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亚足联冠军联赛
2009年亞足聯冠軍聯賽(AFC Champions League 2009)是第 28 屆亚足联冠军联赛。本項比賽由亚洲足球联合总会所舉辦。2009年賽事參賽隊伍首次增加至 32 隊,亦會加上十六強的賽事,衛冕冠軍不再可以直接進入淘汰賽。賽程[1]还新增兩回合的外圍賽階段,舉行日期為2月18日和2月25日,其中新加坡武装部队从东亚区出线成为首支参加亚冠的新加坡球队。小組賽有六個比賽日(三月至五月)加上一天的十六強比賽日(東亞和西亞分別作賽)。其後於九月便開始八強賽事。本屆決賽亦不再舉行主客兩回合的比賽,會重新以一場的決賽定勝負,並且定於11月7日舉行。
賽事資料 | |
---|---|
屆數 | 第 28 屆 第 7 屆以「亞冠」名義 |
比賽日期 | 2009年2月18日–11月7日 |
參賽隊數 | 35 隊(來自 13 個地區) |
衛冕球隊 | ![]() |
最終成績 | |
冠軍 | ![]() |
亞軍 | ![]() |
賽事統計 | |
比賽場數 | 111 場 |
總入球數 | 340 球(場均 3.06 球) |
入場人數 | 1,396,226 人(場均 12,579 人) |
最佳射手 | ![]() |
最佳球員 | ![]() |
本屆決賽由沙地阿拉伯的伊蒂哈德和南韓的浦項製鐵競逐,賽前雙方都曾經兩次奪得本項賽事的錦標,可謂是不相伯仲。結果,浦項製鐵於決賽以 2–1 擊敗對手,勇奪冠軍,並且以三奪冠軍成為歷來奪冠次數最多的球隊[2]。同時,浦項製鐵可得到2009年世界冠軍球會盃的參賽資格。
入圍及參賽國家编辑
本項賽事總共有35支来自13个不同國家的球队参賽(包括外圍賽及分組賽)[3],以下為本年度入選國家
亞洲足協最後排名编辑
P | 國家 | 分數(滿分為500分) | 球隊數目 | 席位 | ||
---|---|---|---|---|---|---|
小組賽 | 外圍賽 | 亞協盃 | ||||
1 | 日本 | 470 | 18 | 4 | 0 | 0 |
2 | 韩国 | 441 | 14 | 4 | 0 | 0 |
3 | 中国 | 431 | 16 | 4 | 0 | 0 |
4 | 沙烏地阿拉伯 | 365 | 12 | 4 | 0 | 0 |
5 | 阿联酋 | 356 | 12 | 3 | 1 | 0 |
6 | 澳大利亚 | 343 | 8 | 2 | 0 | 0 |
7 | 伊朗 | 340 | 18 | 4 | 0 | 0 |
8 | 印尼 | 296 | 18 | 1 | 1 | 0 |
9 | 乌兹别克斯坦 | 289 | 16 | 2 | 0 | 1 |
10 | 卡塔尔 | 270 | 10 | 2 | 0 | 0 |
11 | 新加坡 | 279 | 12 | 0 | 1 | 1 |
12 | 泰國 | 221 | 16 | 0 | 1 | 1 |
13 | 印度 | 202 | 10 | 0 | 1 | 1 |
14 | 越南 | 191 | 14 | 0 | 0 | 2 |
東亞 | |
西亞 | |
符合改革要求 | |
未能達到改革要求 |
外圍賽(5隊)
小組賽(32隊)
雖然獲得2008年越南職業足球聯賽冠軍的平陽、2008年亞洲足協盃冠軍及亞軍的慕哈瑞克及薩法合資格參與外圍賽,但由於其所屬的聯賽均未能符合改革要求,3隊因而被除去參賽資格。
參賽隊伍编辑
|
|
賽程表编辑
|
|
外圍賽编辑
外圍賽於2月18日及2月25日舉行。[4]
初賽圈编辑
第一隊 | 比數 | 第二隊 |
---|---|---|
東亞區 | ||
泰省電力局 | 1–4(加时) | 新加坡武裝部隊 |
附加賽圈编辑
第一隊 | 比數 | 第二隊 |
---|---|---|
西亞區 | ||
沙迦 | 3–0 | 丹波 |
東亞區 | ||
新加坡武裝部隊 | 2–1(加时) | PSMS棉蘭 |
