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型导弹护卫艇(北约代号:河谷级),由蕪湖造船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造,共2艘。最初是仿自蘇聯"6623"型("Komar"級)木殼小型飛彈快艇。後改鋼殼,本級艇設計有可倒放的主桅以便將艇駛入洞庫之中隱藏。

024型
概觀
艦種导弹艇
擁有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代號北約代號:河谷
次型021型
數量約80艘
製造廠蕪湖造船廠
求新造船廠
動工1960
下水1962年8月
服役1964年8月﹣
現況至2005年後完全除役
技术数据
標準排水量79吨
全長27米
全寬6.3米
吃水1.8米
燃料柴油
动力4台轻12-180型水冷柴油机(L12V180)
两台4--50柴油机辅机
功率4800马力,1440转
最高速度38節
續航距離1,800 海里
乘員軍官2人,士官兵15人
偵搜系统水面雷達
武器裝備2部上游-1反艦飛彈(C-101)发射装置
1座25毫米双联机炮

歷史 编辑

6623型为1959年中苏“二四协定”中苏联向中国转让的5型舰艇之一,该型号在苏联为183R型导弹快艇。采用6602型鱼雷快艇的木质艇壳,把6602艇的2具鱼雷发射管改成了2座“冥河”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在受发射气流影响区域的后甲板上覆盖了一层硬质耐温花纹铝板;原来的敞开式舰桥改为一个钢质气密驾驶指挥室,使得舰桥人员不受发射导弹时高温燃气的影响。1960年按照蘇聯提供的圖紙、材料由蕪湖造船廠开始試製,由於逢中蘇交惡蘇聯撤走專家,材料設備而停頓,後經自行摸索,第一艘051號原型艇終於在1962年8月下水。试航时遇到了技术问题:艇身纵倾角太大(后甲板的导弹比鱼雷增重大)、艇速上不去(增重后主机功率不变)、不能满足发射导弹时的航态、指挥仪振动大、雷达工况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后,于1964年8月交艇加入海军服役。

1965年該艇第一次試射導彈。6623型共造了兩艘。原因是制造艇身的木材在国内难以解决,且木质艇保养防腐蚀不方便;艇上进口自苏联的装备仿制尚未完成。

1964年11月,海军与国防工办命令701研究所以6623型为原型研制024型导弹快艇花琦如主持設計。主要是將木質船殼改為質;线型也进行了优化,取消舷侧平台,艇宽变窄,艇身加长;导弹发射装置横向距离由1.5米缩短为1.0米;桁架主桅改為单柱桅杆。總建造師吳仲洋。024型艇首艇只用5个月时间就建成,1966年4月開工,8月下水,10月試射導彈,12月交船。但後續艇生產卻受到文革的影響直到1971年才逐步在蕪湖與上海求新造船厂兩廠開始量產。1975年2月才定型。

編制 编辑

机电部门为V部门,编制4名机电兵,战位编号为:v战/1、2、3、4。动力舱分前后两舱,每舱均有两台主机一台辅机,其中1、2号战位在前舱,3、4号战位在后舱。1战位为前主机舱班长。3战位为后主机舱班长。一名机电长(士官)在驾驶台战位:v战/指,负责车钟,将艇长的命令执行并通过铃声、灯光信号传到机舱。

机舱里平均温50摄氏度,舱内柴油机噪音非常大,主机的转速到达1100赫兹时的震动频率与204导弹艇的共振频率一致,所以当主机加速时不得在1100转/分钟停留,必须迅速增高或者降低,否则船体会因发生共振而严重受损。每次发动机经过1100转时船体剧烈抖动,艇员也感到五脏六腑一起翻腾。[1]

导弹发射前,所有艇员进入舰桥驾驶舱,包括机电兵。导弹发射后,回到军港码头,发射架,舰桥,后甲板全部的重新刷油漆。

靠码头的日常工作有:日检拭、周检修、月保养、半年大保养、年度大保养。年度大保养把导弹艇拉出水面,架放到陆地的排架上,将全艇的油漆全部刮掉,尤其是用刮刀把艇底防止海生物附着的剧毒油漆刮掉,再用敲锈锤将有锈的地方敲掉铁锈,然后用钢丝刷子和砂纸打磨,直到钢板像镜子一样光滑照人,然后再涂底漆、防锈漆、剧毒的船底漆,每道漆刷三边。4台主发动机都要吊出舱送到修理所检修。

現況 编辑

目前已知的編號有:615、1103、1108、2128、8107、9104、9106等艘。荣成的石岛镇在1990年代驻有一个大队,每个中队4条艇。解放海軍曾裝備有75艘本級艇,其中現役艇有50艘,轉預備役有25艘。本級艇在1970年尚發展出水翼放大版的5,600匹馬力"EM2A"型,排水量85噸。

1980年代,研制了024Ⅲ型,艇上有双联装“鹰击-8”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用于“鹰击-8”导弹武器系统设计定型的试验任务。

参考文献 编辑

  1. ^ Labayle-Couhat, Jean. Combat Fleets of the World (1984-1985 ed.). Naval Institute Press. ISBN 978-0870211362.

出口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