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专题讨论:鐵道
本专题依照页面评级標準无需评级。 本维基专题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存檔 |
---|
|
希望通过这个专题进行内地、香港、台湾、日本以及更多地区的铁路(包含城市轨道交通)的讨论。由于原有专题实际上只包含台湾,故直接移动到Wikipedia:铁道专题/旧。--达师 - 198 - 336 2011年12月22日 (四) 02:58 (UTC)
地铁车站相关
编辑原标题为:我決定接受閣下的格式
好吧,就算我輸了,我把北京地鐵全部地鐵站都改造成類廣州的格式了。不過西站不是西站站,也不是Xizhan station,不知道怎麼辦。--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8日 (二) 09:23 (UTC)
- @Owennson:西站站 (・▽・💠)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8日 (二) 09:48 (UTC)
- 你確定站名叫「西站站」?這要移動條目喔。--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8日 (二) 10:53 (UTC)
- @Owennson:看b站有人拍的视频,里面写的也是“西站站综合资讯”,那估计就是了。本来想找一下环评看看里面用的是什么,然而6号线那个11年的文件... (・▽・💠)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8日 (二) 11:00 (UTC)
- @Owennson:看了下同样经过那个站的4号线的环评,里面用的是“西站站”。(・▽・💠)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8日 (二) 11:08 (UTC)
- 你確定站名叫「西站站」?這要移動條目喔。--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8日 (二) 10:53 (UTC)
- 英文的station我使用小寫的,原因還是火車站前地鐵站的問題。Station只當本身作為地名時使用(這是英文版共識)。另外既然車站結構模板都是往XX,為甚麼首末班車要用XX方向呢?還有我在澳門輕軌使用閣下的格式已遭到回退,請閣下與User:Fei0316自行解決。--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0:30 (UTC)
- @Owennson:出入口及信息牌上写的都是大写的S。这里不是英文维基百科,那里的共识这里不一定通用。澳门的东西我不熟悉,建议找更熟悉当地情况的编者去解决。不过如果那边的出入口里也是不加站字的话,那不加也没问题。 (・▽・💠)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9日 (三) 10:40 (UTC)
- 天津地鐵的出入口站字的英文還拼作ZHAN呢,難道也要跟隨嗎?還有哪有出入口不顯示站字,澳門也一樣,我實地考察過,出入口也有站字。別一切都怪我好不好!--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0:46 (UTC)
- @Owennson:如果天津地铁公司定的英文翻译是ZHAN那就应该写作ZHAN,避免原创研究。既然出入口里有站字我觉得最好加上站字,理由在互助客栈那边说过了。另外我怪你啥了?(・▽・💠)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9日 (三) 10:52 (UTC)
- 真是荒謬。使用station也叫原創研究?英文條目名也叫station呢,咋不見你去抗議英維原創研究啊?我覺得你很應該嘗試一下被回退15次的感覺。--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0:54 (UTC)
- @Owennson:如果阁下能列出使用小写station的官方来源那就没问题。(・▽・💠)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9日 (三) 11:03 (UTC)
- 真是荒謬。使用station也叫原創研究?英文條目名也叫station呢,咋不見你去抗議英維原創研究啊?我覺得你很應該嘗試一下被回退15次的感覺。--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0:54 (UTC)
- @Owennson:如果天津地铁公司定的英文翻译是ZHAN那就应该写作ZHAN,避免原创研究。既然出入口里有站字我觉得最好加上站字,理由在互助客栈那边说过了。另外我怪你啥了?(・▽・💠)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9日 (三) 10:52 (UTC)
- 天津地鐵的出入口站字的英文還拼作ZHAN呢,難道也要跟隨嗎?還有哪有出入口不顯示站字,澳門也一樣,我實地考察過,出入口也有站字。別一切都怪我好不好!--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0:46 (UTC)
- @Owennson:出入口及信息牌上写的都是大写的S。这里不是英文维基百科,那里的共识这里不一定通用。澳门的东西我不熟悉,建议找更熟悉当地情况的编者去解决。不过如果那边的出入口里也是不加站字的话,那不加也没问题。 (・▽・💠)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9日 (三) 10:40 (UTC)
- 報站唄。我才不相信地鐵公司會在報站的時候說The next ZHAN is XX呢。--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1:05 (UTC)
- @Owennson:报站语音什么时候能分出大小写了...还是那句话,我熟悉的上海、苏州及杭州的站名中用的都是Station,天津的英文站名建议询问熟悉天津地铁的编者,或者直接咨询天津地铁公司或外事办等相关部门。
我这样说然后阁下肯定又说我在怪你了... (・▽・💠)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9日 (三) 11:12 (UTC)- 天津地鐵的英文站名,多說無謂,給你一張圖最清楚了。
- @Owennson:报站语音什么时候能分出大小写了...还是那句话,我熟悉的上海、苏州及杭州的站名中用的都是Station,天津的英文站名建议询问熟悉天津地铁的编者,或者直接咨询天津地铁公司或外事办等相关部门。
- 我要用ZHAN來拼音?別做夢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1:17 (UTC)
- 別忘記你強調的格式是全世界的車站都要使用的。會遇上問題是必然的,而且反對者眾也可預料。閣下加入站字的要求已被澳門的維基人回退,以「無共識」作判斷,不應加入。這也可反映閣下加入站字的要求才是無理吧。--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1:21 (UTC)
- @Owennson: ...我什么时候说过全世界的車站都要使用的啊?以“无共识”做判断的话阁下在上海地铁那些删去站字的不是照样要被回退。另外在澳门那些加入站字的是阁下不是我。阁下又不是我的傀儡。(・▽・💠)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9日 (三) 11:25 (UTC)
- 是你要求加入站字是必須的,而且你的語氣表示全世界的車站條目都要跟隨。於是我才會加回去,也在澳門加,現在被回退了,當然是你的問題,主意是你出的。--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1:36 (UTC)
- @Owennson: ...我什么时候说过全世界的車站都要使用的啊?以“无共识”做判断的话阁下在上海地铁那些删去站字的不是照样要被回退。另外在澳门那些加入站字的是阁下不是我。阁下又不是我的傀儡。(・▽・💠)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9日 (三) 11:25 (UTC)
- @Owennson:@Yveltal:兩位好。本人最近才開始編輯維基,如果回退的做法有不妥之處深感抱歉,望請告知。個人是支持不加的,理由是模板設計在站名下方有路線的顏色是模擬了線路圖的設計,而線路圖基本上不加「站」。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共識,不必因一個未成定局的討論就將中文維基所有車站條目都改一遍。中國大陸的情況我不瞭解不好評論,但港鐵和澳門輕軌的出口都是有「站」的,而且Station都是大寫。港澳的情況可能跟中國大陸有不同,而且澳門輕軌是港鐵營運的,設計與港鐵相似,而且澳門基本上沒有主理輕軌條目的人,所以也沒有共識或習慣。所以建議跟香港方面溝通好,先改香港的部分,沒有爭議後再改澳門也不遲,道理也充分很多。--fei0316留言♹ 貢獻♹ I was just a no one only yesterday 2020年1月29日 (三) 11:37 (UTC)
- @Fei0316:感谢阁下的留言。我也认为將中文維基所有車站條目都改一遍这种操作不是很合适,且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并取得一定的共识。不过就事论事,作为infobox的最开头,我认为写歧义较小的带站字的全称可能更为合适。如果说模拟站名标的写法的话可能像日语维基百科这样在下方另起一行会比较好。(・▽・💠)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9日 (三) 11:53 (UTC)
- 好吧,就當Yveltal你從沒打算過全球統一格式好了。但依閣下的編輯,至少是有統一全中國的格式的傾向的。但是不知何解,閣下對站字無比堅持,連我都要屈服。可是不是人人都接受Infobox加站字。--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1:50 (UTC)
- @Owennson:我只是在编辑我所了解的车站条目,无法理解阁下是怎么看出那种倾向的。Sanmosa在互助客栈那里说阁下有点强词夺理,现在看起来也的确是这样。在阁下做出建设性回复之前我估计暂时不会回复阁下的留言了。(・▽・💠) | 一键peko 2020年1月29日 (三) 11:54 (UTC)
- 老實說station還是Station我反而不覺得有站沒站來得重要,畢竟上面的幸福公園站還是全大寫的。噢,難道英文站名全大寫的也要跟著全大寫?--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29日 (三) 16:13 (UTC)
- @Owennson:我觉得中文维基百科的车站条目里写英文名的目的只是为了忠实的呈现该站的官方外文名称,这点与英维的条目命名需要考虑英文的使用习惯不同。既然官方都用大写那肯定有它的理由(个人推测是某国标的规定),那照着写就行了,没有必要改成小写。
- 不过天津那个全是拼音大写的我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英文名,但是既然有的城市按照那个国标把路翻作lu,那把站翻作zhan也不足为奇。当然阁下如果是主编想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最好去问当地的地名办或外事办,在这里再怎么讨论也得不到最终结果的。(・▽・💠) | 一键peko 2020年1月30日 (四) 00:36 (UTC)
- 就當是英文好了。全大寫加ZHAN顯示。這樣就不會有問題了。只是我又要推倒重來了。(感覺就像在追求政治正確一樣)。
- 我想了一下,可能是閣下不了解我,我的習慣是要一口氣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而且十分徹底,我要修改擴充的是400多個上海地鐵車站,而閣下則是有空有資料才補。我的版本一旦需要更改,400多個車站都要同步更改,所以每次我不滿意格式的原因就是如此,影響甚廣,徒增工作量,正因如此我的反應也會特別大。這是我和閣下最大的不同。--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30日 (四) 14:47 (UTC)
- @Owennson:我能理解也看得出来阁下是想为中文维基百科的轨道交通条目做大贡献的。也许我应该看一下阁下的贡献记录来更了解一下阁下。不过阁下既然有把上海地铁车站条目全部更新一遍的计划,那能否先把11号线的光明路站这个条目改善一下?(・▽・💠) | 一键peko 2020年1月30日 (四) 17:54 (UTC)
- 嗯,擴充更新的話,我是按照線路編號逐個來,11號線自然要排到第十一位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30日 (四) 18:33 (UTC)
- @Owennson:算了,直接说一下阁下在上海地铁条目编辑时我发现的一些问题吧,免得到时候一遍一遍的再改。
- 1. 像上海火车站站这种虽然中文有两个站,但是英文站名只有一个Station。
- 2. 关于infobox里运营机构这一栏,建议参考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组织结构来写。除了苏州那三个站,运营机构都是申通地铁(的运营分公司),所以要么就写明上海地铁第几运营公司,要么就直接写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写成所属系统的上海地铁是不正确的。
- 3. 管辖机构这一栏同上。不过这个owner翻成管辖机构真的对吗?Infobox rail system-route里的owner翻的是拥有者。而且看了一圈英文维基百科基本上没填这个参数的,想参考也参考不了。所以我建议最好暂时不填这个参数。
- 4. 位置那一栏为了增强可读性建议在区县后换行。
- 5. 使用状态写的运营中我觉得没有必要。大多数车站都是运营中。当然阁下硬要加也不强求。
- 另外如果需要一次更新400多个车站需要关于它们的大量的知识储备,而且看了下阁下对北京地铁的编辑,平均对每个车站条目的编辑数基本在10次以上。所以要避免增加工作量就应该事先确定下一种格式,比如先选某一个车站做例子,过个一段时间当自己觉得没问题且其他编者也觉得没问题后再扩展到所有车站。
- 以及阁下下决心要扩充上海地铁所有车站的话,这里建议阁下下载一个metro大都会,里面有各个车站详细的首末班时间、出入口、站层图等信息(甚至比官网还强)。另外虽然不能作为可靠来源,地铁族及上海轨道交通俱乐部等论坛里有很多图片之类的有用的信息,而且有问题的话在那边应该会解决的更快些。
- 以上。祝编安。(・▽・💠) | 一键peko 2020年1月31日 (五) 01:03 (UTC)
- 就我所知,owner和operator存在的原意是車路分離(軌道和列車分屬不同公司,即第二、三種鐵道事業)的時候用的。但地鐵幾乎不會這樣,所以...
