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其他
![]()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
|
- [离任] Antigng-bot2离任管理员機器人,感谢任期内贡献。
- [人事] 管理人员申请预讨论正在进行中,敬请关注参与。
- [解任] Mys_721tx的管理員解任投票已由行政员宣告無效。
- [公告] 修改格式手册以明确不在中外文混排时添加空格及設立過濾器助理組已經通過。
- [公告] 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及政治地位及在世人物傳記已通過訂為高風險主題,請編者注意遵守編輯守則及相關編輯限制;管理員處理有關主題的擾亂行為時亦請注意相關流程。
- [公告] 修改快速删除方针F7款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儘快提出。
- [讨论] 互助客栈技术区正在討論重提中外文混排自动加空格小工具,敬请踊跃参与。
- [讨论] 互助客栈方针区正在討論回退員的過濾器日誌檢閱權、取消巡查员的巡查豁免权、提议设立Growth导师指引、提议修订WP:BANEX、提议修订重构“避免地域中心”方针及提议管理員解任投票采取安全投票,敬请踊跃参与。
- [讨论]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討論提议设立缺乏共识处理流程指引,敬请踊跃参与。
- [讨论]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讨论將中國大陸及香港民主運動、习近平、搜索引擎优化及漢族群訂為高風險主題,敬請關注並踴躍參與。
![]() 存檔 | ||||||||||||||||||||||||||||||||||||||||||||||||||||||||||||||||||||||||||||||||||||||||||||||||||||||||||||||||||||||||||||||||||||||||||||||||||||||||||||||||||||||||||||||||||||||||||||||||||||||||||||||||||||||||||||||||||||||||||||||||||||||||||||||||||||||||||||||||||||||||||||||||||||||
---|---|---|---|---|---|---|---|---|---|---|---|---|---|---|---|---|---|---|---|---|---|---|---|---|---|---|---|---|---|---|---|---|---|---|---|---|---|---|---|---|---|---|---|---|---|---|---|---|---|---|---|---|---|---|---|---|---|---|---|---|---|---|---|---|---|---|---|---|---|---|---|---|---|---|---|---|---|---|---|---|---|---|---|---|---|---|---|---|---|---|---|---|---|---|---|---|---|---|---|---|---|---|---|---|---|---|---|---|---|---|---|---|---|---|---|---|---|---|---|---|---|---|---|---|---|---|---|---|---|---|---|---|---|---|---|---|---|---|---|---|---|---|---|---|---|---|---|---|---|---|---|---|---|---|---|---|---|---|---|---|---|---|---|---|---|---|---|---|---|---|---|---|---|---|---|---|---|---|---|---|---|---|---|---|---|---|---|---|---|---|---|---|---|---|---|---|---|---|---|---|---|---|---|---|---|---|---|---|---|---|---|---|---|---|---|---|---|---|---|---|---|---|---|---|---|---|---|---|---|---|---|---|---|---|---|---|---|---|---|---|---|---|---|---|---|---|---|---|---|---|---|---|---|---|---|---|---|---|---|---|---|---|---|---|---|---|---|---|---|---|---|---|---|---|---|---|---|---|---|---|---|---|---|---|---|---|---|---|---|---|---|---|---|---|
| ||||||||||||||||||||||||||||||||||||||||||||||||||||||||||||||||||||||||||||||||||||||||||||||||||||||||||||||||||||||||||||||||||||||||||||||||||||||||||||||||||||||||||||||||||||||||||||||||||||||||||||||||||||||||||||||||||||||||||||||||||||||||||||||||||||||||||||||||||||||||||||||||||||||
發言更新圖例 |
---|
|
|
|
|
|
特殊狀態 |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
手動設定 |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目前存废积压严重,积压的讨论中,约有一半最终都因缺乏讨论而无共识关闭。因此强烈建议采用{{relist}}方式,一方面促进讨论,一方面解决积压问题。鉴于我们与英文版的不同之处,我建议:
- 采用{{relist}}制度,存废討論已超過五週的提案,如果仍然缺乏共识,可以重新提交到最新一天的存废讨论页面继续讨论(与现有流程接轨)
- 同一个讨论最多可以重新提交三次,若三次后仍无共识,则以无共识结案(事不过三)
- 每次重新提交时,在原讨论处关闭讨论并说明已重新提交讨论到新的页面,若有讨论内容,则将所有讨论内容移动到新的讨论处。在新讨论的最下方挂上{{relist}}模板
- 希望能够得到WP:TW的支持
此外,鉴于存废积压当中另有相当一部分讨论是已有共识,但不好处理的,例如合并、迁移到其他计划、分类页面需要清空分类才能删除、模板需要清除嵌入才好删除等,建议使用{{follow-up}}进行标记,处理完成后就可以结案。这个也希望能够得到WP:TW的支持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4日 (三) 08:12 (UTC)
- {{follow-up}}的问题,我已经写了一个User:Shizhao/follow-up.js,勉强能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4日 (三) 14:04 (UTC)
- 想問一下如果重新列出討論,那原先討論的結果是什麼?在條目討論頁該怎麼表述?——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4日 (三) 15:24 (UTC)
- 没有结果。使用relist的是没有关闭,但长期无共识的讨论,将其重新列出以获得社群的更多关注。已经关闭的讨论无法relist。--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5日 (四) 01:35 (UTC)
- 技术上能做到吗?英维是一个条目存废讨论开一个页面,并把每个独立的条目存废页面嵌入到各天的讨论页面中;中维这边是每个条目的存废讨论直接在当天的页面开章节讨论。在中维如果用relist,把原先的讨论从原来的天数移动到最新的天数,可能导致反复移动而造成编辑历史不完整。我认为在此之前,我们似乎需要先把存废讨论改为每个条目开启独立的讨论页面。--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5日 (四) 01:32 (UTC)
- @BlackShadowG:技術上是可以做到,不必移動任何討論,例如只要使用語法
{{#lsth: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3/01/11|[[:1910年逝世人物列表]]}}
:
- @BlackShadowG:技術上是可以做到,不必移動任何討論,例如只要使用語法
- 或語法
{{Include|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3/01/11#[[:美食王國]]}}
:
- 或語法
- 都能有類似效果。後者按下編輯紐還會直接跳轉到該天的存廢頁。--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1月11日 (三) 03:55 (UTC)
- 重新提交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不是很理解。follow-up這個模板倒是支持,但建議必定要填寫共識是什麼。--Ghren🐦🕘 2023年1月5日 (四) 01:37 (UTC)
- @Ghren:因为越新的存废讨论更容易获得关注,重新提交预期可以进一步继续讨论达成共识以结案,而减少无共识结案的问题,同时减少积压问题。
- @BlackShadowG 一个条目存废讨论开一个页面当然是最好,但是工作量比较大,相关的工具都要跟着变才行(当然,不理会那些辅助工具直接改变也不是不行,只是可能会初期的时候提交和处理会不太方便)。如果不改变成一个条目存废讨论开一个页面的方式,的确存在编辑历史不完整的问题(还存在许多其他不方便的问题)。这样的话我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在目前的存废流程下先尽快启用relist(积压太严重了),单独页面问题之后再说;二是先启用单独页面,再启用relist,不会造成编辑历史不完整
-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5日 (四) 02:27 (UTC)
- 我的观点是,为了优先解决积压问题,我可以暂时忍受编辑历史不完整的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5日 (四) 02:41 (UTC)
- 我也支持先尽快启用relist处理大量积压,不过要长期实行的话,启用单独页面的措施也需要尽快提上日程。--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5日 (四) 03:41 (UTC)
- 一般長期沒有討論的案件,單純的關注度不足佔大多數,要證明沒有關注度很難,要證明有關注度很簡單,所以沒有關注度的話,其實一般都不會有留言,畢竟「我認為這個條目沒有關注度」並不代表「這個條目真的沒有關注度」。而且一般要合併的條目都是管理員掛上{{Merge}}模板,之後待人處理。然後那些已經吵了很久的討論,不停{{relist}}也不會有結果。--Ghren🐦🕚 2023年1月5日 (四) 03:04 (UTC)
- relist主要并不是为了处理那些吵了很久的討論,吵了很久都没共识基本上就是无共识结案。relist主要是为了让没人关注的讨论更容易获得关注,沒有關注度的条目也是需要共识结案的,relist的目的正是增加进一步讨论达成共识的可能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5日 (四) 03:48 (UTC)