小組賽编辑
小組賽將於2009年1月7日舉行抽籤儀式。小組賽於3月11日、3月18日、4月8日、4月22日、5月6日及5月20日舉行。
- 在組內獲得的分數(勝出有3分,平局有1分,落敗得0分)
- 若兩隊或以上球隊同分,將根據下到方法排列
- 對賽成績
- 對賽得失球差(作客入球優惠不在此限)
- 對賽得球數
- 總得失球差
- 總入球數量
- 由亞洲足協抽籤決定
A組编辑
|
|
B組编辑
|
|
^ 注解1:沙迦表示需要集中精力面對本國聯賽之護級戰,因此決定退出亞冠聯賽剩下兩輪的比賽。沙迦在亞冠聯賽中的所有戰績(積分、進球、失球)將被取消,他們的成績在小組排名中不被考慮[5]。
C組编辑
|
|
D組编辑
|
|
E組编辑
|
|
F組编辑
|
|
G組编辑
|
|
H組编辑
|
|
淘汰賽编辑
十六強賽 | 半準決賽 | 準決賽 | 決賽 | ||||||||||||||||||||
伊蒂法克 | 1 | ||||||||||||||||||||||
塔什干棉農 | 2 | ||||||||||||||||||||||
塔什干棉農 | 1 | 0 | 1 | ||||||||||||||||||||
伊蒂哈德 | 1 | 4 | 5 | ||||||||||||||||||||
伊蒂哈德 | 2 | ||||||||||||||||||||||
艾沙比 | 1 | ||||||||||||||||||||||
伊蒂哈德 | 6 | 2 | 8 | ||||||||||||||||||||
名古屋鯨魚 | 2 | 1 | 3 | ||||||||||||||||||||
大阪飛腳 | 2 | ||||||||||||||||||||||
川崎前鋒 | 3 | ||||||||||||||||||||||
川崎前鋒 | 2 | 1 | 3 | ||||||||||||||||||||
名古屋鯨魚 | 1 | 3 | 4 | ||||||||||||||||||||
名古屋鯨魚 | 2 | ||||||||||||||||||||||
水原三星藍翼 | 1 | ||||||||||||||||||||||
伊蒂哈德 | 1 | ||||||||||||||||||||||
浦項製鐵 | 2 | ||||||||||||||||||||||
柏斯波利斯 | 0 | ||||||||||||||||||||||
賓約哥 | 1 | ||||||||||||||||||||||
賓約哥 | 3 | 1 | 4 | ||||||||||||||||||||
浦項製鐵(加时) | 1 | 4 | 5 | ||||||||||||||||||||
浦項製鐵 | 6 | ||||||||||||||||||||||
紐卡素噴射機 | 0 | ||||||||||||||||||||||
浦項製鐵 | 2 | 2 | 4 | ||||||||||||||||||||
烏姆沙拉爾 | 0 | 1 | 1 | ||||||||||||||||||||
希拉爾 | 0 (3) | ||||||||||||||||||||||
烏姆沙拉爾(点) | 0 (4) | ||||||||||||||||||||||
烏姆沙拉爾 | 3 | 1 | 4 | ||||||||||||||||||||
FC首爾 | 2 | 1 | 3 | ||||||||||||||||||||
鹿島鹿角 | 2 (4) | ||||||||||||||||||||||
FC首爾(点) | 2 (5) |
十六強賽编辑
十六強賽事採取單場淘汰制,各小組冠軍隊伍會在其主場與另一小組次名隊伍對壘,以爭奪八強席位。
西亞编辑
第一隊 | 比數 | 第二隊 |
---|---|---|
希拉爾 | 0–0(加时) (3–4 点) |
烏姆沙拉爾 |
柏斯波利斯 | 0–1 | 賓約哥 |
伊蒂哈德 | 2–1 | 艾沙比 |
伊蒂法克 | 1–2 | 柏克塔哥 |
東亞编辑
第一隊 | 比數 | 第二隊 |