- 位置一項的話,Infobox自己就有三個參數,country、borough、address,對應國家、省/州市區縣、地址。不過我實在懶得這麼區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31日 (五) 02:52 (UTC)
- @Owennson:所以什么?不过这看起来像是infobox station翻译的锅,运营管理也算管辖,整备保有也算管辖,甚至更倾向于运营。(・▽・💠) | 一键peko 2020年1月31日 (五) 03:21 (UTC)
- 要是改成擁有者和運營者可能會好一點。--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31日 (五) 07:21 (UTC)
- @Owennson:所以什么?不过这看起来像是infobox station翻译的锅,运营管理也算管辖,整备保有也算管辖,甚至更倾向于运营。(・▽・💠) | 一键peko 2020年1月31日 (五) 03:21 (UTC)
- 嗯,擴充更新的話,我是按照線路編號逐個來,11號線自然要排到第十一位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30日 (四) 18:33 (UTC)
- 容我差个嘴@Owennson:,这个位置一項的話有必要分开,如阁下认为做这些是多此一举的话,我可以在阁下完成翻新后补充地址,因为我对那个还是比较了解的,而且参数设计来就是这样用的。 angys →讨留奖 2020年1月31日 (五) 13:23 (UTC)
- @*angys*:话说borough这个参数里填的是精确到县市区还是乡镇街道?(・▽・💠) | 一键peko 2020年1月31日 (五) 13:39 (UTC)
- 考慮到地鐵站多數都是位於市區,我自己會將市和區都寫在borough內,街道則寫在address裡。不過這是個人習慣。@*angys*,大致上可以做,我辛苦一些就是了,不過country參數用在港澳台的話就有很多政治問題,港澳台的車站暫時不使用。--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月31日 (五) 14:21 (UTC)
- @*angys*:话说borough这个参数里填的是精确到县市区还是乡镇街道?(・▽・💠) | 一键peko 2020年1月31日 (五) 13:39 (UTC)
- 另车站结构里面的那个模板个人认为可以加个“验票闸门”,这样可以让读者区分付费区通道和非付费区的。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2日 (日) 10:27 (UTC)
比如 -parking(适用于有p+r的地铁站) -bicycle(适用于有自行车停放处的地铁站) -tracks(地铁车站也应该加这个吧) -levels(表示有几层) -type(xx站,xx代表地铁/单轨/轻轨等) -other(比如可以写 公交、计程车等接驳设施) 不知阁下、User:Owennson和@Sanmosa:意见如何 (备注:那个SS15站以及其他吉隆坡车站的末班车有分周日和工作日 各位觉得应该如何呈现)
- 另外,阁下使用杭州的哪个地铁车站作为格式参考呢?(就大概是“先驱”的概念,以该车站的格式为准)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2日 (日) 12:29 (UTC)
- @*angys*:icon方向用
arrow
参数可自定义。因为最初想的是用在大陆的地铁系统里,所以默认写了右行规则,不过为了例外加了arrow这个开关的。站台编号如果有模板的话用number
,没有的话用label
就行。具体的模板文档里好像有用例。中央艺术坊站那个我试了下:
2层 1号站台 5 格拉那再也线 往鹅唛(占美清真寺) 岛式站台,右侧开门 2号站台 5 格拉那再也线 往布特拉高原(吉隆坡中央) 1层 格拉那再也线车站大厅 询问处、自动售票机、验票闸门、轻快铁车站控制台、轻快铁入口、便利商店、付费区通道、往吉隆坡站的行人天桥。 付费区通道 地面 街道 入口A和B、巴士总站、计程车总站、便利商店、吉隆坡快捷通售票柜台 地下1层 双溪毛糯-加影线车站大厅 捷运车站控制台、询问处、自动售票机、验票闸门 地下2层 1号站台 9 加影线 往加影(国家博物馆) 岛式站台,右侧开门 2号站台 9 加影线 往双溪毛糯(默迪卡)
- 然后条目内容那个章节位置和名称之类的,我倒是觉得不必强制定一个规定。毕竟每一个编者的用语往往都会有些差异,要统一的话估计也不容易,只要不写的离谱应该就行。
- infobox参数那个,主要是有些车站条目正文就那么一点,加个很长的infobox感觉看起来很奇怪...像type=地铁站/status=运营中这种一望而知的一般的车站不加应该也没事。当然如果是比较复杂或者特殊的车站的话像tracks、connections和levels这种加上也行。
- (・▽・💠) | 一键peko 2020年2月2日 (日) 13:19 (UTC)
- 了解,因为虽然已经2020了不过我对于做那个楼层的还是很不熟悉(都是从英维抄的,英维品质也不堪入目),很多都要自己去摸索。另我infobox参数确实如阁下所说,status跟type基本不变(像重庆那样就是例外),而status这个呢就nCov时使用吧,type随意。另外在此诚邀@Yh6987tla:、@Leiem:、@Houseyoung:、@Siyuwj:、@Windmemories:、@Painjet:、@Hat600:、@Kmchang28:、@Wahsaw:、@NTooru:、@Arnie97:、@MNXANL:参与关于车站的讨论。(其实我觉得之前阁下和O君应该在城市轨交讨论页讨论的,不过到最近才发现,不说都不知道呢,或者可以考虑特别做一个页面,以后就在那边咨询 一直在阁下的用户页留言怕会麻烦阁下而已)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2日 (日) 13:31 (UTC)
- 是否加站/station可以按官方的来,station的s大小写英文维基百科好像有讨论。其它格式的话只要方便阅读就行。--Leiem(留言·签名·传送门) 2020年2月2日 (日) 13:36 (UTC)
- @*angys*:要不移去Wikipedia talk: 铁道专题吧。
最近为写report看战前的日语看得头晕,暂时先歇一会orz(・▽・💠) | 一键peko 2020年2月2日 (日) 13:37 (UTC)
- @*angys*:要不移去Wikipedia talk: 铁道专题吧。
- 对于infobox中是否出现“站/station”,个人倾向于不加,中国大陆有不少地铁站以火车站命名,如“上海火车站”和“郑州火车站”均为地铁站名,若加站字,那就成了“上海火车站站”和“郑州火车站站”,虽符合命名规则,但不符合汉语习惯,读起来很别扭。若其他的站名有站字而这些站没有,又不合规则(毕竟站名不叫“上海火车”)。另外,英文维基中各种铁路车站在infobox中也是统一只有站名,不出现station或railway station的,虽然中文维基不一定要照搬,但亦可以参考。 -在水一方(留言) 2020年2月2日 (日) 15:59 (UTC)
- (:)回應@Windmemories:上海、杭州、天津、沈阳等城市均使用“站站”来命名火车站前地铁站,且媒体报道以及地方志等都有使用该名称,所以没有什么不符合汉语习惯的。c.f. 乌镇镇、津市市。另外像苏州新区火车站 (地铁)的正式站名就只有一个站字,写成“苏州新区火车”当然不行,但如果其他车站不加站字,默认带站的正式名称是显示的名称+“站”字的话,那么会有读者误认为名称是苏州新区火车站站的。以及一个enwiki的例子:Ginza Station。(・▽・💠) | nanodesu 2020年2月4日 (二) 09:53 (UTC)
- (:)回應@Yveltal:“XX站站”的情況如果是正式命名,当然是符合规则的,这点我不否认,但我仍认为这样阅读起来会有些别扭。另外同样是苏州新区火车站 (地铁)的例子,如果其他车站都加了站字,读者看这个条目的时候也有可能会误认为站名是“苏州新区火车”(其实阁下所言也有道理,我更认为这是官方正式命名本身不够严谨导致的问题)。我之前在编写郑州地铁车站条目时主要参照了英维(除日本外)和港铁车站条目的标准没有加“站/station”,中文维基也可就此问题讨论并达成共识。-在水一方(留言) 2020年2月4日 (二) 10:52 (UTC)
- (:)回應@Windmemories:上海发布之前解释过这个东西:前面一个站是指地名,后面一个站是指轨交站点名。理解逻辑了之后读起来就不别扭了。(不过确实,甚至还有官方自己都搞不灵清的例子:余杭高铁站)。我主要是因为长三角的地铁条目一直以来infobox里都是带站的,而且日维里也是这样。之前Owennson阁下把上海地铁车站里的一些站字全都去了,然后我点进富锦路站那个条目一看infobox还以为点到道路条目里来了... (・▽・💠) | nanodesu 2020年2月4日 (二) 11:07 (UTC)
- (:)回應@Yveltal:“XX站站”的情況如果是正式命名,当然是符合规则的,这点我不否认,但我仍认为这样阅读起来会有些别扭。另外同样是苏州新区火车站 (地铁)的例子,如果其他车站都加了站字,读者看这个条目的时候也有可能会误认为站名是“苏州新区火车”(其实阁下所言也有道理,我更认为这是官方正式命名本身不够严谨导致的问题)。我之前在编写郑州地铁车站条目时主要参照了英维(除日本外)和港铁车站条目的标准没有加“站/station”,中文维基也可就此问题讨论并达成共识。-在水一方(留言) 2020年2月4日 (二) 10:52 (UTC)
- (:)回應@Windmemories:上海、杭州、天津、沈阳等城市均使用“站站”来命名火车站前地铁站,且媒体报道以及地方志等都有使用该名称,所以没有什么不符合汉语习惯的。c.f. 乌镇镇、津市市。另外像苏州新区火车站 (地铁)的正式站名就只有一个站字,写成“苏州新区火车”当然不行,但如果其他车站不加站字,默认带站的正式名称是显示的名称+“站”字的话,那么会有读者误认为名称是苏州新区火车站站的。以及一个enwiki的例子:Ginza Station。(・▽・💠) | nanodesu 2020年2月4日 (二) 09:53 (UTC)
- status我還是會加的。最近nCov導致很多地鐵都關站了,港鐵被打砸燒的也不少(我在1月的時候還把93個港鐵站跑透透,把被破壞的設施全拍下來,準備上載到commons),另外還有建設中和規劃中車站。我不認為這是個可有可無的參數。--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3日 (一) 06:42 (UTC)
- 是否加站/station可以按官方的来,station的s大小写英文维基百科好像有讨论。其它格式的话只要方便阅读就行。--Leiem(留言·签名·传送门) 2020年2月2日 (日) 13:36 (UTC)
- 在富锦路站内依据最新格式修改了,只是楼层分布跟出口那个我不太会。另@Windmemories:君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先使用河南工业大学站作为格式更新的测试吗?另外“站”的争议郑州我先不动,其他地区的编者欢迎踊跃提出意见。
- (:)回應@*angys*: 好的,没有问题。关于是否加“站”字的问题,我建议在有共识之前不要大规模改动现有条目。-在水一方(留言) 2020年2月4日 (二) 13:50 (UTC)
- 好吧,待会我改改,让你看看。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4日 (二) 14:28 (UTC)
- (:)回應@*angys*: 好的,没有问题。关于是否加“站”字的问题,我建议在有共识之前不要大规模改动现有条目。-在水一方(留言) 2020年2月4日 (二) 13:50 (UTC)
- 了解,因为虽然已经2020了不过我对于做那个楼层的还是很不熟悉(都是从英维抄的,英维品质也不堪入目),很多都要自己去摸索。另我infobox参数确实如阁下所说,status跟type基本不变(像重庆那样就是例外),而status这个呢就nCov时使用吧,type随意。另外在此诚邀@Yh6987tla:、@Leiem:、@Houseyoung:、@Siyuwj:、@Windmemories:、@Painjet:、@Hat600:、@Kmchang28:、@Wahsaw:、@NTooru:、@Arnie97:、@MNXANL:参与关于车站的讨论。(其实我觉得之前阁下和O君应该在城市轨交讨论页讨论的,不过到最近才发现,不说都不知道呢,或者可以考虑特别做一个页面,以后就在那边咨询 一直在阁下的用户页留言怕会麻烦阁下而已)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2日 (日) 13:31 (UTC)
目前我主要是在拱宸桥东站进行调整,所有我更新的车站格式都会以该站作为参考,感谢nanodesu君的研发。目前计划先更新(我主要是辅助,毕竟我不住内地,其他还看在地编辑的踊跃相助了)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厦门、福州、呼和浩特和(郑州等站的争议结束后才能去处理),北京天津的也可以考虑。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4日 (二) 13:13 (UTC)
- 目前做了Template:Infobox station/auto供自动产生参数,欢迎进行修改,以后如果要批量新建地铁条目就用这个了,另外接下来的格式也会以这个为准,除了“站”有待商榷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4日 (二) 14:28 (UTC)
- @*angys*: 我稍微改了下那个模板,理论上现在应该不用手动写adjacent station和路线标志那些模板了。不过一次性只能添加一条线路的信息,第二条以上还得subst后手动加上。(・▽・💠) | nanodesu 2020年2月4日 (二) 15:14 (UTC)
- @Yveltal:,谢谢帮助,这样以后新地铁车站就不必麻烦了,不过我加了个版本号,以避免以后更新不一致,另外我在钟宅站进行了测试,adjacent竟然还是五缘湾往五缘湾,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4日 (二) 17:13 (UTC)
- @*angys*:那个好像是模块里用的是繁体字但条目里用的是简体,然后就对应不起来... (・▽・💠) | nanodesu 2020年2月5日 (三) 03:54 (UTC)
- @Yveltal:这样的话那个注解还得在doc那边列出,以避免被误解用途。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5日 (三) 04:48 (UTC)
- @*angys*:emmm我直接写参见了。阁下觉得要具体写的话可以把主模板doc里的对应内容复制过来。(・▽・💠) | nanodesu 2020年2月5日 (三) 05:00 (UTC)
- @Yveltal:这样的话那个注解还得在doc那边列出,以避免被误解用途。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5日 (三) 04:48 (UTC)
- @*angys*:那个好像是模块里用的是繁体字但条目里用的是简体,然后就对应不起来... (・▽・💠) | nanodesu 2020年2月5日 (三) 03:54 (UTC)
- @Yveltal:,谢谢帮助,这样以后新地铁车站就不必麻烦了,不过我加了个版本号,以避免以后更新不一致,另外我在钟宅站进行了测试,adjacent竟然还是五缘湾往五缘湾,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4日 (二) 17:13 (UTC)
- @*angys*: 我稍微改了下那个模板,理论上现在应该不用手动写adjacent station和路线标志那些模板了。不过一次性只能添加一条线路的信息,第二条以上还得subst后手动加上。(・▽・💠) | nanodesu 2020年2月4日 (二) 15:14 (UTC)
- 看了下,那边几个解释我有异议
- type
- 车站类型。请使用
XX的XX站
格式,比如上海地铁的地下地铁站
。如果没有填写会尝试从维基数据源调取数据。
这个“上海地铁的地下”很多余,一般就直接地铁站/单轨站,英维也是如此,虽然是打算不适用在内地单系统城市,不过还是要先改改 另外connections那边写的是给公交使用。levels的概念是如果1楼(Ground)是车站入口,然后2是大厅3是站台,这样算高架3还是2层?而intechange除了垂直换乘还有什么种类适合填的也应该列出。这里statiom hour好像有点难获取,而service hour的话可以理解是拿首班车跟末班车时间吧?然后那个Auto的感觉还需要按顺序排列,那边的体育西路示范也需要修改下。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5日 (三) 05:08 (UTC)
- @*angys*:,我建議非換乘站就不必加入XX線:YYY的內容,畢竟線路就一條。還有<!-- -->也太多了吧。--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6日 (四) 10:31 (UTC)
- @Owennson:,那个是旧版本,新版本y君已经于昨日更新了,不过上面的请求还在等待他回应,目前auto模板还属于测试版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6日 (四) 10:48 (UTC)
- type參數可能是用於顯示所屬系統的。但不知何解在中文顯示變成了車站級別。奇怪。--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6日 (四) 11:27 (UTC)
- (:)回應@*angys*:type那个参数看英维的
原版好像的确是像Owennson君所说的显示所属系统,可能跟owner这个参数一样在本地化的时候出现了点偏差。levels我暂时还是不往里加了,不知道怎么处理夹层/侧式站台换向通道这些东西。station hour在很多车站的出入口有贴,service hour应该就是首末班时间,加了first和last的话估计不写也没事。另外同意auto里参数按顺序排列。(・▽・💠) | nanodesu 2020年2月6日 (四) 12:04 (UTC)
- 此外对于参数里所填的内容建议参考Help:信息框所写的以简练的形式呈现,尤其是启用日期和站台那两栏。对于把每条线路的这些信息都塞进infobox里我暂时不反对,不过像虹桥2号航站楼站那样把具体到某个站台都写进infobox里是真的没必要。但是启用日期栏建议只写最早的日期(下面的cat里也只加了一个年份),毕竟这个infobox的主语是车站,线路部分作为车站的一部分写在正文里就行。站台和股道也一样,与其写每条线路有几个不如直接写出这个站一共有几个。
- 例外是首末班时间栏,因为放在infobox里比放在正文里更合适。但是这些内容的主语是线路,车站可不会移动,所以即使只有1条线路也应该标明这个首末班时间是哪条线的。(・▽・💠) | nanodesu 2020年2月6日 (四) 12:04 (UTC)
- 我反而認為啟用日期、站台、股道等要分開各線來寫,當然如果一致的話就用「各幾個」「各幾條」解決了,龍陽路站的16號線就是特立獨行的4條軌道,難道要和其他軌道合算成10條軌道嗎?這裡又不是國鐵,沒有必要合算。--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7日 (五) 04:34 (UTC)
- @*angys*,我其實不明白,弄auto出來做甚麼?用auto時輸入的資料回比人手輸入少嗎?我也可以直接由別的車站Ctrl+C和Ctrl+V,不需要用到auto。--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7日 (五) 04:41 (UTC)
- 用戶:owennson,主要是有利于统一格式,你想想看你Ctrl V然后去另外一个地铁站,人家也这样做,可能人家也复制到了旧版,自然格式就会差很多。就上海来说还有station infobox在使用,以及各种pre什么的,排列顺序也是。当然auto估计是不能用在香港的,香港还有一些特别参数,要用复制法。另外用auto以后创建大陆新地铁站也更为简易,现在内地起码有10多种格式,有了auto后格式化起来,日后处理会比较简单。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7日 (五) 06:23 (UTC)
- 算了算了,我觉得杭州地铁现在的格式就蛮好的,不如多扩充一下条目正文。不过(:)回應@Owennson:启用日期、站台及股道这种属于车站的属性,各线内容要分开来写的话最好参照enwiki、jawiki以及zhwiki的日本铁路车站条目把线路放在最后的括号里且不带颜色,以突出重点内容。以及启用日期最好不要加入某个站台或者出入口这种过度细节的东西。(・▽・💠) | nanodesu 2020年2月7日 (五) 09:15 (UTC)
- 以及status既然被放在其他信息中,那建议只在暂停运营等特殊情况下使用。(・▽・💠) | nanodesu 2020年2月7日 (五) 09:18 (UTC)
- 真是奇怪,當初要求要各條線路以顏色清楚分明以突顯主題的不正是閣下嗎?改變主意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7日 (五) 09:23 (UTC)
- (:)回應@Owennson:我只是说首末班车那栏。另外通过讨论以及参考其他示例理解了逻辑而改变想法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不然怎么达成共识。(・▽・💠) | nanodesu 2020年2月7日 (五) 10:03 (UTC)
- 基本上杭州的格式是最完善的,若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应该可以开始大规模替换了吧。(像之前我就在厦门那边用了杭州格式,现在也调的7788了,只是刚刚停电,晚上开始处理上海)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7日 (五) 10:12 (UTC)
- @*angys*:话说启用日期那一栏我在三坝站那里预览了一下,如果加上(n年前)这个的话各线分开写的时候会变的很长。我想直接只写日期好像也行?其他的我觉得没有问题了。(・▽・💠) | nanodesu 2020年2月7日 (五) 10:23 (UTC)
- 幾年前的那個還好吧。auto先上線就好,常州地鐵的Infobox超扁的。--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7日 (五) 10:29 (UTC)
- @Yveltal:看了三坝站,日期的话用start date是方便以后只要更改数字,用文字的话感觉不太好(也可以说是以后复制去英维不用改january等),至于n年前嘛,我看了不会觉得长啊,还是说有更多极端的例子(就很长的日期),我还是比较偏向使用目前auto里的日期格式,至于上面所说的就麻烦阁下到auto doc更新了,谢谢您。另外platform个人觉得最好是加链接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7日 (五) 10:31 (UTC)
- @*angys*:Special:Permalink/58031733。而且下面的车站服务时间几个字和后面的数字变得贴在一起了,看起来有点奇怪。platform加链接好像只能手动...前面有个加不了链接的“n个”...倒是运营公司那里好像可以加个链接(・▽・💠) | nanodesu 2020年2月7日 (五) 10:44 (UTC)
- @Yveltal:,这样的话用路线标志blink放在前面可以吗?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7日 (五) 10:51 (UTC)
- @*angys*:2←这种大色块放在正文和表格里感觉有点突兀...
