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专题讨论:臺灣/存檔/2011年

最新留言:12年前由Kolyma在话题西螺鎮内发布

关于謝依旻

此条目已非小作品,评级是否应该修改?--苹果派.留言 2011年1月20日 (四) 23:04 (UTC)

 完成:已調整評級。--祥龍 (留言) 2011年1月21日 (五) 01:56 (UTC)

中美關係白皮書

敝人主編的中美關係白皮書只獲評初級,可否提供一些意見或修改評級?--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請加入生物學提升計畫 2011年2月8日 (二) 09:35 (UTC)

 完成調整評級為乙級,DYK條目可成為乙級或丙級。--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敬邀參與人文提升計劃 2011年5月9日 (一) 12:57 (UTC)

西螺鎮

西螺鎮已非小作品,可否調整評級?--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請加入生物學提升計畫 2011年2月9日 (三) 02:46 (UTC)

 完成調整評級為丙級,DYK條目可成為乙級或丙級。--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敬邀參與人文提升計劃 2011年5月9日 (一) 12:57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Kolyma (留言)於2011年11月24日 (四) 14:12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專欄

中國工具書網絡出版總庫的使用方法

中國工具書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工具書集錦在線)
  • 本資料庫是試用版,閱讀全文必須經過授權,但仍有利用價值。收錄的工具書以專用辭書為主,內容僅呈現一至三行,另顯示字數與來源。可從「字數」的多寡,來大略判斷該條目的重要性高低。「來源」則助於查閱紙本,點選進去可知出版社、出版年份,以及索引或目錄。--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28日 (二) 20:24 (UTC)
  • 工具書通常已是第二、三手來源,並不是最優先的可靠來源,引用出處等訊息也往往因篇幅受限而不收錄,難以追溯原始資料。若手邊有更詳細、更正式的資料,如專書或期刊、報紙、官網資料,則應該後者為主,前者為輔。--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28日 (二) 20:24 (UTC)

