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鞑靼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0年6月23日) |
黑鞑靼是中国宋朝、金朝时代对漠北的操突厥语和蒙古语诸部的称呼,又称生鞑靼,与漠南的白鞑靼(或熟鞑靼,即汪古部)相对。这些称谓其实是当时汉人依据这些部族汉化程度的高低来划分的。离汉地近、汉化程度较深的被称为“白鞑靼”或“熟鞑靼”;离汉地远、受汉族影响较少、保持游牧民族文化较多的部族则称为“黑鞑靼”或“生鞑靼”。属于泛称而非民族学意义上单一的种族,范围上与辽代所称的“阻卜”重合。南宋人著有《黑韃事略》以描述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
![]() | |||
---|---|---|---|
匈奴 | 东胡 | ||
南匈奴 | 北匈奴 | 鲜卑 | |
鲜卑 | 丁零 | ||
柔然 | 高車 | ||
突厥汗国 | 鐵勒 | ||
東突厥 | |||
薛延陀 | |||
唐(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 | |||
后突厥汗国 | |||
回鹘汗国 | |||
契丹 | 阻卜 | 黠戛斯 | |
大辽 | 克烈 | 乃蛮 | |
蒙兀 | |||
蒙古帝国 | |||
大元(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 |||
北元 | |||
韃靼(東蒙古) | 瓦剌 | ||
喀爾喀 | (四衛拉特) | ||
大清(清代蒙古·准噶尔汗国) | |||
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内札萨克·外札萨克) | |||
中華民国境内盟旗 (塞北四省) |
博克多蒙古国 | ||
自治蒙古(地方) |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
中国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 | |||
蒙古国 | |||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 |||
泛蒙古主義 | |||
今伊朗境内的一个突厥语部落也称为喀喇塔塔尔(Qarā Tātār),[1][2]一种说法是他们源于蒙古高原的克烈部,而其他人认为他们是来自中亚的突厥人。[3]
参考资料 编辑
- ^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From Michael Craycraft's "THE QARAI RUGS OF TURBAT-I-HAIDARI" Footnote 1
- ^ Ludwig W. Adamec, Historical gazetteer of Iran, Volume 2, Verlagsanstalt, 1981, p.325
- ^ Oberling, Pierre. Karāʾi. Encyclopædia Iranica. XV, Fasc. 5: 536–537.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