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地区专题 | (获评不适用重要度) | |||||||
---|---|---|---|---|---|---|---|---|
|
关于国家条目统一风格的讨论编辑
每个国家条目的编辑希望能有一个统一风格。呃,我的提议是,在国家编目最后,如果该国家(地区)是某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可以列出该组织的名称和成员国列表。组织名称在上面,居中,正体(不用斜体)。成员国在下面,居中,正体,使用“|”分隔,不用空格。最后加上世界政区|所在洲名。例如在西班牙条目所做的。
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
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
2004年5月1日加入的国家:
塞浦路斯|捷克|爱莎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然后是一个分隔条)
当然这个不是标准,只是希望大家讨论一下。Samuel 2003年5月23日 12:08 (UTC)
- 不是甚么新的东西,是英文Wikipedia的做法,可参考WikiProject Countries。 --Lorenzarius 2003年5月23日 16:01 (UTC)
- 如果大家同意这个标准的话,那我就更新所有国家的条目咯!Samuel 2003年5月24日 04:41 (UTC)
- 好啊.本來有太大的空格.斜體在此也沒什麼特別意思. --Menchi 2003年5月24日 07:28 (UTC)
我意用“行政区”顺耳的多。----虚竹 08:16 2004年3月24日 (UTC)
投票编辑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is moved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
在国家条目中,使用“XXX政区”好,还是“XXX行政区”,或“XXX行政区域”好?--Samuel 11:15 2003年11月15日 (UTC)
- 是应该统一一下,Wikipedia:WikiProject国家用的是“XX政域”。我比较喜欢“XX行政区”。--Formulax 01:55 2003年11月16日 (UTC)
- 现在中国官方用的是“XX行政区”。如香港特别行政区--Dersonlwd 02:54 2003年11月19日 (UTC)
*end
Vote编辑
简单明了。
- XXX行政区
- XXX行政区域
- More formal. --Samuel 02:27 2003年11月16日 (UTC)
- More general. -- Lorenzarius 09:22 2003年11月18日 (UTC)
- Suitable in any situation. Dowba 11:32 2004年3月28日 (UTC)
- 台灣地區比較普遍使用這個 --Jose Sun (倫倫) 14:05 2004年8月24日 (UTC)
- 感覺還是比較正式一些 --User:范奕揚 12:15 2021年2月12日 (UTC)
- XX政域
- XX行政区划
- 这里加入您的建议
我们好像把他忘了。我倾向于使用行政区划,这是正式的称呼,不仅在大陆,在香港和台湾也是如此说的。他是一个专门的名词,有着严格的定义,不应该用其他词汇代替--百无一用是书生 (Talk) 03:16 2004年3月23日 (UTC)
同意用行政区划,感觉比较好.--残翼天使 13:27 2004年3月27日 (UTC)
我觉的好
我同意用行政区划,不是感觉的问题,而此称呼是一个专有词汇,更是一个公认的词汇。——Johnny39 11:47 2004年3月31日(UTC)
我比較喜歡用行政區一詞 Jackcsk 02:00 2004年4月8日 (UTC)
反对行政区,像“比利时行政区”、“中国行政区”,好像已经被人家兼并了似的。“行政区”是一个特定的行政单位,如比利时的“弗拉芒行政区”,中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而区划的概念应称为“行政区划”,如“比利时行政区划”、“中国行政区划”。 -- Ran 10:33 2004年6月25日 (UTC)
同意Ran的觀點,行政区像是行政区划的一部分,國家應看成一個区划而不是一個区。支持用行政区划。--[[User:HB|HB♫♪]] 04:42 2004年7月26日 (UTC)
这样解释比较科学-同意行政区划 --lycoo 20:23 2004年9月25日 (UTC)
Infobox_Country编辑
能否采用Template:Infobox Country内的格式作为国家的简介?枫难寻 14:13 2005年3月12日 (UTC)
各国军事编辑