聯合知識庫的使用方法

(&)建議請Mihara57指導如何使用「聯合知識庫」並多加推廣此資料庫,本頁面皆會存檔,因此您的指導將成為本計畫重要資產永久保存,因此未來若有對演藝圈領域感興趣人士可依此進行改善,而若僅在1.2個同好對話則無從延續。--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12日 (日) 04:00 (UTC)
2011年1月1日起,國立臺中圖書館向聯合知識庫簽約的期限到期了,所以現在只有免費會員的功能,近期會不會再重新簽約不清楚,若有疑問可用客服詢問館方。至於其他可查新聞的資料庫目前還是正常的,可以將就一下使用。--Mihara57 (留言) 2011年1月1日 (六) 07:41 (UTC)
關於聯合知識庫,館方人員回信「由於該資料庫是去年由國立台中圖書館購入,今年因為經費短絀的關係,無法續購,而本館今年的電子資源購置經費亦遭刪減,無法購入,但本館會將您所推薦之資料庫列入未來考慮採購的清單中。」所以有教師、校務人員身份的可以去跟國立教育資料館申請帳號跟密碼,至於學生或社會人士就乖乖跑國家圖書館吧,或花個兩千元買個會員。--Mihara57 (留言) 2011年1月4日 (二) 14:13 (UTC)
聯合知識庫的使用方法
  1. 一般透過google或任何搜索引擎進入的「聯合知識庫」有三種限制:一、只能查詢十年內;二、有四種報紙不提供查詢,特別是演藝資料較多的《民生報》;三、僅提供新聞標題,不提供全文瀏覽,但7天內之新聞除外。故此版為試用版,功能不完全,較不適合編輯條目。--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06:49 (UTC)
  2. 另一種「聯合知識庫」,可提供《聯合報》該報系所有報紙的全文瀏覽,但商業周刊、遠見雜誌、動腦雜誌等期刊僅提供標題而不提供全文瀏覽,較適合編輯條目。臺北縣立圖書館共用性資料庫有一分類為共用性資料庫-新聞,提供了五種新聞資源的資料庫,第二種即臺北縣立圖書館電子資源-聯合知識庫。輸入已辦理之借書證(借閱證)之帳號、密碼,即可登錄「聯合知識庫」,在家中或任一處有連接網路之電腦皆可使用。辦理之借書證(借閱證)見Q&A常見問答-辦理聯合借閱證須要帶什麼證件?,即一般民眾申請借閱證,需持身分證或駕照正本。故非居住於台北縣市(或台南市)之民眾,至少須前往一次辦理。或目前就讀大學有購入該資料庫,可能有提供Proxy館外連用之功能。「聯合知識庫」使用中,偶有網站發生錯誤或系統忙碌失聯的情形,解決方式分別為重新進入該資料庫和稍候片刻再使用。--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06:49 (UTC)
  3. 「聯合知識庫」之介紹:一、關鍵字欄位提供單詞或多詞檢索。另有二次檢索、多欄位檢索之介面。二、日期設定,預設值為「近30天」,最多可選擇「所有日期」。另提供日期限制,例如自「20100101」到「20101212」。三、報紙預設值為「聯合報」、「經濟日報」、「聯合晚報」、「upaper」,若只查早期新聞已足夠。若要查詢1978年以後的演藝、生活、藝文資訊,最好點選「全選」,或勾選《民生報》。另《星報》則1999年至2006年,視情況可以利用。四、雜誌部份雖然檢索功能正常,卻不能瀏覽全文,但可依標題、期號等線索,至學術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等瀏覽過期期刊,早期多已編為「期刊全訂本」。五、資料筆數有「10筆」至「50筆」。資料排序有「出現次數」、「由遠到近」、「由近到遠」三種,若檢索早期新聞,我推薦「由遠到近」的排序,對事情前後發展,較能清楚掌握。--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06:49 (UTC)
  4. 「聯合知識庫」的缺點,沒有提供影像檔對照。聯合報、經濟日報等早期的報導內容,當時還未電腦化,故必須透過人工打字或掃描辨識(OCR)加人工校對製成文字檔,所以偶有錯字參雜其間,明顯地可以自行判斷。若難以判斷尚有疑慮,可透過第三種的「報紙標題索引全文資料庫」提供之影像檔,比對「聯合知識庫」的文字檔。若原本報紙本身已有錯字,「聯合知識庫」可能予以保留,可與其他報紙、專著、期刊、網路資料的相關內容進行比對。若編輯的條目涉及細節較多,偏重於《聯合報》、《民生報》等同一報系,亦可能產生盲點。例如張雨生車禍後,未及時進行酒測一事,《中國時報》隔天就有報導,但《聯合報》等不僅隔天沒有報導,之後也無補充報導。故共用性資料庫-新聞的第三種「報紙標題索引全文資料庫」、第四種「中國時報全文報紙影像資料庫」、第五種「新聞知識庫」有包含《中國時報》,可彌補一部份的盲點。第一種「知識贏家中時新聞資料庫」包含中國時報報系,可查1994年以後的新聞。另一個問題,「聯合知識庫」收錄齊全嗎?有時查過「報紙標題索引全文資料庫」,才知一部分的新聞還是會遺漏,好像是地方新聞的部分。
  5. 其他報紙資源還有「慧科大中華新聞網」(收錄華人圈報章、雜誌,可查詢香港演藝圈,僅收錄1998年以後)、「臺灣新聞智慧網」、「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分1949年之前跟之後,中研院、國中圖有)、「中國時報全文影像資料庫」(可查1990年以前的新聞,中研院、國中圖有)、「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舊版報紙-數位典藏舊報紙」、「金門日報」、「政大剪報全文資訊系統」、「民國38年前重要剪報資料庫」、「申報數據庫」以及「國家圖書館 - 全國報紙資訊系統」(特別是「影像瀏覽」最為齊備,須館內使用)、「國家圖書館 - 政府公報資訊網」(進階查詢介面的電子全文欄位提供全文檢索,可館外使用)等,可視編輯條目的需求而使用,部份可館外使用,部分要前往學術機構、大學單位。不過我想一般性的條目,以「聯合知識庫」來說就夠了,可保留一些時間查專著、期刊、網路資料。--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06:49 (UTC)
  6. 「聯合知識庫」除了台北縣圖書館的借閱證可館外使用。還有台南市立圖書館-本館數位資源也可以。國立臺中圖書館-資料庫指南-報紙部分可提供館外使用,但「聯合知識庫」目前好像還不行。對「聯合知識庫」以及其他新聞資料庫較詳細的介紹可參考聯合知識庫-臺灣專業資料庫研究報告,有概況、功能進階應用、付費概況趨勢、未來展望,以及新聞與期刊論文資料庫附錄 ─ 臺灣中文資料庫一覽表等幾篇文章可閱讀。

