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移動請求/2010年10到12月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 存檔 |
---|
2006年:1-12月
|
2010年10月1日
2010年10月3日
- 經詳細考察,認為應以鋅空氣電池為正名,特建議更改條目名稱,說明如下:
- 1. 「锌-空气电池」與「鋅空氣電池」是兩岸目前的官方譯名,參見相關 GB 與 CNS。
- 2. 锌空电池一詞的「空」容易引起誤解
- 3. 英文名稱為 Zinc-air battery (也是相關國際標準中採用的英文名稱)
- 4. "锌空电池" 使用較少,"鋅氧電池" 與 "鋅空氣電池" (含"鋅-空氣電池" 使用情形較多。 依據現在 Google 結果 (繁簡均包含在內):
- "鋅氧電池" 約有 20,900 項結果
- "鋅空氣電池"(包括"鋅-空氣電池") 約有 19,800 項結果
- "鋅空電池" 約有 6,780 項結果
- — Tonys (留言) 2010年10月3日 (日) 22:28 (UTC)
- 相關條目如方便一併改指向新名稱,請協助更改,如移動後尚有須手動更改處,請告知。Tonys (留言) 2010年10月3日 (日) 22:41 (UTC)
2010年10月12日
- 這張圖正確的英文標題名稱是三光溪(San Guang River),非目前使用的三民溪(Sanmin River),請幫忙修正為三光溪(San Guang River);謝謝!!-Mnb (留言) 2010年10月03日 (日) 02:51 (UTC)
2010年10月19日
2010年10月8日
2010年10月9日
- 伦敦地铁维多利亚线 → 维多利亚线: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存档/2010年5月#港鐵線路名稱問題的讨论。--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0月9日 (六) 08:56 (UTC)
- 環球航空800號班機 → 環球航空800號班機空難:原命名為「環球航空公司800號班機空難」,應沒有「公司」字眼。但早前命名出現爭議而造成不能由用戶自行移到該命名,需要管理員協助移動。—Altt311 (留言) 2010年10月9日 (六) 11:54 (UTC)
2010年10月10日
2010年10月13日
2010年10月2日
2010年10月16日
2010年10月5日
2010年10月17日
2010年10月21日
- (討論)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 國立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所公告的校名全銜為「國立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T0118163 (留言) 2010年10月21日 (四) 07:03 (UTC)
- (討論)台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 → 臺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所公告的校名全銜為「臺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 T0118163 (留言) 2010年10月21日 (四) 07:03 (UTC)
2010年10月22日
- 文萊麻拉區 → 汶萊-穆阿拉區:官方旅遊局對國家的分區名稱和wiki的名稱不乎 (http://www.visitbrunei.cn/facts_figures.htm)Heallo88 (留言) 2010年10月22日 (五) 13:53 (UTC)
- 白拉奕區 → 馬來弈區:官方旅遊局對國家的分區名稱和wiki的名稱不乎 (http://www.visitbrunei.cn/facts_figures.htm)Heallo88 (留言) 2010年10月22日 (五) 13:53 (UTC)
- 淡布倫區 → 淡布隆區:官方旅遊局對國家的分區名稱和wiki的名稱不乎 (http://www.visitbrunei.cn/facts_figures.htm)Heallo88 (留言) 2010年10月22日 (五) 13:53 (UTC)
- 冈底斯山脈 → 冈底斯山脉:繁简混用。--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0月22日 (五) 16:29 (UTC)
- 靑蟳屬 → 青蟳屬:不要使用异体字。--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0月22日 (五) 16:29 (UTC)