- 依過去的習慣,沈默那就是弱共識,這些頁面一樣可以刪除。如果認為這不妥的話,更應該引入的其實是en:Wikipedia:Proposed deletion的方式,沒人討論就當是PROD掉就好啊。掛上Relist之後有多少效果呢,近這幾天也有很多案件沒有人討論不是嘛,為什麼會認為新案件沒有人討論,將舊案翻抄會有人討論呢?--Ghren🐦🕓 2023年1月5日 (四) 08:59 (UTC)
- enwiki施行relist已经10几年了,看起来行之有效值得借鉴,也能解决中文版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那何乐而不为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6日 (五) 02:36 (UTC)
-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变相延长了共识难以达成情况下的讨论时间,如果按照我上面的建议流程,最长可以有15周时间讨论且有最多3次机会出现在用户关注最多的当天存废讨论页面上。
- 另外关于弱共识,的确以前我没人讨论可能也就删了,但是这对管理员的知识广度和认知能力的要求太高了,很容易删错页面;而且有些没人讨论的可能管理员还需要查证一番才能做出判断,非常花时间,也容易造成独断专行问题(毕竟无人讨论自己调研决定去留,容易失误,知识的宇宙太广袤了,不是一个人的人力所能及)。弱共识在处理存废讨论上,我认为除非是非常明显的提删理由,否则最好还是再稍微强一点比较好,方便管理员可以直接根据讨论来判断去留,而不用自己去调查研究一番,管理员也不是一天有25小时的怪物--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6日 (五) 02:57 (UTC)
- 個人同意這點。——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1月8日 (日) 21:15 (UTC)
- 討論延長根本無助生成共識啊。一般來說,刪除討論有實際討論的一般都只是頭幾天,過幾天之後就不會有討論了。中維參與存廢討論的人本身就不多。一般留下來的案件都是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案件,又或者在關注度邊緣的案件。要證明沒有關注度畢竟很難;要證明有關注度畢竟很簡單。就像是這些案件,條目內沒有關注度來源,那就刪掉啊。一般的維基人根本很難查證這些條目有沒有當地的紙本來源,就算有線上來源,根本就看不懂。反而證明這些條目有關注度很簡單啊,只需要將參考文獻寫上去就行了。要證明沒有黑天鵝很難,但是要證明有黑天鵝很簡單啊,所以舉證本來就應該在保留方啊。除非有很多人熟悉這個主題,又或者有比較專業的編者,否則根本上很難證明完全沒有關注度。在這樣的情況,我覺得直接刪掉沒有什麼大問題。
- 英維可以將Relist制度行之有效的原因主要是英維的人數比較多,學術平較高、對方針指引的熟悉度也夠。中維沒有這個底子。討論法語譯名的時候,就只有兩個長篇大論幾萬個KB;討論四字神名的時候,一個歷史學、宗教學或神學的人都沒來,由9月底到1月,一個實際意見都沒。這是我的印象。然後其實當日的存廢討論閱讀量也不是很高,也就百來次左右。--Ghren🐦🕕 2023年1月10日 (二) 10:51 (UTC)
- enwiki施行relist已经10几年了,看起来行之有效值得借鉴,也能解决中文版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那何乐而不为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6日 (五) 02:36 (UTC)
- 依過去的習慣,沈默那就是弱共識,這些頁面一樣可以刪除。如果認為這不妥的話,更應該引入的其實是en:Wikipedia:Proposed deletion的方式,沒人討論就當是PROD掉就好啊。掛上Relist之後有多少效果呢,近這幾天也有很多案件沒有人討論不是嘛,為什麼會認為新案件沒有人討論,將舊案翻抄會有人討論呢?--Ghren🐦🕓 2023年1月5日 (四) 08:59 (UTC)
- relist主要并不是为了处理那些吵了很久的討論,吵了很久都没共识基本上就是无共识结案。relist主要是为了让没人关注的讨论更容易获得关注,沒有關注度的条目也是需要共识结案的,relist的目的正是增加进一步讨论达成共识的可能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5日 (四) 03:48 (UTC)
- 我的观点是,为了优先解决积压问题,我可以暂时忍受编辑历史不完整的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5日 (四) 02:41 (UTC)
- 英文版w:WP:RFD是每天一个页面,但是也有relist过程。--GZWDer(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04:50 (UTC)
- 這邊提一個
爛建議:提刪的時候把所有編輯過該頁面的已註冊使用者在提刪頁面或是討論頁全部ping一遍。--122.100.88.32(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5:12 (UTC)- 不妥,会造成骚扰,也许是潜在拉票(编辑者没有提出存废)。较合理方案是用户主动订阅此类通知,机器人通知曾在条目进行足量扩充(较难判断)或一段时间内有过编辑的用户。热衷关注存废的用户,通常已监视页面或存废讨论。--YFdyh000(留言) 2023年1月6日 (五) 16:42 (UTC)
- 离题了。此外即使是目前,提删者也可以自行手动查看编辑历史,向条目的主要编者发通知。没有必要做强制的规定。--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8日 (日) 12:42 (UTC)
− | ::::存廢討論的目的是尋找應否刪除一篇條目的[[WP:CON|共識]]。
::::但是,如果在最初的七天結束時,討論只有少數參與者(包括提刪人),並且/或者缺乏基於方針的論點,則可能適合重 | + | ::::存廢討論的目的是尋找應否刪除一篇條目的[[WP:CON|共識]]。
::::但是,如果在最初的七天結束時,討論只有少數參與者(包括提刪人),並且/或者缺乏基於方針的論點,則可能会延长讨论,若持續五周或最後留言已過一周仍然缺乏共识,则適合重新提交討論,以徵求進一步的討論,確定共識。重新提交的討論可能會在確定共識之後結束,而不必再等待七天。 ::::雖然如此,重新提交討論不應該取代“未達成共識”的結論。如果關閉人認為已有實質性的討論,已有不同基於方針的意見被表達出來,但沒有達成共識,那麼可能會作無共識保留。 ::::我們不建議多次重新提交討論以期獲得充分的參與。一般來說,討論不應重新提交超過三次。用戶在第三次(或更多)重新提交讨论,或者在已經有大量用戶參與而仍然重新提交討論時,應該(除{{[[Template:relist|relist]]}}模板之外)簡短地解釋為什麼他們認為讨论是不足夠的。 ::::當重新提交討論時,應該從最初提報的存廢討論頁中刪除,並移至當前日期的存廢討論中繼續討論。重新提交討論的原因可以在{{[[Template:relist|relist]]}}模板中指出。 :::: |
- 即使有所顾虑,也至少希望能够试用一段时间看看效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2日 (四) 08:14 (UTC)
- 我不認為這有什麼用,但是不反對您們試試看。但是不認為重新提交三次有什麼實際作用,重新提交一次就夠了。而且我想假如討論真的能夠持續五周的話,重新提交也沒有意思。--Ghren🐦🕕 2023年1月12日 (四) 10:50 (UTC)
- 既然如此,建议2月1日之后开始试行如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7日 (二) 06:14 (UTC)
- (+)支持試行,好的壞的都是在實際運作後才出現的。--Mafalda4144(留言) 2023年1月17日 (二) 13:45 (UTC)
- 似乎不用等这么久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1月18日 (三) 11:50 (UTC)
- 既然如此,建议2月1日之后开始试行如何?--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7日 (二) 06:14 (UTC)
- 我不認為這有什麼用,但是不反對您們試試看。但是不認為重新提交三次有什麼實際作用,重新提交一次就夠了。而且我想假如討論真的能夠持續五周的話,重新提交也沒有意思。--Ghren🐦🕕 2023年1月12日 (四) 10:50 (UTC)
- 即使有所顾虑,也至少希望能够试用一段时间看看效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12日 (四) 08:14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WP:RELIST的内容已更新,相应模板和流程暂时参照英文版w:WP:RFD模式实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月24日 (二) 07:28 (UTC)
- 本案未在方针区提案且公示不足七天,且共识为试行而非定为正式指引,不宜挂指引模板。本人依据IAR,改挂临时设计的{{Guideline d'essai}}模板。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1月24日 (二) 08:22 (UTC)
- 目前RELIST已經試行一段時間,看起來跟普通提刪沒什麼差別(畢竟看上去就是在最新的日期添加一條新提刪),也跟普通提刪穿插在一起,而普通提刪會通知條目創建者,那麼(?)疑問@Shizhao:RELIST是不是也應通知創建者呢?--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2月2日 (四) 04:41 (UTC)
- @Shizhao:由于加入了新的讨论结果,可能需要更新Module:Old vfd multi(当前例子可见Talk:大四喜 (足球))。--东风(留言) 2023年2月4日 (六) 06:40 (UTC)
試行檢討 编辑
- 1/24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4筆;
- 1/25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2筆;
- 1/26共提交11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0筆;
- 1/27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0筆;
- 1/28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5筆;
- 1/29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2筆;
- 1/30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0筆;
- 1/31共提交10筆,成功關閉討論的有1筆;
- 統計期間共有共有81筆WP:RELIST,成功關閉討論的僅有14筆,成功達成共識率17%,約兩成,這流程是否真的有幫助還有待觀察討論。建議再觀察一陣子才決定是否提升為正式指引。--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2月6日 (一) 10:52 (UTC)
- 我認為共識達成率至少要到五成才有提升為正式指引的意義。--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2月6日 (一) 10:59 (UTC)
- 管理员无能为什么要怪制度?--。->>Vocal&Guitar->>留言 2023年2月7日 (二) 04:35 (UTC)
- 至少还达成了两成啊,另外,达不成共识和管理员有什么关系?
