敗,連續兩年四強止步。

1968年歐冠決賽曼聯正選陣容

重掌帥印後,畢士比着手重建曼聯。1960年開始先後提拔及發掘諾比·斯泰爾斯喬治·貝斯特等青訓球員,簽入托尼·鄧恩路維·簡維英语Noel Cantwell丹尼斯·勞(破當時世界最高轉會費紀錄)、大衛·靴特英语David Herd等球員,配合原有球員福爾克斯、博比·查爾頓等,先於1963年第二次奪得足總盃冠軍,後於1965年第四次奪得聯賽冠軍。1967年再奪聯賽冠軍,1968年奪得歐洲冠軍盃,一償畢士比稱霸歐洲的夢想。同年獲授下級勳位爵士,1969年從球會領隊一職退下。

復出,再度退休及逝世编辑

1970-1971球季曾短暫復出,代替威尔夫·麦吉尼斯英语Wilf McGuinness短暫執教,球季結束前欽點弗蘭克·奧費利爾為下任領隊,其後再度退休。再度退休後,巴斯比出任球會董事,1980年出任球會主席,至1993年退任,其間見證曼聯在亞歷斯·費格遜帶領下復興,奪得首屆英超聯賽冠軍,亦是自巴斯比年代後首個英格蘭頂級聯賽冠軍。1994年因癌症與世長辭,享年84岁。

影響编辑

1960年代,曼徹斯特索爾福德市一支名為沙福市紅隊(Salford City Reds,後改名為沙福紅魔鬼,Salford Red Devils)的橄榄球隊到法國參加比賽,由於成績出色,法國球迷送給他們「紅魔鬼」(Les Diables Rouges)的稱號。當時,畢士比爵士正在重建受慕尼黑空難打擊的曼聯,由於隊中多位年輕球員離世或退役,他覺得「畢士比寶貝」這個舊有稱號已經不再適合。恰巧,曼聯和沙福的球衣都以红色為主,畢士比爵士便把“紅魔鬼”這個響亮的稱號送给曼聯。會方隨後在比賽日場刊和圍巾等周邊產品上加上紅魔鬼標誌。1973年,曼聯重新設計隊徽,在隊徽中間的盾徽正式加上紅魔鬼圖案。[4]

1993年,曼聯為紀念畢士比,將位於奧脫福球場的禾域克北路重新命名為麥·畢士比爵士路;1996年,畢士比身故兩年後,曼聯為他設立一座銅像,矗立於奧脫福東看台外,遠望麥·畢士比爵士路。同年起,曼聯把曼聯年度球員獎改名為馬特·巴斯比爵士年度最佳球員獎,獎座根據奧脫福東看台外的畢士比銅像設計。

執教風格编辑

著名畢士比寶貝
球員 位置 加入青訓年份 地標戰年份
  羅傑·伯恩 左閘 1949 1951
  丹尼斯·維奧勒 中鋒 1949 1953
  比爾·福爾克斯 中堅 1950 1952
  鄧肯·愛德華茲 左翼中 1952 1953
  博比·查爾頓 中場中 1953 1956
  湯米·泰勒 中鋒 1953 1953
  諾比·斯泰爾斯 防中 1957 1960

語錄编辑

  • 「沒有球迷,足球什麼都不是。」 "Football is nothing without fans."
  • 「如果你足夠好,你就夠老了。」 "If you are good enough, you are old enough."

評價编辑

比尔·香克利:「毫無疑問,馬特·巴斯比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教練。 我並不是說我認為他是最偉大的領隊,我是說他是最偉大的領隊。事實可以證明。」[5]

英格蘭足球名人堂:「馬特·巴斯比爵士是球壇最偉大的領隊之一。在擔任曼聯主帥25年多的時間裏,他帶領奧脫福球會(曼聯)取得了戰後國內統治地位和歐洲榮耀。透過結合青年發展、慎重考慮的買人、強而有力的領導,以及與教練團隊的合作,巴斯比使曼聯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隊之一。」[6]

生涯統計编辑

球員生涯编辑

每季各項比賽上陣次數
球會 球季 聯賽 足總盃 慈善盾 總共
聯賽級別 上陣 入球 上陣 入球 上陣 入球 上陣 入球
曼城 1928–29 甲組聯賽(頂級) 0 0 0 0 0 0 0 0
1929–30 11 3 1 2 0 0 12 5
1930–31 20 0 1 0 0 0 21 0
1931–32 41 1 5 0 0 0 46 1
1932–33 39 1 7 1 0 0 46 2
1933–34 39 4 8 0 0 0 47 4
1934–35 35 1 1 0 1 0 37 1
1935–36 19 1 1 0 0 0 20 1
總共 204 11 24 3 1 0 229 14
利物浦 1935–36 甲組聯賽(頂級) 11 1 0 0 0 0 11 1
1936–37 29 1 1 0 0 0 30 1
1937–38 33 0 3 0 0 0 36 0
1938–39 42 1 3 0 0 0 45 1
總共 115 3 7 0 0 0 122 3
生涯總共 319 14 31 3 1 0 351 17

執教生涯编辑

執教各隊生涯數據
球隊 紀錄 參考來源
比賽 勝率
曼聯 1945年10月1日 1969年6月4日 1,120 565 263 292 50.41 [7]
英國 1948年7月 1948年8月 4 2 0 2 50.0
蘇格蘭 1958年1月15日 1958年12月 2 1 1 0 50.0 [8]
曼聯 1970年12月29日 1971年6月8日 21 11 3 7 52.4 [7]
總共 1,151 579 268 304 50.3

1不包括占美·梅美英语Jimmy Murphy (footballer)於慕尼黑空難後以代領隊執教的賽事。

榮譽编辑

球員编辑

曼城

領隊编辑

曼聯

参见编辑

  1. ^ Glanvill, Rick. Chelsea FC: The Official Biography. London: Headline. 2005: 254. ISBN 0755314654. 
  2. ^ Ferris, Ken. Manchester United in Europe: Tragedy, Destiny, History. Edinburgh: Mainstream Publishing. 2004: 34. ISBN 1840188979. 
  3. ^ Woodward, Hamish. Why are Manchester United Called the Red Devils?. Atletifo Sports. 2021-06-20 [2021-06-21] (美国英语). 
  4. ^ 曼联队徽的演变史. [2009-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5. ^ Manchester Evening News. Bill Shankly's incredible tribute to Manchester United icon Sir Matt Busby. manchestereveningnews.com. 18 December 2018 [5 June 2023]. 
  6. ^ National Football Museum. Matt Busby. https://www.nationalfootballmuseum.com/halloffame/sir-matt-busby/. National Football Museum. [7 June 2023].  外部链接存在于|website= (帮助)
  7. ^ 7.0 7.1 足球資料庫:Matt Busby的領隊統計數據
  8. ^ Matt Busby | Scotland. Scottish FA. 8 Septembe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