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talk:中国历史
中国专题 | (获评模板級、不适用重要度) | |||||||
---|---|---|---|---|---|---|---|---|
|
![]() 存档索引 |
---|
|
編輯請求 2020-04-01编辑
请求已拒绝
新朝是中央王朝,應改闊度跟其他如秦朝和西晉等相同。--203.160.71.100(留言) 2020年4月1日 (三) 10:35 (UTC)
現在的排版很醜编辑
如題,真的有夠亂有夠醜。每年都有人搞自創版,沒人反對的話就這樣吧。--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20年4月12日 (日) 06:53 (UTC)
关于西楚的展示位置编辑
如题,西楚(前206-前202),但自前206年起,史家以汉纪年(参见刘邦#纪年、西楚),是否应将西楚改在“西汉”单元格内?
秦 前221–前207 | |||||||||
汉 前202 | 220 |
西楚 前206–前202 西汉 前202–9 | ||||||||
新 9–23 | |||||||||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
(另外,这样改完,秦的单元格要加上height:25px 的 style)——羊羊32521(留言) 2020年5月5日 (二) 17:33 (UTC)
當前版本配色和設計太醜,參考韓文維基韓國史编辑
醜到我吃不下飯。芄蘭(留言) 2020年5月16日 (六) 08:58 (UTC)
- 這是經過很多人討論後的版本。而且老實說,韓文版的顏色很突出...真的不好看。參見Template:朝鲜历史,這個版本比較柔和好看--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20年5月31日 (日) 09:50 (UTC)
五代十國的五代是不是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列出來?编辑
五代是中國的正統朝代 雖然時間短,還是覺得將這五個朝代列出來
不太應該和十國一起被概括成五代十國
起碼南北朝的朝代都有列出 五代十國的五代是不是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列出來?
--A1472583698025(留言) 2020年9月25日 (五) 11:25 (UTC)
關於北元的時間,不要把蒙古(韃靼)也算進去了编辑
關於北元的時間 1368–1388,一直被改成北元 1368–1635(蒙古(韃靼)也算進去了)。北元、蒙古(韃靼)是不一樣的政權,就跟南明和明鄭是不一樣的政權意思一樣。 我不希望一個使用者(User:Matt Smith )的個人想法讓百科的正確性被破壞。 但這個人(User:Matt Smith )還是多次回退,希望管理員能出來管一下--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21年2月19日 (五) 10:20 (UTC)
- 閣下誤會了。敝人對於元朝、蒙古歷史並不了解,也不知道究竟哪個年代才是正確的。敝人只是看到IP人士的可疑編輯(修改年代數字時沒有說明原因),認為他們可能是破壞者,因此敝人才回退。既然閣下說IP人士的編輯是正確的,那麼敝人就不再回退了。--Matt Smith(留言) 2021年2月19日 (五) 11:31 (UTC)
- 誤會個屁,沒有查證就胡亂砍文,你是歧視IP用戶嗎?還是百科的人都是憑自己喜好任意砍文,這樣百科的內容真的可以是中立具可信的嗎?還是被你們這些有閒時間又不查證又思想偏頗的人把持著!!──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001:b400:e2d1:ac09:f1af:d10e:40cb:c78(討論|貢獻)於2021年4月8日 (四) 23:39加入。