嘶这个模版没有不显示时间长度的开关的吗啊方便只要更改数字的话可以用t:Start date (・▽・💠) | nanodesu 2020年2月7日 (五) 11:00 (UTC)
- @*angys*:2←这种大色块放在正文和表格里感觉有点突兀...
- @Yveltal:,这样的话用路线标志blink放在前面可以吗?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7日 (五) 10:51 (UTC)
- @*angys*:Special:Permalink/58031733。而且下面的车站服务时间几个字和后面的数字变得贴在一起了,看起来有点奇怪。platform加链接好像只能手动...前面有个加不了链接的“n个”...倒是运营公司那里好像可以加个链接(・▽・💠) | nanodesu 2020年2月7日 (五) 10:44 (UTC)
- (:)回應@Owennson:我只是说首末班车那栏。另外通过讨论以及参考其他示例理解了逻辑而改变想法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不然怎么达成共识。(・▽・💠) | nanodesu 2020年2月7日 (五) 10:03 (UTC)
- 真是奇怪,當初要求要各條線路以顏色清楚分明以突顯主題的不正是閣下嗎?改變主意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7日 (五) 09:23 (UTC)
- 以及status既然被放在其他信息中,那建议只在暂停运营等特殊情况下使用。(・▽・💠) | nanodesu 2020年2月7日 (五) 09:18 (UTC)
- 順便說一下,我在Template:Infobox station申請修改中,owner和operator的問題有望改善,另外type和classification的問題不懂得處理,可能留待下次,另外加入了image2和caption2的參數,到時候可以顯示第二張照片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7日 (五) 10:56 (UTC)
- 这样就换成那个吧,基本上问题都解决了,只是auto模板参数就有待阁下处理了。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7日 (五) 11:07 (UTC)
- 附注,等o君先解决那个infobox的才大量更新,这里基本上讨论协商得差不多了。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7日 (五) 14:34 (UTC)
- 这样就换成那个吧,基本上问题都解决了,只是auto模板参数就有待阁下处理了。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7日 (五) 11:07 (UTC)
其他相关
编辑@Yveltal:,拱宸桥东站里面的出口标示指的是?是道路位置还是说地铁站内有个告示?(类似这东西?)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2日 (日) 13:51 (UTC)
- @*angys*:阁下的图我打不开...)是出入口牌子上写的名称。(・▽・💠) | 一键peko 2020年2月2日 (日) 13:56 (UTC)
- 估计是推特在内地被ban吧,c站也有类似的,这样估计其他城市的出口可能也有,不过没有的就不用放“出口标示”一栏吧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2日 (日) 14:01 (UTC)
@owennson:,owner和operator的问题有望改善,请问这个解决了吗? angys →讨留奖 2020年2月12日 (三) 16:12 (UTC)
- User:*angys*,Infobox都沒有修改,當然沒有了。卡在雙圖片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12日 (三) 16:16 (UTC)
插個話
编辑誰要幫忙存檔一下該專題18年和19年的討論,感謝--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0年2月3日 (一) 15:47 (UTC)
鐵路站地址加郵編
编辑既然可以隨編者可加可不加郵編的話那就關閉討論串吧,日後如有新意見者,再自行開個討論串即可。--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0年2月18日 (二) 14:29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最近我看到有些地鐵站、火車站在地址加上郵編(尤其是新加坡)。真的有必要嗎?我想沒有人會寄信到地鐵站吧?--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5日 (三) 06:26 (UTC)
- i郵箱自助服務?Heartingvia(留言) 2020年2月5日 (三) 06:58 (UTC)
- 也沒必要禁止這樣做吧?ꓢꓯꓠꓟꓳꓢꓮ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2020年2月5日 (三) 10:36 (UTC)
- 好奇一問@owennson:既然Template:Infobox station討論那麼踴躍,何不考慮問問看在這模板請管理員增加此參數?--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0年2月15日 (六) 13:22 (UTC)
- 就是不想顯示郵編才會這樣寫,當然不會要求增加參數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2月15日 (六) 14:01 (UTC)
- 還是看編者個人喜好吧,可加可不加。——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2月16日 (日) 07:13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关于tag-prose的使用
编辑请教一下,经常有人在铁路车站和线路上添加prose的tag,标明“此文章应改写为散文”?这种改写的意义在哪里,不太理解的说。Xinxi09(留言) 2020年3月1日 (日) 09:28 (UTC)
建议修改部分中国高速铁路条目“客运专线”的命名
编辑各位,在下今年2月才开始加入维基百科的编辑,最近发现维基百科内大量的中国高铁线路条目滥用”XX客运专线“作为条目名(例如:设计时速250成贵客运专线、西成客运专线等;设计时速350宁杭客运专线、商杭客运专线、成渝客运专线等)。
以上海局集团“长三角铁路”微博为例,搜索关键词“客专”或“客运专线”2020年至今只出现8次。无论是民间或者是新闻报道中约定俗成多数情况下均以“XX高铁”作为名称来讨论、报道,相反”客专“一词极少出现。
根据优良条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铁路#线路命名一节:
“ | 中国大陸高速铁路的命名比较混乱,一些民众、专业媒体,甚至铁路部门都没有完全对所有的名词概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路线命名的主要规则有[1]: | ” |
若以此为标准,所有在2009年後通车的高速铁道线均应以“XX高速铁路”作为条目名。但在上面引用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里我没有找到相关具体描述,我也没有在网上找到国铁对于铁路命名规范的标准。
根据上海局集团2019年4月底的调图文件[1],第2页第3条中提到”宁蓉、宁杭高速、沪昆高速、金温线“,其中宁杭高速线在维基百科内条目名为宁杭客运专线、沪昆高速线为沪昆客运专线。
根据上海局集团2019年12月底的调图文件[2],第3页第11条中提到”徐兰高速、京港高速、合福高速、宁安客专线“,其中合福高速在维基百科内条目名为合福客运专线。
又根据最近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高速列车图鉴》(作者为铁路媒体人罗春晓)一书中附有中国高速铁路网及枢纽示意图,其中基本上200以下命名为“XX线”,250及以下命名为客运专线,300及以上命名为高速线。(少部分以城际线命名)[3]
我建议可以以此书命名为标准对维基百科内部分高速铁路名进行修改。时速300以上以”XX高速铁路“命名;250-300以”XX客运专线“命名;200及以下以”XX铁路命名“;部分如沪宁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等以城际铁路命名的保持不变。
希望各位能提供相关意见,感谢
--木靈芝(留言) 2020年5月29日 (五) 05:34 (UTC)
参考資料
-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集团,国家铁路局. TB 10621/2014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PDF). 中国铁道出版社: 1. 2014-12 [2019-10-30].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速度为250-350公里/小时、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客运专线铁路,设计速度分为250公里/小时、300公里/小时和350公里/小时三级。
- 我看了一下今年7月上局的调图文件,里面有些线路称高速线,有些称客专线。如沪宁城际铁路在调图文件里称沪宁高速线。某些条目取名为客专线是因为他们工程建设的时候叫XX客专,但是运营的时候改成了XX高速线。我个人觉得没有特殊必要的话维持先到先得就行,或者统一改到调图文件里的官方称呼。Itcfangye(留言) 2020年5月29日 (五) 19:46 (UTC)
- (:)回應,我建议修改最主要原因还是部分线路“XX客运专线”这样的称呼无论在日常交流、媒体以及官方等处出现频率太低了,更何况在调图文件里的官方称呼这些线路名不是“客运专线” 木靈芝(留言) 2020年6月1日 (一) 04:58 (UTC)
- 另外@N509FZ、Owennson、MNXANL、又黑蜗壳、Yveltal、Windmemories几位铁道专题参与者,不知各位前辈对命名方面有什么看法 木靈芝(留言) 2020年6月1日 (一) 05:06 (UTC)
- (~)補充:还有一种情况,有一部分使用同一工程名的线路在运价里程表中是分两段命名的(如:哈大客运专线=京哈高速线沈哈段+沈大高速线,商杭客运专线=京港高速线商合段+合杭高速线)。--N509FZ TXN -TXQ 2020年6月1日 (一) 05:23 (UTC)
- (~)補充:还有一种情况,运价里程表中有一部分线路实际存在多段工程名,比如宁蓉线由合宁铁路、合武铁路、汉宜铁路、宜万铁路、渝利铁路、遂渝铁路组成。在建议严格按照调图文件中的命名法,即宁蓉线,介绍各段组成及运营情况;另外分段介绍每段工程建设情况,即宁蓉线合宁段、宁蓉线合武段、宁蓉线汉宜段、宁蓉线宜凉段、宁蓉线凉渝段、遂渝线(注意没有宁蓉线遂渝段的说法)、遂成线(注意不是达成线)。高速铁路以“高速线”结尾,如宁杭高速线、沪昆高速线。DCInfo(留言) 2020年6月3日 (三) 15:33 (UTC)
- 调图文件里的有些名称实在常用性太低了。有些线路的常用名我感觉还是要再考察考察,存在早期称为客运专线然后中维以此为标题,但建设的时候改称高速铁路或铁路的情况。Itcfangye(留言) 2020年6月4日 (四) 07:04 (UTC)
- 个人不反对以上所有提议,但有必要(~)補充:这算是第三次了?(见第一次、第二次,以及其他相关提案1、相关提案2)@Hat600、@Qa003qa003 MNXANL 贡献 讨论 2020年6月7日 (日) 04:05 (UTC)
我大致整理了下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前几次建议似乎都没有贯彻到底,希望这次提出的标准将来能作为维基百科中国铁路条目命名规范的一部分。
以下是我总结的命名规范,如果有补充和意见欢迎各位提出进行修改。
中国铁路存在工程名及运营名,且存在同一线路二者名称不一致情况。线路命名无明确公开标准,各线路官方运营名称通常以“XX线、XX高速线、XX客专线”为主,但官方名称多见于不公开发行的调图文件中,未开通线路及部分已开通线路名称并不可考。各铁路局微博、微信平台多以“XX高铁”称呼各铁路名称(以上海局集团“长三角铁路”为例,截止2020年6月12日21643条微博中“客专线”共出现3次;“高速线”共出现4次;“客运专线”共出现11次);媒体报道存在“XX高铁”和“XX客运专线”混用情况。故本次命名标准仅限于维基百科内中国铁路相关条目:
运营时速300及以上以”XX高速铁路“命名;运营时速250-300以”XX客运专线“命名;运营时速200及以下以”XX铁路命名“;(以下简称命名标准)
1.按以上标准对所有高速铁路条目作粗分类後对照《世界铁路图鉴》一书对个别例外条目进行修改。
2.同时参考各铁路局调图文件中正式指定之运营名(若命名存在冲突以第2项为标准)。
3.个别条目同时需要考虑关注度问题,例:沪宁城际铁路在调图文件中称沪宁高速线,“沪宁城际”这一称呼在媒体、民间使用频率远高于“沪宁高速铁路”,故采用沪宁城际铁路命名。此类条目属于一事一议。
5.不涉及“八纵八横规划”中各通道的命名更改。
6.不涉及改造后时速达200以上的既有线路命名更改。
由于中国铁路仍处于大规模规划和建设期,存在独立建设线路以後会合并为一条线路的情况,本次讨论不涉及有关线路合并的讨论。例:京广高速铁路由单独建设的武广高速铁路、石武高速铁路和金石高速铁路三段组成。
此外,存在使用同一工程名的线路运营名分为多段命名的情况:例:哈大客运专线=京哈高速线沈哈段+沈大高速线,商杭客运专线=京港高速线商合段+合杭高速线。此类条目采用建设时工程名,按照上述命名标准命名。即 哈大客运专线命名为哈大高速铁路;商杭客运专线命名为商杭高速铁路。 木靈芝(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15:10 (UTC)
- 我表达下我的观点,就是线路名称应该使用机务段和工务段使用的标准名,他们的名称也是国标,虽然国标经常不更新;客运里程表有很多命名是不一样的,而且经常变动,至于建设一个名字运营可能名字分开的,比如向莆铁路,通车后的历史就应该里在昌福线里面,而昌福线里面的建设历史就简单带过,然后工务段使用的名称。上面说到的“沪宁城际”这种知名度的问题,如果您在这个一个条目采用这种判断,所有的线路都要判断,一定会出现很多介于中间不好判断的情况,而且我手上的资料这条铁路叫“沪宁城际线”,“沪宁高速线”的叫法估计是客运里程表里面的。“杭昌高速线”也是一个例子,沿线没有既有线路但是没叫XX线。“八纵八横规划”规划通道主要是经常媒体报道有一种叫法,但是实际上只是一个通道概念,不能和工务段的线路打等于号,比如起点是南京南前面那个线路所的“沪蓉线”平时都是叫“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但是这不是标准名,“沪蓉线”才是。--Qa003qa003(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0:40 (UTC)
- 另外微信搜索“2019年10月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界示意图”可以看到“沪蓉线”等称呼,也能看到“京沪高速线”其实一直叫“京沪高铁”。--Qa003qa003(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0:54 (UTC)
- 另外高速铁路可以参考这个资料 https://pan.baidu.com/s/1IrQxLctweudvzP-gmMaNyw 提取码:0290,可以看到客专,高速,高铁的叫法都有。--Qa003qa003(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1:14 (UTC)
- 京沪高铁有上市公司简称、铁路工程和铁路运营线三项歧义。京沪高铁IPO的钱要买商杭合福安徽段,严格说已经不存在合并在同一条目的基础。铁路工程方面则有若干非正线工程如天津西站联络线属于京沪高铁工程。 --达师 - 370 - 608 2020年6月26日 (五) 09:01 (UTC)
- 另外微信搜索“2019年10月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界示意图”可以看到“沪蓉线”等称呼,也能看到“京沪高速线”其实一直叫“京沪高铁”。--Qa003qa003(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0:54 (UTC)
- 《铁路客货运输专刊》只要花钱就能买到,不存在不公开发行的问题。 --达师 - 370 - 608 2020年6月26日 (五) 08:58 (UTC)
日本的列車應該統一使用什麼名稱?