使用英文版的Template:Military在各国军事中,参看阿尔巴尼亚军事--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05 2005年5月11日 (UTC)
昨天買了本寶書编辑
昨天逛舊書攤,發現一本2001年出版的新世紀全球百科全書(貓頭鷹出版社),裡面有世界各國的各種數據(進出口貿易夥伴及所占比重、種族比例、宗教信仰比例,當然還有更多,但是這幾個比較適合製成圓餅圖),就狠心買了下來。今天早上想把這些數據給圖像畫後整理上來,可是看看目前某些部分的資料又比較新(甚至比這本書還精準些),讓我有點為難,不知道該不該繼續畫下去。目前畫好的兩張圖各位請見阿富汗條目,看可否給點意見?或是要怎麼放置?又,較新資料怎麼取得?--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4:51 2005年6月5日 (UTC)
請各位看看這些圖:從左至右,從上至下依序分別是出口、入口、種族、宗教。
--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5:01 2005年6月5日 (UTC)
地方索引编辑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日文維基的地方都有索引,例如日文版本的中目黑,上面就有「日本 > 関東地方 > 東京都 > 目黒区 > 中目黒」。但中文好像沒有這個習慣,是否不需要?--Atomic 17:07 2006年10月24日 (UTC)
- 現在的情況是有些條目有,有些條目沒有(日維基亦還不是全都有),要完全整理完應該要花一點時間,我認為先在23區開始慢慢加,這天才剛把千代田區整理與增加內容。--Onsf 22:11 2006年10月24日 (UTC)
- 誰說沒有?香港地方早於數月前便將分類改為索引制,如金鐘的分類便是「香港行政區劃 > 中西區 (香港) > 中環 > 金鐘」。這樣確是一個較佳的分類方式,值得推廣。 -- Kevinhksouth (Talk) 05:22 2006年10月25日 (UTC)
- 我也喜歡這種索引。不知能不能讓機器人來做這個工作?-- 百楽兎 05:34 2006年10月25日 (UTC)
- 不只日本,我覺得各地方都可以加上這索引,有興趣的人就一起來加吧。日本方面,目前我是日本的一個縣一個縣翻譯時,順便把該縣所有單位都加上去,總有一天會被我掃完。--汪汪 15:25 2006年10月25日 (UTC)
- 不赞成这样的索引,因为地名条目一般都有Infobox,而且还有页面分类,这里面已经包含了应有的信息。使用这样的地名索引,无疑是内容重复,我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而且一级一级如何确定,遵循怎样的原则,是行政级别?还是地方分类习惯?操作起很容易产生分岐。因此我不赞成采用这样的地名索引,如果要大规模的推广,希望能够进行投票。--Hennessy 16:07 2006年10月26日 (UTC)
國家模板编辑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
現時有三種國家模板,分別是Template:Infobox Country、Template:Infobox Country 2和Template:Infobox Country test。其中后兩者比較接近現行英文版的模板,此外可以參考德文版、法文版和日文版的國家模板,也都較接近后兩者。目前中文版只有很少的幾個國家條目在使用后兩種,但后兩種模板承載的信息量并不比第一種少,且版式較整潔,也與其他大文字版本較接近。我在編寫條目時使用了第三種,不過已經遭遇兩次改為舊模板。所以請社群討論,不要強制使用較舊的Template:Infobox Country。—ニャン ワン〒 2008年1月6日 (日) 05:54 (UTC)
- 合併為一個模板如何?--百楽兎 2008年1月6日 (日) 13:32 (UTC)
- 我也建議合併。同一用途的模板分為三個款式,會使用者無所適從。但在合併工作完成前,現有條目的模板不應無故更換成另一款式。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1月6日 (日) 13:37 (UTC)
- 那就合併吧。把所有參數都改為選填就一定不會出錯。首先要先整理出三個模板的所有參數,然後把同一功能的參數結合在一起,中文參數要兼顧繁簡。以「國家名稱」參數為例:
- 那就合併吧。把所有參數都改為選填就一定不會出錯。首先要先整理出三個模板的所有參數,然後把同一功能的參數結合在一起,中文參數要兼顧繁簡。以「國家名稱」參數為例:
{{#if: {{{conventional_long_name|{{{国家名称|{{{國家名稱|{{{国家全名|{{{國家全名|}}}}}}}}}}}}}}}| {{!}} {{{conventional_long_name|{{{国家名称|{{{國家名稱|{{{国家全名|{{{國家全名|}}}}}}}}}}}}}}} {{!}}-}} |