- 其他数据的话,目前积压数量减少了大约2/5(relist实行开始511个积压讨论,今天最新的一次数据是322,历史最低288),积压天数减少了约70%(从112天减少到了33天,历史最低32天)--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2月7日 (二) 09:02 (UTC)
- 我不是說流程沒用,而是希望流程能有更高的用途。--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2月16日 (四) 05:24 (UTC)
- 管理员无能为什么要怪制度?--。->>Vocal&Guitar->>留言 2023年2月7日 (二) 04:35 (UTC)
- 我認為共識達成率至少要到五成才有提升為正式指引的意義。--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2月6日 (一) 10:59 (UTC)
- @Shizhao:WP:RELIST自通過試行至今已逾一個月,上次盤點第一周的WP:RELIST成功達成共識的狀況,現在盤點第二周的WP:RELIST成功達成共識的狀況(截至2023年2月24日 (五) 14:21 (UTC)):
- 1/31共提交10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10筆 (其中2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 2/1共提交11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9筆 (其中2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 2/2共提交10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8筆 (其中3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 2/3共提交9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3筆 (其中0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 2/4共提交12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7筆 (其中1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 2/5共提交10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5筆 (其中0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 2/6共提交10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9筆 (其中0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 2/7共提交10筆,成功獲得共識的有4筆 (其中0筆於二度重新提交時獲得共識);
- 統計期間共有共有82筆WP:RELIST,成功關閉討論的僅有55筆,成功達成共識率67%,約七成,明顯可以看出,這個流程是有效的,故(+)支持WP:RELIST升格為正式指引。--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2月24日 (五) 14:21 (UTC)
- 若立为指引,是不是应该并入Wikipedia:删除方针#存废讨论一节?WP:删除程序只是论述,中间插一段指引段落有点怪。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2月24日 (五) 17:15 (UTC)
- 在我看来,Relist實際上根本無法促進共識,像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3/02/01#Template:值得列印的重定向、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3/02/02#瘋狂過山車,這些Relist了以後,沒有人提出新理由然後就刪除的內容很多。這和管理員獨斷刪掉是沒有分別的。實際上,Relist之後有新理據協助管理員決定刪除與否的刪除提案感覺不是很多。--Ghren🐦🕘 2023年2月25日 (六) 13:05 (UTC)
- 非管理员能执行重新提交吗?--东风(留言) 2023年3月4日 (六) 09:33 (UTC)
- 所以試行結果如何?是否要繼續試行或正式上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4月4日 (二) 11:06 (UTC)
- 不建議正式上路。--Ghren🐦🕐 2023年4月4日 (二) 17:29 (UTC)
- 這一看就知道討論完全沒有意義,甚至不必參與討論,真可憐。居然連不建議正式上路都出現了,可見這個獨裁社群就是喜歡沒事找事做,最後到頭來一場空。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顯然都快要成所謂的廢棄物處理場了,但沒有這個廢棄物處理場也不行。--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3年4月4日 (二) 17:55 (UTC)
- @Shizhao。——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1日 (一) 15:18 (UTC)
- @Shizhao?如果沒有肯定結論,應該考慮停止試行,避免造成所謂「無限試行」的情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5月12日 (五) 09:26 (UTC)
- 结论是存废积压情况要比此前大大减轻,现在基本上除了待处理的讨论,积压不会超过2天(再勤快一些可以做到基本无积压),无共识保留的情况也比此前大大缓解,以前积压的讨论大约有将近一半最后会无共识保留,现在只是偶尔会有无共识保留。如果停止目前做法,就又回到以前一大堆积压,最后一半都无共识保留的状态。当然,如果社群认为积压无所谓,无共识保留也无所谓;或者宁可积压,也不要用relist的方式解决积压问题,那我也无话可说--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12日 (五) 12:01 (UTC)
- 重新贴一次到目前为止的统计图[3]--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12日 (五) 12:07 (UTC)
- 所以這代表什麼?首先您這個算法計算的只是計算在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積壓討論中顯示的頁面,積壓的條目只是都relist到存廢討論去了。所以數字上看上很亮麗,實際上根本只是通過重新定義「積壓」這一個概念來解決問題。
- 二者,「無共識保留的情況也比此前大大緩解」的原因是什麼?是討論增加了,增長了共識的形成?如果是,討論增加了多少?討論度增加是relist的功效,還是單純是因為討論出現在一個比較多人瀏覽的頁面?如果只是單純因為出現一個比較多人瀏覽的頁面,我相信有很多其他更合適的方法啊。我又看了一下,發現這三四個月來,存廢討論估計有八成是Shizhao閣下您結案的,有多少的案件,是討論自己已經形成大致的共識,而不是您個人的「獨斷」參與其中,而引致無共識的情形得到緩解?而且,這樣的「試行」很容易形成Shizhao期待relist有用,而您的行為實現了這個預言。這是自證預言。
- 三者,積壓重來都不是問題,在您維的站務中存廢討論本身就不是重要度很優先的。--Ghren🐦🕐 2023年5月12日 (五) 17:24 (UTC)
- 就算是這樣,假設成效真的只是形成書生認為的結果,不是真的成效(這讓我想到N射線實驗)就算是這樣,就算正式上路也不會造成危害啊,然後積壓天數也確實能夠減少。既然無害,又有點(數據上的)效果,那何嘗不能正式上路?英文維基不是也實行多年了?試行期間也沒啥問題啊,又不是爆炸了要立刻停機?未見有什麼不能正式上路的理由。-- 宇帆-雪菲蛋糕🎂娜娜奇🐰鮮果茶☕在維基百科尋求休閒是否搞錯了什麼(☎️·☘️) 2023年5月21日 (日) 07:43 (UTC)
- 強烈要求停止試行,時昭老爹都把一些明顯沒有異議的東西重複提交了四五次了,能不能快點自己處理,不要等著別人浪費時間投刪除票,管理員自己不會判斷嗎?--🎋竹生🎍 2023年5月31日 (三) 04:32 (UTC)
- 除非能雪球,不然执行管理员不应避嫌吗?没有表态为什么就代表没有异议。如果管理员自己有意见,就自己投票、其他管理员处理。--YFdyh000(留言) 2023年5月31日 (三) 09:04 (UTC)
- 某人✉ 2023年6月21日 (三) 17:12 (UTC)
- 那说明没有明显的删除意向与共识,继续无共识保留吧。总不能弄些机器人留言投石问路[開玩笑的]--YFdyh000(留言) 2023年6月21日 (三) 17:16 (UTC)
- 显而易见,证明有关注度容易,证明无关注度难。证明有关注度找到个关注度来源就行;证明无关注度则需要尽可能把所有可能有用的来源都搜索过一遍,还是没有关注度来源,才能下结论。--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8月9日 (三) 14:16 (UTC)
問題是你維關注度提刪的風氣一向都是應刪除的不會有什麼人特別去投刪除票,有價值保留的才會有人去提保留證據。結果就造成現在這裏無限relist-
- 某人✉ 2023年6月21日 (三) 17:12 (UTC)