- 請注意,在維基百科發言時必須遵守WP:文明和WP:禮儀。WP:ES已經說過:「
請在編輯摘要內寫下理由,修改理由不明確時有可能會被恢復至原先的版本。
」沒有說明理由的IP編輯本來就容易被視為破壞,尤其是這種一直改數字的。--Matt Smith(留言) 2021年4月9日 (五) 03:13 (UTC)
- 請注意,在維基百科發言時必須遵守WP:文明和WP:禮儀。WP:ES已經說過:「
三国的呈示方式编辑
@Jason22:不知您为何将“魏蜀吴”调整成“吴蜀魏”?这样不符合习惯叫法…… ——羊羊 [ 留言 贡献 维猫报 古典音乐专题 ] 2021年7月17日 (六) 12:30 (UTC)
- 最後給人看的還是魏蜀吳。不過,你想改就改吧,你覺得是對的就作,維基百科是大家的,好壞是大家承擔不是我承擔--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21年7月19日 (一) 11:52 (UTC)
- 我认为吴蜀魏,这样可以把吴和下面的东晋和宋齐梁陈六朝排在一条线上——立足东方(留言) 2021年7月19日 (一) 16:14 (UTC)
- 我覺得應該用魏蜀吳啦,理由一是這是傳統叫法,理由二是魏是正統王朝應該放在最左邊,放成吳蜀魏很意義不明--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2日 (一) 09:07 (UTC)
- 这表没说要按正統来分吧,再說正統這種說法根本就很有主觀性。還是按地域來分比較合理。如果說慣例叫法,春秋戰國可比東周常見太多了,東周還不是在春秋戰國左邊。--Ub20(留言) 2021年8月2日 (一) 13:10 (UTC)
- 春秋戰國是東周的子分類 你沒發現最左邊的都是統一王朝與南北朝五代十國這類的嗎? 況且照地域來分哪裡合理?你把吳放在左邊是依照什麼地域???--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2日 (一) 14:20 (UTC)
- 本來一開始就是「魏蜀吳」 不知道是誰改成「吳蜀魏」 孫吳也不是繼承漢朝的--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2日 (一) 14:26 (UTC)
- 依照政權與時代的連續性來分才是最合理 魏接替漢 晉接替魏 那魏放在左邊合理 三國志 資治通鑑也是採相同立場--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2日 (一) 14:30 (UTC)
关于十六国和五代十国应不应该加入模板的问题编辑
我觉得这样太臃肿了…… ——羊羊 [ 留言 贡献 维猫报 古典音乐专题 ] 2021年7月23日 (五) 11:38 (UTC)
關於最左側的宋编辑
我認為不應該把宋遼(元)西夏囊括在宋裡面,應該直接删掉最左側的宋,或者把宋改成宋遼金夏比較合理。這個宋朝条目介紹的也是北宋和南宋,而不是介紹這個時期。跟其他的不一致--Ub20(留言) 2021年8月3日 (二) 02:22 (UTC)
- 先不說宋朝 五代十國的五代幹嘛一直刪掉?南北朝都列出來了 還有回到宋朝 最左側的宋有什麼問題?最左側的漢朝晉朝都沒問題--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3日 (二) 02:30 (UTC)
- 五代不是繼承關係啊,比如李存勖灭掉後梁完全否定後粱的帝位,自稱承襲唐朝,跟你前説的南北朝的繼承關係完全不是一回事,五代十國本來就是一團亂麻。“十國是地方割據政權列出來幹嘛”這個說法更不合理,實際上十六國還要更小呢--Ub20(留言) 2021年8月3日 (二) 02:47 (UTC)
- 東漢也是不承認新朝王莽 但是後世還是承認了 還有十六國比十國是指領土?十六國有個前秦是統一華北的--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3日 (二) 02:55 (UTC)
關於五代十國的五代编辑
不知道為什麼要一直刪掉五代 列出來沒什麼問題,有何必要刪掉? 把五代列出來會造成什麼問題嗎?
