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Aizag/暫存區16

三九政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东南亚战区的一部分

政變期間於河內向日軍投降的法軍士兵
日期1945年3月9日-5月15日
地点
结果

日軍勝利

参战方
 大日本帝国  法属印度支那
指挥官与领导者
大日本帝国 土桥勇逸 法屬印度支那 让德句
兵力
约55,000人 约65,000人
伤亡与损失
1,000人 2,129名欧裔人士死亡[1]
1,500人失踪

三九政變(又稱三九事件[2]三九事變[3]越南事變[4],日本方面則稱其為明號作戰對法屬印度支那之武力處理MA號作戰[註 1])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由日本帝國陸軍發動推翻法屬印度支那當局統治的軍事行動。

1944年底,由於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失敗,盟軍已突破「絕對國防圈」逼近西太平洋,加之歐洲戰場法國已被盟軍所解放,使法屬印度支那當局對日本的中立開始動搖,而日軍唯恐盟軍登陸中南半島、與印支當局夾擊日軍,因此決定先發制人。1945年3月9日,日軍在未正式宣戰的情況攻擊法軍,由於其軍事計畫周密、兵員作戰經驗和裝備優劣之差,日軍控制印度支那全境、俘虜大批法軍士兵,僅有5000餘名法軍士兵撤至中國領土內。

日軍於本次行動瓦解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統治,並在其後扶持柬埔寨王國龍坡邦王國英语Kingdom of Luang Prabang (Japanese puppet state)越南帝國三個傀儡政權自印度支那「獨立」,同時由於法軍在短時間內迅速敗亡的事實嚴重動搖其於當地的統治形象,進一步推動戰後當地的獨立運動和去殖民化。日軍接管印度支那的統治後實施殘虐的暴政,強迫當地人民上繳糧食,加劇1945年越南飢荒的受害規模,並虐待與屠殺戰俘,約有1,500名法軍戰俘死於日軍集中營。

背景 编辑

自1937年中日爆發全面戰爭以來,中國沿海交通線已被日軍全面封鎖,因而只得仰賴以英法殖民地的香港、印度支那和緬甸為通路賺取外匯和進口軍需物資,日軍為切斷這些被稱作「援蔣路線」便同英法交涉施壓。1940年6月,法國向納粹德國投降、新成立的維琪政府無暇他顧,在日軍威脅動武、唯恐失去印支統治權的情勢下,總督乔治·卡特鲁將軍決定自同年6月20日起關閉「援蔣路線」。1940年7月19日,日本第二屆近衛內閣提出「大東亞新秩序」,決定取代英美法作為東南亞各殖民地的宗主國地位、建設足以自給自足的「大東亞共榮圈」,遂行「南進政策」。9月22日,日軍印度支那派遣軍強行佔領印支北部。隔年6月25日,日軍大本營又決定佔領印支南部,以防止印支當局脫離維琪政府政府、同戴高樂一派合流而加入英美、確保「南進」之通路。7月28日,日軍派兵登陸印支南部的首府西貢,隔天日法簽署協議後,日軍進駐印支南部已成既定事實。此前美國已於1940年1月宣佈廢除美日通商友好條約和禁運航空物資,日軍進駐北部時再禁運廢鐵,進駐南部後,美英荷三國宣佈凍結日本資產和禁運石油,使日本決定同英美開戰。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12月8日清晨,日軍會見時任總督讓德句,要求他保證不做任何妨礙日軍行動的事,否則後者將接管整個印支,取法國而代之,後日法於12月9日達成協議,印支同意不反對日軍的行動,還保證將提供資源供日軍使用,而日軍則重申承認法國對印支的主權和行政管理責任,印支也因此成為日軍南進的軍事要地[9]。戰爭初期,日軍南進主力部隊——「南方軍」司令部設於印支首府西貢,印支還肩負海軍轉運港、緬甸菲律賓雷伊泰島等軍事行動的補給中心等功能。1942年5月,「南方軍」司令部遷至新加坡後,印支當地成立了「印度支那駐屯軍」,由町尻量基日语町尻量基任司令官。日軍對於印支的政策主要基於和平進駐和維持舊有秩序,但隨著二次大戰戰事進展其政策逐漸動搖。1942年11月,盟軍發動「火炬作戰」登陸法屬北非,當地維琪軍隊隨之投降,本土政府因有倒向盟軍之勢而使德軍同樣佔領法國本土全境。儘管大本營此時較為謹慎,如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稱「現階段應避免採取分離印支與本土之極端政策」[10],但印度支那駐屯軍已醞釀增兵、策劃以武力應對法國當局。至1943年12月,隨著太平洋戰爭對日軍不利、義大利投降、法國對日本的不合作態度日益彰顯等,使南方軍於1944年3月計劃了「MA號作戰」(MA即取自町尻量基首字母),準備推翻法國印支當局,但由於此時穩健派仍佔主流、行動並未展開。

時至1944年,歐洲與太平洋戰場情勢丕變,6月盟軍發動諾曼底登陸後法國本土陸續被解放,維琪政府隨之垮台,戴高樂領導的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自北非遷入巴黎執政,受此影響,印支當局也欲倒向巴黎的新政府。至1945年2月25日,美軍攻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3月16日又佔領了硫磺島,日本本土不但直接在美軍的海上進攻範圍內,連印支駐軍和本土的聯繫也因美軍在南海的海上優勢而難以為繼,加之印支當地也受到美軍猛烈的空中轟炸。

相關條目 编辑

註解 编辑

  1. ^ 原文分別為「明号作戦[5]、「仏印武力処理[6]與「マ号作戦[7],其中MA號作戰在部份文獻中被譯作「末號作戰」[8]

註腳 编辑

資料來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