2010年11月7日
- 飛虎隊 →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香港製造 Made in Hong Kong (留言) 2010年11月7日 (日) 07:57 (UTC)
2010年10月24日
- (討論)亞伯克隆畢與費區 → Abercrombie & Fitch:因為亞伯克隆畢與費區不是官方譯名,可能會大家覺得很奇怪-ㄚ文 (留言) 2010年10月24日 (日) 12:26 (UTC)
- (+)支持:應使用「Abercrombie & Fitch」做為條目的主要名稱,原因如下:
- 在 Google 搜尋的結果如下:以「"亞伯克隆畢與費區"」搜尋結果只有139,然而搜尋「"Abercrombie & Fitch"」結果為3,500,000,是相當比例懸殊,代表此英文名稱為廣泛使用。
- 在中華民國登記的公司行號名稱必須要有中文名稱。像是 Google 在台灣就是以「美商科高國際有限公司」為註冊名稱。
- 中立名稱。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或澳門,可能會使用不同的中文名稱,使用英文為較恰當的做法。—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1月3日 (三) 15:51 (UTC)
- (+)支持:應使用「Levi's」做為條目的主要名稱,原因如下:
- 在 Google 搜尋的結果如下:以「"利惠"」搜尋結果只有455,000,然而搜尋「"Levi's"」結果為11,000,000,是相當比例懸殊,代表此英文名稱為廣泛使用。
- 在中華民國登記的公司行號名稱必須要有中文名稱。像是 Google 在台灣就是以「美商科高國際有限公司」為註冊名稱。
- 中立名稱。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或澳門,可能會使用不同的中文名稱,使用英文為較恰當的做法。—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1月3日 (三) 15:51 (UTC)
- (討論)天柏藍 → Timberland:台灣沒有使用譯名-ㄚ文 (留言) 2010年10月24日 (日) 12:57 (UTC)
- (+)支持:應使用「Timberland」做為條目的主要名稱,原因如下:
- 在 Google 搜尋的結果如下:以「"天柏嵐"」搜尋結果只有74,400,然而搜尋「"Timberland"」結果為15,100,000,是相當比例懸殊,代表此英文名稱為廣泛使用。
- 在中華民國登記的公司行號名稱必須要有中文名稱。像是 Google 在台灣就是以「美商科高國際有限公司」為註冊名稱。
- 中立名稱。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或澳門,可能會使用不同的中文名稱,使用英文為較恰當的做法。—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1月3日 (三) 15:51 (UTC)
2010年10月5日
- 爽浪 → Airwaves:中立名稱。—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0月4日 (一) 16:31 (UTC)
- 在 Google 搜尋的結果如下:以「"爽浪"」搜尋結果只有101,000,然而搜尋「"Airwaves"」結果為3,500,000,是相當比例懸殊,代表此英文名稱為廣泛使用。
- 在中華民國登記的公司行號名稱必須要有中文名稱。像是 Google 在台灣就是以「美商科高國際有限公司」為註冊名稱。
- 中立名稱。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或澳門,可能會使用不同的中文名稱,使用英文為較恰當的做法。—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1月3日 (三) 15:59 (UTC)
2010年10月31日
- Martin freeman標題請修改為zh-tw、zh-hk為馬丁.費里曼,cn為马丁‧费里曼,謝謝。—以上未簽名的留言是于2010年10月31日 (日) 12:01 (UTC)之前加入的。
- 其目前繁體網址中,仍為簡體字:http://zh.wikipedia.org/zh-tw/马丁‧费里曼 ,既為台灣正體,請將網址修改為繁體:http://zh.wikipedia.org/zh-tw/馬丁.費里曼 。(目前搜尋馬丁.費里曼仍無法找到)。另外請與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tin_Freeman 建立關聯(不知於此請求是否合宜?)