编辑番台
编辑日本的鐵路車輛有分為不同「番台」,例如E231系500番台。但是JR九州BEC819系電聯車卻被人把「番台」更改成「型號」和「系列」。故前來詢問大家的看法--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入維半週年紀念 2020年8月27日 (四) 07:41 (UTC)
- 應統一使用“番台”,這是日本鐵路系統對subclass車輛的獨有分類系統,參見番台區分。記得很久以前互助客棧這裡對此已有共識。Alancrh(留言) 2020年8月30日 (日) 03:59 (UTC)
- 番台、番號、番組、定番等詞彙不是中文,「番台區分」應該更名為「日本鐵路車輛編號」。請不要把日文漢字當成中文來用。--Yel D'ohan(留言) 2020年9月6日 (日) 20:37 (UTC)
覺得柴聯車中的「Kiha」是不是也應該討論一下
编辑截止目前,就「Kiha」一詞(原文キハ),我看到如下數個版本:
- 「...KiHa (數字)...」(第三個字母H大寫,空格隔開數字),如JR北海道KiHa 150型柴聯車
- 「...Kiha (數字)...」(第三個字母h小寫,空格隔開數字),如JR北海道Kiha 261系柴油動車組
- 「...KiHa(數字)...」(第三個字母H大寫,不隔開數字),如日本國鐵KiHa40系柴聯車
- 「...Kiha(數字)...」(第三個字母h小寫,不隔開數字),如JR東海Kiha25型柴聯車
是不是也應該討論一下統一成某個版本,話說Kiha可以譯成某個中文詞麼?--Liuxinyu970226(留言) 2020年9月10日 (四) 22:08 (UTC)
- 本人習慣使用KiHa 數字,機車維基也是這樣[4]--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2020年9月11日 (五) 09:37 (UTC)
- 作為開這個分討論的我表示支持Cyril Yoshi建議,(+)支持第一版。--Liuxinyu970226(留言) 2020年9月12日 (六) 07:09 (UTC)
火車站前地鐵站/輕軌站/單軌站
编辑面對這些條目,我們是否應該把火車站/高鐵站和地鐵站/輕軌站/單軌站分開?比如說地鐵站/輕軌站/單軌站另開新段落,另設一個獨立的infobox station模板等(類似日本的處理方式)。台北車站、高雄車站、新左營車站、新烏日車站、大陸各大車站等都可以考慮。--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1月12日 (四) 13:08 (UTC)
- 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统一或者分开。以前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是经讨论合并的,但其他车站有合并也有分开的(比方说分开的杭州东站/火车东站站 (杭州地铁))。Itcfangye(留言) 2020年11月12日 (四) 21:20 (UTC)
- User:Itcfangye,不是條目分開,而是段落、infobox分開,這會對各自的資訊顯示得更清楚。--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1月13日 (五) 00:20 (UTC)
- infobox是应该分开,前面说的北京西和北京南我记得都是分开的。Itcfangye(留言) 2020年11月13日 (五) 00:32 (UTC)
- User:Itcfangye,不是條目分開,而是段落、infobox分開,這會對各自的資訊顯示得更清楚。--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1月13日 (五) 00:20 (UTC)
- User:Itcfangye,除了大陸各大車站以外,台灣幾個車站也是如此。--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1月13日 (五) 00:41 (UTC)
- 以台北車站为例,我觉得可以把infobox里属于捷运的部分拆出来做成另一个infobox。Itcfangye(留言) 2020年11月13日 (五) 07:54 (UTC)
- 沒錯,我就是那個意思。不過只開Infobox是不行的,也要加上文字段落描述,也就是說會趨向於日本各站的格式。--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1月13日 (五) 17:20 (UTC)
- 以台北車站为例,我觉得可以把infobox里属于捷运的部分拆出来做成另一个infobox。Itcfangye(留言) 2020年11月13日 (五) 07:54 (UTC)
关于日本铁道中的柴联车命名问题
编辑问题背景 |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对于日本铁道中的柴联车命名并不统一。 |
---|---|
我的观点 | 可模仿英维统一格式为“KiHa XX”。 |
此前的类似讨论 |
--忒有钱🌊塩水あります🐳(留言) 2020年11月9日 (一) 20:08 (UTC)
- 暂定维持前案,(+)支持「KiHa (数字系/型)」,KiHa使用驼峰式拼写,与数字间加空格隔开别加太多了就行。--Liuxinyu970226(留言) 2020年11月11日 (三) 08:10 (UTC)
- 我覺得模板內仍然應該用XX動車組劃一,雖然條目應該保留電聯車柴聯車的寫法。至於KiHa和空格等用法等我會(+)支持,另外也希望其他片假名也採用這種命名法。--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1月12日 (四) 12:01 (UTC)
- “柴联车”“电联车”和“(动力配置)动车组”的差异貌似是两岸四地用语差异造成的,因此转换就好。--忒有钱🌊塩水あります🐳(留言) 2020年11月13日 (五) 17:39 (UTC)
- User:忒有钱,字詞轉換對模板不友善,而且一時電聯車一時電力動車組的,編輯時會顯得很混亂。不僅如此,有時還會出現條目用電聯車,模板卻用電力動車組的情況,結果成為了紅鏈。我這裡想做的跟路線模板一樣預設命名為「站」,若有「車站」命名的則新建重定向,同樣地在模板編輯時鏈結預設命名為「電力動車組」,若有「電聯車」的也新建重定向。這會顯得比較整齊,雖然該條目本身在模板無法黑字粗體顯示,不過不重要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11月13日 (五) 19:09 (UTC)
- 这个恐怕只能手动建立重定向。--忒有钱🌊塩水あります🐳(留言) 2020年11月17日 (二) 06:43 (UTC)
- ping一下此前参与相关讨论的@Cyril Yoshi。--忒有钱🌊塩水あります🐳(留言) 2020年11月17日 (二) 06:50 (UTC)
- (+)支持原案--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永別了,武蔵野線205系 2020年11月17日 (二) 10:44 (UTC)
- 按统一为“KiHa XX” 公示7日。--忒有钱🌊塩水あります🐳(留言) 2020年11月20日 (五) 08:46 (UTC)
- 由于未收到任何新意见,现 延長公示7日。--忒有钱🌊塩水あります🐳(留言) 2020年11月29日 (日) 12:22 (UTC)
- @忒有钱:都公示這麽多天了,是不是可以作通過論?SANMOSA SPQR 2020年12月7日 (一) 09:44 (UTC)
有關台鐵各站的歷年上下車人數參考資料的問題
编辑日前台灣鐵路管理局將民國91年(2002年)以後的年報上傳到台鐵統計資訊了(同時將過去分開的年報各項資料隱藏改為包裹進zip檔內),而我去年整理1998年到2005年部分去成功大學圖書館找實體台鐵年報先去掃描後做辨識取得各站資料,於是我就填寫以下這條作為參考來源(接下來都是以左營(舊城)車站(舊名為左營車站)的2003年那條為例):
- {{cite report |author=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author-link=臺灣鐵路管理局 |authors= |date= |title=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url= |publisher=臺灣鐵路管理局 |pages=頁70-71 |issn=16835913 |docket= |access-date= |quote= }}
- 顯示為: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0–71. ISSN 1683-5913.
之後有人更之為
- {{Cite web|url=https://www.railway.gov.tw/tra-tip-web/tip/file/b060e143-3c0c-4980-af46-9608968b1d88 |title=中華民國92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publisher=臺灣鐵路管理局 |accessdate=2020-12-05}}
- 顯示為:
- 中華民國92年 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Volume of Passenger & Freight Traffic. 臺灣鐵路管理局. [2020-12-05].
我就想說還是用T:cite report來詮釋,於是想改寫為下面這條
- {{cite report |author=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author-link=臺灣鐵路管理局 |authors= |date= |title=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url=https://www.railway.gov.tw/tra-tip-web/tip/file/b060e143-3c0c-4980-af46-9608968b1d88 |publisher=臺灣鐵路管理局 |pages=頁70-71 |issn=16835913 |docket= |access-date=2020-12-14 |quote= |format=pdf}}
- 顯示為: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pdf).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0–71. [2020-12-14]. ISSN 1683-5913.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台鐵網站的pdf跟當初的年報不同:pdf沒有標示頁數,而且刊載頁數跟實體年報頁數不同,那麼
- 頁數該以實體原書還是pdf檔案為準?
- 要不要再輸入是哪一張表(表XX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就2006年~2009年缺乏)
- 2010年後不再發布實體年報僅在網路公布,那麼用T:cite report(現在2005年以前用此模板,而該模板的解說大部分根本沒翻譯)還是T:Cite web(2010年以後用此模板)?
本人該補完2019年台鐵各站旅客人次了,有事按「此」留言 2020年12月14日 (一) 15:50 (UTC)
- 也許我@Tze Chiang Hao:看看好了。另外U:顏嘉佑為什麼要把表格每列的格子都換行呢?(如: [5])-- 本人該補完2019年台鐵各站旅客人次了,有事按「此」留言 2020年12月15日 (二) 16:31 (UTC)
- @Matt Zhuang:因為我覺得舊排版太亂了,不好編輯。--顏嘉佑(留言|貢獻) 2020年12月15日 (二) 23:14 (UTC)
- @Matt Zhuang:我沒有固定的想法。若僅有非電子化資料,要頁數。有pdf版, 我認為沒有必要頁數。這個怎麼樣?
- {{cite report |author=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author-link=臺灣鐵路管理局 |date= |title=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chapter=表14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url=https://www.railway.gov.tw/tra-tip-web/tip/file/b060e143-3c0c-4980-af46-9608968b1d88 |publisher=臺灣鐵路管理局 |pages=頁70-71 |issn=16835913 |docket= |access-date=2020-12-14 |quote= |format=pdf}}(加chapter參數。)
- 顯示為: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表14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pdf).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0–71. [2020-12-14]. ISSN 1683-5913.
- 原來有chapter參數表示某章節啊。可是又發現新差異:同樣是2003年,實體年報是「表15」而pdf卻是「表14」,兩者不一致。看來就不寫「表XX」,僅寫「各站客貨運起訖量」好了。至於頁數則是前面標註「實體」兩字好了-- 本人該補完2019年台鐵各站旅客人次了,有事按「此」留言 2020年12月16日 (三) 15:37 (UTC)
- 不如两个都一起引用,如果实体书和pdf不一致,cite report 就不要加url;cite web中就不要加issn,例如这样: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臺灣鐵路管理局: 实体书页数. ISSN 1683-5913. OCLC 856733479.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pdf). 臺灣鐵路管理局: 网页页数. [2020-12-14].--BlackShadowG(留言)维基百科20周年庆即将到来 2020年12月26日 (六) 02:54 (UTC)
- 這樣不錯,同時放上實體和pdf版的資料,那麼還是以2003年的左營車站為例: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表14 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70–71. ISSN 1683-5913. OCLC 856733479.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pdf). 臺灣鐵路管理局: 頁58–59. [2020-12-14].
|chapter=
被忽略 (帮助)
- 某些年度不只是頁數,連第幾張表都不同,故實體報告的chapter還是要標示,然而cite web竟然不支援chapter章節啊!(後面顯示|chapter=被忽略)-- 本人該補完2019年台鐵各站旅客人次了,有事按「此」留言 2020年12月26日 (六) 14:56 (UTC)
- 不如两个都一起引用,如果实体书和pdf不一致,cite report 就不要加url;cite web中就不要加issn,例如这样:
- @Matt Zhuang:我沒有固定的想法。若僅有非電子化資料,要頁數。有pdf版, 我認為沒有必要頁數。這個怎麼樣?
大陆铁路命名可能要改变了,**线和 **高速线的叫法可能成为历史,维基百科一大堆**铁路的叫法可以维持了!