- 其实是不是可以把RELIST时间和正常结案时间错开试试,比如RELIST改成一个月之类的,现在7天一到就RELIST,RELIST之后又要等7天,我不觉得以现在的人手有几个管理员能天天守着存废讨论,这只会造成上面说的书生一个人反复RELIST。--淺藍雪❉ 2023年8月16日 (三) 06:58 (UTC)
- 除非能雪球,不然执行管理员不应避嫌吗?没有表态为什么就代表没有异议。如果管理员自己有意见,就自己投票、其他管理员处理。--YFdyh000(留言) 2023年5月31日 (三) 09:04 (UTC)
- 结论是存废积压情况要比此前大大减轻,现在基本上除了待处理的讨论,积压不会超过2天(再勤快一些可以做到基本无积压),无共识保留的情况也比此前大大缓解,以前积压的讨论大约有将近一半最后会无共识保留,现在只是偶尔会有无共识保留。如果停止目前做法,就又回到以前一大堆积压,最后一半都无共识保留的状态。当然,如果社群认为积压无所谓,无共识保留也无所谓;或者宁可积压,也不要用relist的方式解决积压问题,那我也无话可说--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5月12日 (五) 12:01 (UTC)
- 不建議正式上路。--Ghren🐦🕐 2023年4月4日 (二) 17:29 (UTC)
- @AINH、YFdyh000:話說我才發現一開始Shizhao君的提案就有提到「同一個討論最多可以重新提交三次,若三次後仍無共識,則以無共識結案」了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16日 (六) 13:46 (UTC)
- (副知@Shizhao)——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16日 (六) 19:27 (UTC)
- 有些“无共识”结案的其实根本就不是无共识,或者即使没讨论按现行标准也是很明显的删除或保留,如果只有一两个管理员RELIST,而且还是7天一到马上RELIST,说实话还不如积压着算了。淺藍雪❉ 2023年9月20日 (三) 07:28 (UTC)
- 配合#设立「邀请讨论」及「管理员处理决定公示」机制是否就可以解决「按现行标准也是很明显的删除或保留」的问题,RELIST之后还是无人讨论,管理员就可以随机邀请别人参与讨论。若还是没人参与或者无共识,管理员就可以作出裁量并公示,如果社群没有一致反对管理员的裁量结果,管理员就可以执行删除或保留。--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0日 (三) 07:39 (UTC)
- 我感觉问题本质不光是参与人数不足,活跃管理员太少也是原因,更何况RELIST制度本身也有缺陷,拉长RELIST时间(或者根本没有RELIST)可以让更多管理员有机会处理,之前没有RELIST的时候还有几个其他的管理员来看看,现在7天立刻RELIST,基本就只剩下书生了。依靠一个人运行的体系我不觉得能够长久且不出问题。--淺藍雪❉ 2023年9月20日 (三) 07:52 (UTC)
- 我不太明白,RELIST并不会阻止管理员处理啊。我不认为其他管理员极少参与和RELIST有什么关系,在我看来,RELIST其实更方便了管理员的处理工作(为什么RELIST会减少管理员处理的机会呢?我实在想不明白)。还有,“有些“无共识”结案的其实根本就不是无共识,或者即使没讨论按现行标准也是很明显的删除或保留,”能否举几个例子?我翻了半天也找不到你说的情况。此外,还存在两个两难问题:有些人认为积压没什么问题;另有些人认为积压是大问题。有些人认为每个VFD都应该充分讨论出共识才能结案;有些人认为“很明显”的就直接保留或删除就好了(但“很明显”似乎太主观了,每个人的“很明显”可能都不一样)--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1日 (四) 03:17 (UTC)
- 第一点:这个只要翻现在每天的存废记录和没有启用RELIST之前的存废记录我感觉十分明显,比如今年9月和去年9月的记录。从我的角度来看是因为大部分人不愿意每天守着存废讨论(无论是因为情感上还是时间上)。从情感上,我只从我的角度讲,七天一到马上RELIST从某种程度上把存废讨论变成了一个每日要紧盯着的工作,不是很舒服,我也没有那个时间和兴趣,而且谁知道我去看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被RELIST了。已经RELIST的又不让处理,如果有个我知道该怎么处理的,还得等七天抢在被RELIST之前处理,我更没那个耐心再等七天。别的管理员也许有其他想法,但现实是不RELIST的时候,总会有其他管理员去看的,虽然可能是抽时间。
- 第二点:“有些“无共识”结案的”是我没说清楚,我有两个意思,(1,假设,如果,按“同一个讨论最多可以重新提交三次,若三次后仍无共识,则以无共识结案”,将可能导致RELIST的里面一些条目被“无共识”结案。比如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3/09/20#成都市医疗机构列表(假设重新提交满三次后,讨论仍没有结束,这时候是放着积压吗?还是无共识结案?而且这个其实是还在讨论中,只是提删日期到了七天,不是最后一次讨论到了七天,这直接RELIST岂不是相当于浪费了一次。),有些RELIST可能是没必要的。(2, 举个实际的例子,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23/09/09#天牛科的属,至少这个从我一个经常写生物学条目的人来看,很明显就是把这个条目删了,内容拆到各个亚科里面就是了,分类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操作的,如果是单独建立“天牛科的属”(i.e.天牛科的分类),那需要有别的东西,比如分支图和不同学者的分类办法,现在这个条目根本就只是单纯点列、可以分类取代而已。而且从这个存废的已有讨论来看,发表意见的都是这个意思,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要无共识结案。再比如这个下面的針灸著作列表,这内容虽然有几句话和一个来源,但实际上根本言之无物,本质上是个纯粹点列,要我判断的话是删,根本不需要RELIST。结案之后我记得是6个月不能以同样理由提删,这种放6个月,说实话我很难受。当然你可以不同意我在这个第二点里表达的意见,认为这只是不同管理员之间判断的差异(正如“两难”问题里指出的),但如果你认为我第一点说的在理的话,第二点问题存在本身(或者说你和我的分歧存在本身)就是源于没有足够的其他管理员去看存废了,而至少我和去年9月的那些人之前是会去看的。当然也可以说,这些我不同意的存废也可以丢到复核,但说实话如果不是我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去看,我不会知道关注到这些,而且复核本身关注度更低,谁知道解决不解决得了。
- 第二点的关键没有哪个管理员能一个人明确判断所有条目,即便是有社群投票,仍然可能会出现““天牛科的属”是无共识”或者别的什么不合适的判断,这个按以前可以留下来给别的人判断的。
- 解决办法我之前也提到了,就不赘述。至于两难问题,积压我并不在意,就不予置评了。讨论充分不充分,需要不需要充分,我觉得这个交给不同管理员判断就行了,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本来就人手不够,想要每个条目都讨论充分根本不可能。--淺藍雪❉ 2023年9月21日 (四) 12:43 (UTC)
- “天牛科的属”在我看来只能无共识处理。的确共识是要拆成多个亞科條目(此部分有共识),但问题是没人建立这些亞科條目,也没人说应该建立哪些亞科條目(此部分无共识),因此只能无共识结案。哪怕有人说应该拆成a、b、c、d亚科,那都可以不用无共识结案了。其他问题我有时间再回--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2日 (五) 09:57 (UTC)
- 另外,从未有过已经RELIST的不让处理这么个规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2日 (五) 09:58 (UTC)
- 我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Special:diff/76622681之前我处理RELIST的时候不止一个人说“已違反存废讨论中的存廢討論應該持續至少七日”、“不符合最起碼的程序正義”云云,除了这个应该还有一个但是我想不起来了。因为虽然我也不觉得RELIST就不能处理,实际上由于RELIST导致对应讨论又处于一个新的“七天”周期里,这个想法的出现本身我能够理解。如果不是的话,可能需要方针哪里澄清一下。--淺藍雪❉ 2023年9月22日 (五) 14:59 (UTC)
- 另外,从未有过已经RELIST的不让处理这么个规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2日 (五) 09:58 (UTC)
- “天牛科的属”在我看来只能无共识处理。的确共识是要拆成多个亞科條目(此部分有共识),但问题是没人建立这些亞科條目,也没人说应该建立哪些亞科條目(此部分无共识),因此只能无共识结案。哪怕有人说应该拆成a、b、c、d亚科,那都可以不用无共识结案了。其他问题我有时间再回--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2日 (五) 09:57 (UTC)
- 另一個問題是因為重新提交了,技術上就不算在「積壓討論」裡頭,於是導致這些實際上積壓的討論與新提出的討論全部混雜在一起,說實話看著也有點疲勞。——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22日 (五) 11:28 (UTC)