2011年11月1日
2011年11月3日
- (討論)開平碉樓與村落 → 開平碉樓:根據命名常規,應使用常用名稱。「開平碉樓與村落」只是登錄於世界遺產的名稱,既非官方名稱亦非常用名稱。可參考其他語言版本的命名。--Supernorton (留言) 2010年11月3日 (三) 09:37 (UTC)
- (討論)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 → 飛虎隊-cobrachen (留言) 2010年11月3日 (三) 13:23 (UTC)
2011年11月2日
- (討論)薩爾達傳說:時光之笛 → 薩爾達傳說 時之笛:游戏在大陆通用译名“時之笛”,查巴哈姆特可知台湾同样使用该译名,另查知台湾《电玩通》(Fami通中文版)也使用这一译名,而现译名“时光之笛”并不常用,因此建议移动至薩爾達傳說 時之笛。 — Chiefwei(查 - 论 - 编 - 历) 2010年11月2日 (二) 10:01 (UTC)
- 北海 (大西洋) → 北海:移回原名,消除括號。—Iokseng(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13:23 (UTC)
- 陰陽師 → 陰陽師 (小說):為了使陰陽師能夠對應上ja:陰陽師這種日本古代的職業。-P1ayer (留言) 2010年11月2日 (二) 14:07 (UTC)
2010年11月4日
- Vuze (軟體) → Vuze:無消歧義的必要。—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1月3日 (三) 16:11 (UTC)
-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法委员会 →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前者为生造专有名词,后者为官方标准全称。 —Miffy bunny (留言) 2010年11月4日 (四) 11:31 (UTC)
- 機場保安隊 → 機場特警組:1998年,香港國際機場搬遷後,機場保安隊為免與機場保安有限公司的名稱被混淆,早已更名為機場特警組。香港製造 Made in Hong Kong (留言) 2010年11月4日 (四) 13:33 (UTC)
- 信心->信念: 信心是 Confidence--水水 (留言) 2010年11月5日 (五) 14:42 (UTC)
- 重庆市市长列表→重慶市市長列表:移回原字體--Nthgd 2010年11月6日 (六) 01:55 (UTC)
2010年11月6日
2010年11月8日
Vjing (留言) 2010年11月8日 (一) 17:46 (UTC)Vjing
- 卡巴斯基反病毒 → Kaspersky Anti-Virus:中立名稱,如同 Google Chrome 的命名方式。—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1月8日 (一) 14:10 (UTC)
2010年11月9日
2010年11月11日
- 冨嶽三十六景 → 富嶽三十六景或富岳三十六景 :“冨”仅仅是“富”的异体字,简、繁中文规范写法皆做“富”,日语版维基也写做“富”。汉字文化圈艺术品使用异体字、变体字的情况常见,总不能每一副作品、每文每字都要跟随原作者吧?难道先秦的文学都要以篆书体显示不成?——♠白布¤飘扬§§ 2010年11月11日 (四) 09:22 (UTC)
- 使用異體字亦是作品的一部份,就像有些人名就故意用異体字。難道你要基於教育規範用字去改人家的名字?另外,日語版的條目名乃是被IP用戶任意修改,在討論頁中已有議論其誤。--百楽兎 2010年11月17日 (三) 09:13 (UTC)
2010年11月12日
- 大庆石油学院 → 东北石油大学:原条目被新用户剪切移动,已丢失编辑历史,请求将两条目合并-Leon3289 (留言) 2010年11月12日 (五) 01:22 (UTC)
- 劍球 → 劍玉:後者較常用。--今古庸龍DragonCube (留言) 2010年11月12日 (五) 11:35 (UTC)
- Template:Anglican Church → Template:聖公會:合併編輯記錄。—Iokseng(留言) 2010年11月12日 (五) 16:16 (UTC)
2010年11月12日
- Template: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车站→Template:重慶軌道交通一號線車站
- Template:重庆轨道交通七号线车站→Template:重慶軌道交通七號線車站
- Template: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车站→Template:重慶軌道交通十號線車站
內容及其他模板全爲繁體字,該模板爲鄙人創建,不會引起簡繁體爭議。——云淡风轻(对话) 2010年11月13日 (六) 03:25 (UTC)
2010年11月13日
2010年11月14日
2010年11月16日
2010年11月17日
2010年11月18日
- 東方明珠 (消歧義) → 東方明珠:主条目消歧义,无必要加括号。—t8 2010年11月17日 (三) 23:53 (UTC)
- 卵葩 → 卵脬:合併編輯歷史。—Iokseng(留言) 2010年11月18日 (四) 04:03 (UTC)
- 爱德华王子→爱德华王子 (威塞克斯伯爵):前者改為消歧義頁。—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11月18日 (四) 10:49 (UTC)
- 鳥人 (消歧義) → 鳥人:消除括號。—Iokseng(留言) 2010年11月18日 (四) 12:25 (UTC)
- 後元 (消歧義) → 後元:消除括號。—Iokseng(留言) 2010年11月18日 (四) 12:25 (UTC)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后者是正式名称,无论在教育部备案还是官网上。--∰ 黑目观世界 ⌘ 2010年11月18日 (四) 13:11 (UTC)
2010年11月22日
2010年11月23日
- 李錦綸 (消歧義) → 李錦綸:平等消歧義。—Iokseng(留言) 2010年11月23日 (二) 03:56 (UTC)
- 中國內地會或內地會 → 海外基督使團:「中國內地會」早已更名為「海外基督使團」,且其實際工作範圍也不再限於中國內地,因此該條目應移往「海外基督使團」,以符合現況。Fuenping 2010年11月23日 (二) 06:50 (UTC)
