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化学
人物 | 历史 | 社会 | 地理 | 生物学 | 物理学 | 化学 | 科学 | 技術 | 更多...
化学首页
欢迎来到化学首页!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现代化学主要研究各种物质个各种组成、性质相互关联以及它们的可以被开发的用途。化学还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属性以及物质之间相互的转化。针对物质变化的研究,化学还着眼于分析转化中的能量以及变化。这个世界存在多种多样的物质且大多为化合物,因此化学家通常研究如何合成各种化学物质的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验室成果放大到工业生产。
化学首页是整合维基百科上所有关于化学文章的一个主题页面。所有关于化学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同时欢迎对化学感兴趣的专家和爱好者参与相关条目的编写。您可以加入我们的化学兴趣小组。
目前化学专题有自己的专题简报,每月一期,欢迎对化学有兴趣的维基人订阅该简报!
每日一问(提问者请留名)編輯
規則:歡迎任何人提問,但提問者要更新回答區,定期關注回答者,並適時提出提示;在10-60天內在那兒公佈解答,並且評定哪些人可以被授予頭銜。回答者在回答區回答,並定期關注是否有回應。若被授予頭銜,可逕自貼於用戶頁;但若未被授予頭銜,不得放置。
特色和优良条目編輯
三枝–伊藤氧化反应(Saegusa–Ito oxidation)是有机化学中一个将碳-碳单键转变为碳-碳双键的反应。这个在羰基化合物中引入α,β-不饱和结构的方法是由京都大学的三枝武夫和伊藤嘉彦在1978年发现的。最初报道的方法是先将酮转化为相应的烯醇硅醚,接着将烯醇硅醚与醋酸钯和对苯醌反应从而产生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最早的原始文献指出可利用产物中新形成的不饱和双键,通过亲核试剂(比如有机铜试剂)对其进行1,4-加成反应以达到进一步衍生化的目的。
可参与的任务:編輯
您可以参与: |
分类編輯
化学分类:
化学资源編輯
|
|
化学家編輯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1917年4月10日–1979年7月8日, )美国有机化学家,对现代有机合成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合成和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分子结构阐明方面。获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与其同事罗尔德·霍夫曼共同研究了化学反应的理论问题。后者也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伍德沃德生于麻省波士顿。其父为阿瑟·伍德沃德,系英格兰移民。其母为玛格丽特·伍德沃德,为苏格兰移民,生于格拉斯哥。
伍德沃德从小即醉心于化学。上昆西的小学、中学时就已经开始自学化学。在他上中学前,就已经把一本普遍使用的保罗·嘎特曼编写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大部分的實驗,想办法做了一遍。 1928年(11岁)时伍德沃德找到了驻波士顿的德国领事馆总领事,通过他取得一些发表在德国期刊上的论文。 后来在其科普讲座中伍德沃德回忆,他无意中在这堆论文中发现了狄尔斯和阿尔德关于双烯合成反应的原始通讯,并被迷住了的经历。在随后的生涯中,伍德沃德大量地应用此反应于有机合成,并在理论和应用上对此反应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1933年他被麻省理工录取,然后次年即因忽视其他课程的学习导致成绩不好而被校方开除。麻省理工于1935年再次录取了伍德沃德,并于1936年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再一年后他拿到了博士学位,其时,他的同学学士都还没毕业。伍德沃德的博士论文是关于雌性荷尔蒙孕酮的合成。
主要項目
子学科
分析化學 - 無機化學 - 材料科學 - 藥物化學 - 核化學 - 有機化學 - 有機金屬化學 - 藥理學 - 藥劑學 - 物理化學 - 理論化學 - 立體化學 - 熱化學 - 生物化学 - 地球化学 - 海洋化学 - 大气化学 - 环境化学 - 宇宙化学 - 星际化学 - 绿色化学 - 量子化学 - 计算化学 - 配位化学 - 电化学
索引
元素周期表 - 元素序号列表 - 化学家列表 - IUPAC命名法 - 化学品列表 - Category:化学
相关学科
数学 - 物理学 - 生物学 - 地球科学 - 药学 - 医学 - 農学
此列表作為提升參與和引導,並所有參與者共同維護與添增,若有計畫提升哪些條目,請在該條目旁邊標註[[:User:XXX|↑]]提醒眾人,若認為完成請從模板中移除,並至個人貢獻處提報。 本期关注的条目是
|
基础模板
|
|
元素周期表 | ||||||||||||||||||||||||||||||||||||
---|---|---|---|---|---|---|---|---|---|---|---|---|---|---|---|---|---|---|---|---|---|---|---|---|---|---|---|---|---|---|---|---|---|---|---|---|
IA 1 |
IIA 2 |
IIIB 3 |
IVB 4 |
VB 5 |
VIB 6 |
VIIB 7 |
VIIIB 8 |
VIIIB 9 |
VIIIB 10 |
IB 11 |
IIB 12 |
IIIA 13 |
IVA 14 |
VA 15 |
VIA 16 |
VIIA 17 |
VIIIA 18 | |||||||||||||||||||
1 | H | He | ||||||||||||||||||||||||||||||||||
2 | Li | Be | B | C | N | O | F | Ne | ||||||||||||||||||||||||||||
3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l | Ar | ||||||||||||||||||||||||||||
4 | K | Ca | Sc | Ti | V | Cr | Mn | Fe | Co | Ni | Cu | Zn | Ga | Ge | As | Se | Br | Kr | ||||||||||||||||||
5 | Rb | Sr | Y | Zr | Nb | Mo | Tc | Ru | Rh | Pd | Ag | Cd | In | Sn | Sb | Te | I | Xe | ||||||||||||||||||
6 | Cs | Ba | La | Ce | Pr | Nd | Pm | Sm | Eu | Gd | Tb | Dy | Ho | Er | Tm | Yb | Lu | Hf | Ta | W | Re | Os | Ir | Pt | Au | Hg | Tl | Pb | Bi | Po | At | Rn | ||||
7 | Fr | Ra | Ac | Th | Pa | U | Np | Pu | Am | Cm | Bk | Cf | Es | Fm | Md | No | Lr | Rf | Db | Sg | Bh | Hs | Mt | Ds | Rg | Cn | Nh | Fl | Mc | Lv | Ts | Og | ||||
|
|
其他主题首页

- 東亞文化圈(中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 山西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甘肃 - 新疆 - 江西 - 贵州;城市: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南京 - 苏州 - 广州 - 武汉 - 西安 - 宁波 - 青岛 - 重庆 - 台州 - 惠州 - 肇庆;其他:香港 - 澳門 - 东北地区 - 天津滨海新区)
- 中華民國(廣域:臺灣 - 福建;縣市:臺北 - 基隆 - 桃園 - 苗栗 - 臺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臺南 - 高雄 - 澎湖 - 宜蘭)
- 日本(東京 - 琉球群島)
- 朝鮮半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韩国)
- 東亞文化圈(中国)
- 美洲
- 大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