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基隆
維 基 百 科 基 隆 主 題 頁
北 台 玄 關 , 山 海 河 港 環 繞 的 美 麗 港 都 : 基 隆 歡 迎 您 !
基隆市位於台灣東北部,為中華民國現有的3個省轄市之一,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全市共劃分為7個行政區,人口近37萬人(至2021年底)。境內百分之95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的平原與東海毗鄰。古名雞籠,1875年清廷在此設治後取「基地昌隆」之意改為現名。其為台灣最北端的都市,位於市中心的基隆港又是北台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台灣頭」與「台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與高雄並列為台灣兩大港埠都市。 基隆的都市發展起始於清治末期,在日治時期因港口開發而興起,不但長期為台灣對外交通之樞紐,都市人口更曾躍居台灣第四;但由於市區與港口發展腹地受限、加上鄰近台北,今日已發展成為台北都會區重要之衛星都市,亦為台灣在漁業、海洋研究、海運等海洋相關產業的重鎮。而基隆市與鄰近之新北市東北角6行政區(金山、萬里、瑞芳、貢寮、雙溪、平溪),因地形上與台北盆地分隔,在人文地理上自成一個有別於台北的發展區塊,稱為「大基隆地區」或「基隆生活圈」。 精選條目![]() 雞籠中元祭,或逕稱為「基隆中元祭」,是臺灣基隆市於每年農曆七月舉辦的民俗祭典與文化活動,從1856年(清咸豐六年)開始舉辦至今,至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其以農曆七月的中元節為核心,涵蓋相關民間宗教儀式與官方、民間的週邊藝文活動。大體上從農曆七月初一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斗燈遶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以及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八月一日的關龕門等,祭典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雞籠中元祭於2008年1月29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之「重要民俗類」,並名列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 精選圖片田寮河是貫穿基隆市中心的河川之一,古名「田寮港」,為台灣第一條人工運河,從源頭至基隆港河口全長約3.5公里。清治末期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就有將田寮河開鑿為運河的計畫,但到了進入日治時代後,才將田寮河納入基隆港築港工程的一環,並在1931年啟用,因地方人口聚集逐漸繁榮,田寮河成為上游伐木和煤礦運輸至下游的水運要道。1970年代台灣經濟蓬勃發展,田寮河的運輸功能逐漸沒落,配合市區交通運輸所需,河面上陸續興建橋梁以供人車通行,田寮河遂從水上運輸通道轉型為市中心的親水空間。圖為田寮河上的吉羊橋,日治時期取名「壽橋」,光復後更名為「平等橋」,李進勇擔任市長期間更為現名。 協作計劃
維基導遊其他主題首頁目前中文維基百科共有1項主題首頁。
數學(中國數學史 概率与统计 几何学) 物理学 化學(有機化學 物理化學) 醫學(2019冠状病毒病) 神經科學 藥理學 生物學(植物 動物 鳥 貓 狗 恐龍 新陈代谢 真菌 藥用植物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遗传学 病毒 兩棲爬行動物 節肢動物 灭绝与濒危物种) 农业和农学(園藝) 生态 能源(可再生能源) 可持續發展 地球科學(環境 火山 岛屿) 天文學(太空 恒星 太阳系 火星 月球 日食)
艺术 文化 設計 飲食(啤酒 葡萄酒 咖啡) 攝影 建築(中國建築) 音樂(古典音樂 韩国流行音乐 电子音乐) 電影(奧斯卡金像獎 星球大战) 電視 電視劇(假面骑士 神秘博士) 迪士尼 漢字文化圈(科舉) 神話 詩歌 書籍 文学(红楼梦) 舞蹈 图书馆和博物馆
社会学 政治(美国总统 台灣獨立運動) 政黨(聯盟90/綠黨 時代力量 台灣基進 民主進步黨 中国共产党) 國際關係(聯合國 歐洲聯盟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獨立國家聯合體) 經濟學(钱币学) 語言學 心理學 人類學 考古学 童軍 法律 警察與執法 消防 教育(大学 中国高校 南开大学) 人權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女性主義 自由主义 无政府主义 社會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