2010年11月25日
- 味丹 → 味丹企業:該名更符合企業集團的條目名稱,請求原條目名(簡稱)改為重定向。--福克大叔 (留言) 2010年11月25日 (四) 00:58 (UTC)
- 異端裁判所 → 宗教裁判所(规范译名,又如西班牙宗教裁判所)—Miffy bunny (留言) 2010年11月25日 (四) 02:35 (UTC)
- Template:Catholicism → Template:天主教(用简明中文模板名)—Miffy bunny (留言) 2010年11月25日 (四) 02:35 (UTC)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文件名不含机构名,参见[4][5]—Miffy bunny (留言) 2010年11月25日 (四) 02:35 (UTC)
- 陳融瑩 → 陳筳諭:合併編輯歷史。—Iokseng(留言) 2010年11月25日 (四) 04:50 (UTC)
- 落ちもの → 从天而降的剧情条目翻译已完成,请求更改原条目名称为译名。请求校对译名。 --mike2718 (留言) 2010年11月25日 (四) 11:06 (UTC)
- 完成。--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1月25日 (四) 19:24 (UTC)
- 馬球(繁体) → 马球(简体):移回最初创建时使用的名称。--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1月25日 (四) 19:22 (UTC)
2010年11月28日
- 射频识别 → RFID:同 USB 的命名方式,且 RFID 較常使用。—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1月28日 (日) 05:10 (UTC)
- (!)意見--用google查簡體中文網頁,射頻識別比RFID多,而繁體中文則結果相反。由於各地常用名稱有差異,建議採用时间优先的规则:我们选择条目第一个重要版本采用的命名方式作为条目的主要命名方式,其他命名都重定向到这个主要命名上来。
- (!)意見--用google查簡體中文網頁,射頻識別比RFID多,而繁體中文則結果相反。由於各地常用名稱有差異,建議採用时间优先的规则:
2010年11月26日
- (討論)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 → 2010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用「○○市長」只是簡稱用法,應該改為「○○市市長」才正確,故請求移回原名稱。-大摩 ~精益求精~ 2010年11月26日 (五) 21:04 (UTC)
2010年11月27日
2010年11月30日
2010年12月1日
2010年12月2日
2010年12月3日
2010年12月6日
- 左利手 → 左撇子:依照 Google 的搜尋結果,左利手的結果為214,000,而左撇子的結果是709,000,相差不少,故請求移動。—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2月6日 (一) 14:53 (UTC)
- (-)反对:左利手是正式名称,左撇子只是俗称。--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2月6日 (一) 18:04 (UTC)
- (=)中立:其實「左利手」是從日本渡洋而來的和製漢詞,不過聽起來比「左撇子」正式就是了。-TW-mmm333k (留言) 2010年12月7日 (二) 17:31 (UTC)
- (=)中立:「左/右撇子」在日常的使用上的確是遠遠比「左/右利手」來的多,但問題是「利手」也要移動到「撇子」嗎?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悖論,因為兩個問題點中雙方都各有它的優點存在,另外,應先多去查證,「利手」在不同的華人地區中是否有不同的普遍稱呼,如果有的話就可考慮使用{{NoteTA}}標題轉換模板來解決問題。-Berting Li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20:55 (UTC)
- (-)反对:左利手是正式名称,左撇子只是俗称。--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2月6日 (一) 18:04 (UTC)
2010年11月29日
- 猶太人大屠殺 → 纳粹大屠杀:不只有犹太人受迫害。--爱管闲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0年11月29日 (一) 11:35 (UTC)
- (+)贊成--雖不能至 (留言) 2010年12月7日 (二) 20:36 (UTC)
- (-)反对:条目只讲述对犹太人的屠杀。如果要讲述纳粹的所有屠杀行为,可另开新条目。--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1月29日 (一) 13:15 (UTC)
- (!)意見:英文en:The Holocaust条目中有提到以下的争议:
Some scholars maintain that the definition of the Holocaust should also include the Nazis' systematic murder of millions of people in other groups, including Romani, Soviet prisoners of war, Polish and Soviet civilians, homosexuals,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Jehovah's Witnesses and other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opponents, which occurred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they were of German or non-German ethnic origin. By this definition, the total number of Holocaust victims would be between 11 million and 17 million people.