---|---|---|
名古屋鯨魚 | 2–1 | 水原三星藍翼 |
大阪飛腳 | 2–3 | 川崎前鋒 |
鹿島鹿角 | 2–2(加时) (4–5 点) |
FC首爾 |
浦項製鐵 | 6–0 | 紐卡素噴射機 |
半準決賽编辑
首回合將於2009年9月23日舉行,而次回合亦安排於9月30日上演。
第一隊 | 總比數 | 第二隊 | 首回合 | 次回合 |
---|---|---|---|---|
烏姆沙拉爾 | 4–3 | FC首爾 | 3–2 | 1–1 |
川崎前鋒 | 3–4 | 名古屋鯨魚 | 2–1 | 1–3 |
柏克塔哥 | 1–5 | 伊蒂哈德 | 1–1 | 0–4 |
賓約哥 | 4–5 | 浦項製鐵 | 3–1 | 1–4(加时) |
準決賽编辑
首回合將於2009年10月21日舉行,而次回合亦安排於10月28日上演。
第一隊 | 總比數 | 第二隊 | 首回合 | 次回合 |
---|---|---|---|---|
伊蒂哈德 | 8–3 | 名古屋鯨魚 | 6–2 | 2–1 |
浦項製鐵 | 4–1 | 烏姆沙拉爾 | 2–0 | 2–1 |
決賽编辑
射手榜编辑
预选赛进球没有被计算在内。
排名 | 球员 | 球队 | MD1 | MD2 | MD3 | MD4 | MD5 | MD6 | R16 | QF1 | QF2 | SF1 | SF2 | F | 总计 |
---|---|---|---|---|---|---|---|---|---|---|---|---|---|---|---|
1 | 莱昂德罗 | 大阪飛腳 | 1 | 3 | 2 | 1 | 1 | 2 | 10 | ||||||
2 | 塔戈伊 | 伊蒂法克 | 2 | 3 | 2 | 1 | 8 | ||||||||
3 | 德尼尔森 | 浦項制鐵 | 3 | 1 | 1 | 2 | 7 | ||||||||
4 | 沙姆拉尼 | 艾沙比 | 1 | 1 | 3 | 1 | 6 | ||||||||
5 | 阿劳约 | 艾加拉法 | 1 | 1 | 3 | 5 | |||||||||
塔吉耶夫 | 柏克塔哥 | 1 | 1 | 1 | 1 | 1 | |||||||||
雷纳蒂尼奥 | 川崎前鋒 | 1 | 1 | 1 | 1 | 1 | |||||||||
阿布什鲁瓦内 | 伊蒂哈德 | 1 | 1 | 1 | 1 | 1 | |||||||||
小川佳纯 | 名古屋鯨魚 | 1 | 2 | 1 | 1 | ||||||||||
德扬 | FC首爾 | 3 | 1 | 1 | |||||||||||
努尔 | 伊蒂哈德 | 1 | 3 | 1 |
參考编辑
- ^ 2009 亞冠聯賽新賽季賽程 (PDF). [2008-05-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7-04).
- ^ 浦項力挫阿爾伊蒂哈德稱霸亞冠. 亞洲足協. 07-11-2009 [07-11-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 ^ 亞洲展望 (PDF).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8-09-06).
- ^ 2009年亞冠附加賽抽籤,阿爾沙迦泰電佔主場優勢. 亞洲足協. 2008-12-18 [200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3).
- ^ 沙迦退出亞冠聯賽. 亞洲足協. 2009-05-05 [2009-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7).
- ^ 2009亞冠決賽比賽官員名單. 亞洲足協. 4-11-2009 [4-11-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