剩下的就是排版問題了。--百楽兎 2008年1月7日 (一) 03:48 (UTC)
- 真是抱歉。我剛才雖然想修改看看,不過看到源代碼之后,實在是一頭霧水。這種技術性工作我實在不擅長。—ニャン ワン〒 2008年1月7日 (一) 05:10 (UTC)
- 如果由我執行的話,我將不會朝合併與相容方向修改,{{Infobox Country 2}}和{{Infobox Country test}}都會被我消滅,只有少數幾個我個人覺得有價值的參數才會併入{{Infobox Country}}。--百楽兎 2008年1月8日 (二) 02:27 (UTC)
- 我同意在修正完{{Infobox Country}}之后把{{Infobox Country test}}和{{Infobox Country 2}}刪除。不過個人希望版式能比較接近現行的Infobox Country test和Infobox Country 2,因兩者與其他文字版本的國家模板較為接近。參數的話,如果三者都能包含那就是理想狀態了(不好意思,要求太高了點)。—ニャン ワン〒 2008年1月8日 (二) 08:48 (UTC)
- 如果不是朝完全相容方向合併的話,需要更多的共識才能執行。至少{{Infobox Country test}}和{{Infobox Country 2}}的主要貢獻者User:Mikepanhu和User:Quest for Truth可能會有微辭。不過我可以先執行不衝突的部份。--百楽兎 2008年1月8日 (二) 11:42 (UTC)
- 共通的參數已合併完成。--百楽兎 2008年1月8日 (二) 13:36 (UTC)
- 如果不是朝完全相容方向合併的話,需要更多的共識才能執行。至少{{Infobox Country test}}和{{Infobox Country 2}}的主要貢獻者User:Mikepanhu和User:Quest for Truth可能會有微辭。不過我可以先執行不衝突的部份。--百楽兎 2008年1月8日 (二) 11:42 (UTC)
- 我同意在修正完{{Infobox Country}}之后把{{Infobox Country test}}和{{Infobox Country 2}}刪除。不過個人希望版式能比較接近現行的Infobox Country test和Infobox Country 2,因兩者與其他文字版本的國家模板較為接近。參數的話,如果三者都能包含那就是理想狀態了(不好意思,要求太高了點)。—ニャン ワン〒 2008年1月8日 (二) 08:48 (UTC)
- 如果由我執行的話,我將不會朝合併與相容方向修改,{{Infobox Country 2}}和{{Infobox Country test}}都會被我消滅,只有少數幾個我個人覺得有價值的參數才會併入{{Infobox Country}}。--百楽兎 2008年1月8日 (二) 02:27 (UTC)
- 真是抱歉。我剛才雖然想修改看看,不過看到源代碼之后,實在是一頭霧水。這種技術性工作我實在不擅長。—ニャン ワン〒 2008年1月7日 (一) 05:10 (UTC)
國家地區條目長度及瀏覽量對照编辑
瀏覽量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20日,日均瀏覽量,條目長度為實時資料。--Alexchris(留言) 2017年7月22日 (六) 20:50 (UTC)
條目 | 條目長度 | 瀏覽量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420,997 | 3023 |
中華民國 | 400,111 | 3023 |
日本 | 279,955 | 2756 |
大韩民国 | 163,945 | 1766 |
马来西亚 | 190,844 | 1697 |
美国 | 236,299 | 1657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168,339 | 1584 |
越南 | 88,936 | 1564 |
印度 | 110,553 | 1409 |
以色列 | 176,543 | 1363 |
澳大利亚 | 136,493 | 1355 |
英国 | 148,105 | 1349 |
俄罗斯 | 82,708 | 1231 |
加拿大 | 162,521 | 1210 |
德国 | 233,465 | 1160 |
泰国 | 72,248 | 1068 |
柬埔寨 | 43,376 | 1058 |
卡塔尔 | 76,851 | 1027 |
法国 | 307,385 | 1024 |
哈萨克斯坦 | 84,126 | 1019 |
瑞士 | 146,149 | 1011 |
印度尼西亚 | 130,340 | 990 |
西班牙 | 52,595 | 924 |
土耳其 | 90,942 | 864 |
波多黎各 | 35,249 | 862 |
意大利 | 205,986 | 835 |
捷克 | 56,709 | 827 |