因为有说法是广义的所有屠杀,所以应该取较广义的,不过目前这个条目还欠缺其他种族和团体被屠杀的内容。--爱管闲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0年11月30日 (二) 14:55 (UTC)
- (:)回應,Holocaust主要还是指对犹太人的屠杀。见en:Holocaust第一句:“The Holocaust ... was the genocide of approximately six million European Jews during World War II, a programme of systematic state-sponsored extermination by Nazi Germany.”至于比较广义的,那就不光是屠杀了,还有其他战争罪行如纵火、强奸等,所以建立一个“德国战争罪行”条目(en:German war crimes)比较好。--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11月30日 (二) 15:28 (UTC)
- (-)反对 - 應以最常用為主。--Mewaqua 2010年12月14日 (二) 16:09 (UTC)
2010年12月5日
- (討論)台北市議會 → 臺北市議會:「台」雖為「臺」的俗體常用字,但市議會的正確名稱應為臺北市議會。-TW-mmm333k (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03:50 (UTC)
- (討論)台北捷運小南門支線 → 台北捷運小南門線: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對此路線視為正線而非支線。 — T0118163 (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09:03 (UTC)
- 泰达站 (天津地铁)\泰达站(天津开发区导轨电车一号线) → 泰达站:为一站,应整合到相同条目。 Park1996 (留言) 2010年12月5日 (日) 09:10 (UTC)
- 丽隋战争 → 高句丽与隋的战争:请回退到原来的标准名称“高句丽与隋的战争”。Klezng (留言) 2010年12月6日 (一) 11:42 (UTC)
2010年12月7日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朝鲜核问题:没有证据说明朝鲜曾研发生物和化学武器。--爱管闲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0年12月7日 (二) 14:42 (UTC)
- (~)補充:似乎是为了配合Template:WMD。--爱管闲事的Inspector※留言 2010年12月7日 (二) 15:00 (UTC)
2010年12月8日
2010年12月9日
2010年12月11日
- (討論)樹林車站 (台灣鐵路管理局) → 樹林車站:不應為了尚未定案的臺北捷運樹林車站,將臺灣鐵管理局的樹林車站加上營運單位,並建立消歧義的條目 — T0118163 (留言) 2010年12月11日 (六) 09:15 (UTC)
- (討論)桃園車站 (台鐵) → 桃園車站:臺灣鐵管理局的桃園車站中文版條目比中文版桃園站內的其它同名車站更早較立條目且更具知名度,應該以臺灣鐵管理局的桃園車站作為主條目。 — T0118163 (留言) 2010年12月11日 (六) 12:51 (UTC)
- (討論)清水車站 (台灣) → 清水車站:臺灣鐵管理局的清水車站中文版條目比中文版清水站內的其它同名車站更具知名度,應該以臺灣鐵管理局的清水車站作為主條目。 —T0118163 (留言) 2010年12月11日 (六) 12:57 (UTC)
- (討論)豐田車站 (台灣) → 豐田車站:臺灣鐵管理局的豐田車站中文版條目比中文版豐田車站內的其它同名車站更具知名度,應該以臺灣鐵管理局的豐田車站作為主條目。—T0118163 (留言) 2010年12月11日 (六) 13:14 (UTC)
- (討論)光復車站 (台灣) → 光復車站:臺灣鐵管理局的光復車站中文版條目比中文版光復站內的其它同名車站更具知名度,應該以臺灣鐵管理局的光復車站作為主條目。—T0118163 (留言) 2010年12月11日 (六) 13:16 (UTC)
- 朱美拉棕櫚島 → 朱美拉棕櫚群島:已確定為一人工群島。-Berting Li (留言) 2010年12月11日 (六) 18:24 (UTC)
2010年12月12日
- 澳洲國立大學是一般使用的譯稱,幾乎沒有文件或口語譯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如同幾乎不會有人稱「美國」為「美利堅合眾國」。-GTOO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18:24 (UTC)
- (-)反对:標題以使用正式名稱為主,另外再參考google搜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有111,000項結果,可見此名稱絕對很常用。—Iokseng(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08:04 (UTC)
