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优良条目/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德國南方集團軍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間在圍繞哈尔科夫蘇聯紅軍的一系列攻勢行動。德軍的行動代號為頓涅茨克行動,而蘇軍則稱為頓涅茨克及哈尔科夫行動,德軍的反攻消滅了大約52個蘇軍師及重新佔領哈尔科夫和別爾哥羅德。當德國第6軍團在史達林格勒被包圍後,蘇聯紅軍發動了更大規模攻勢以打擊德國南方集團軍的其它單位。1943年1月2日蘇軍發動星球行動,在1月至2月初間攻破德軍防線和攻佔哈尔科夫、別爾哥羅德庫爾斯克。雖然蘇軍行動成功,但參戰單位補給線過份延伸。第6軍團在2月2日投降後,蘇軍中央方面軍轉向西面及在2月25日向德國南方集團軍及中央集團軍發動進攻。然而連續數月之作戰令蘇軍損失慘重,有些單位只剩下1,000至1,500人,2月19日德國南方集團軍總司令埃里希·馮·曼施坦因陸軍元帥利用新到增援的武裝親衛隊及兩個裝甲軍發動反攻。雖然德國人戰力下降,德意志國防軍仍然側擊、包圍及打敗蘇軍在哈尔科夫南面的裝甲部隊。這令曼施坦因能在3月7日開始發動對哈尔科夫的進攻;雖然德軍總部命令從北面包圍哈尔科夫,但武裝親衛隊裝甲軍在3月11日直接進攻該城,引致武裝親衛隊親衛隊第1師在3月15日攻佔該城前進行了4天激烈的逐屋爭奪戰。兩天後德軍又攻佔了別爾哥羅德,形成了一個突出部,導致了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戰役;雖然德軍的進攻令蘇軍付出了大約70,000人傷亡的代價,但由於在哈尔科夫的逐屋爭奪戰,令武裝親衛隊裝甲軍付出很大代價,德軍到3月底共損失參戰兵力的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