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

世紀
(重定向自18世紀
千纪 1千纪 | 2千纪 | 3千纪
世纪 15世纪 | 16世纪 |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年代 1700年代 | 1710年代 | 1720年代 | 1730年代 | 1740年代 | 1750年代 | 1760年代 | 1770年代 | 1780年代 | 1790年代

1701年1月1日18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18世纪是人們對自然探索的萌芽期,同时,民主思潮逐渐燃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美国革命
法国革命

政治上,歐洲各國開始與中國印度土耳其進行小規模的通商貿易,並持續在東南亞大洋州建立殖民據點。此時多數的君主制國家(如大清帝国蒙兀兒帝國法蘭西帝國奥斯曼帝国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正處於全盛時期,但民主思潮卻逐漸燃起,並以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影響最深。

學術上,在西歐興起的啟蒙運動開始挑戰基督教教會的思想體系,使科學的成果感染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而歐洲以外的地區也透過傳教貿易的方式接觸這思潮,進而產生小規模的學術復興運動。

另外,由於商業上的需要,部分技術孕育而生,成為工業革命之濫觴。而在技術外,生產與管理方式在西歐逐漸發生改變:傳統世襲的學徒制逐漸被破壞,分工與工廠生產方式開始抬頭。

藝術與文化上,追尋希臘古羅馬風格的新古典主義盛行西方世界,並影響印度與中國的宮廷藝術。但同樣的,中國和大洋洲的文化物品流入歐洲,使西方世界的上流社會吹起十分表面的異國風。

重要事件、发展与成就 编辑

战争与政治 编辑

社會與經濟 编辑

科学技术 编辑

  • 氧氣被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正式命名於1775年

宗教與哲學 编辑

文化娱乐 编辑

18世紀在西洋音樂史經歷了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其中巴洛克的代表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古典主義的代表為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疾病与医學 编辑

  • 1735年,卡尔·林奈发表了对自然世界的基本分类方法,而在1750年代为他发现的所有物种都使用了双名法

天灾人祸 编辑

重要人物 编辑

世界領導人 编辑

非洲 编辑

摩洛哥 编辑
  • 伊斯梅尔
  • 阿布尔·阿巴斯·艾哈迈德二世
  • 阿卜杜勒-马立克
  • 阿卜杜拉
  • 阿里
  • 穆罕默德二世
  • 穆斯塔迪
  • 阿卜杜拉三世
  • 金·阿比丁
  • 阿卜杜拉四世
  • 穆罕默德三世
  • 耶齐德
  • 苏莱曼
衣索比亞帝國 编辑
  • 伊亞蘇一世
  • 特克勒·海馬諾特一世
  • 特沃弗洛斯
  • Nebahne Yohannes(篡逆者)
  • 約斯托斯
  • 達維特三世
  • 巴蓋發
  • 伊亞蘇二世
  • Hezqeyas(篡逆者)
  • 伊約阿斯
  • 約翰尼斯二世
  • 特克勒·海馬諾特二世
  • 蘇森約斯二世
  • 所羅門二世
  • 特克勒·吉約吉斯
  • 伊亞蘇三世
  • Hezqeyas
  • 巴埃達·馬里亞姆二世
  • 所羅門三世
  • 約納斯
達荷美王國 编辑
  • 阿佧巴
  • 阿加扎
  • 特格貝蘇
  • 克賓格拉
  • 阿貢格羅
布干達王國 编辑

卡巴卡王朝

  • 特班德凱
  • 恩達武拉
  • 卡古盧
  • 基庫爾韋
  • 馬旺達
  • 姆旺加一世
  • 納穆加拉
  • 克亞巴古
  • 俊朱
  • 塞馬庫基羅

美洲 编辑

 
喬治·華盛頓
美国(總統) 编辑

亚洲 编辑

 
康熙帝
 
乾隆帝
中國(清朝) 编辑

領班軍機大臣

日本(天皇) 编辑
 
德川吉宗

江戶幕府将军

朝鮮 编辑
越南 编辑
廣南國 编辑
鄭主 编辑
後黎朝 编辑
西山朝 编辑
暹羅 编辑
蒙兀兒帝國 编辑

欧洲 编辑

法国 编辑
英國 编辑
俄国 编辑
 
彼得大帝
 
凱薩琳大帝
普魯士 编辑
 
腓特烈大帝
奧地利 编辑
 
瑪麗亞·特蕾莎
西班牙 编辑
葡萄牙 编辑
瑞典 编辑
丹麥 编辑
教廷 编辑

中东 编辑

奥斯曼帝国 编辑

科學家 编辑

 
瓦特
 
詹納

哲學家 编辑

農學家 编辑

軍事領袖 编辑

藝術家 编辑

文學家 编辑

神學家 编辑

慈善家 编辑

參考 编辑

  1. ^ Miyazawa, M.; Mori J. Historical maximum seismic intensity maps in Japan from 1586 to 2004: construction of database and application (PDF). Annal of Disas.Prev.Res.Inst., Kyoto Univ. 48C. 2005 [2010-01-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2). 
  2. ^ Sun, Ping; Li, Rongjian; Jiang, Hao; Igwe, Ogbonnaya; Shi, Jusong. 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 by the 1718 Tongwei earthquake in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7-11-01, 76 (4): 1281–1295. ISSN 1435-9537. doi:10.1007/s10064-016-0949-4 (英语). 
  3. ^ Lin, Aiming; Hu, Jianmin; Gong, Wangbin. Active normal faulting and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1739 M ∼8.0 Pingluo earthquake in the intracontinental Yinchuan Grabe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Active Tectonics and Meso-Cenozoic Intraplate Deformation in North China Block. 2015-12-15, 114: 155–173. ISSN 1367-9120. doi:10.1016/j.jseaes.2015.04.036 (英语). 
  4. ^ 红溪惨案. 新浪. 2010-02-20 [2012-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中文(中国大陆)). 
  5. ^ The Lisbon Earthquake of 1755. lisbonlisboaportugal.com. [2020-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6. ^ 揭秘1786年康定7级大地震. xw.qq.com. [2020-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7. ^ Nature:Earthquake China 1799, horoscope for birth date 27 August 1799, born in Shiping (Yunnan), with Astrodatabank biography – Astro-Databank. www.astro.com.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