--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23日 (四) 20:01 (UTC)

太詳盡了,感謝您的推廣,多善用此資料庫可成為文獻資料的豐富來源。--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0年12月14日 (二) 00:29 (UTC)
不會,但我個人比較建議先養成用該資料庫校對維基百科的習慣,等熟練後再進一步擴充資料、甚至建立新條目,但須注意有所節制、並經過整理。新聞類的資料庫固然更方便,但畢竟也涉及著作權,故取捨上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因此我再附上一些版權資訊、合理使用的方法:

版權資訊與合理使用

  1. 聯合線上公司所屬網站之著作權聲明
  2. 聯合知識庫-Q1、新聞報導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新聞報導是否受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法:「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但所指「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是指像是災害的事故地點(where?what happen?)、傷亡人數(who?how much?)、發生經過(how happen、process、result);棒球比賽的比數、球員成績等,屬於枯躁無味的事實。報紙記者報導事件以個人適當的筆法描述對事件提出具體觀點等,已非單純為傳達事實之著作,仍然還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著作。……
發生經過可以看成當下事件如何發生、過程、結果等,甚至追溯到歷史資料。也有些是記者向有關單位取得像個別細節、沿革或數據之類的資料,這些拿來用大概不太會出大問題。這些內容我認為可以一字不差,或稍加潤飾,但同一篇報導仍不宜一次引用太多。再來是個人適當的筆法描述就我理解是帶文學筆觸或有情緒性字眼、個人特色鮮明等的描述方式,對事件提出具體觀點可能是指看事情的角度、解釋觀點上較特別的評論等。判斷的大概法是前者大多是「實寫」(據實一一記錄、轉述有關人士說法、說明一般日常知識、反映某地居民之共識或歧見),後者大多是「虛寫」(多帶有形容詞、成語、稱號、抽象概念、專業術語等,或質疑、肯定、反對某一事件、人物等)。總之,這兩者間總會有個模糊地帶,有時很難判斷是傳達事實或是帶有筆法、評論的內容,那就不要一次引用太多資料。儘量用對同一事件但不同日期的新聞報導,甚至是用不同的報社的相關報導,有經過整理、參雜的還是會比較保險一點,也可以順便比較各新聞報導的異同。至於那些相當確定為「非單純為傳達事實之著作」的部分內容,則依照維基百科:版權常見問題解答中指導的方式去寫作即可,我個人習慣以第三人稱去簡述該報社、該記者的大致觀點,點到為止就不再多寫,留一點想像空間給有興趣的人複查資料。另外,如果各報引用某政府機關公務員發佈之新聞稿(屬不得為著作權的公文),大多會一字不漏抄過來,充其量將新聞標題、文首或結尾稍作修飾或補充而已,此時則不受上面之限制,建議去找最初來源的新聞稿,引用來源可寫上某政府機關。以上是我初步的看法,目前對著作權還不太熟,若有意見可以指正或補充。--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14日 (二) 07:49 (UTC)
  1. 著作權筆記討論園地-RE:轉載新聞報導至自己部落格之疑義--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14日 (二) 07:49 (UTC)
  2. 法源法律網-著作權法--Mihara57 (留言) 2010年12月14日 (二) 07:49 (UTC)

以上專欄移動自Wikipedia:台灣主題公告欄/每週提名討論,並待整理至台灣專題。--安可(居住地:酒館-職業:詩與歌之演者)/敬邀參與人文提升計劃 2011年5月9日 (一) 12:07 (UTC)

返回到“臺灣/存檔/2011年”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