编辑《铁路线路、车站、桥渡隧名称管理办法(铁发改〔2020〕196号)》https://mp.weixin.qq.com/s/_6gymmRrdVAcv9MYqdE7vQ 建议观望一年,一切明朗后在改。 --Qa003qa003(留言) 2021年1月26日 (二) 05:42 (UTC)
- 在下認為毋須完全依照官方命名,民間習慣名稱亦可作為條目標題。Yangwenbo99論 文 2021年1月26日 (二) 13:56 (UTC)
- (-)反对:请参考杭州站和城站以及成都站和火车北站造成的一系列麻烦,别把这些带到维基百科。——2021年1月27日 (三) 01:19 (UTC)尤里的1994(留言)
- 不是指这个啊。你没get到点啊,以前标准叫法是沪昆线,但是维基百科基本是沪昆铁路这种,以后可能要标准名都要改成*铁路,规范而且和民众喜欢叫的方法一样,更规范了。--Qa003qa003(留言) 2021年1月29日 (五) 03:46 (UTC)
- 這是好事,我們肯定不用動,但命名原則及慣例又能多符合幾個了。SANMOSA SPQR 2021年1月29日 (五) 04:39 (UTC)
- 这个问题现在逐渐明朗了,根据2021版《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和《全国铁路客运运价接算站示意图》发现,仅图木舒克铁路和川藏铁路拉林段以”铁路“命名,大胆推测2021年以前开通线路将维持**线的命名,2021年及以后开通线路以**铁路命名--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07:53 (UTC)
法国高速铁路的命名
编辑现有的法国境内的高速铁路均以“法国高速铁路XXX线”命名,然而该系列名称似乎不符合中文常规用法(现阶段世界各地高速铁路的普遍命名形式为“XXX高速铁路”或者“XXX线”),其原文“LGV”(ligne à grande vitesse)当中也没有“法国”字样。此外,在现有命名中,“阿尔卑斯”、“莱茵河”、“布列塔尼”等并非铁路所连接的城市,因此使用连字号“-”比连接号“-”更为恰当。由此,本人建议优化法国高速铁路条目的命名,并提供部分备用名称作为参考。
下表显示了全部的更名方案:
法语原名 | 现用名称 | 拟用名称 | 备用名称 |
---|---|---|---|
LGV Atlantique | 法國高速鐵路大西洋線 | 大西洋高速铁路 | |
LGV Bretagne-Pays de la Loire | 法国高速铁路布列塔尼-卢瓦尔河地区线 | 布列塔尼-卢瓦尔河地区高速铁路 | |
LGV Est européenne | 法國高速鐵路東線 | 东欧高速铁路 | 东部高速铁路 东部-欧洲高速铁路 |
LGV Interconnexion Est | 法國高速鐵路互聯東線 | 东部互联高速铁路 | 东互联高速铁路 |
LGV Méditerranée | 法國高速鐵路地中海線 | 地中海高速铁路 | |
LGV Nord | 法國高速鐵路北線 | 北方高速铁路 | 北部高速铁路 |
LGV Rhin-Rhône | 法国高速铁路莱茵河-罗讷河线 | 莱茵河-罗讷河高速铁路 | 莱茵-罗讷高速铁路 |
LGV Rhône-Alpes | 法国高速铁路罗讷-阿尔卑斯线 | 罗讷-阿尔卑斯高速铁路 | |
LGV Sud-Est | 法國高速鐵路東南線 | 东南高速铁路 | |
LGV Sud Europe Atlantique | 法國高速鐵路南歐大西洋線 | 南欧大西洋高速铁路 |
类似的,荷兰高速铁路南线可能也需要修改。
除此之外,其余以城市命名的高速铁路则已符合命名常规,如都灵-里昂高速铁路等。另需注意“尼姆-蒙彼利埃繞道”当中的“绕道”一词不符合大陆环境,可能需要地区词转换。 --Patriotard 2021年2月17日 (三) 11:56 (UTC)
- 大致(+)支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2月17日 (三) 12:39 (UTC)
- 這個要與@Bigbullfrog1996:共商 ?--Temp3600(留言) 2021年2月17日 (三) 15:07 (UTC)
- (!)意見 翻译时没必要太literally,译词也没必要太calque,就好像KLM就没必要非要译成“皇家航空公司”。同理,没必要非得把“法国”二字抠了,像“布列塔尼-卢瓦尔河地区高速铁路”还可以,但“东南高速铁路”、“北部高速铁路”不加“法国”看着属实难受了。另外,“Hogesnelheidslijn Zuid”要改的话就成“南高速铁路线”了,跟LGV Nord、LGV Sud-Est混一块完全分不出来。--Bigbullfrog1996(留言) 2021年2月17日 (三) 22:14 (UTC)
- (:)回應 仅以地理范围命名的北/东/东南/南高速铁路在全世界范围目前都是唯一存在的,即使今后某国修建了该国的北方高速铁路,那么也仅需使用北方高速铁路 (法国)这种消歧义形式即可,不存在“完全分不出来”的情况。--Patriotard 2021年2月17日 (三) 22:31 (UTC)
- @AirScott:其实我之后又补充了一段,但是发晚了出现了编辑冲突,我补发一下:“……另外,“Hogesnelheidslijn Zuid”要改的话就成“南高速铁路线”了,跟LGV Nord、LGV Sud-Est混一块完全分不出来。所以我的意见是,有地名的铁路线可以不加“法国”,但没有任何地名只有方位的铁路线需要加“法国”。此外,“东欧高速铁路”属于严重翻译错误,法国有东边跟其他国家接壤的东西加形容词“européen”的尿性,比如“Collectivité européenne d'Alsace”,所以“Est européenne”真正指的意思差不多是“欧洲式的(法国)东部”、“欧洲性的(法国)东部”(由于汉法语言差异甚大不太好表述,意思自己get一下),确实不太好翻译,译成“东欧”就太离谱了,东欧都到哪儿了,捷克波兰匈牙利乌克兰,而“东部-欧洲”翻译的意思也不对,所以译成“法国东部高速铁路”就挺好。” --Bigbullfrog1996(留言) 2021年2月17日 (三) 22:45 (UTC)
- (:)回應 仅以地理范围命名的北/东/东南/南高速铁路在全世界范围目前都是唯一存在的,即使今后某国修建了该国的北方高速铁路,那么也仅需使用北方高速铁路 (法国)这种消歧义形式即可,不存在“完全分不出来”的情况。--Patriotard 2021年2月17日 (三) 22:31 (UTC)
- 認同要更名,但也認同上方的部分擬用名稱有問題(東歐高速鐵路是肯定有問題的,南歐大西洋高速鐵路不肯定)。SANMOSA SPQR 2021年2月18日 (四) 07:17 (UTC)
- 从汉语环境来讲,“法国东部高速铁路”并无不妥,但是按照维基习惯,国家或地区名一般不出现于交通线命名中(城市轨道交通除外),即使是不含有任何地名的线路,如新干线或者南北高速公路等;若出现歧义时才考虑使用消歧义处理,如1号高速铁路 (英国),所以此处还是应该优先使用“东部高速铁路”。至于LGV Est européen,“européen”是16年二期开通以后才加上去的,尽管是官方名称,但此修饰词在铁路系统中并无实际意义,如同法甲因为赞助商而被称为“Ligue 1 Uber Eats”一样。所以,单独的“东部高速铁路”是可以接受的;“南欧”(Sud Europe)在原文中则并非以形容词形式出现,所以不应该也无法省略,不过可以考虑使用“南欧-大西洋”这样的形式。--Patriotard 2021年2月18日 (四) 09:16 (UTC)
- @AirScott:小疑问,“南欧”真的可以用“Sud Europe”吗?法语中“南欧”一般都是用“Europe du Sud”,没见过有用“Sud Europe”的,而且其他的各种“南XXX”也都是“XXX du Sud”,但是这张由法语母语者做的图上“Sud Europe”又对应“South Europe”,不过英语里“南欧”应该是“Southern Europe”,所以“Sud Europe Atlantique”会不会是“南部、欧洲、大西洋”三个词并列?--Bigbullfrog1996(留言) 2021年2月19日 (五) 12:19 (UTC)
- (:)回應@Bigbullfrog1996:不完全准确,虽然该铁路在法国铁道系统中常被简称为LGV SEA,但是此处的Atlantique实际上为形容词(名词形式为Atlante),所以如果要完全按照原意翻译成汉语就是“大西洋沿岸的南部与欧洲”或者“(法国)南部与大西洋沿岸的欧洲”,而不应该是“南部-欧洲-大西洋”。并且,与LGV Est不同,此铁路并非由LGV Sud更名衍生而来,故无法简化为“南部高速铁路”。另外,从译名习惯上来讲倒是没必要这么咬文嚼字,如同巴黎北站,此处的“Nord”来源于其建设者法国北部铁路公司,而不是因为其地处巴黎的北面,所以“巴黎北站”和“北京北站”/“沈阳北站”在含义上有着天壤之别,但并不影响其相同的汉语命名形式。同理,此处若使用完整的“南部-欧洲-大西洋”反而词不达意,还不如简化为“南欧大西洋”或者“南欧-大西洋”--Patriotard 2021年2月19日 (五) 13:30 (UTC)
- @AirScott:呃,Atlantique是名称形容词同形,Atlantique就是大西洋,Atlante是大西洋人。不过经我继续考证,这里的Atlantique确实是形容词形式,因为确实有个区域叫“Europe Atlantique”,看该条目右下图,这条线路完全对应浅绿色的“Europe Atlantique”区域,所以破案了,这里的“Sud Europe Atlantique”其实是把“Sud”和“Europe Atlantique”放在了一起,应该译作“南部-大西洋欧洲高速铁路”。--Bigbullfrog1996(留言) 2021年2月19日 (五) 14:04 (UTC)
- (:)回應@Bigbullfrog1996:严格来说这条铁路本质上是LGV Atlantique的延长线,所以我一直认为Sud Europe是“大西洋”的补充部分。不过鉴于法汉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无需逐字逐句翻译”的原则,“南部-大西洋欧洲高速铁路”这个名字也还是可以接受的。--Patriotard 2021年2月19日 (五) 14:37 (UTC)
- @AirScott:呃,Atlantique是名称形容词同形,Atlantique就是大西洋,Atlante是大西洋人。不过经我继续考证,这里的Atlantique确实是形容词形式,因为确实有个区域叫“Europe Atlantique”,看该条目右下图,这条线路完全对应浅绿色的“Europe Atlantique”区域,所以破案了,这里的“Sud Europe Atlantique”其实是把“Sud”和“Europe Atlantique”放在了一起,应该译作“南部-大西洋欧洲高速铁路”。--Bigbullfrog1996(留言) 2021年2月19日 (五) 14:04 (UTC)
- (:)回應@Bigbullfrog1996:不完全准确,虽然该铁路在法国铁道系统中常被简称为LGV SEA,但是此处的Atlantique实际上为形容词(名词形式为Atlante),所以如果要完全按照原意翻译成汉语就是“大西洋沿岸的南部与欧洲”或者“(法国)南部与大西洋沿岸的欧洲”,而不应该是“南部-欧洲-大西洋”。并且,与LGV Est不同,此铁路并非由LGV Sud更名衍生而来,故无法简化为“南部高速铁路”。另外,从译名习惯上来讲倒是没必要这么咬文嚼字,如同巴黎北站,此处的“Nord”来源于其建设者法国北部铁路公司,而不是因为其地处巴黎的北面,所以“巴黎北站”和“北京北站”/“沈阳北站”在含义上有着天壤之别,但并不影响其相同的汉语命名形式。同理,此处若使用完整的“南部-欧洲-大西洋”反而词不达意,还不如简化为“南欧大西洋”或者“南欧-大西洋”--Patriotard 2021年2月19日 (五) 13:30 (UTC)
- @AirScott:小疑问,“南欧”真的可以用“Sud Europe”吗?法语中“南欧”一般都是用“Europe du Sud”,没见过有用“Sud Europe”的,而且其他的各种“南XXX”也都是“XXX du Sud”,但是这张由法语母语者做的图上“Sud Europe”又对应“South Europe”,不过英语里“南欧”应该是“Southern Europe”,所以“Sud Europe Atlantique”会不会是“南部、欧洲、大西洋”三个词并列?--Bigbullfrog1996(留言) 2021年2月19日 (五) 12:19 (UTC)
- 从汉语环境来讲,“法国东部高速铁路”并无不妥,但是按照维基习惯,国家或地区名一般不出现于交通线命名中(城市轨道交通除外),即使是不含有任何地名的线路,如新干线或者南北高速公路等;若出现歧义时才考虑使用消歧义处理,如1号高速铁路 (英国),所以此处还是应该优先使用“东部高速铁路”。至于LGV Est européen,“européen”是16年二期开通以后才加上去的,尽管是官方名称,但此修饰词在铁路系统中并无实际意义,如同法甲因为赞助商而被称为“Ligue 1 Uber Eats”一样。所以,单独的“东部高速铁路”是可以接受的;“南欧”(Sud Europe)在原文中则并非以形容词形式出现,所以不应该也无法省略,不过可以考虑使用“南欧-大西洋”这样的形式。--Patriotard 2021年2月18日 (四) 09:16 (UTC)
- 荷蘭高速鐵路南線之名是我很久以前聽從某位人士的意見而採納的,可惜的是我已經忘記他是誰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1年2月18日 (四) 10:27 (UTC)
初步讨论共识
编辑根据前文的初步方案以及上述讨论结果,现将拟更名方案在下表中列举,若无异议相关条目将于一周后进行界面移动。
法语原名 | 现用名称 | 拟用名称 |
---|---|---|
LGV Atlantique | 法國高速鐵路大西洋線 | 大西洋高速铁路 |
LGV Bretagne-Pays de la Loire | 法国高速铁路布列塔尼-卢瓦尔河地区线 | 布列塔尼-卢瓦尔河地区高速铁路 |
LGV Est européenne | 法國高速鐵路東線 | 东部高速铁路 |
LGV Interconnexion Est | 法國高速鐵路互聯東線 | 东部互联高速铁路 |
LGV Méditerranée | 法國高速鐵路地中海線 | 地中海高速铁路 |
LGV Nord | 法國高速鐵路北線 | 北方高速铁路 |
LGV Rhin-Rhône | 法国高速铁路莱茵河-罗讷河线 | 莱茵河-罗讷河高速铁路 |
LGV Rhône-Alpes | 法国高速铁路罗讷-阿尔卑斯线 | 罗讷-阿尔卑斯高速铁路 |
LGV Sud-Est | 法國高速鐵路東南線 | 东南高速铁路 |
LGV Sud Europe Atlantique | 法國高速鐵路南歐大西洋線 | 南部-大西洋欧洲高速铁路 |
Hogesnelheidslijn Zuid | 荷兰高速铁路南线 | 南部高速铁路 |
徵求意見:地鐵條目infobox應否加入興建/規劃中路段的數據
编辑我在互助客棧發起了一個討論,內容是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條目(特別是日本、韓國地下鐵系統條目)中,Infobox(即{{Infobox rail system-route}}或{{Infobox public transit}})應該只加入已通車路段的數據,還是可以加入興建/規劃中路段的數據。歡迎各位發表意見。--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論功行賞 ) 2021年5月17日 (一) 10:14 (UTC)
昨天翻修仁川都市鐵道的時候,順便更新了infobox的數據,才一加入就被IP用戶回退,理由是「規劃中暫不列入,參照其他線路頁面
」。然後我以「桃園捷運就是一個反例,沒有人說infobox只可包括已通車路段的數據」為由恢復自己加入的部分內容(沒恢復的都是錯誤的數據)。今天早上對方再度回退,我認為對方的理由帶有人身攻擊成分,而且沒有道理,因此再次回退。
在中文版,有部分地鐵系統條目沒有加入興建/規劃中路段的數據(如北京地鐵、台北捷運),但另一些條目有(如港鐵、桃園捷運、新加坡地鐵)。一個國家之內,不同的城市軌道交通條目對未來數據的處置手段不同沒甚麼好奇怪的(中國大陸不少地鐵城市沒有在Infobox加入未來數據,但有西安、大连等反例。英文版德里地鐵和加爾各答地鐵都是優良條目,但前者沒有,後者有),而且編輯只可以提出建議的編寫格式(例如早年提出的WikiProject:香港車站/條目編寫格式),而無權強制其他編輯遵守。我覺得自己的編輯沒有降低(可能還提高了)條目質素,對方回退的唯一理據可能是我的版本不符合日韓鐵路系列的編寫習慣,或者「破壞隊形」(我可能是第一個對日韓鐵路條目這樣做的人——反正日韓鐵路系列沒有任何成文的編輯指引)。因此我希望在這裏徵求其他鐵路條目編寫者的意見。
我會邀請鐵道專題和城市軌道交通專題的參加者到這裏參加討論。--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論功行賞 ) 2021年5月17日 (一) 10:06 (UTC)
- 兴建中车站数加进去肯定没问题,已经明确会在近期建设的规划中车站数加进去也没事。但我对仁川不熟,不知道这8个规划中车站有无确定建设时间。Itcfangye(留言) 2021年5月17日 (一) 17:45 (UTC)
- 如果官方有提及的规划/建设中线路。个人认为是应该要加的。不过如果是初步规划就不行吧。(比如吉隆坡,MRT2是可以加,MRT3的路线还没有确定,所以不太适合加) angys →讨留奖 2021年5月18日 (二) 07:25 (UTC)
- 至少要已經開始興建。紙上談兵的不算--Temp3600(留言) 2021年5月20日 (四) 05:06 (UTC)
- 至少要到在建阶段加进去才行,实际上在建也可能有变数(例如上海都市传说中的上南路站改线案)。--痛心疾首 2021年5月21日 (五) 14:48 (UTC)
- 我認為預留結構可以不計算。特別是如果全線未動工的話(香港有好幾個)。--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論功行賞 ) 2021年5月27日 (四) 13:11 (UTC)
关于中国大陆铁路名称的命名方式的讨论