- (-)反对:应用标准译名。“澳大利亚联邦”通称“澳大利亚”。“澳洲”是不规范俗称,不是国名通称。—Miffy bunny (留言) 2010年12月28日 (二) 06:25 (UTC)
-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移回原字體。--Nthgd 2010年12月12日 (日) 07:55 (UTC)
-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使用中文EMI官方唱片公司的專輯譯名。--Kly (留言) 2010年12月12日 (日) 15:10 (UTC)
2010年12月14日
- 菲尼克斯 (消歧義) → 菲尼克斯:誤操作,移回原名稱。—Iokseng(留言) 2010年12月14日 (二) 05:55 (UTC)
- 臺灣鐵管理局的新城車站官方網頁是將新城車站加註太魯閣,而非直接標示太魯閣車站。
- 臺灣鐵路站名英譯對照表也是登載新城車站的英譯站名。
臺灣鐵管理局的新城車站中文版條目比中文版新城車站內的其它同名車站更早較立條目且更具知名度,應該以臺灣鐵管理局的新城車站作為主條目。-T0118163 (留言) 2010年12月14日 (二) 06:29 (UTC)
2010年12月16日
2010年12月17日
2010年12月19日
- 祈竹仁寶哲 → 祈竹仁波切:目前維基百科的所有條目里都將 Rinpoche 翻譯為仁波切。因此,祈竹仁寶哲就應該是「祈竹仁波切」。事實上維基百科裡祈竹仁寶哲一度曾是祈竹仁波切。目前僅發現這一個條目用仁寶哲而不是用仁波切,其餘的全部用仁波切。希望能夠統一翻譯。Dayten (留言) 2010年12月19日 (日) 13:52 (UTC)
- 國家社會主義 → 國家社會主義 (消歧義),國家社會主義 (廣義) → 國家社會主義:正條目被消歧義佔用,於是正條目不得不加上(廣義)二字。請糾正這個現象。Dayten (留言) 2010年12月19日 (日) 08:57 (UTC)
- 请求管理員幫助移動。Dayten (留言) 2010年12月21日 (二) 03:23 (UTC)
完成--Gakmo (留言) 2010年12月30日 (四) 11:45 (UTC)參見國家社會主義 (廣義)第一段,為免混亂,建議回復。--Gakmo (留言) 2010年12月30日 (四) 11:57 (UTC)- (:)回應--关于國家社會主義 (廣義)第一段:國家社會主義 (消歧義)已经包括了纳粹主义。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消歧義页面存在的原因。请求管理員幫助移動。Dayten (留言) 2010年12月30日 (四) 14:39 (UTC)
- 完成--Dayten (留言) 2011年1月2日 (日) 18:12 (UTC)
- 完成。Dayten (留言) 2011年1月3日 (一) 04:44 (UTC)
2010年12月20日
2010年12月21日
- (討論)Family ~合而為一 → Family ~讓我們在一起:之前譯名為翻譯錯誤,台壓版正確名稱為更新後名字
- 寧瑪派--这个正体汉字页面的出现是因为我的操作错误而创立。请将它删除或引向简体汉字页面“宁玛派”。维基百科应该禁止允许用相同内容的正体汉字和简体汉字创立不同的页面。因为我的这个操作错误,现在用正体“寧瑪派”搜寻不能引向正确的页面,因为正确的页面是用简体汉字创立的。请求管理员帮助。Dayten (留言) 2010年12月21日 (二) 15:15 (UTC)
2010年12月24日
- Category:台北縣交通 → Category:新北市交通:臺北縣升格改制為新北市 — T0118163 (留言) 2010年12月24日 (五) 15:58 (UTC)
建議一併把Category:台北縣....、Category:臺南縣....、Category:臺中縣....及Category:高雄縣....一類的分類改正。Hong Kong Student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0:10 (UTC)
- 分類無法直接移動,因此須請用戶自行將現有分類內所有條目重新設定新的分類即可。—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8日 (二) 08:02 (UTC)
- 臺北縣 → 新北市:是日原臺灣省臺北縣改制為新北市 (註:我不小心將"新北市"介面改為"New Taipei City"(新北市英譯),亦請幫我修正,謝謝)- 霖~~YA!! (留言) 2010年12月24日 (五) 16:35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41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27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27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27 (UTC)
- 蘆洲市 → 蘆洲區:已改名。—J7729 (留言) 2010年12月24日 (五) 23:26 (UTC)
