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Infomark12/TaipeiPost

臺北郵局

簡介 编辑

 
台北郵局正面全覽

臺北郵局(正式局名為臺北北門郵局)所在的四層樓建築,座落於臺北市北門附近,是中華民國的三級古蹟,亦為今臺灣郵政(即舊「中華郵政」)的總局。該兩大一小開面建物,連同排面後方空地達8000平方公尺,部分空間為國立交通大學臺北校區。已拆分的電信業務(由中華電信公司管理)也曾在此設有營業處,目前移交給國立交通大學使用。
臺北郵局位置靠近臺北車站,除了負責該車站附近的郵儲業務外,也統籌全臺北市143間分局的業務管理,各局的郵件傳遞即使是寄回同局的信箱也要經過這裡。




歷史背景與興建沿革 编辑

 
台北郵局告牌說明

1895年3月甲午戰爭末期,日本從廣島出兵攻佔臺灣澎湖,同月於佔領全澎湖後,日本就在該地設立軍郵局,這也是日本於臺灣設立的第一個郵局。20世紀初,經過短暫的乙未戰爭後,臺灣開始進入「始政」後的日治時期。而1895年至1900年止,日本共於臺灣各地設置郵局共23處。其中臺北,臺中,高雄各設一處較大的總局。而這些郵局,主要是以軍郵業務為主,並歸屬電信業務轄下管理。
日治時期臺灣三大郵政總局之一的臺北郵局,即是設於靠近臺北北門郵局的現址。該局於1889年興建,1892年間落成,為一木造平房。1913年,木造郵局連同週遭臺灣總督府的下轄電信官署,因火災焚燬。同年,該局於火災處重建郵局廳舍,不過仍為木造的臨時建物。1920年末,因臨時郵局不敷使用,臺灣總督府決定於原址改建臺北郵局,除了結構上改為鋼筋水泥結構,也預定將該郵局興建成當年全臺灣面積及規模最大的郵政服務機關。1928年4月,委由臺北總督府營繕課的栗山俊一設計的臺北郵局廳舍動工,並於1930年4月完工。

建築特色 编辑

 
台北郵局簡圖,綠色為主建物,黃色為空地。

30年代落成的臺北郵局為平面呈梯形的三層樓兩大一小的類似「四合院」配置。臺北郵局該局主入口坐東南朝西北,此排面達80公尺左右。入口門廊突出呈圓拱狀,建物正面則配置四組雙圓形古典式門柱及山頭裝飾。外觀上使用窗洞間內立雙柱分隔窗扇且分化成兩大一小的三開間正面。
郵局的外牆除了使用洗石子技術之外,也符合當時現實環境,而採用北投窯廠所產的淺咖啡「防空色」的小磁磚。這種將一小片一小片磁磚貼上牆面的工法,在臺灣亦稱為「一丁掛」或「二丁掛」。
在建物內部方面,臺北郵局共是三層樓建築。面積佔該建物約四分之一的大廳挑高二層,收頭有線腳裝飾的大柱子頂住三樓地板。因為採近代折衷主義,內部構造採取簡化設計取向;雖然如此,柱子與大廳天花板的古典雕刻,仍呈現出古典主義的細緻與優雅。

改建問題 编辑

 
台灣古蹟之一,台北郵局

戰後的1960年代,臺北郵局以郵務增加為理由,將其拱型門廊拆除,此外亦於三樓頂樓加蓋第四層。雖於配色上與圓柱調配上依循舊有建築風格,但仍稍加破壞原有風味。
因廳舍老舊,郵政單位自1970年代以來就想拆除該棟建物。不過臺北郵局頗具歷史價值,拆除計劃始終遭到學者與部分民眾極力反對。為此,1992年8月14日,中華民國政府特地指定此郵局為國家三級古蹟,廢存爭議才平息。2000年後,郵政單位轉為積極整修與維持該古蹟以維護臺北郵局廳舍的原貌。不過現今由於建物老舊,北投產製的磁磚也已停產,外牆剝落情形仍未獲得改善,行人經過時需特別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