沒有吧
那南北朝時代何不用南北朝概括就好了--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2:27 (UTC)
Template:中国历史中是否放入梁唐晋汉周?编辑
近期A1472583698025君一直坚持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单独列入{{中国历史}},理由是“五代是中国的正统朝代”,“五代是繼承關係”,且西夏、新朝等时间短或地域边缘的政权亦已列入,南北朝的各个政权也分开展示。反对方则认为“五代太短了没必要一一列出”,“五代不是继承关系”。希望在这里能煮出个结果。
另外最近还在讨论三国应写成“魏蜀吴”还是“吴蜀魏”。我还希望换个图片File:"History_of_China"_for_template_heading.svg(如果能把“中国历史”四个字倒过来就更好了)
通知@A1472583698025、Ub20、蘇州宇文宙武、Jason22、立足东方、Minorax、Matt Smith ——魔琴 [ 留言 贡献 维猫报 古典音乐专题 ] 2021年8月17日 (二) 04:05 (UTC)
- 第一段的讨论还有点儿意义,第二段是在玩排列组合吗?魏蜀吴?吴蜀魏?蜀魏吴、魏吴蜀也行吧?都是那个东西。--安忆Talk 2021年8月17日 (二) 04:20 (UTC)
- 三國按成立時間排不就好了?是在糾結什麼。——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8月17日 (二) 06:24 (UTC)
- 魏蜀吴吧。一般习惯、成立时间、《三国志》顺序皆是如此。Itcfangye(留言) 2021年8月17日 (二) 10:13 (UTC)
- 回应一下:支持吴蜀魏的编辑认为这样东吴就能和东晋、南朝排在一条线上。 ——魔琴 [ 喀布尔陷落 ] 2021年8月17日 (二) 13:52 (UTC)
- (+)支持,只要能设计好排版方案,保证模板简洁美观,我觉得五代十国可以列出。三国排序的那个,不论按成立时间还是国人普遍的习惯性称呼,都应该是“魏蜀吴”,若要让六朝排于一列,建议全部移至右侧,即模板左侧自上而下分别为曹魏、五胡十六国和北朝,右侧为东吴、东晋和南朝,原因是现代人习惯从左向右浏览文字,将成立年代较早的政权列于左侧理应更合适。--蕭漫(留言) 2021年8月17日 (二) 16:43 (UTC)
- 五代就不多說了,南北朝都列了,五代也就列出來
- 至於魏蜀吳的排列當然是魏蜀吳:1.傳統叫法2.魏是正統
- 左邊應該是魏→晉→南朝→隋→唐→五代,司馬光也以這些朝代來紀年,話說東吳要和東晉、南朝排在一條線上不太妥,六朝之名是因為首都都在建康,但是東吳沒有和東晉、南朝有繼承關係,晉接替的是魏,隋好歹是滅掉南朝的陳才算正統
- 所以就用魏→晉→南朝→隋→唐→五代最佳--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17日 (二) 18:27 (UTC)
- (还有,五代每一个朝代都列进去之后,辽金的比例会变得非常诡异…… ——魔琴 [ 喀布尔陷落 ] 2021年8月18日 (三) 06:32 (UTC)
- 那就把五代的每一個朝代的比例壓縮試試看--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18日 (三) 09:19 (UTC)
- @A1472583698025、魔琴、蕭漫 五代十國與三國、南北朝有些很不同的地方,五代十國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十國中,有不少年號其實是跟著五代在連動的。也就是只要五代易年號,就會馬上改的情況,與國具有上下關係非常明顯,並非沒有關係的。比如南楚先使用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的年號,直到被滅亡為止。(有的是開始是沿用唐朝,後來又改沿用五代的年號) 因此五代十國會綁在一起有其原因,個人認為不應該改掉這個從宋朝以來就使用的用法。—— 浪子魚(留言) 2021年8月20日 (五) 16:15(UTC)
- (-)反对将五代的每个朝代都列出,因为五代十国条目是放在一起的,五代都列出那十国呢?这和东晋十六国不一样,它们是分开的。而且五代加起来只有五十多年,虽是“正统”但却只有中原一隅之地,实在不适合都列出。原本这个模板是只有政权名称没有起始时间的,因为一些政权的起始时间是有争议的,比如孙吴是从孙权称王建年号开始还是从称帝开始?现在加入起始时间已经非常臃肿了,再列出五代各个朝代,那岂不是更过分了?——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8月19日 (四) 05:18 (UTC)