- 本人嘗試重定向至蘆洲區,結果出現錯誤,本人已取消有關編輯。希望大家幫忙重定向至蘆洲區Hong Kong Student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09:37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27 (UTC)
2010年12月25日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33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33 (UTC)
- 俠客行 (邵氏電影) → 俠客行 (1982年電影):与原条目“俠客行 (1982年電影)”内容大体相同。--Cscen ◎留言板 2010年12月25日 (六) 15:24 (UTC)
- 新市鄉 (台灣) → 新市區 (台灣):行政區劃改制。--祥龍 (留言) 2010年12月25日 (六) 16:11 (UTC)
2010年12月26日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39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39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39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39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39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39 (UTC)
- 完成--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7日 (一) 11:39 (UTC)
2010年12月27日
- 被認定為邪教的團體列表 → 被政府認定為邪教的團體列表:“邪教”本是一个主观概念,因此主语不宜缺省。英文条目 List of groups referred to as cults or sects in government documents 中注明是“政府文件”。Dayten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4:11 (UTC)
- (-)反对该条目是陈述多个国家和地区情况的条目,有时主语是民间,有时主语是政府,应该分别阐述,或者新建立被政府認定為邪教的團體列表?-mike2718 (留言) 2010年12月29日 (三) 04:38 (UTC)
- (+)支持Dayten,參考英語維基的做法:List of groups referred to as cults or sects in government documents。--Gakmo (留言) 2010年12月30日 (四) 11:33 (UTC)
- (+)支持:Dayten所言有理。Fuenping 2010年12月30日 (四) 17:32 (UTC)
- 完成--Dayten (留言) 2011年1月4日 (二) 16:28 (UTC)
- 汐止應重定向到汐止區而非汐止市:台北縣改制新北市-Hong Kong Student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5:41 (UTC)
- Category:三重市應更名為Category:三重區:台北縣改制新北市-Hong Kong Student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5:51 (UTC)
- 分類無法直接移動,因此須請用戶自行將現有分類內所有條目重新設定新的分類即可。—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8日 (二) 08:03 (UTC)
- Category:台北縣公園應更名為Category:新北市公園:台北縣改制新北市 - Hong Kong Student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5:57 (UTC)
- 分類無法直接移動,因此須請用戶自行將現有分類內所有條目重新設定新的分類即可。—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8日 (二) 08:03 (UTC)
- Category:台北縣廟宇應更名為Category:新北市廟宇:台北縣改制新北市 - Hong Kong Student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6:00 (UTC)
- 分類無法直接移動,因此須請用戶自行將現有分類內所有條目重新設定新的分類即可。—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8日 (二) 08:03 (UTC)
- Category:新莊市應更名為Category:新莊區:台北縣改制新北市- Hong Kong Student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7:38 (UTC)
- 分類無法直接移動,因此須請用戶自行將現有分類內所有條目重新設定新的分類即可。—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8日 (二) 08:03 (UTC)