- 我不太明白,RELIST并不会阻止管理员处理啊。我不认为其他管理员极少参与和RELIST有什么关系,在我看来,RELIST其实更方便了管理员的处理工作(为什么RELIST会减少管理员处理的机会呢?我实在想不明白)。还有,“有些“无共识”结案的其实根本就不是无共识,或者即使没讨论按现行标准也是很明显的删除或保留,”能否举几个例子?我翻了半天也找不到你说的情况。此外,还存在两个两难问题:有些人认为积压没什么问题;另有些人认为积压是大问题。有些人认为每个VFD都应该充分讨论出共识才能结案;有些人认为“很明显”的就直接保留或删除就好了(但“很明显”似乎太主观了,每个人的“很明显”可能都不一样)--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1日 (四) 03:17 (UTC)
- 我感觉问题本质不光是参与人数不足,活跃管理员太少也是原因,更何况RELIST制度本身也有缺陷,拉长RELIST时间(或者根本没有RELIST)可以让更多管理员有机会处理,之前没有RELIST的时候还有几个其他的管理员来看看,现在7天立刻RELIST,基本就只剩下书生了。依靠一个人运行的体系我不觉得能够长久且不出问题。--淺藍雪❉ 2023年9月20日 (三) 07:52 (UTC)
- 配合#设立「邀请讨论」及「管理员处理决定公示」机制是否就可以解决「按现行标准也是很明显的删除或保留」的问题,RELIST之后还是无人讨论,管理员就可以随机邀请别人参与讨论。若还是没人参与或者无共识,管理员就可以作出裁量并公示,如果社群没有一致反对管理员的裁量结果,管理员就可以执行删除或保留。--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0日 (三) 07:39 (UTC)
先前的讨论存档了(见此),希望继续推一下这个讨论。我建议社群出一个共识譬如,如果相关工具能做到合理地反破坏、反审查、反监控,则允许通过该机制自动授予IPBE。各位可以再次检视这一计划,提出反破坏的机制要求,想想除了域前置还有什么反审查主意之类的。希望各位讨论。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8月17日 (四) 16:27 (UTC)
- 提前说一下,先前讨论中有些反对的理由,我觉得并不合理。譬如有人认为现行的等待期可以“筛选”中国大陆用户,但是维基百科账号又不是申请制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就不用被筛选啊/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8月17日 (四) 16:35 (UTC)
- 回复@魔琴:
- 用户若使用大陆简体,则在使用代理编辑页面或注册账号时弹出的封禁提示中引导用户关闭代理后前往注册页注册,注册页检测到用户的IP地址为中国大陆且未被封禁,则创建账号并授予中文维基百科、维基共享资源、维基数据、元维基的本地IPBE。
- 如何?--2604:86C0:A001:6:D833:FBFF:FE98:C900(留言) 2023年8月21日 (一) 14:38 (UTC)
- 回复请同时到这里和我的对话页,我能看见--2604:86C0:A001:6:D833:FBFF:FE98:C900(留言) 2023年8月21日 (一) 14:48 (UTC)
- 我换了个IP--108.165.144.168(留言) 2023年8月22日 (二) 11:44 (UTC)
- 其他站的IPBE无法快速授予。未看出能反LTA。--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1日 (一) 15:22 (UTC)
- 建议让用户自己选择要哪里的ipbe,可选内容包括中文计划、多语言项目(比如common、wikidata),默认选中zhwp, common, wikidata--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26日 (六) 15:12 (UTC)
- 回复请同时到这里和我的对话页,我能看见--2604:86C0:A001:6:D833:FBFF:FE98:C900(留言) 2023年8月21日 (一) 14:48 (UTC)
- 我不认为反审查是必要和可讨论的元素,只要工具可以可控的反破坏就可以,但到底如何、能否做到只能摸索前行,讨论可能永远得不出共识。Special:Diff/78558034 Special:Diff/78309499 等已表述我的意见。关于“筛选”为理由,我认为违背WP:5P4。不认为通过IP地址和某种身份证明就可以有效率地杜绝滥用,仍可通过技术手段绕过。--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7日 (四) 17:51 (UTC)
- 不看好这个计划,从实际可行性与潜在风险的角度上来看,尤其现在的大环境。个人认为整体上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不过社群可以想办法让部分有需要的中国大陆用户更方便的获取到GIPBE权限,这样他们创建条目后可以自己添加跨语言链接而无需他人代为添加。--🔨(留言) 2023年8月18日 (五) 06:49 (UTC)
- 第一点:我很好奇,就算说真能弄好,大陆有多少人会真的编辑维基百科呢?在大陆维基百科基本上已经是被百度百科彻底的取代了。我在这几天编辑维基百科前,维基百科基本上只会在查资料是偶尔想起来,但要查也是去英维,十年的封锁,基本上关于“维基百科”的记忆似乎早都让我本人忘却了,大概去年看见bilbil上关于折毛的视频,才想起来,原来互联网还有个中维。
- 第二点:维持现状我觉得就很好了,互联网的一个社区人越少,能产出的内容就越好。这是知乎,bilbil,acfun,微博这些社区总结出的规律。
- 第三点:说说本人对中维指引的看法,本人最初编辑维基百科,就遇到了代理ip这种烦恼,然而要申请ip豁免,还要写邮件,等回复。(首先写邮件可能都会过滤掉一部分想要编辑维基百科的人了,更别说年轻点的Z世代除了学校学的哪里正经写过几份电邮啊),更糟糕的是几乎没有把这些被代理ip困扰的人引向Help:如何访问维基百科,而且Help:如何访问维基百科一页写的不明所以,经常上网的人或许能看懂,但作为电脑小白的我看完这一页表示就是丈二和尚,捣鼓一通,结果断开vpn试试,还是上不来中维。
- 总结&个人观点:很多人想参与维基百科,但是根本“说”不出来任何话,能改好host的,发了邮件,耐心等待的,最后都加入了维基百科社群。但是那些不愿意或者不想发邮件,不懂操作的,他们是不能更改页面的,这就导致了倖存者偏差,与其弄一个这么宏大的计划,不如先把中维的指引弄的好点,邮件处理速度快一点,或者给那些代理ip留一个能编辑的界面来询问之类的。--蓝叶alan 2023年8月18日 (五) 08:55 (UTC)
- 還「社區的人越少,產出的越好」,是不是英維的參與人數比中維少啊?--日期20220626(留言) 2023年8月24日 (四) 03:16 (UTC)
- 建议在注册网页提醒用户了解维基百科关于两岸四地用语的规定,以及账户保安提示。
- 建议让通过此途径注册的用户与其他用户混在一起,具体的方案等有共识后再提出。建议不定时非公开混淆服务特征。不建议通过邮箱提供网址,建议通过其他网址(比如toolforge)托管一个服务提供,并且应该通过验证码(已经提出)和随机生成的令牌加密。
- 建议通过类似共用账号/留言板/邮件方法满足小编辑/建议/读者反馈等需求。--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18日 (五) 09:55 (UTC)
- 此計畫未提及:用戶創建日志(主要在於注冊時間)必須改為對包括管理員、界面管理員在内的幾乎所有人不可見,僅用戶查核員/監管員可查閲。否則,中國大陸網路運營商只需對比自家日志與維基用戶創建日志時間,即可得出自家網路用戶對應維基用戶的準確一對一資訊,嚴重威脅中國大陸新用戶性命。--— Gohan 2023年8月18日 (五) 10:11 (UTC)
- 🤔可以根据密度随机0-48小时注册,而且域前置似乎不能分辨是访问具体的这个网站?--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18日 (五) 10:35 (UTC)
- 前者可行。--— Gohan 2023年8月18日 (五) 10:47 (UTC)
- 域前置不能分辨訪問的網站。而且,如果隨機延遲注冊,那相當於用戶還是要等待。不過我覺得延遲的主意挺好的,可以這樣用:注冊的時候告知風險,由用戶選擇是否延遲。如果非常注重匿名化,建議通過Unblock申請賬號;如果希望規避政府監控,建議選擇延遲注冊;如果希望即時編輯,那就即時注冊即時使用。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8月18日 (五) 14:05 (UTC)
- 轻微反对允许用户取消延时,可以减少延时。--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26日 (六) 15:03 (UTC)
- 未理解意义,后续编辑总会暴露活跃时间。--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8日 (五) 17:09 (UTC)
- @神秘悟饭:别忘了U:New user message的贡献页--2604:86C0:A001:6:D833:FBFF:FE98:C900(留言) 2023年8月22日 (二) 03:52 (UTC)
- 🤔可以根据密度随机0-48小时注册,而且域前置似乎不能分辨是访问具体的这个网站?--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18日 (五) 10:35 (UTC)
- 轉發一下@Hotaru_Natsumi:君在ac互聯群的發言:「
这个portal站点允许的ip应该如何界定,是仅包括as4134这类民用还是所有feed到中国大陆的ip?另外是否考虑同步ip的站内封禁列表和全域封禁列表到这个portal站点上?还有如果出现纯粹破坏需要连锁封禁,如何处理?
