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
菠萝(學名:Ananas comosus,马来西亚、新加坡稱黄梨,香港稱菠蘿,台湾稱鳳梨)是原產於南美洲的熱帶水果,為禾本目鳳梨科鳳梨屬植物,因多汁酸甜受到喜愛,有解暑之效,是鳳梨科中最具經濟價值的種類。南美洲種植鳳梨已有許多世紀,在17世紀傳入歐洲,於1820年代開始在溫室與熱帶地區開始商業種植。在20世紀,夏威夷是重要的鳳梨產地(尤以美國而言),但到了2016年, 哥斯大黎加、巴西、菲律賓合計佔了世界鳳梨產量將近三分之一。[1]
菠蘿![]()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
演化支: | 鸭跖草类植物 Commelinids |
目: | 禾本目 Poales |
科: | 凤梨科 Bromeliaceae |
属: | 凤梨属 Ananas |
种: | 菠蘿 A. comosus |
二名法 | |
Ananas comosus | |
異名 | |
|
名稱编辑
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稱之為菠蘿,閩東語、閩南語、莆仙語稱之為王梨(諧音為「旺來」,古語中「黃」和「王」同音),也寫做鳳梨。客家語則稱之為黃梨,潮州话以番梨稱呼;另又俗稱番菠蘿蜜。
鳳梨酥在中國大陸、港澳、新馬依然稱為「鳳梨酥」而非「菠蘿酥」;菠蘿包在台灣也依然稱為「菠蘿麵包」,而不會稱為「鳳梨麵包」。
另外生物分類上鳳梨科、鳳梨屬不能稱為「菠蘿科」、「菠蘿屬」或「黄梨科」、「黄梨属」。
在台灣為表區分,將台灣在地生產的品種稱為「鳳梨」。而將其他進口的菠蘿和「本島仔鳳梨」(旺來)才會被稱為菠蘿[2],那些品種較為原始,葉子刺多而且結眼深需要人工剔除。蘇格蘭人David Wright於1648年來到荷蘭東印度公司轄下大肚王國,寫下《福爾摩沙筆記》,即記載台灣有Ananasses[3]。台灣日治時期為效法夏威夷生產鳳梨罐頭(1902年)[4],引進開英種鳳梨(南洋種鳳梨)在中部地區種植,開英種包括突目仔統稱「土鳳梨」,農業試驗所開發臺農4號釋迦鳳梨後改良品種,為一般所稱「鳳梨」。
「菠蘿」的各地常用別名 | |
---|---|
中国大陸 | 菠萝 |
臺灣 | 鳳梨 |
港澳 | 菠蘿 |
馬新 | 黄梨 |
形態编辑
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短,基部生吸芽。植株具有蓮座般的外觀,劍狀葉片呈厚革質,緊密排列,有的全緣,有的具有粗鋸齒,全株高約60~100公分左右,亦有高至150公分者。花朵頂生,總狀花序聚生成松樹的毬果狀,看起來就像是一粒小鳳梨。小花紫色,依序綻放,每一花序約有百餘朵小花。果實為複果,呈筒狀圓錐形,還沒成熟前呈濃綠色,成熟後才轉成黃色或紅色,果實上的每一果目即為一小果。果肉多為黃色或金黃色,但也有部份種類為乳白色,通常具有濃郁的香氣。果實頂端長有冠芽,會長出叢生緊密的小葉片,成為鳳梨果實獨具的特徵;長出第一個果實後,會從主莖的葉軸長出吸芽,可能會為了讓果實增大而摘除,或是保留以生新果。
植株生長的第一年莖會變長與增粗,許多劍狀葉片呈螺旋状緊密環繞排列於主莖,边缘有无刺成为区别品种的重要特征。到了第12-20個月時,由莖長出長15公分左右的花序,花序顶生,椭圆形似松球,紫红色花无柄。果實為呈筒狀圓錐形的複果。果肉是黄色或白色,中间包着有很多纤维的芯。野生鳳梨靠蜂鸟传粉[5],也有靠蝙蝠傳粉的。[6]但因授粉後鳳梨會結子,影響果實品質,以前在夏威夷曾有禁止蜂鳥入境的禁令。[7]
鳳梨的光合作用為景天酸代謝,[8] 在夜間進行二氧化碳的固定,儲存成蘋果酸,在白天釋放之以行光合作用。
鳳梨在植物學上分成五種:[9]
- Ananas comosus var. ananassoides
- Ananas comosus var. bracteatus
- Ananas comosus var. comosus
- Ananas comosus var. erectifolius
- Ananas comosus var. parguazensis
引种来源编辑
台灣於清朝康熙末年由中國大陸南方引進種植鳳梨[10],並經由多年農產技術的研發後,育成金鑽鳳梨、牛奶鳳梨、釋迦鳳梨等等多種高甜度的台灣特色品種。開英種、金鑽鳳梨為全年皆有,但以2~3月及6~9月最為盛產;釋迦鳳梨3~5月,蘋果鳳梨4~9月(5月盛產),金桂花鳳梨4~7月,蜜寶鳳梨、黃金鳳梨4~11月,香水鳳梨5~6月,甜蜜蜜鳳梨6~8月(7月盛產),牛奶鳳梨6~9月(7月盛產),冬蜜鳳梨7~3月。由於鳳梨是熱帶植物,特別喜愛溫暖的氣候。台灣地理位置極佳氣候良好,而品質也以春夏季節生產的最為優異,不僅甜度高,風味也特別濃郁。
營養编辑
每100 g(3.5 oz)食物營養值 | |
---|---|
202 kJ(48 kcal) | |
12.63 g | |
糖 | 9.26 g |
膳食纖維 | 1.4 g |
0.12 g | |
0.54 g | |
维生素 | |
硫胺(維生素B1) | (7%) 0.079 mg |
核黃素(維生素B2) | (3%) 0.031 mg |
菸鹼酸(維生素B3) | (3%) 0.489 mg |
(4%) 0.205 mg | |
吡哆醇(維生素B6) | (8%) 0.110 mg |
葉酸(維生素B9) | (4%) 15 μg |
维生素C | (44%) 36.2 mg |
膳食礦物質 | |
鈣 | (1%) 13 mg |
鐵 | (2%) 0.28 mg |
鎂 | (3%) 12 mg |
錳 | (43%) 0.9 mg |
磷 | (1%) 8 mg |
鉀 | (2%) 115 mg |
鋅 | (1%) 0.10 mg |
參照美國標準的相對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DRI) 來源:(英文)美國農業部營養数据库 |