- Category:台北縣大專院校應更名為Category:新北市大專院校:台北縣改制新北市 - Hong Kong Student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7:42 (UTC)
- 分類無法直接移動,因此須請用戶自行將現有分類內所有條目重新設定新的分類即可。—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8日 (二) 08:03 (UTC)
- Category:土城市應更名為Category:土城區:台北縣改制新北市- Hong Kong Student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8:00 (UTC)
- (:)回應:「分類」似乎無法利用移動功能。直接建立新的分類,然後將清空的舊分類提刪應該即可。--祥龍 (留言) 2010年12月27日 (一) 18:13 (UTC)
- 分類無法直接移動,因此須請用戶自行將現有分類內所有條目重新設定新的分類即可。—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8日 (二) 08:03 (UTC)
2010年12月28日
- Category:大甲鎮 → Category:大甲區:請求變更分類名。--福克大叔 (留言) 2010年12月28日 (二) 00:36 (UTC)
- 分類無法直接移動,因此須請用戶自行將現有分類內所有條目重新設定新的分類即可。—Alberth2 汪汪 2010年12月28日 (二) 08:04 (UTC)
2010年12月30日
- (討論)大和族 → 大和民族:符合常用說法(日本語既稱呼為「大和民族」且廣為流通,而冠以「民族」一詞,在語意上和中立性上與單用一個「族」字並無二致,則何故必省去這「民」字,使其與常用說法不同呢?)-Fuenping 2010年12月30日 (四) 15:43 (UTC)
- Talk:高雄市縣合併 → Talk:高雄市:移動條目時,討論頁未一起移動。—Iokseng(留言) 2010年12月30日 (四) 18:41 (UTC)
- Talk:臺南市 (直轄市) → Talk:臺南市:移動條目時,討論頁未一起移動。—Iokseng(留言) 2010年12月30日 (四) 18:41 (UTC)
- Talk:臺中市 (直轄市) → Talk:臺中市:移動條目時,討論頁未一起移動。—Iokseng(留言) 2010年12月30日 (四) 18:41 (UTC)
2010年12月31日
2010年12月24日
- 臺中市 (1920年-2010年) → 臺中市:此條目並沒有在討論:臺南市 (直轄市)取得共識前,任意移動名稱是不尊重其他維基人建議的舉動!請身為管理員的您請恢復原條目名。--福克大叔 (留言) 2010年12月24日 (五) 18:48 (UTC)
2010年12月25日
- (討論)沙崙線 → 沙崙支線:沙崙支線是正式的名稱,連官方也採用的,沙崙線被自行簡化的 — ㄚ文 (留言) 2010年12月25日 (六) 02:05 (UTC)
- 高雄市 (1924年-2010年) → 高雄市:移動未取得共識。—Iokseng(留言) 2010年12月25日 (六) 02:22 (UTC)
- 臺南市 (1920年-2010年) → 臺南市:移動未取得共識。—Iokseng(留言) 2010年12月25日 (六) 02:22 (UTC)
- 臺中市 (1920年-2010年) → 臺中市:移動未取得共識。—Iokseng(留言) 2010年12月25日 (六) 02:22 (UTC)
2010年12月26日
- 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對對馬島的侵略 → 對馬島征伐:不中立的命名法。—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12月26日 (日) 11:29 (UTC)
2010年12月20日
- 页面名繁简混用,移动后被移回: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4%BA%92%E5%8A%A9%E5%AE%A2%E6%A0%88/%E6%A2%9D%E7%9B%AE%E6%8E%A2%E8%A8%8E&action=history&limit=3&offset=20101219131232
- 话说子页面的繁简问题确实有点烦,如果移动把“互助客栈”换成繁体的,会造成Special:PrefixIndex无法全部列出子页面。看看谁有好办法解决一下,除了把所有子页面全部统一成最上层页面名的繁简状态..Liangent (留言) 2010年12月20日 (一) 12:18 (UTC)
- (-)反对:像是Wikipedia:聚会的旗下頁面也是如此,要是這樣那繁體的頁面就永遠只能被重定向嗎?對繁體的使用者相當不公平。—Mark85296341@留言 2010年12月20日 (一) 15:02 (UTC)
- (+)贊成--中文維基有繁簡自動轉換,個人覺得條目名是繁是簡是混合分別不大,但若因混合帶來技術問題,則贊成使用其中一種,在這個例子就是簡體。Gakmo (留言) 2011年1月19日 (三) 06:5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