」(上述发言为合理使用)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8月18日 (五) 14:07 (UTC) - 其实我觉得最简单的还是直接验证手机号,毕竟并不是所有人来维基百科都是要编辑政治条目的。想编辑政治条目的人就走ipbemail流程。--——🦝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8月20日 (日) 06:29 (UTC)
- 反对,不支持实名制行为,现在不编辑政治条目不代表以后不编辑,而且实质上翻墙编辑维基百科本身就是违法的,所以更不应该手机号实名制。--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20日 (日) 14:29 (UTC)
- 哪有那么严重,你维本来就有很多人事实上几乎实名。我都见过我们老师(公立大学的副教授)在课间的时候编英维条目。--——🦝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8月21日 (一) 03:00 (UTC)
- 公开自己在维基上的用户身份(或反之类似),和系统是否必要收集这些信息,是两回事。“实质上翻墙编辑维基百科本身就是违法的”这个只能说是灰色地带,有可能你看到的是“倒霉鬼偏差”。——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1日 (一) 09:10 (UTC)
- 哪有那么严重,你维本来就有很多人事实上几乎实名。我都见过我们老师(公立大学的副教授)在课间的时候编英维条目。--——🦝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8月21日 (一) 03:00 (UTC)
- 中國大陸不少人士半路轉為編輯政治相關條目,實名制等同限制此等人士自由,或鼓勵秘密多重賬戶。--— Gohan 2023年8月21日 (一) 23:41 (UTC)
- 反对,不支持实名制行为,现在不编辑政治条目不代表以后不编辑,而且实质上翻墙编辑维基百科本身就是违法的,所以更不应该手机号实名制。--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20日 (日) 14:29 (UTC)
- (-)反对:
- 不赞同支付宝微信转账验证、手机号验证、短信验证、上传身份证验证,因为这是实名制,不要把实名制带入维基百科,否则实名制的中国用户人身安全都可能有危险。
- 不赞同中国IP地址验证,谁来设立这个验证网站?如何确保这个中国IP地址对应的用户的关系不会泄露?如果泄露了一样相当于实名制,通过IP一样可以查水表。
- 这个验证页要跟GFW打游击战,这成本太高,不如在维基学院写一个翻墙教程。
- (&)建議:
- 将CU员通常如何判断是否为傀儡写成程序,进行简单的自动CU。
- 封禁页提供唯一的“代理封禁识别代码”,包含所使用的IP、UA、浏览器指纹、访问时间。
- 截图自己的翻墙工具,然后将“代理封禁识别代码”和申请资料按格式发送到自动受理邮箱,程序收到邮件后确认“代理封禁识别代码”是真的,然后OPENCV识别翻墙工具截图,然后根据“代理封禁识别代码”调用自动CU,程序认为不是傀儡后自动建立账号并授予IPBE。
- 管理员或IPBE处理员进行事后复查,检查申请资料是否真实。
- --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8月20日 (日) 14:52 (UTC)
- 我一个搞CV的看了你的发言沉默了。首先,OpenCV首先要从图片中寻找窗口,这里假定截图是完整的。确实,可以使用合适的Canny边缘检测手法把图片中的直线检测出来,然后对找出来的直线做霍夫变换找到矩形——这些OpenCV是有提供的。在找到的所有矩形当中,没有人能够假定哪一个矩形才是真正的VPN工具的窗口,最坏情况下得枚举。找到了窗口之后要识别,拿什么识别?要是检测Clash的那只猫的话那用户换一个工具呢?也许可以直接读取窗口内的文字,首先要找到那些地方可能是文字,就算你使用一个形态学膨胀,然后计算联通成分的面积。这样可以找到单个文字。单个文字要根据其坐标推断是否属于一行或一列。单个文字的识别要Tesseract。Tesseract出来之后得到的文字(不计精确度)要判定为VPN工具会有的内容,打算怎么搞?简单一点的K-近邻,想要点精确度的就上SVM,还想要更好的判定上NLP。这一套下来可比你嘴巴上说的要复杂多了。
- 当然,如果你说直接拿递交的截图套N个CNN接MLP来做判定的话我也没话说。--MilkyDefer 2023年8月20日 (日) 15:55 (UTC)
- 听着好复杂,不认为可行和安全。我是期望人工模拟零信任模型,新用户有限编辑能力、次数,但反复申请不容易避免。--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0日 (日) 17:24 (UTC)
- 2.这个网站应该是基金会建立。无法保证完全安全,只能做到尽可能安全,具体的加密措施留给开发人员吧。3.感觉您没有看懂这个提案,提案是为已经能够编辑维基百科,即已经翻墙的人提供IPBE。--落花有意12138 2023年8月26日 (六) 14:48 (UTC)
- 不看好,大部分意见都已经提过或归纳过:任何依赖中国大陆的身份认证服务只会给对应使用者带来麻烦,因为政府真能找对应认证服务商要数据;有部分和基金会有接触的编辑似乎提到基金会对于这种情况偏向不倾向(或者说“中立”);基金会技术上也不支持在这个接入门户上打游击战(基金会可能不愿意用有限的地址资源,和用钱换域名);第三方或者在中国大陆的接入门户有信任问题。我认为现状如此,尽人事则可。——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1日 (一) 01:37 (UTC)
- 我也不看好基于ID/手机/支付方式的验证,但是IP验证的方法应该可以通过域前置保护用户(?具体我不知道),所以人身安全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基金会干不干那是他们的事,社群把共识送过去就好了。第三方因为信任问题暂时不考虑,等基金会的IP全被封了再说🧐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8月21日 (一) 03:30 (UTC)
- 域前置的设计理论上就是“邪门歪道”(利用了外层TLS的SNI和内层HTTP的HOST可以不一致,按照常规的客户端操作,两者应该是要一致的),需要另外开发适配工具(浏览器,或者认证工具(?)),但前面基金会对技术的看法不认为他们愿意去维护一个这样的工具。等IP全封的话,我只能“听我说,谢谢你,你个小可爱”(现在IP是除了旧金山、主节点、新加坡外,v4其他都通,v6好像基本都通(除旧金山);域名除了wikipedia.org、部分语言的特定项目(好像是新闻和文库外)等(不确定还有其他)有snirst外,其他都通。我怀疑过wikipedia.org等snirst扩张是不是因为跨项目蹭tls会话复用玩坏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21日 (一) 03:43 (UTC)
- 我也不看好基于ID/手机/支付方式的验证,但是IP验证的方法应该可以通过域前置保护用户(?具体我不知道),所以人身安全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基金会干不干那是他们的事,社群把共识送过去就好了。第三方因为信任问题暂时不考虑,等基金会的IP全被封了再说🧐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8月21日 (一) 03:30 (UTC)
- 不看好,我最担心来自中国大陆的LTA滥用IPBE。--Lanwi1Talk 2023年8月21日 (一) 20:49 (UTC)
- (=)中立此计划的推行确实有利于中国大陆的用户注册并编辑中文维基百科,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百科网站已经被百度百科与搜狗百科所垄断,并且受到政府的监管和互联网防火长城的限制,想实现这个计划,很难。--Xiumuzidiao|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留言】 2023年9月10日 (日) 15:01 (UTC)
- 并且现在就连APP都必须备案才行了--Xiumuzidiao|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留言】 2023年9月10日 (日) 15:04 (UTC)
- 无条件授予IPBE会影响维基百科的运作,目前中维的反破坏能力以及素质远远无法达标,防止滥用也重要。--Lanwi1Talk 2023年8月22日 (二) 16:08 (UTC)
- 但管理员也说目前不存在严格审核。何种程度才称之为达标?--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2日 (二) 16:20 (UTC)
- 目前中维的问题是从事反破坏工作的用户不多,能对付LTA的用户也很少,今后也不会有足够的遵守文明方针的用户查核员。--Lanwi1Talk 2023年8月22日 (二) 20:08 (UTC)
- 我反对斜坡计划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精力维护,尤其是防止滥用。--Lanwi1Talk 2023年8月22日 (二) 20:32 (UTC)
- 不明白如何定义“对付”。假设LTA注册账号进行了几十笔一般编辑,之后再做破坏,算漏检吗。如果不算,那么我觉得规则+机器人限定新获IPBE用户的编辑总量就可以了,辅以人工判断和举报LTA。如何识别傀儡申请,我没有很好的想法,但现状可能也不太有。--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2日 (二) 20:40 (UTC)