缅甸 | 60,723 | 823 |
荷兰 | 127,343 | 772 |
菲律宾 | 56,372 | 761 |
新西兰 | 47,314 | 736 |
關島 | 40,313 | 730 |
瑞典 | 51,531 | 717 |
摩洛哥 | 31,282 | 702 |
蒙古国 | 75,327 | 695 |
叙利亚 | 36,677 | 687 |
老挝 | 157,578 | 684 |
埃及 | 53,351 | 675 |
巴基斯坦 | 54,512 | 670 |
斯里蘭卡 | 29,617 | 656 |
伊朗 | 58,566 | 641 |
奥地利 | 47,255 | 638 |
巴西 | 43,224 | 632 |
不丹 | 45,363 | 628 |
冰岛 | 53,249 | 625 |
沙特阿拉伯 | 48,968 | 613 |
梵蒂冈 | 27,539 | 613 |
墨西哥 | 38,025 | 609 |
乌克兰 | 107,504 | 586 |
挪威 | 30,084 | 584 |
南非 | 363,877 | 579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19,952 | 576 |
克罗地亚 | 195,599 | 573 |
孟加拉国 | 39,351 | 561 |
葡萄牙 | 73,179 | 561 |
帛琉 | 29,785 | 535 |
匈牙利 | 50,479 | 521 |
波兰 | 233,067 | 519 |
巴拿马 | 21,809 | 513 |
马尔代夫 | 35,802 | 511 |
芬兰 | 51,724 | 507 |
尼泊尔 | 40,202 | 503 |
比利时 | 29,376 | 495 |
汶莱 | 32,304 | 491 |
希腊 | 39,388 | 470 |
丹麦 | 44,870 | 461 |
阿根廷 | 189,210 | 455 |
斐濟 | 25,651 | 455 |
摩纳哥 | 22,660 | 443 |
智利 | 31,723 | 440 |
奈及利亞 | 31,526 | 436 |
爱尔兰共和国 | 24 | 435 |
马耳他 | 21,529 | 428 |
塞尔维亚 | 82,552 | 409 |
埃塞俄比亚 | 54,827 | 408 |
古巴 | 130,414 | 405 |
賽普勒斯 | 26,410 | 391 |
立陶宛 | 299,288 | 389 |
羅馬尼亞 | 26,309 | 387 |
格鲁吉亚 | 41,096 | 386 |
直布罗陀 | 33,417 | 380 |
卢森堡 | 16,347 | 377 |
阿富汗 | 69,086 | 373 |
委內瑞拉 | 41,903 | 369 |
蒙特內哥羅 | 25,532 | 358 |
爱沙尼亚 | 33,613 | 354 |
毛里求斯 | 67,716 | 354 |
列支敦斯登 | 59,502 | 352 |
哥伦比亚 | 27,414 | 349 |
秘鲁 | 75,138 | 345 |
保加利亚 | 95,454 | 339 |
马达加斯加 | 150,120 | 337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21,939 | 333 |
伊拉克 | 29,621 | 333 |
亞美尼亞 | 41,242 | 323 |
斯洛伐克 | 40,223 | 317 |
白俄罗斯 | 50,437 | 316 |
阿塞拜疆 | 61,016 | 315 |
吉尔吉斯斯坦 | 39,781 | 314 |
东帝汶 | 17,353 | 310 |
黎巴嫩 | 37,737 | 306 |
玻利維亞 | 22,599 | 306 |
拉脫維亞 | 41,800 | 297 |
巴林 | 29,396 | 296 |
斯洛文尼亚 | 35,206 | 288 |
哥斯达黎加 | 37,388 | 278 |
厄瓜多尔 | 21,858 | 277 |
多明尼加 | 81,745 | 277 |
科索沃 | 39,000 | 267 |
肯尼亚 | 62,922 | 266 |
阿尔及利亚 | 42,486 | 262 |
突尼西亞 | 20,299 | 258 |
巴拉圭 | 30,734 | 255 |
阿尔巴尼亚 | 111,401 | 245 |
安道尔 | 20,651 | 241 |
乌兹别克斯坦 | 34,261 | 241 |
约旦 | 30,302 | 236 |
科威特 | 31,839 | 234 |
辛巴威 | 26,192 | 227 |
摩尔多瓦 | 41,009 | 226 |
洪都拉斯 | 45,390 | 222 |
海地 | 29,092 | 219 |
也门 | 29,816 | 214 |
坦桑尼亚 | 28,380 | 212 |
尼加拉瓜 | 47,121 | 212 |
危地马拉 | 34,992 | 210 |
