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之死(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政治与军事人物 - 政治人物,提名人:AddisWang (留言) 2012年1月30日 (一) 11:56 (UTC)回复[回复]
- 投票期:2012年1月30日 (一) 11:56 (UTC) 至 2012年2月6日 (一) 11:56 (UTC)
- (+)支持:提名人票。翻译自英文优良条目,又添加了中文资料,已符合优良标准。--AddisWang (留言) 2012年1月30日 (一) 11:56 (UTC)回复[回复]
- (+)支持:已经符合优良标准。--楠木历史 (留言) 2012年1月30日 (一) 12:02 (UTC)回复[回复]
- (-)反对:外國政要標題有問題,單看這四個字,無法推測內容是甚麼,外國政要吃飯?外國政要遇刺?介紹外國政要?外國政要出席典禮?--Dragoon16c (留言) 2012年1月30日 (一) 15:16 (UTC)回复[回复]
- (!)意見:本文是“勃列日涅夫的死亡和葬礼”,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出席葬礼的外国政要。--SyaNHs 2012年1月30日 (一) 19:45 (UTC)回复[回复]
- (+)支持,抵銷Dragoon16c的不合理票,該文內容長度夠,不應在小問題糾結。--俠刀行 (留言) 2012年1月30日 (一) 21:39 (UTC)回复[回复]
- (+)支持:內容豐富通順,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ArikamaI 在沒有人有槍的國度裡,一把手槍的人就是國王(謝絕廢話|戰鬥記錄) 2012年1月31日 (二) 03:36 (UTC)回复[回复]
- (+)支持,翻译通顺的高素质条目。--铁铁的火大了(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2012年1月31日 (二) 03:38 (UTC)回复[回复]
- (+)支持:條目內容全面,行文須合規範,觀點中性,來源可驗證。Hoising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8:22 (UTC)回复[回复]
- (+)支持:翻译完整,有所补充。然而外国政要标题直译过来确实不精确,且相比英文版加上的一段有地域中心之嫌,为何单独提出中苏关系而不论述美苏关系?已下手修改,请看妥否。--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 2012年2月3日 (五) 18:53 (UTC)回复[回复]
- (:)回應,葬礼外交可以理解为专有名词,于乒乓外交相似。此外,此次葬礼对苏联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只有中国,硬要写别的国家太牵强。并非因为在中文维基百科才写中苏关系,而且完全可以理解为并非是中苏关系,而是和勃列日涅夫葬礼相关的一个事件而已。--AddisWang (留言) 2012年2月5日 (日) 08:41 (UTC)回复[回复]
- (-)反对。幾經考慮與比較,既然條目的當事人的生平條目已有字詞轉換,這個條目並不是不能作到。雖然字詞轉換並未明顯列出是參選的標準之一,但也的確是內容與陳述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幾年社群經常在討論相關的設定,缺點與改進,因此,一個優良條目應該要在這個算是蠻基本的內容項目上一併考慮。因此投下反對票。-cobrachen (留言) 2012年2月6日 (一) 17:01 (UTC)回复[回复]
↑該用戶投票因超過時限而無效,但意見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