- 目前通过刷编数来破坏的活跃LTA只有来自台湾的LTA:KAGE,若算漏检,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若自动授予IPBE需要编辑数,我没意见。--Lanwi1Talk 2023年8月22日 (二) 20:53 (UTC)
- 自动授予IPBE需要编辑数 -> 需要IPBE才能编辑 -> 获得IPBE要编辑数 MilkyDefer 2023年8月23日 (三) 03:06 (UTC)
- 并非“自动授予IPBE需要编辑数”,而是“授予IPBE后暂时限制编辑数量与能力”以减少傀儡迅速滥用,方便申请即批、事后审核,即某种考察期。具体就是如规则限制+机器人提醒(例如1小时内编辑超过10笔,24小时内超过??笔,以及被回退和警告次数)+机器人撤权或封禁(如编辑超过50笔而尚无人工复核。或者如超过7天无编辑则撤权),以及新建条目的草稿化。但目前没有方便的方案避免傀儡频繁申请新IPBE,暂时只能想到通过高强度的人机验证及限量发放,IP验证等前置方案我不赞成。--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3日 (三) 17:54 (UTC)
- 这个方法理论上可行,但我很怀疑人工复核是否可行。现在AfC的待审核草稿动辄积压个上百篇(虽然台湾1000导致的大量草稿涌入也是原因之一),假设用了这方法我觉得人工复核的盛况应该能和AfC一较高下。从新进大陆编辑的角度来看,unblock的那个工单虽然麻烦,但至少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这计划先让人编辑个几十次然后被莫名其妙的复核卡着反而会让人反感。如果能解决这个效率问题的话我必然支持这方案。——Aggie Dewadipper 2023年8月23日 (三) 19:00 (UTC)
- AFC是因为审的严格,这个只需评估打算来做什么就可以,并且编辑越多,理应可评估的内容越多(刷编辑数或后续违规除外)。unblock只能凭申请陈词和封禁情况来判断,以及漫长的审核周期在阻却滥用。复核人员我也不觉得必需专门用户组,达标用户确认或投票制建立共识即可。可以提醒(可搭配WP:导师计划)或送WP:VIP,而立即除权/有限封禁(有助对话页继续沟通?)我是倾向用户组或2名达标用户确认,无需管理员即时响应。部分类似WP:RFBA的试运行编辑。--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3日 (三) 19:25 (UTC)
- 台湾1000是真的能写,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不住在台湾真的不懂台湾。--MilkyDefer 2023年8月24日 (四) 14:26 (UTC)
- 我不覺的這與AFC有可比性,AFC裏面積壓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質量爛到我連審都不想審的。--🎋竹生🎍 2023年9月2日 (六) 15:44 (UTC)
- 这个方法理论上可行,但我很怀疑人工复核是否可行。现在AfC的待审核草稿动辄积压个上百篇(虽然台湾1000导致的大量草稿涌入也是原因之一),假设用了这方法我觉得人工复核的盛况应该能和AfC一较高下。从新进大陆编辑的角度来看,unblock的那个工单虽然麻烦,但至少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这计划先让人编辑个几十次然后被莫名其妙的复核卡着反而会让人反感。如果能解决这个效率问题的话我必然支持这方案。——Aggie Dewadipper 2023年8月23日 (三) 19:00 (UTC)
- 并非“自动授予IPBE需要编辑数”,而是“授予IPBE后暂时限制编辑数量与能力”以减少傀儡迅速滥用,方便申请即批、事后审核,即某种考察期。具体就是如规则限制+机器人提醒(例如1小时内编辑超过10笔,24小时内超过??笔,以及被回退和警告次数)+机器人撤权或封禁(如编辑超过50笔而尚无人工复核。或者如超过7天无编辑则撤权),以及新建条目的草稿化。但目前没有方便的方案避免傀儡频繁申请新IPBE,暂时只能想到通过高强度的人机验证及限量发放,IP验证等前置方案我不赞成。--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3日 (三) 17:54 (UTC)
- 自动授予IPBE需要编辑数 -> 需要IPBE才能编辑 -> 获得IPBE要编辑数 MilkyDefer 2023年8月23日 (三) 03:06 (UTC)
- 目前通过刷编数来破坏的活跃LTA只有来自台湾的LTA:KAGE,若算漏检,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若自动授予IPBE需要编辑数,我没意见。--Lanwi1Talk 2023年8月22日 (二) 20:53 (UTC)
- 不明白如何定义“对付”。假设LTA注册账号进行了几十笔一般编辑,之后再做破坏,算漏检吗。如果不算,那么我觉得规则+机器人限定新获IPBE用户的编辑总量就可以了,辅以人工判断和举报LTA。如何识别傀儡申请,我没有很好的想法,但现状可能也不太有。--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2日 (二) 20:40 (UTC)
- 但管理员也说目前不存在严格审核。何种程度才称之为达标?--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22日 (二) 16:20 (UTC)
- 无条件授予IPBE会影响维基百科的运作,目前中维的反破坏能力以及素质远远无法达标,防止滥用也重要。--Lanwi1Talk 2023年8月22日 (二) 16:08 (UTC)
( π )题外话@魔琴:关于斜坡计划和IPBE的范围,我认为不应该仅限于中国大陆的用户,应该考虑目前所有封锁维基百科的地区,除了中国大陆以外伊朗目前也有许多维基人在申请IPBE。另外就是涉及到LTA的问题,目前来自中国大陆的LTA也就那么几个像什么HBN、HMGY、TTG(QCHM未知,多用代理),但是伊朗和其他讲波斯语地区的主要是SpamBot比较多而已。
另外关于IPBE,在关闭代理的情况下查看IP属地,应该设一个白名单,包括(中国大陆、伊朗、叙利亚、中国香港等地区),按照善意推定规则暂时先授予IPBE权限,但是出于安全考量将其列入重点监视名单,如被发现为LTA或巨魔可第一时间发现并封禁。另外来自特定地区的申请者,如台湾、日本、意大利等地区则要特别小心,因为全域的LTA基本上都出自这些地区。 --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3日 (日) 13:45 (UTC)
- 目前可行的验证方式就是申请者自己通过邮件发送IP或IP属地的截图,已验证该用户来自中国大陆/伊朗/叙利亚等地区。至少它的安全风险是不高的。另外不建议使用任何国内的邮箱系统,比如QQ邮箱或者网易邮箱,因为会被监听。--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3日 (日) 13:48 (UTC)
是否應該試行一個月?--🎋竹生🎍 2023年9月10日 (日) 03:30 (UTC)
- 大致的实施方案还没煮出来,如果社群没有采纳的共识,工具造出来也白搭。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9月14日 (四) 11:08 (UTC)
- 考慮到相關安全問題的嚴重性,很難存在「試行」的空間。——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19日 (二) 11:07 (UTC)
或者退一步說,即使做不了域前置,也可以在注冊系統上讓用戶選擇推遲生成賬號,進到一分鐘,遠到一周(或者更遠),這樣即使被政府記錄下瀏覽情況,也不好對應到賬號(?)不過風險確實是有。而且被SNIRST了就玩不了了。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9月26日 (二) 11:50 (UTC)
高風險主題討論 编辑
本條集中在新的高風險主題流程下提出的編輯限制討論。討論結束後請移出此討論串,通過者存檔至主題記錄頁之討論頁(維基百科討論:高風險主題/<主題>),未通過者存檔至維基百科討論:高風險主題/未通過提案。高風險主題不適用沉默共識,敬請關注並踴躍參與討論。(高風險主題需獨立分條討論,請勿回覆此訊息。)--路西法人 2023年8月30日 (三) 12:20 (UTC)
- @LuciferianThomas:講實在話,這種東西之所以不想參與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標準不知道在哪。如果照這樣說,那比如二二八事件都可以算高風險主題才對。然而,高風險主題真要認真討論起來可能得要花上很漫長的時間(可能也不會討論完)。--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3年9月2日 (六) 15:09 (UTC)
- @LuciferianThomas:話說此話題該不會要一直留在互助客棧吧?我是建議若一段時間章節下沒有任何討論就還是存檔,或者是改為個別提出,不要弄成「樓中樓」。——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16日 (六) 15:57 (UTC)
中國大陸及香港民主運動 编辑
原标题为:設立中國及香港民主運動相關條目為高風險主題
以下討論根據Wikipedia:高風險主題提出:
設立理由:
- 相關條目經常受到破壞及編輯戰(反修例運動/天安門事件的條目到現在還被保護中)
- 鑑於社會上對於相關運動的爭議及討論不斷,不熟悉方針的新編者/IP用戶可能會根據自己的立場加入未經查證內容。
建議編輯限制:
- 頁面永久半保護,當有自動確認用戶參與編輯爭議(WP:EW或者破壞)時應該提升至延伸確認保護(頁面保護)、回退後需要得出共識才能恢復(共識要求)
- 對長期於中國及香港民主運動相關條目內進行編輯戰或者擾亂者進行主題禁制,情況嚴重者應考慮局部封鎖
--Hoben7599—論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8月30日 (三) 09:17 (UTC)