编辑用户Tjh1999对一部分铁路线路进行“XX线”的移动处理,提到基于“根据2021版《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和《全国铁路客运运价接算站示意图》发现,仅图木舒克铁路和川藏铁路拉林段以”铁路“命名,大胆推测2021年以前开通线路将维持**线的命名,2021年及以后开通线路以**铁路命名”。有个相关提及的讨论:WikiProject_talk:鐵道#大陆铁路命名可能要改变了,**线和 **高速线的叫法可能成为历史,维基百科一大堆**铁路的叫法可以维持了!,有兴趣的编辑需要确认一下。@Johnson.Xia、Qa003qa003、尤里的1994、Sanmosa、Yangwenbo99: --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8月12日 (四) 08:05 (UTC)
- XX线是一个不太好的名称,因为无法体现其铁路性质。XX铁路本身还是符合使用习惯的。Itcfangye(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08:24 (UTC)
- 在日本有相似的问题,XX线和XX铁道都可以表示铁路线,JR基本上都是XX线,而一些私铁使用XX铁道,可以看一下对应的日文维基百科。同样道理,国铁目前已经出现两种命名方法并存的情况,就应当按照国铁命名而命名。至于“习惯”就更无从谈起了,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物大家“习惯”叫其绰号,难道就用绰号创建维基百科条目吗--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08:50 (UTC)
- 此言差矣,根据使用习惯命名是命名的方针之一。既然国铁的媒体(如《人民铁道》、中国铁路的微博、中国铁路的公众号)、知名媒体、地方媒体都这么称呼,那“xx铁路”、“xx高速铁路”就是可行的标题。--Johnson.Xia(讨论·贡献·成就) 2021年8月12日 (四) 18:51 (UTC)
- 应当坚持来自可靠来源的全称作为命名方针,我认为一个官方出版社的正规出版物是比媒体更可靠的来源--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2:46 (UTC)
- 此言差矣,根据使用习惯命名是命名的方针之一。既然国铁的媒体(如《人民铁道》、中国铁路的微博、中国铁路的公众号)、知名媒体、地方媒体都这么称呼,那“xx铁路”、“xx高速铁路”就是可行的标题。--Johnson.Xia(讨论·贡献·成就) 2021年8月12日 (四) 18:51 (UTC)
- 我想到的是“京广线”,京广铁路和107国道、106国道都可以这么叫。--Johnson.Xia(讨论·贡献·成就) 2021年8月12日 (四) 15:26 (UTC)
- 你可以想到的东西很多,但这并不影响其命名--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2:47 (UTC)
- 在日本有相似的问题,XX线和XX铁道都可以表示铁路线,JR基本上都是XX线,而一些私铁使用XX铁道,可以看一下对应的日文维基百科。同样道理,国铁目前已经出现两种命名方法并存的情况,就应当按照国铁命名而命名。至于“习惯”就更无从谈起了,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物大家“习惯”叫其绰号,难道就用绰号创建维基百科条目吗--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08:50 (UTC)
- (!)意見:“××线”和“××铁路”是长期并存的叫法。在铁路内部,叫“××线”更简洁,又不存在歧义,所以可能用得更多。我们不能说,今天的文件里叫“××线”我们就把条目移动到“××线”,明天的图里叫“××铁路”我们再把条目移动到“××铁路”。--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13:19 (UTC)
- 并不是长期并存,而是刚开始,可以查看往期《铁道客货专刊》--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14:48 (UTC)
- 怎么不是?打我小时候,一直到现在,都是“宝成线”和“宝成铁路”共存的。实际上,严格来讲,“线”和“铁路”并不是名字的一部分,就像“站”也不是站名的一部分一样,实际上是消歧义用的。--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2:23 (UTC)
- 请翻看《铁道客货运输专刊》、《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全国铁路客运运价接算站示意图》再回答,如果是消歧义使用,那么《铁路线路、车站、桥渡隧名称管理办法(铁发改〔2020〕196号)》文件出台之后的2021版相关示意图中并没有将所有线路都称作“XX铁路”--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2:55 (UTC)
- 我并不需要翻看,因为不管它标注“××线”还是“××铁路”,都符合我的说法。你想想,“北京站”的“站”字,是站名的一部分吗?--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15:23 (UTC)
- 如果将“XX线”“XX铁路”的铁路线通名统一为“XX铁路”,那么“XX高速线”“XX高铁”“XX客专线”“XX城际线”对应条目分别如何命名。还有一些非常短的线路,如“可门线”“上海南线”“准东北线”是否应命名为“可门铁路”“上海南铁路”“准东北铁路”--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1:59 (UTC)
- 不一定非得统一,看怎么叫顺嘴、简单、明确。“××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都是不错的选择。“可门铁路”如果是常见叫法就可以,“上海南线铁路”、“上海南线 (铁路)”都是可以考虑的选项。--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4:13 (UTC)
- 如果不统一,就会造成正争端,我们的讨论也就失去意义了--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2:06 (UTC)
- 没听说过……北京市的条目叫北京市,纽约市的条目叫纽约,需要统一不?--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5:11 (UTC)
- 那每个条目都需要讨论吗?--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6:54 (UTC)
- 觉得有必要就讨论呗。--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7日 (二) 03:04 (UTC)
- 那每个条目都需要讨论吗?--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6:54 (UTC)
- 没听说过……北京市的条目叫北京市,纽约市的条目叫纽约,需要统一不?--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5:11 (UTC)
- 如果不统一,就会造成正争端,我们的讨论也就失去意义了--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2:06 (UTC)
- 不一定非得统一,看怎么叫顺嘴、简单、明确。“××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都是不错的选择。“可门铁路”如果是常见叫法就可以,“上海南线铁路”、“上海南线 (铁路)”都是可以考虑的选项。--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4:13 (UTC)
- 如果将“XX线”“XX铁路”的铁路线通名统一为“XX铁路”,那么“XX高速线”“XX高铁”“XX客专线”“XX城际线”对应条目分别如何命名。还有一些非常短的线路,如“可门线”“上海南线”“准东北线”是否应命名为“可门铁路”“上海南铁路”“准东北铁路”--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1:59 (UTC)
- 我并不需要翻看,因为不管它标注“××线”还是“××铁路”,都符合我的说法。你想想,“北京站”的“站”字,是站名的一部分吗?--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15:23 (UTC)
- 你所谓的共存,是基于媒体报道,铁路线有且仅有一个正式名称,应当坚持来自可靠来源的全称作为命名方针,我认为一个官方出版社的正规出版物是比媒体更可靠的来源--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3:00 (UTC)
- 在《铁路线路、车站、桥渡隧名称管理办法(铁发改〔2020〕196号)》出台以前,相关示意图中所有线路都称作“XX线”,通名的说法成立,这也是为什么以前本人认可维基百科上XX铁路的命名,而现在相关示意图“XX线”和“XX铁路”的名称同时存在,因此“线”和“铁路”是名称的一部分。--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3:07 (UTC)
- 你这个“因此”,好像跟前面并没有因果关系啊……--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4:19 (UTC)
- 请翻看《铁道客货运输专刊》、《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全国铁路客运运价接算站示意图》再回答,如果是消歧义使用,那么《铁路线路、车站、桥渡隧名称管理办法(铁发改〔2020〕196号)》文件出台之后的2021版相关示意图中并没有将所有线路都称作“XX铁路”--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2:55 (UTC)
- 怎么不是?打我小时候,一直到现在,都是“宝成线”和“宝成铁路”共存的。实际上,严格来讲,“线”和“铁路”并不是名字的一部分,就像“站”也不是站名的一部分一样,实际上是消歧义用的。--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2:23 (UTC)
- 实际上不可能一天一变,再说世间万物都在变,不可能一个东西固定下来永远不变。以前会出现XX线和XX铁路的不同是因为工程施工时期名称到线路开通运营以后换用另外一个名称,所以才会提出《铁路线路、车站、桥渡隧名称管理办法(铁发改〔2020〕196号)》。而正是因为避免大范围更名,才会只对新开通线路实施新命名方法,不存在频繁改名--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14:57 (UTC)
- 并不是长期并存,而是刚开始,可以查看往期《铁道客货专刊》--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14:48 (UTC)
- 从百度的搜索结果来看,包含完整关键词“皖赣铁路”且不包含关键词“皖赣线”的有418000个,包含完整关键词“皖赣线”且不包含关键词“皖赣铁路”的有853000个。而对应的京沪线/京沪铁路为26500000/4500000;南龙铁路/南龙线为736000/282000。通过分析发现,“铁路”结果较多为早期建设的线路,或最近建设的线路,常出现与历史介绍,或工程介绍中;而“线”结果较多的线路则缺乏上述介绍信息,只在铁路官方信息(比如改造、运营等)中提到,这里包括了大量短小的支线铁路,比如南何线、金千线等,它们不存在XX铁路的说法。因此,对于铁路线的历史或建设,宜用XX铁路、XX客运专线;对于建成铁路相关车站、设施以及调图信息,宜用XX线。DCInfo(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13:46 (UTC)
- 实际上,如果有可靠来源则应当以可靠来源命名为准,其他任何因素都不足以影响其命名。对于铁路线,其运营单位就是可靠来源。最简单的道理,一个人是父母起的名算数还是同学朋友起名算数--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15:13 (UTC)
- (!)意見:“××线”这种用法本身是有歧义的,故只在“铁路”的上下文中才会使用“××线”。--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14:52 (UTC)
- 有歧义的东西很多,可以通过消歧义页解决--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15:04 (UTC)
- 比如“京广线 (铁路)”和“京广线 (公路)”?如果再考虑输电和输油管道的话(虽然目前的相关条目不多),那后面的小括号会更丰富。--Johnson.Xia(讨论·贡献·成就) 2021年8月12日 (四) 18:45 (UTC)
- 如果很多东西的正式名称都是相同的,理应加上小括号,这与本讨论无关!--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2:50 (UTC)
- 那京承铁路和北京市郊铁路通密线(原名“北京市郊铁路京承线”)该怎么办呢?--Johnson.Xia(讨论·贡献·成就) 2021年8月14日 (六) 06:16 (UTC)
- 重申一遍,有歧义的东西很多,可以通过消歧义页解决,谢谢!--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2:10 (UTC)
- 重申一遍,有歧义的东西很多,可以通过消歧义页解决,谢谢!--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2:11 (UTC)
- 那京承铁路和北京市郊铁路通密线(原名“北京市郊铁路京承线”)该怎么办呢?--Johnson.Xia(讨论·贡献·成就) 2021年8月14日 (六) 06:16 (UTC)
- 如果很多东西的正式名称都是相同的,理应加上小括号,这与本讨论无关!--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2:50 (UTC)
- (※)注意:我并不是说不能消歧义,而是在解释为什么铁路内部都在用“××线”的称呼。--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15:31 (UTC)
- 如今,铁路“内部”同时存在“XX线”和“XX铁路”的命名,如何解释?--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4日 (六) 02:09 (UTC)
- 我都说“铁路”和“线”不是名字的一部分了。--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4日 (六) 07:21 (UTC)
- 如今,铁路“内部”同时存在“XX线”和“XX铁路”的命名,如何解释?--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4日 (六) 02:09 (UTC)
- 比如“京广线 (铁路)”和“京广线 (公路)”?如果再考虑输电和输油管道的话(虽然目前的相关条目不多),那后面的小括号会更丰富。--Johnson.Xia(讨论·贡献·成就) 2021年8月12日 (四) 18:45 (UTC)
- 有歧义的东西很多,可以通过消歧义页解决--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2日 (四) 15:04 (UTC)
- 关于高速铁路的命名,最新版相关示意图发现今年开通的线路按照《铁路线路、车站、桥渡隧名称管理办法(铁发改〔2020〕196号)》进行命名,如徐连高铁,而往年开通运营的线路仍保持原有命名,XX客专线、XX高速线。最有意思的是工程名为“京沈高铁”的高速铁路线,最新版示意图称为“京哈高铁”,而沈阳至哈尔滨的高速铁路线最新版示意图称为“京哈高速线”@--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3:21 (UTC)
- 这不正说明“京哈高铁”和“京哈高速线”是同一概念么?做图的人都很随意,您要是以“这是可靠来源”为由的话,我们要在“京哈高铁”和“京哈高速线”之间来回移动么?--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4:26 (UTC)
- 关于高速铁路的命名,最新版相关示意图发现今年开通的线路按照《铁路线路、车站、桥渡隧名称管理办法(铁发改〔2020〕196号)》进行命名,如徐连高铁,而往年开通运营的线路仍保持原有命名,XX客专线、XX高速线。最有意思的是工程名为“京沈高铁”的高速铁路线,最新版示意图称为“京哈高铁”,而沈阳至哈尔滨的高速铁路线最新版示意图称为“京哈高速线”@--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3日 (五) 03:21 (UTC)
- 首先,国铁集团内部文件不是第三方来源,调图信息由于实质转述,其第三方性质也偏弱。在主要依赖第三方来源的情况下,这些来源不能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反而应该参考其他无关来源,尤其是建议看看《中国大百科全书》怎么写的(包括国道在内)。
- 其次,未见出现“线”和“铁路”或“高速线”和“高铁”实质对立的情况。此处实质对立是指,在两地间存在两条线路相互独立、专名相同、仅通名“线”和“铁路”不同的情况(如在现存“沪宁高速线”的基础上,使在建/规划南沿江高铁命名为“沪宁高速铁路”)。只有在存在实质对立的情况下,混用才是需要禁止的,否则混用才是常态。目前为止, [ 国铁集团打算在未来一定时期把所有“线”字取消,目前属过渡时期 ] 的可能性显著大于 [ 国铁集团想要引入“线”和“铁路”的实质对立 ] 的可能性。
- 因此,1) 目前不需要按照国铁集团的内部文件区分有关线路通名。 2) 确定条目名称应该以与国铁集团及其系统内文件无关、也非转述的来源为主。 --达师 - 370 - 608 2021年8月14日 (六) 18:52 (UTC)
- 首先,本人所参考来源为《全国铁路货运营业站示意图》和《全国铁路客运运价接算站示意图》以及《铁道客货运输专刊》。均为公开出版物,不存在你所谓的“内部文件”
- 其次,“线”和“铁路”的共存是否是改名的过渡阶段仍需观望,目前为止发现并未对既有的“线”改为“铁路”--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1:52 (UTC)
