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福建
福建主题
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东西最宽约為480公里,南北最长约為530公里,陸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境內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因其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福建的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2.96%,是中国森林覆盖面积最高的省份。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因此在中国对外交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依山傍海的特点也造就了福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除了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外,还有土楼、安平桥等人文景观。
福建原為閩越國立國之地,由騶無諸中興並重建。西漢時閩越國被漢武帝消滅;從晉朝至晚唐,中原漢人逐漸移民入閩,福建之名就來自于唐代時境內的福州、建州。唐末,王審知祖孫三世於福建建立閩國,後遭南唐消滅。五代之後,福建漸趨繁榮,在宋代進入黃金時期,文化和經濟都高度發達。宋元時期,泉州成為了當時世界的第一大港口,福建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明代,福建的倭寇成為東西洋帝國間政經的重要角色。近代,福建則成為洋務運動、中國革命、基督教傳教等活動的重要地點。如今,福建也是中國東南沿海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8%,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按語言、文化、源流等可分為許多民系,最大的閩民系下面又可分為閩南民系、福州民系、興化民系等,而客家民系則是福建的另一個主要民系。各地或各民系間語言有著巨大差異,来自不同語言区的人常须透过中介語言才能进行交流。福建還是著名的侨乡,闽籍海外华侨超过1000万人,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福建省行政区划中亦包含馬祖列島(連江縣)、金門群島(金門縣)、烏坵鄉(屬莆田縣,金門縣代管)。因国共内战,1949年8月原国民政府福建省政府随中华民国国军迁驻金门。现金门、连江县的马祖由中华民国政府实际控制。 ……详细 特色条目福州市,中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现辖5区2县级市6县,市区人口271万,全市总人口683万,是福建最大的城市。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从宋代起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它位列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中,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 优良条目白多禄是18世紀到中國福建傳教的天主教傳教士。他生於西班牙塔拉戈纳,为罗马天主教多明我会会士,1732年到1747年间担任天主教福建教区主教,政府认为白多禄所代表的天主教会居心叵测、扰乱中国的礼教、威胁政府统治,1747年因传播天主教而在中国福州被杀。但福建的天主教徒对白多禄评价甚高,在闽东有很多关于白多禄为善的轶事和白主教的圣迹,白多禄匿居的山洞也成为天主教徒的朝圣地。教宗本篤十四世在1752年1月24日的樞機公開會議中,高度表揚了包括白多禄在内的五位殉教的多明我会傳教士。1893年5月14日,白多禄獲教宗良十三世晋封為真福,2000年10月1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白多禄為聖人,白多禄成為中華殉道聖人之一。 你知道吗歷史歷史政權
地理行政区划
福建河流闽江: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向东南流入东海。干流全长577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50%以上。南平以上为上游,南平至水口为中游,水口以下为下游。闽江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1980立方米/秒,流域面积在中国主要河流中占第十二位,而年平均流量却占全国第七位。流域面积比闽江大11倍多的黄河,水量却只及闽江的92%。 闽江上游有三支:北源建溪,中源富屯溪,南源沙溪。三大溪流蜿蜒于武夷山和戴云山两大山脉之间,最后在南平附近相会。上游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占整个闽江流域的70%,水量占整个闽江水量的75%。从流域面积和水量来看,建溪为3个源流之首,沙溪最小。闽江上游地区森林特别茂密,有”绿色金库”之称,因此含沙量与年输沙量都比中下游少得多。由于三大溪流多发源于1000米以上的武夷山,而南平海拔仅70米,故河床坡度很大,水流湍急,险滩星罗棋布,建溪就有“上下三十六滩,滩滩都是鬼门关”的说法。 中游也称剑溪,这里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以上升运动为主,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故河谷主要为河曲型的峡谷。两岸峭壁挺拔,奇峰对峙。江中岩石裸露,暗礁起伏。有名的秤钧滩、剪刀滩就在这里。雨季一到,上游三大支流的来水进入峡谷区,河水猛涨;枯季来水少,水位显著下降,故年内水位差可达10~20米,使中游成为闽江水位变幅最大的河段。剑溪在樟湖坂接纳了尤溪,在水口接纳了古田溪,这两条支流的流域面积均比上游的三大溪流为小,水量也较少。 闽江下游坡降变小,江面开阔,河水流速减缓,竹岐以下又受潮水顶托作用,沉积作用显著,沙洲,边滩发育。在福州附近,闽江被横亘江心的南台岛分为南港(乌龙江)和北港(马头江)两支,南港水量较北港大,并有支流大漳溪汇入,但河道曲折而宽浅,泥沙淤积严重;北港比较平直狭深,主流线较稳定,故航行之利大于南港。两港在马尾附近汇合折向东北入海。 闽江干流与支流,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往往垂直相交,例如3条上源与剑溪在南平呈十字交会,南平正好处在十字中心,所以闽江水系是典型的格子状水系。 总的说来,闽江流域地形多为中山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因而河床坡度也较陡,滩多流急,不利航行。新中国成立初期闽江下游也只能通航20吨的小船,后来通过对干流100多处险滩的整治,炸去了礁石,安设了航标,现在80吨的货轮已能日夜畅通无阻。 闽江水量大,落差也大,水力资源丰富。但是新中国成立前基本上没有开发,国民党政府曾想开发古山溪,于1948年成立“古田溪水电工程处”,然而工程毫无进展。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对古田溪进行梯级开发,兴建了容量为25万千瓦的水电站,同时在上游各支流又陆续兴建了不少中小型水电站。随着闽江流域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闽江丰富的水利资源一定会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福建水库社会文化
旅游景点
交通
维基主题艺术 - 文化 - 設計 - 飲食 - 攝影 - 建築(中國建築) - 音樂(古典音樂 - 韩国流行音乐 - 电子音乐) - 電影(奧斯卡金像獎 - 星球大战) - 電視 - 電視劇(假面騎士 - 神秘博士) - 迪士尼 - 漢字文化圈(科舉) - 神話 - 詩歌 - 書籍 - 文学(红楼梦) - 舞蹈 - 图书馆和博物馆
![]() 數學(中國數學史 - 概率与统计 - 几何学) - 物理学 - 化學(有機化學 - 物理化學) - 醫學- 神經科學 - 藥理學 - 生物學(植物- 動物 - 鳥 - 貓 - 狗 - 恐龍 - 新陈代谢 - 真菌 - 藥用植物 -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 遗传学 - 兩棲爬行動物 - 灭绝与濒危物种)-农业和农学(園藝)- 生态 - 能源(可再生能源) - 可持續發展 - 地球科學(環境 - 火山 - 岛屿) - 災害 - 天文學(太空 - 恒星 - 太阳系 - 火星 - 月球 - 日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