- 孫吳是229年孫權稱帝開始,孫權的吳王還是魏帝曹丕封的,稱吳王時還不算是獨立政權,總不能說朱元璋稱吳王時就是一個新朝代了
- 如果覺得臃腫,那把五代的每個朝代比例縮小啊,讓遼與西夏看起來不那麼長
- 還有五代十國本來就是分開的,新舊五代史與十國春秋就說明了,只是合稱這時代叫五代十國
- 還有如果說因為五代因為只有中原一隅之地,不適合都列出,可是西夏也只有甘肅寧夏那邊而已--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19日 (四) 10:53 (UTC)
- (!)意見:另,在帝制早已灭亡的今天,还在纠结“正统”与否的问题,原本就是非常搞笑的事情。中国古代,除了一些偏安一隅向强大政权称臣的小国外,哪个帝王会认为自己不是正统,认为自己是僭伪?“正统”一词原本就是违反维基中立性原则的。——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8月19日 (四) 05:23 (UTC)
- 就算不考慮「正統」,就國家繼承來看也是唐→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宋,這並沒有爭議,和十國並沒有關係
- 再說如果是覺得,五代的每個朝代列入會導致遼與西夏長,那就把五代的每個朝代比例縮小,南朝現在不就這樣了--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19日 (四) 11:02 (UTC)
- (-)反对::個人認為不需要分離五代十國首先這是宋朝下來就這樣畫分的,會綁在一起有其原因,個人認為不應該改掉這個從宋朝以來就使用的用法。其次,五代是繼承關係,但五代也與十國多少是有關係的,五代十國與三國、南北朝有些很不同的地方,五代十國中,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十國中,有不少年號其實是跟著五代在連動的。也就是只要五代易年號,就會馬上改的情況,具有的上下關係非常明顯,並非沒有關係的。比如南楚先使用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的年號,直到他被滅亡為止。可以看到只要五代易年號,南楚就會馬上改年號與五代的一樣。如南楚年號:天成(同後唐) ➜ 長興(後唐)➜ 長興(後唐) ➜ 應順(後唐) ➜ 清泰(後唐)➜天福(後晉)➜開運(後晉)➜天福(後漢)➜乾祐(後漢)➜保大(南唐)保大8-9年南楚亡—— 浪子魚(留言) 2021年8月20日 (五) 15:31 (UTC)
- 這也說明了部分十國只是五代的附庸而已,五代與十國的地位還是不同,也沒要分離什麼,只是把與魏蜀吳與宋齊梁陳同地位的五代列出來
- 五代十國是一個時代,三國與南北朝也是一個時代,既然三國與南北朝都把各政權列了,五代也列出來比較妥當,畢竟五代十國不是一個政權,唐(政權)→ 五代十國(時代)→ 北宋(政權)反而很奇怪。如果有人說五代列了,十國要不要列?當然不用了,十國的地位與其他分裂時代的朝代不同,南北朝都有正史,孫吳也有三國志--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20日 (五) 16:36 (UTC)
- (+)支持:該說的也都說得差不多了,總結理由就是唐(政權)→ 五代十國(時代)→ 北宋(政權)會顯得很奇怪,唐→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北宋都是政權反而能看清楚歷代王朝的政權演變。有人說十國要不要跟著列,當然不必,就和東晉十六國差不多,部分十國也是五代的附庸,當然更不必列
- 至於魏蜀吳的排列建議就是魏蜀吳,1.傳統叫法,2.魏在左邊才能接上南朝,畢竟就國家繼承來看是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差不多就是這樣--A1472583698025(留言) 2021年8月26日 (四) 10:56 (UTC)
:只加五代沒有十國,算不算歧視啊?還是中原霸權主義作祟,要加就全加上啊,不然就都不要加啊,加什麼五代,每個小朝代時間都少過十國國齡,畫蛇添足之輩真多 :所以五代就是漢地、十國就不是漢地就對了,朝代繼承理論是多麼愚腐的思想,我還法統道統呢,中原霸權主義滾 ——111.241.189.169(留言) 2022年3月2日 (三) 13:51 (UTC)
只要會吵原創都可以加,維基百科墮落了嗎编辑
夏朝是勉強才加上的,虞朝又是什麼東西?是沒吧三皇五帝(堯舜)放在眼裡就是了,那要不要堯唐朝也加入算了,維基百科快變成農場文了,到底衛護正確性重要,還是搞個人自由重要— Jason22 對話頁 貢獻 2022年1月30日 (日) 07:5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