- 另外,如果坚持第三方来源,是否每条线路都要进行百度搜索,如果“XX线”搜索结果数量多于“XX铁路”是否要将条目移动?因此,以运营单位编著,由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物更具有参考性!--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2:06 (UTC)
- “常用”是原则,但不是唯一原则。如果两个名字都常用,那就都可以,再看其它原则。通常来说,“××线”就不如“××铁路”。因为“××线”很容易有歧义,因此含义不甚明确。要是叫成“××线 (铁路)”,那还不如直接叫“××铁路”呢。--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4:42 (UTC)
- 我举个反例,目前“XX站”的条目名称就有歧义,可以是火车站、地铁站、公交站、长途车站等等,因此有歧义不能决定其命名。--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1:06 (UTC)
- 不好意思,没明白您的逻辑。您是回复我的么?--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2:07 (UTC)
- 您在装傻吗?我是在反驳您所谓“有歧义”就不如“没歧义”的用法。“XX火车站”难道不如“XX站”更明确?,为什么维基百科没有采用“XX火车站”命名?--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7:01 (UTC)
- 首先,您这种态度很不友好。其次,您不能刻意强调某一条规则,而忽视其它规则。有歧义显然不如没歧义,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么?但是我没有说这条规则就是至关重要的,毕竟还有其它一堆规则。所以,按我的看法,“××线”和“××线 (铁路)”都不如“××铁路”,这仅是在不考虑其它规则的情况下。比如,某条线就没有“××铁路”这种叫法,那是另外一回事。--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7日 (二) 03:29 (UTC)
- 您在装傻吗?我是在反驳您所谓“有歧义”就不如“没歧义”的用法。“XX火车站”难道不如“XX站”更明确?,为什么维基百科没有采用“XX火车站”命名?--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7:01 (UTC)
- 不好意思,没明白您的逻辑。您是回复我的么?--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2:07 (UTC)
- 我举个反例,目前“XX站”的条目名称就有歧义,可以是火车站、地铁站、公交站、长途车站等等,因此有歧义不能决定其命名。--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01:06 (UTC)
- “常用”是原则,但不是唯一原则。如果两个名字都常用,那就都可以,再看其它原则。通常来说,“××线”就不如“××铁路”。因为“××线”很容易有歧义,因此含义不甚明确。要是叫成“××线 (铁路)”,那还不如直接叫“××铁路”呢。--铁塔(留言) 2021年8月15日 (日) 14:42 (UTC)
- 《铁路线路、车站、桥渡隧名称管理办法(铁发改〔2020〕196号)》我问过人,好像意思是新的线路叫XX铁路,之前的不会改。所以以后会更乱。另外不管是客运还是货运都不是工务段的数据,而代表工务段的国标,上一个版本是2010年的。--Qa003qa003(留言) 2021年8月28日 (六) 10:21 (UTC)
- 我大概看了下上面内容,有人强调XX线有歧义,那很多国道叫XX线一样有歧义,消歧义就是为了这个存在的,而铁路作为仅次于公路一般人会接触的东西,铁路之后还有类似情况的我真的觉得不多了。另外觉得消歧义繁琐和强调媒体使用XX铁路多的观点,这些都是不了解《GBT 25344-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的。维基百科实际上不标准的用法是会带歪节奏的,所以能正规一定要正规。最后期望新的国标或者行业标准铁路标号文件出台,没那个我觉得过多的讨论都会两派观点。--Qa003qa003(留言) 2021年8月28日 (六) 10:29 (UTC)
- 另外我记得每个铁路集团公司每年发布的年鉴会介绍自己运营的线路,前几年看的版本基本上都是XX线,而且用的是工务段名字。(也有不规范的)这个也能去参考,就是需要购买电子版。--Qa003qa003(留言) 2021年8月28日 (六) 10:31 (UTC)
- 工务段的数据是精确到每条轨道的,精确到上下行线,所以在指某条铁路线的时候使用客货营业示意图比较恰当,客货混跑普速线用货运数据,客运专线使用客运数据。--Tjh1999(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02:45 (UTC)
- 我大概看了下上面内容,有人强调XX线有歧义,那很多国道叫XX线一样有歧义,消歧义就是为了这个存在的,而铁路作为仅次于公路一般人会接触的东西,铁路之后还有类似情况的我真的觉得不多了。另外觉得消歧义繁琐和强调媒体使用XX铁路多的观点,这些都是不了解《GBT 25344-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的。维基百科实际上不标准的用法是会带歪节奏的,所以能正规一定要正规。最后期望新的国标或者行业标准铁路标号文件出台,没那个我觉得过多的讨论都会两派观点。--Qa003qa003(留言) 2021年8月28日 (六) 10:29 (UTC)
- (!)意見:在任何具有权威的标准出台前,如果按照《铁路线路、车站、桥渡隧名称管理办法(铁发改〔2020〕196号)》推广至全国进行命名,大部分条目无需修改,但一些“支线”条目命名就需要修改,如南何线应该改为XX铁路,如图木舒克铁路福马铁路。客运专线部分,都应该改为XX高速铁路、XX城际铁路,没有XX高速线、XX客专线之命名。分段建设铁路开通段应只建立全段条目,如川藏铁路格拉段,应建立川藏铁路条目,在其中建立标题拉林段。如开通前工程名为拉林铁路,则在开通前可建立此条目,开通后应移动至川藏铁路。对于已合并的铁路,对应条目也应当合并,如浙赣铁路湘黔铁路沪杭铁路应合并至沪昆铁路,成为其中一个标题。──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Tjh1999(討論|貢獻)於2021年8月31日 (二) 03:54 (UTC)加入。
關於台鐵「編組運用」收錄及彩繪列車條目中照片置放去留問題之討論
编辑近日,台鐵新區間車EMU900條目內容之該車編組運用由編輯用戶鐵路1以WPA:FAN(喜好者狂熱)為由移除,當時本人甚感納悶,中維台鐵普悠瑪列車、太魯閣列車、推拉式自強號(各自強號車種)、莒光號、復興號等台鐵有固定車型班次運用之車型長期均有收錄更新編組運用,若EMU900亦有,為何不可收錄,似有可議之處,故先予以保留並建議送社群討論,這2日,由編輯用戶鐵路1對含上述各級列車及使用車型條目所述之「編組運用」同以WPA:FAN(喜好者狂熱)為由悉數移除(唯未完全移除形成有導文無內容之情形,如:・・・以下車次為・・・,而底下車次已移除),而太魯閣列車及TEMU1000之彩繪車照片亦以維基百科不是圖片庫為由移除,並無批評編輯用戶之意,是因長期未見其他編輯用戶有此動態,故放上社群討論中維是否收錄上述內容消波塊(留言) 2021年9月23日 (四) 17:06 (UTC)
(!)意見本人僅對「維基百科不是圖片庫」此一編輯用戶於編輯摘要之意見表示個人意見,之後原則上不介入討論:缺乏圖片只有文字的維基百科難以讓使用者以直觀印象瞭解該事物,亦將讓百科內容變得枯燥乏味伴隨生澀,畢竟人類理解一事物絕非僅透過文字想像,亦包含相當之影像,此點亦揭示在個人日常編輯軍備條目中消波塊(留言) 2021年9月23日 (四) 17:06 (UTC)
- 列車編組是大學課程內容[6],因此並非愛好者內容,而是專業、學術內容。圖片與文字同等重要,有時甚至比文字更重要,刪除圖片需要合理理由,而不是只拋下維基百科不是圖片庫便隨意刪除。—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25日 (六) 16:53 (UTC)
- 維基百科不是圖片庫並不是禁止你放圖片,而是不要你為放圖片而放圖片。圖片若是放得合理,50張不嫌多,2張不嫌少,端看條目的性質與長度而定。有一位維基人幫某廟宇的太歲殿裡的每座太歲星君神像都照了相,於是加上既有圖片,太歲條目就有了六十幾張圖片,化學元素發現年表更是有九十多張圖片,會太多嗎?-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1年9月26日 (日) 10:23 (UTC)
- @心平星辰:1.「太魯閣列車及TEMU1000之彩繪車照片」,掛有有維護模板{{Too many photos}}故移除照片,請參見:Special:Diff/65128431。其他條目亦有變成相簿的情況,相簿應於維基共享資源中,不是於維基百科,圖片適量用以直觀閱讀即可。2.運用車次,在下經查詢列如臺鐵區間車是2021年6月13日後才加入的Special:Diff/60079974,並不是閣下所說的「長期均有收錄更新編組運用」,且有些條目掛有{{Trivia}}維護模板而車輛運用就顯得較為雜碎。3.關於列車車型條目中的車輛運用,據在下的觀察,所有車輛條目中僅有臺灣鐵路管理局旗下的車輛才有,其他鐵路公司的車輛條目都沒有這樣的段落,例如:布拉格地鐵81-71型電聯車、長島鐵路M7型電聯車、東京地鐵17000系電聯車等不勝枚舉。4.車輛運用認為有需要,建議與wikiversity:zh:國光客運使用車種一樣移至維基學院。5.移除車次運運除WP:FAN外還有WP:NOT中的類似「詳盡的軟體更新記錄」,每年台鐵都會改點,意味著須經常更新,故移除。在下已有此意見留言給部分主編。有回復還請{{Ping}}我,感謝。--鐵路Railway(留言) 2021年9月28日 (二) 17:03 (UTC)
- 補充:建議閣下下次有提及用戶時使用{{Ping}}提及,對方才比較容易收到通知,在下是剛好也想提討論,路過這裡才知道有向我提及。--鐵路Railway(留言) 2021年9月24日 (五) 08:40 (UTC)
- @鐵路1:個人覺得圖片部分可討論部分在於並非以一句維基不是圖片庫就便宜行事,一般車輛酌量放圖,除非該編組與其他編組有所差異,不過以台鐵來說同型電聯車應該都會高度相似不會如同軍艦常常逐艘修改設計亦有艦歷差異頗多等情形,因此不用密集放圖無妨,但若是彩繪列車若有整編照片檔應可整編上圖供閱者參閱認識;「對號列車」是長期收錄更新無誤,閣下所提區間車部分可能是因為近日新區間車服役後似有固定運用及所引起漣漪的緣故。消波塊(留言) 2021年9月30日 (四) 11:11 (UTC)
- @心平星辰:抱歉近日繁忙無法及時回復。圖片部分在下會在注意,車次的部分依方針是不適合維基,部分段落以移至學院存放。--鐵路Railway(留言) 2021年10月6日 (三) 16:59 (UTC)
- @鐵路1:瞭解,寫到車次時刻表也辛苦了消波塊(留言) 2021年10月23日 (六) 12:32 (UTC)
- @心平星辰:列車時刻表是想說既然要移,就乾脆加一些更瑣碎的內容XD--鐵路Railway(留言) 2021年10月23日 (六) 14:05 (UTC)
(!)意見User talk:鐵路1,抱歉,客棧實在不是個人常來之地,因此對於此處連結技巧等不甚清楚,造成困擾了,關於彩繪車圖片,若無圖片只用文字敘述,閱讀者難以想像該模樣為何,誠如,此種同一規格生產之列車確實不同於軍艦同級各艘各有明顯規格差異,因此不用逐一置放圖片,但列車若屬彩繪車或重大事故&活動車,放上該編組組圖片或活動照片能讓閱讀者清楚認知與想像該事物樣貌;的確,此點我亦有觀察到,其實不只台鐵,整個中維有種明顯現象,即未與台灣公民沾上邊或入台灣媒體&網路社群視野之條目往往是冷門條目,更新與收錄資料均少甚或無條目,即便有少量兩岸三地一般編輯者(非兩岸三地政治交鋒用戶)謬力開擴,仍力有未逮,因是台灣鐵路條目,在中維中自然吸引大批台灣一般與鐵路迷使用者隨著台鐵每次改點更新該車種車型編組運用(此點觀諸中維其他類別條目或外文維基亦有類似現象,該語言主體使用者對於該國條目更新頗為迅速,亦以該國為中心攥寫條目,日維新幹線各車型、俄維與俄國交好之國家軍事條目即有此現象),故認為台鐵車輛條目是否收錄或可討論,閣下所提這點中維似無一體適用的準則,憑藉該條目領域編輯者及粉絲長期交互作用產生的慣例為主消波塊(留言) 2021年9月24日 (五) 10:59 (UTC)
東海道新幹線車站
编辑東京站、品川站、小田原站和京都站,他們與JR東日本車站和JR西日本車站為相同建築物,為什麼要分開寫?Choi Chin Long 2022年2月12日 (六) 03:17 (UTC)
- 日本車站條目大致都是跟日本維基那邊的格式而編寫。再以不同公司所營運的路線來開分段,同站共構不影響不同公司營運的問題,正如很多日本車站的月台群都有不同公司的列車駛過,但在各自的分段中列舉一樣。--Foamposite(留言) 2022年2月12日 (六) 12:58 (UTC)
- @Foamposite那些不是共同使用站嗎?Choi Chin Long 2022年2月13日 (日) 06:07 (UTC)
- 沒有關係,正如所講,以公司劃份,是否相同建築物不是重點。--Foamposite(留言) 2022年2月13日 (日) 14:00 (UTC)
- 那為什麼銚子站等車站卻可以呢?--Choi Chin Long 2022年2月15日 (二) 08:00 (UTC)
- @Cyron Choi,都說了是沿用日語維基的模式了。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做法有問題,也就是說你認為日本維基的做法也有問題,請在日語維基同步修改。--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2年2月15日 (二) 13:37 (UTC)
- @Cyron Choi日本維基條目也不是一百巴仙統一的,有些細站,日文維基分開為兩條條目寫(例如高知縣JR車站和土佐電),有些大站(例如富山站),一條條目合計了JR、愛之風富山、電鐵、路面電車等多個站,我試過曾經把電鐵富山站抽開來寫,最終還不是被其他人合併回一樣,你所提出的銚子站只是小問題,要不我待回稍為修改一下便和大部份的車站條目的格式相近便成了。反而我在意一些純綷好睇唔好睇的改動問題,要是能夠達到最起碼的要求,不會令閱讀者感到困擾的部份,我傾向是容許較多元化的表達方式。就算現時我的日文水準也可以寫到簡單的內容,我也不會隨便改動日文維基內的條目安排,這是對人家一直以來貢獻的尊重,而且日本條目應該由日本維基人自行去解決,而不是由非日本維基人用自己的方法去套入他們的想法一樣。--Foamposite(留言) 2022年2月19日 (六) 14:13 (UTC)
- 那為什麼銚子站等車站卻可以呢?--Choi Chin Long 2022年2月15日 (二) 08:00 (UTC)
- 沒有關係,正如所講,以公司劃份,是否相同建築物不是重點。--Foamposite(留言) 2022年2月13日 (日) 14:00 (UTC)
- @Foamposite那些不是共同使用站嗎?Choi Chin Long 2022年2月13日 (日) 06:07 (UTC)
失控的RDT
编辑与英语维基百科原版的RDT相比,中、日维基社群绘制的城市轨道RDT一直以来保持更为繁复,甚至不惜失去示意图(diagram)、概览(overview)的应有之义,彻底背弃基本的可读性。在英站编辑时,敝人时有收到RDT模板维护者的修正,理由是主线没有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或是线路条目所属的RDT提供了过于详细的信息,例如使用不常用图标表记了同台车站的轨道内外关系(如File:BSicon utvJCTgu+r.svg)。这些顾虑对于本地社群的一部分成员来说似乎都是不重要的;他们期冀着用抽象的示意图,达到比肩OpenStreetMap的精准度和信息丰富度,对线路的排列也讲求“兴致所至”,并且近年来愈发有愈演愈烈之势:即使在同系统下,英维也倾向于只画出共用站台或是轨道的线路,但本地社群连八字没有一撇的远期规划都要尽数列出;尽管大陆的国铁与地铁几乎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系统,也要把仅仅相交的线路列出(当然,列出平交的线路是很合理的,但这在现代城市轨道中并不常见),更不谈在铁路枢纽本就拥挤的线路交叉处继续堆砌国铁线路,造成了严重的信息过载。
写这篇“檄文”(姑且这么叫吧),是因为发现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的RDT,由User:Htoila修改为了本地“流行”的风格;此模板原本来自其他用户由英维搬来的一个历史版本,主要作者是敝人,因为英维版本有了较大修改,正好同步到本地,不想却遇到这样的“惊喜”。现在提出这个问题,一是因为这样的模板风格违背了面向读者写作的初衷,使示意图沦为了轨道交通爱好者群体自娱自乐的产物(WP:NOTIINFO、WP:FAN),既不美观,也不实用;二是这样的模板风格极大地增大了维护的难度,整个模板极致复杂又极度脆弱,一个局部的修改能放大到附近十行。特别的,这样的风格还使得优化某些对图标不够熟悉的用户的作品变得尤为困难:这部分用户往往只在直角方向上组织线路,45°和圆弧组件仿佛是天外之物,而他们所要表现的客体又格外庞杂,最终的成果就成了怪异的拼贴;而在大陆轨道规划两年小改、五年大改的背景下,每次的维护都难免忽略更多可以优化之处,最终收敛于软件工程学上所称的“屎山”。希望社群能在线路示意图的表现上达成一定的规范共识,而不是当下这样让更多的信息成为默认的“政治正确”,线路图归于混乱的热寂之中。——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19日 (三) 18:00 (UTC)
- 比起上面的极端例子,这种程度还算勉强可以吧?或者是RDT本来依靠叠格来构建,编辑复杂度就已经高了,要控制好规模,不要像前面举例的反面教材,还是可以接受。——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20日 (四) 01:15 (UTC)
- 前面举的5号线其实只是冗余信息塞得过多的程度,论及的问题中涉及得更全面的应该是今日开通、新近画好的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5日 (二) 03:16 (UTC)