布吉納法索 | 24,709 | 210 |
利比亚 | 42,080 | 207 |
阿曼 | 25,658 | 204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55,001 | 203 |
圣马力诺 | 41,147 | 194 |
牙买加 | 19,014 | 191 |
馬其頓共和國 | 27 | 189 |
土库曼斯坦 | 31,631 | 188 |
巴哈马 | 12,018 | 184 |
塞舌尔 | 25,568 | 183 |
伯利兹 | 22,723 | 183 |
索马里 | 51,294 | 182 |
塔吉克斯坦 | 47,654 | 181 |
冈比亚 | 24,299 | 181 |
百慕大 | 27,243 | 180 |
萨尔瓦多 | 31,218 | 179 |
吉布提 | 28,479 | 176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24,843 | 176 |
卢旺达 | 132,615 | 170 |
萨摩亚 | 14,509 | 170 |
加纳 | 18,820 | 168 |
斯威士兰 | 78 | 165 |
南蘇丹 | 56,907 | 165 |
乌干达 | 26,198 | 161 |
瓦努阿图 | 17,154 | 160 |
安哥拉 | 45,837 | 159 |
蘇利南 | 27,898 | 152 |
科特迪瓦 | 33,702 | 152 |
纳米比亚 | 24,796 | 151 |
所罗门群岛 | 28,236 | 150 |
塞拉利昂 | 17,840 | 145 |
乌拉圭 | 24,021 | 145 |
巴巴多斯 | 17,368 | 144 |
圭亚那 | 14,142 | 141 |
苏丹共和国 | 21 | 135 |
基里巴斯 | 31,559 | 133 |
厄立特里亚 | 23,813 | 132 |
千里達及托巴哥 | 11,306 | 131 |
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 45 | 127 |
馬紹爾群島 | 15,001 | 127 |
諾魯 | 46,899 | 124 |
圣卢西亚 | 13,301 | 123 |
莫桑比克 | 29,402 | 121 |
圖瓦盧 | 18,535 | 119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40,740 | 116 |
波札那 | 28,486 | 116 |
喀麦隆 | 41,890 | 115 |
塞内加尔 | 16,611 | 112 |
利比里亚 | 36,373 | 108 |
巴勒斯坦 | 2,483 | 108 |
東加 | 23,696 | 106 |
马拉维 | 16,741 | 104 |
毛里塔尼亚 | 23,033 | 104 |
法罗群岛 | 21,702 | 99 |
尼日尔 | 14,997 | 96 |
莱索托 | 29,963 | 95 |
阿魯巴 | 15,938 | 94 |
乍得 | 54,457 | 91 |
赤道几内亚 | 18,621 | 91 |
佛得角 | 18,534 | 90 |
西撒哈拉 | 12,303 | 88 |
刚果共和国 | 13,968 | 86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12,113 | 84 |
赞比亚 | 17,245 | 81 |
美屬薩摩亞 | 12,478 | 79 |
贝宁 | 21,048 | 76 |
几内亚 | 23,070 | 74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12,426 | 74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 15,237 | 72 |
蒲隆地 | 19,659 | 70 |
马里 | 17,835 | 68 |
南奥塞梯 | 51,488 | 68 |
多哥 | 17,254 | 65 |
加蓬 | 18,069 | 64 |
阿布哈茲 | 30,516 | 64 |
多米尼克 | 10,027 | 59 |
北賽普勒斯 | 22,651 | 58 |
中非共和國 | 28,138 | 58 |
格林纳达 | 14,616 | 57 |
库克群岛 | 9,678 | 55 |
幾內亞比索 | 20,070 | 51 |
葛摩 | 14,995 | 37 |
蒙古國二級行政區條目命名编辑
蒙古國二級行政區條目命名時是否帶通名,若帶則用縣還是蘇木,目前命名並不一致。--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10月25日 (一) 01:2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