包括膳食纖維、有機酸、維生素B1、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菠萝蛋白酶,鉀及多種礦物質等。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5倍。
此外,鳳梨含有鳳梨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但在消化道中会失去活性,无法继续发挥分解蛋白质的作用。这种蛋白酶在口腔中会少量分解组成舌表面细胞的蛋白质,因此吃未经热水、未泡盐水的菠萝后舌头会有刺痛感。鳳梨可減緩關節與肌肉發炎等疼痛、具有纖維可促進消化、新陳代謝、改善呼吸道等功能。
用途编辑
食用编辑
先削皮、後去「釘」、再於切片後泡熱水或浸泡入淡盐水中,放冰箱冰后食用,会更香甜可口。但胃部容易消化不良者應避免空腹食用。在广东潮汕沿海一带也有用酱油代替盐水沾取食用的方法,风味不俗。泡熱水或浸泡盐水10分钟,是为了去掉菠蘿蛋白酶,使之不易引发过敏反应。
菠萝除了去皮生食之外,其与肉一起烹煮,可以使肉类变得软嫩。
藥用编辑
菠蘿性平、味甘酸,入脾、胃經。可生吃解暑助消化或乾燥、搗為醬食用,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可用於伤暑、身熱煩渴、腹中痞悶、消化不良、小便不利、頭昏眼花等症。不宜和奶蛋、蘿蔔共食。部份有過敏現象禁食。
外皮捶打后用布包好,可以用来做药布治疗外伤。
1891年用新鮮鳳梨提煉出來的菠萝酶(bromelain),已經被用來治療壞血症。
另有人认为食用鳳梨可减少咳嗽和提高消化能力[11]。
其他编辑
菠萝的叶片,则是用来制作宣纸的好材料。
參見编辑
注释编辑
參考文献编辑
- ^ Pineapple production in 2016, Crops/Regions/World list/Production Quantity (pick lists). 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Corporate Statistical Database (FAOSTAT). 2017 [2018-02-23].
- ^ 《台灣府志》-卷七〈風土志〉果之屬:「菠蘿葉似蒲而闊,兩旁有刺。果生於叢心中,皮似波羅蜜,色黃,味『酸甘』。果末有葉一簇,可妝成鳳,故名之」;前一段即為波羅蜜:「波羅蜜亦荷蘭國移來者。實生於樹幹上,皮似如來頂;剖而食,『甘如蜜』」
- ^ 葉春榮編譯,《初探福爾摩沙:荷蘭筆記》,頁 140。
- ^ 臺灣鳳梨罐頭的創始人:岡村庄太郎, 打狗高雄|歷史與現在
- ^ Stahl, JM; Nepi, M; Galetto, L; Guimarães, E; Machado, SR. Functional aspects of floral nectar secretion of Ananas ananassoides, an ornithophilous bromeliad from the Brazilian savanna. Annals of Botany. 2012, 109 (7): 1243–1252. PMC 3359915 . PMID 22455992. doi:10.1093/aob/mcs053.
- ^ Aziz SA, Olival KJ, Bumrungsri S, Richards GC, Racey PA. The Conflict Between Pteropodid Bats and Fruit Growers: Species, Legislation and Mitigation. Voigt C, Kingston T (编). Bats in the Anthropocene: Conservation of Bats in a Changing World. Springer. 2016: 377–426. ISBN 9783319252209. doi:10.1007/978-3-319-25220-9_13.
- ^ List of prohibited animals (PDF). Government of Hawaii,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06-11-28 [2017-12-09].
- ^ Gibson, Arthur C. Pineapple – The Plant That Ate Hawai'i. UCL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Bartholomew, D. P.; Paull, Robert E.; Rohrbach, K. G. The Pineapple: Botany, Production, and Uses. CABI. 2002: 23. ISBN 9780851999791 (英语).
- ^ 黃碧海. 我國鳳梨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因應措施. 農政與農情. 2003-08, (134) [2021-03-27]. ISSN 1021-3074.
- ^ Rao, Jyotsana. 27 Significant Benefits Of Pineapple (Ananas) For Skin, Hair & Health. STYLECRAZE. [2019-04-20] (美国英语).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菠蘿(分類) |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菠蘿 |
維基教科書的食譜有以下内容:菠蘿 |
- 鳳梨, Fengli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 Pineapple Nutrition f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