- 不过部分关联度低(例如需要非城际的国铁线路)的其他线路信息(例如跨线且不相连等)的确没必要保留在目标线路的信息中,除非模板规模充裕和信息贫乏下可以适当补充(例子如北京地下直径线)。——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1月20日 (四) 01:21 (UTC)
- 对于城轨,一定要列出的应该就只有3类:相连(可以跨线或者共用站场)、同台、并行线(严格意义上的,如成都地铁1号线和18号线,甚至可以考虑统合成一个模板;另,这两条线路现有的模板似乎也很糟糕),对于中小型线网(大约4条以下?)可以考虑列出所有换乘线路;对于国铁,所有共站线路大致都可以列出,但是需要简化枢纽内的拓扑关系,枢纽外绕线也属于可列可不列的范畴。--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5日 (二) 03:23 (UTC)
- 上面您提到的成都地铁RDT目前由本人在进行维护,1号线与18号线的RDT目前考虑的是尽量还原大型车站(主要为孵化园和西博城站)内各线路的拓扑关系,同时这样做也能大致表达出1号线与18号线间的距离关系(例如火车南站~锦城广场间,1号线向西偏移,距18号线距离较远),不合适之处还请您教正。--🐱💤 2022年1月25日 (二) 06:17 (UTC)
- 也想请问一下您和其他参与讨论的用户,目前英维的实践是大中型线网中只标出共站台和接轨线路,这一默认规则在本地有其他更好的实践以及理由么(比如,提高到节点换乘和同站厅换乘:这些车站一般同期建设或有确定的预留,线路模板规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修改规划后雪崩式地波及既有线路的模板)。--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6日 (三) 12:01 (UTC)
- 上面您提到的成都地铁RDT目前由本人在进行维护,1号线与18号线的RDT目前考虑的是尽量还原大型车站(主要为孵化园和西博城站)内各线路的拓扑关系,同时这样做也能大致表达出1号线与18号线间的距离关系(例如火车南站~锦城广场间,1号线向西偏移,距18号线距离较远),不合适之处还请您教正。--🐱💤 2022年1月25日 (二) 06:17 (UTC)
- 对于城轨,一定要列出的应该就只有3类:相连(可以跨线或者共用站场)、同台、并行线(严格意义上的,如成都地铁1号线和18号线,甚至可以考虑统合成一个模板;另,这两条线路现有的模板似乎也很糟糕),对于中小型线网(大约4条以下?)可以考虑列出所有换乘线路;对于国铁,所有共站线路大致都可以列出,但是需要简化枢纽内的拓扑关系,枢纽外绕线也属于可列可不列的范畴。--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5日 (二) 03:23 (UTC)
|
- 您好,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信息太多,没有层次,同时模板超长的话,对所有客户端的读者也不太友好。按正常的关系,车站本身的拓扑关系应该由车站条目自身来阐述,大型线网中一般相交的线路可以忽略(这只是参考英维的实践,如en:Circle line (London Underground),并不是金标准)。
- 另外,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本地普遍滥用 (
HUB
)、不使用 (utINT
)和 (utHST
)(小站可能比较难以确定,但是换乘站一般比较重要,是很容易标出的层次),而且不标出车站真正的换乘类型,如同台换乘 (utXINT-L
)、(有时可以合并绘制的)垂直节点换乘 (utTINTt
)和共站厅换乘 (utINT-L
)、通道换乘 (KBL1
) (utINT
);这些换乘关系的重要程度也依次递减,可以视线网总体规模,决定某一级别后的不再标出(但某线路若有一个重要换乘,也会将剩余换乘站一同标出,并留下换乘站附近的走向关系)。 - 在节省垂直版面方面,除了省略线路之外,另一个可用的技巧是使用带隧道口和桥梁的车站图标,如 (
uhtBHFea
)、 (uhtBHFe@g
)、 (uhBHFe
),能够有效地trim掉一部分空行。 - 在您作的模板中,还有一处比较明显的失误,造成了大量垂直版面的浪费,稍后附在此处,以及,并行线是很适合使用左右双列文字的;最后,可能是由于快车本身在大中华城轨不甚普及的因素,越行车站 (
utpBHF
)普遍没有标出,这是针对18号线而言可以改进的点。--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6日 (三) 11:50 (UTC)- 首先,我很认同您所提出的“车站本身的拓扑关系应该由车站条目自身来阐述”的观点,在稍早前些的版本中,也未刻意地去为了表示清楚车站内各线路间的拓扑关系而将线路故意画的扭来扭去。并且我之前也尝试过您在右侧的举例中所画出的第二种画法,但考虑到成都地铁1号线与18号线存在内地罕见的极长距离范围内线路不同而走向完全重合的情况,较为有必要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走向重合关系,故才会在武汉路站及天府公园站间故意浪费掉两行来表示出从此处开始1号线有向东远离18号线的情况,并考虑到此RDT为1号线的RDT,故再将1号线拉直,以18号线向西偏移代替,这也正好留足了空间可在西博城站表示出各线路间的空间拓扑关系。
- 其次,关于您所阐述的在中维较被滥用图标问题,根据Wikipedia:铁路系统标示/图标列表/车站#轻轨重轨换乘站及commons:BSicon/Catalogue/interchange#Interchange between modes,我认为 (
utINT
)适用于不同制式之间的同站换乘(例如广州塔站地铁与APM线、有轨电车),且 (utINT
)仅适合单独出现,不适合与其它图标搭配,而中维现状则是利用其它图标之间的组合搭配,表示出了线路间的换乘关系; (utHST
)则因内地地铁线路几乎均为每站必停的运营模式,故其并不适用于内地的地铁RDT,而其父图标 (HST
)则可用于表达国铁线路中的小站; (utTINTt
)及 (utINT-L
)则没有被明确地定义成垂直节点换乘和共站厅换乘,个人认为前者只是简略表达出了同一车站内两线相交换乘,而后者则应用于类似于复线的表达上。此外,根据Wikipedia:铁路系统标示/图标列表/车站#车站步行道以及commons:BSicon/Catalogue/others2#Black lines中的叙述,我认为您所举例的 (KBL1
)及与其类似的黑线图标应作为邻近车站出站换乘的图标,而不是付费区内通道换乘的图标,故付费区内的换乘(或同车站内的换乘)则应以 (HUB
)表示。最后,考虑到手机等小屏设备及电脑高分屏在未开启显示缩放的情况下,部分带隧道口和桥梁的车站图标,如 (uhtBHFea
)容易糊成一团,不易阅读,故也不应为了刻意去节省那么一两行而牺牲掉可读性。 - 另外,18号线的快车越行图标仅在18号线的RDT内作出,我认为没有在1号线也画出18号线车站越行情况的必要。--🐱💤 2022年1月26日 (三) 14:08 (UTC)
- 您好,即便您想要表现这个远离的关系,这里也是有可以压缩的空间的;作为抽象的示意图,线路图上弯道改为与车站平齐似乎并不影响这一意味的表现。您花费两行而作出这条信息,以我个人看来过于implicit,因为其下方就是一处需要塞入一个中间车站的换乘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处只是为了避让下方车站变宽而已。必须承认的是,您的作品并不是我所述最典型的情况,所以某些点尚且有商榷的空间;况且以结果来看,本地的线路模板超长是家常便饭,固然这与大陆快速线路缺位、普通线路超长的线路有关,但大多数编者都一股脑地往示意图里堆冗余信息也是“功不可没”;因此我开启这一讨论,本意是想讨论一些容易界定的本地常见滥用,并期望形成一定的共识。个人认为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哪些线路需要列出”,这也是对模板规模影响最大的、本地与其原项目区别最大的一处,希望您能发表一些看法;如果就您的作品我“找茬”出了差错,还请您海涵。
- 另外,您认为 (
uHST
)只用来表示被越行的小站,至少在英维的实际用法中这一点是不成立的——许多根本没有快车服务的轻轨线路也使用这个图标,不过我前面也认同此图标不适用于大陆的轨道系统,毕竟多数睡城车站的客流大致相同、官方也并不确立某些“二等站”,而“无人”车站也缺少普遍性; (uINT
)似乎是我参考的用例有误,先向您致歉。不过, (HUB
)在您给出的页面中却列到了Cross-platform interchange一节内,这一图标本身的目的,更像是为了描述铁路枢纽内平行线路之间的换乘关系一类,我无法去确定作者本意的用法,不过其在本地过于突出的使用率提示了其很有可能被误用, (utBHF-L
)一类的图标才是一般的换乘站表示;另外,就在下方, (KBL1
)也在这一节中列出,似乎这个图标本身的意义未指明,需要额外说明方能使用。 - 另外,关于局部细节的问题,之前提到的en:Circle line (London Underground)其实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做法:使用{{enlarge}}链接到对应的小图,不过这个模板本地尚未引入,可能还需要讨论。
- 最后,是我之前回复您的时候不太确定的一处;我目前所见的用例一般区分车辆段/修车厂 (
uKDSTeq
)(大概是因为通勤口径下“不办客的车站”一般不存在,可以挪作他用)和停车场 (uYRD
),您觉得此处用法是否有统合的必要?--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6日 (三) 16:03 (UTC) - 另外, (
uhtBHFea
)似乎并不比一旁的正文汉字具有更高的图形元素密度,故而担心其难以看清不太必要;如{{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RDT}}这样的信息密度过载、信息层级不明确、冗余信息过多、模板达到常见屏幕高度的数倍长,才是本地维基面临的主要问题。RDT如果过分执着于细节,就会陷入本地维基大部分RDT面临的面对一般读者难以快速获取信息、而服务真正需要详细信息的用户又比不过OSM一类的矢量地图服务的双重窘境;尚且不需要OSM,各类铁道社区里随处可得的全网配线图,在这些细节上的的表现力都高过RDT不少。RDT是作为线路概览的一部分存在的,理应拥有和站台上张贴的线路图类似的易读性,而不是铁道爱好者手里配线图的廉价平替。--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6日 (三) 16:23 (UTC)
您好,我并没有认为您是在“找茬”,而是希望共同通过这次的讨论来使社群达到一致的意见以对现有RDT进行优化乃至重构以及对未来的作图规范有一个参考,上面我仅是向您阐述了在作图时我个人的想法以及我对您所列出图标的个人理解以供社群进行参考,后期我也会根据您所提出“线路图上弯道改为与车站平齐”的意见对现有RDT进行优化。
首先,您所提到的 (uHST
)确实不适合用在内地地铁制式的系统中,目前我个人则是以 (ueHST
)的形式绘制在了远期预留未修建的车站上(例Template: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RDT);而 (HUB
)在中维上又专门以示例图的方式展现出来,与台湾地区跨系统的同名车站换乘相像,故让我认为可以表达同名车站的换乘; (uYRDa
)则作为19年左右新绘制的图标,在此之前均通过 (uKDSTe
)来表示场段,并且由于非内地地区基本不会把车辆基地再细划为车辆段和停车场(而是通过可对列车提供的维修服务进行级等区分,例如北捷南港机厂为三级厂),故我认为应逐步将用来表示场段的非客运车站图标逐步替换为YRD系列图标。
此外,目前也应对许久未更新的Wikipedia:铁路系统标示及其下所有页面在通过社群的讨论并达成一致后进行一次大规模更新,同时引入一部分英维的新模板,借此既可添加上仅在共享资源中列出的图标方便中维用户查找,又可进一步明确有歧义的图标的具体含义。--🐱💤 2022年1月26日 (三) 16:59 (UTC)
- 您好,在类似en:Balderas metro station这样的例子中,两者是并存的,似乎一个用于表示单纯的、简易的、多是露天的yard,而另一个是建筑物depot;在目录中 (
uYRD
)也是作为一种“line feature”存在的(c:BSicon/Catalogue/straight tracks#Crossovers and passing loops),与双渡线等并列。这个图标有可能只是用以表示铁路编组站一类的特性的, (uYRDe
)或类似图标的一端也缺少 (lENDE
)表示线路终止。--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6日 (三) 17:16 (UTC)- 经过查阅部分内地城市的RDT,发现Category:武汉地铁RDT应该是最符合您最开始所说英维的简洁性,同时CRT部分线路的可读性也由于画入线路过多(尤其是近远期未批复线路)及未将主要表达线路拉直导致表示不清,同样Template:上海地铁RDT/3也因虹桥路~宜山路区间未将3号线部分拉直,导致我也从3号线直接错看到4号线部分去了。--🐱💤 2022年1月26日 (三) 17:29 (UTC)
- 武汉的模板的确做到了简洁,不过2、4号线同台换乘却只列了一个道岔还忘了 (
uCONTfq
)就有点让人费解了。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6日 (三) 17:52 (UTC)- 仔细看了下 (
uYRD
)确实应作为线性的特征出现在RDT当中,目前也发现港铁小蚝湾车厂除迪士尼线外,均采用 (uYRD
)的情况,应该符合您之前的描述。武汉的貌似所有线路的联络线都没有画上CONT箭头。--🐱💤 2022年1月26日 (三) 18:02 (UTC)- 您觉得在这种风格下,同台、联络线需要完整画出所交车站么,我新进画en:Template:CRT Line 9的时候是选择了画车站但是忽略连续同台换乘之间的线路交错,同时忽略其他同站线路;这样的实践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在歇台子站(en:Template:CRT Line 1),1、5号线有联络线所以均画出,忽略同站的18号线,但其实18号线站厅是另外两站的连廊,作为示意图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可能有一定的误导,可能也需要小图来补全?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6日 (三) 18:10 (UTC)
- 根据我手上现有的CRT配线图资料,9号线貌似没有出现连续同台换乘的情况,可同台换乘的应该仅有江北城、保税港和上湾路,五里店貌似0、6、9间均不能同台换乘;另外不太了解您所说歇台子站的情况,但根据你的描述感觉有点像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和南京西路站的情况,个人较为推荐忽略掉车站内的拓扑关系,通过车站条目内文字叙述来补充。{{enlarge}}个人感觉似乎更适合在类似于在{{成渝客运专线RDT}}特别指出说明像{{成都东站RDT}}这种特复杂的。--🐱💤 2022年1月26日 (三) 18:48 (UTC)
- 感谢,我似乎将五里店画错了。另外,我找到了之前提到的换乘站分类的出处,不知这个页面是否过时:en:Template:Railway line legend中分别标记了同构车站、枢纽车站、同台车站和相连的异构车站,的确没有垂直相交的相关描述。本地维基应该是直接翻译了这份图例,在每个RDT上都会显示。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6日 (三) 19:08 (UTC)
- 根据我手上现有的CRT配线图资料,9号线貌似没有出现连续同台换乘的情况,可同台换乘的应该仅有江北城、保税港和上湾路,五里店貌似0、6、9间均不能同台换乘;另外不太了解您所说歇台子站的情况,但根据你的描述感觉有点像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和南京西路站的情况,个人较为推荐忽略掉车站内的拓扑关系,通过车站条目内文字叙述来补充。{{enlarge}}个人感觉似乎更适合在类似于在{{成渝客运专线RDT}}特别指出说明像{{成都东站RDT}}这种特复杂的。--🐱💤 2022年1月26日 (三) 18:48 (UTC)
- 您觉得在这种风格下,同台、联络线需要完整画出所交车站么,我新进画en:Template:CRT Line 9的时候是选择了画车站但是忽略连续同台换乘之间的线路交错,同时忽略其他同站线路;这样的实践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在歇台子站(en:Template:CRT Line 1),1、5号线有联络线所以均画出,忽略同站的18号线,但其实18号线站厅是另外两站的连廊,作为示意图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可能有一定的误导,可能也需要小图来补全?David Xuang (contact me) 2022年1月26日 (三) 18:10 (UTC)
- 仔细看了下 (
- 武汉的模板的确做到了简洁,不过2、4号线同台换乘却只列了一个道岔还忘了 (
- 经过查阅部分内地城市的RDT,发现Category:武汉地铁RDT应该是最符合您最开始所说英维的简洁性,同时CRT部分线路的可读性也由于画入线路过多(尤其是近远期未批复线路)及未将主要表达线路拉直导致表示不清,同样Template:上海地铁RDT/3也因虹桥路~宜山路区间未将3号线部分拉直,导致我也从3号线直接错看到4号线部分去了。--🐱💤 2022年1月26日 (三) 17:29 (UTC)
关于先前的讨论,在commons:BSicon/Catalogue/others#Hub的描述中写明了HUB是同站名的车站换乘,加上先前提到的中维给出的示例, (HUB
)等图标应该没有被误用。另外, (BHF-L
)因与加了v前缀的 (vBHF
)极为相似,故较易被误认为也是复线车站的表示。--🐱💤 2022年1月26日 (三) 19:20 (UTC)
铁路系统标示图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