- 反对对近期无编辑战的旧条目施行预先保护。反对施行永久保护,可以是最长一年、视条目历史延期。--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30日 (三) 10:04 (UTC)
- 與YF君的意見相同。另外注意用詞「中國大陸」。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8月30日 (三) 11:36 (UTC)
- 支持定为高风险主题。至于具体的措施不做评论。--MilkyDefer 2023年8月30日 (三) 10:48 (UTC)
- 能不能把程序都讀清楚再來提案,
討論發起一日內應於公告欄張貼通知
,還是我幫你補上去的。個人意見如下:- 支持定為高風險主題。
- 同YFdyh,反對當前對無破壞或編輯戰的舊條目施行預先保護。此主題不如在世人物傳記是每一條都不可以出差錯的(方針嚴格要求),沒必要廣域保護。
- 不反對對個別條目實施不限期半保護,但需先列明並論證保護的需要。
- 不反對共識要求,但需要更清楚論證必要性。
- --路西法人 2023年8月30日 (三) 12:44 (UTC)
- @LuciferianThomas:粗心大意了,感謝協助。--Hoben7599—論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8月30日 (三) 13:04 (UTC)
- 具有争议性的条目以及争议性较大的条目,容易引发编辑战的应该设立,具体条目具体分析嘛,不要一棒子打死。--Xiumuzidiao(留言) 2023年9月10日 (日) 14:30 (UTC)
根據共識修改了一下,另外永久半保護一節可以按需求新增其他條目:
|
|
--Hoben7599—論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8月30日 (三) 13:59 (UTC)
- 意見如下:
- 我認為共識要求沒必要對所有條目一次過實施,遇編輯戰時由管理員按標準編輯限制再實施,或實施其他模式的限制(如回退限制)即可。
- 針對個別條目以至整個議題的論證應針對條目是否在維基百科被擾亂編輯影響,
該運動令到香港社會受到嚴重影響
等評論實屬閣下個人觀點,對於此提案無關和不必要,建議自提案移除。 - 基於「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條目自建立開始至今已經被保護約40次」(經複檢實際只有34次,另有5條是移動保護設定,不是真的重新保護),支持對該條目實施不限期半保護。
- 建議分拆本提案的主題範圍,中國大陸民主運動及香港民主運動有八成完全分離。建議提案人重新審視關注主題範圍,並更詳細處理分主題需要關注的條目。
- 以上。--路西法人 2023年8月30日 (三) 14:22 (UTC)
- 支持定为高风险主题并将长期高浏览量的主要条目(六四事件、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等)不限期半保护。——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8月30日 (三) 14:59 (UTC)
- 所以基本上現在就是:個別頁面永久半保護(相關限制頁面需要在列表列出並論證理由)、回退後需要得出共識才能恢復(共識要求)、對長期於中國大陸及香港民主運動相關條目內進行編輯戰或者擾亂者進行主題禁制(主題禁制)。其餘的:主題範圍、需要進行永久半保護的条目,還需要進一步討論。--Hoben7599—論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8月30日 (三) 15:12 (UTC)
花了少少時間弄出來第三版本,有比較大的修改:
|
|
--Hoben7599—論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8月31日 (四) 04:02 (UTC)
- 未能看到相關所有條目多數存在擾亂性編輯,或有存在如BLP的絕對敏感,故不認同此論點。原先不反對共識要求,現基於缺乏論證「相關條目多數存在擾亂性編輯」依據而改為反對。(仍不反對其他條文,僅反對共識要求一項)--路西法人 2023年8月31日 (四) 04:33 (UTC)
- (-)反对第一點和最後一點,高風險主題應保障討論的容許性,「對長期於某類條目內打編輯戰的維基人應進行封鎖和禁制」之類的提法很有可能會造成管理員基於有偏向性的立場對持特定觀點的維基人進行不公允的操作(恕我直言,長期打編輯戰的人本來就該封,但授權管理員針對特定話題降低封人門檻完全不可容忍)。--🎋竹生🎍 2023年9月2日 (六) 14:57 (UTC)
- (為避免誤會,我把自己在上面的兩條不同時間發言手動合為一條,如果給各位造成困擾深表抱歉)
- 而且就「相關條目經常受到破壞及編輯戰」,台灣政治相關條目遭到破壞和編輯爭議的頻率一點都不會比中國政治相關條目低,而就編輯爭議而言社群對於中國政治話題和香港政治話題從來就沒有產生過像下面提到的兩岸問題一樣壓倒性的共識,在這種地方設立高風險恐怕只會阻礙討論。--🎋竹生🎍 2023年9月2日 (六) 15:11 (UTC)
- 但本人認為對於長期進行編輯戰或者擾亂者,如果多次勸喻其暫停編輯戰及於其他地方討論並解決爭議不果之後,有必要進行編輯限制,不然的話將嚴重影響其他編者進行正常編輯。--Hoben7599—論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9月2日 (六) 15:19 (UTC)
- 就我看來針對所有條目的編輯爭議都應該按你說的這樣處理,如果單獨針對被高風險主題的話,我擔心會給管理員和社群造成「在某某話題管理員封人的權力更大」的誤導和錯覺,從而阻礙對於被列高風險的爭議話題的討論。--🎋竹生🎍 2023年9月2日 (六) 15:31 (UTC)
- 那樣的話就真的是需要聽天由命,我不得不承認解決這個問題很難,但個人認為應該要解決管理員對於高風險主題的誤解而不是解決提案本身,造成寒蟬效應的人通常都是當權者(也就是管理員以及更上級的那些人);《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內提及:「人民內部的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隻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
題外話:其實我本身一向懷疑2021基金會行動有政治因素考量(伺服器位於美國,會不會被很美麗國的政府施壓,很難說)。--Hoben7599—論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9月2日 (六) 15:48 (UTC)- 好了:
- 直接把第一及四點刪掉
- 繼續維持第二及第三點
- --Hoben7599—論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9月14日 (四) 11:09 (UTC)
- 「中國政治」和「香港民主運動」所涵蓋之範圍都極為寬廣,其中相當一部分東西(尤其是前者)沒有升格為高風險的必要,針對「反修例運動」這種規模的議題設高風險的話可能還差不多。--🎋竹生🎍 2023年9月17日 (日) 04:21 (UTC)
- 其實就是中國和香港的民主運動,包括但不限於: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六四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运动,廣泛一點的話维稳也可以算是一部分。
- 但當然明白,這樣的話過於廣泛,所以我在考慮將範圍縮減一下,例如剛才閣下提到的「針對反修例運動這種規模的議題設高風險」。--Hoben7599—論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9月17日 (日) 04:29 (UTC)
- 「中國政治」和「香港民主運動」所涵蓋之範圍都極為寬廣,其中相當一部分東西(尤其是前者)沒有升格為高風險的必要,針對「反修例運動」這種規模的議題設高風險的話可能還差不多。--🎋竹生🎍 2023年9月17日 (日) 04:21 (UTC)
- 好了:
- 那樣的話就真的是需要聽天由命,我不得不承認解決這個問題很難,但個人認為應該要解決管理員對於高風險主題的誤解而不是解決提案本身,造成寒蟬效應的人通常都是當權者(也就是管理員以及更上級的那些人);《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內提及:「人民內部的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隻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
- 就我看來針對所有條目的編輯爭議都應該按你說的這樣處理,如果單獨針對被高風險主題的話,我擔心會給管理員和社群造成「在某某話題管理員封人的權力更大」的誤導和錯覺,從而阻礙對於被列高風險的爭議話題的討論。--🎋竹生🎍 2023年9月2日 (六) 15:31 (UTC)
习近平 编辑
该人的主条目常年霸占中文维基百科日阅读榜前25,一年365天基本没有一天跌出过榜单。该人亦是争议连连。查阅历史,其主条目有多次RD2、多次保护,最近一次保护是2020年施行的长达3年的超长保护。关联页面如对习近平的争议等也有反复保护的情况。因此在此提议将习近平主题定为高风险主题如下:
- 不限期半保护习近平主条目。与习近平相关的反抗活动,上方的民主运动那里也有覆盖到,因此就不重复圈地了。
- 对主条目与与之相关的条目(包括但不限于相关人士、组织、史记、政绩、思想、争议、反抗等)要求严格遵守WP:BLP、WP:NPOV等相关方针指引,对未能严格遵守者可以施行任何合理的编辑限制。
- 标准措施:管理员可以对扰乱编辑实施任何合理的编辑限制。
--MilkyDefer 2023年8月31日 (四) 03:01 (UTC)
- 看起來確實有這樣做的客觀需要,不反對。Sanmosa віки-віків 2023年8月31日 (四) 03:05 (UTC)
- 支持這個高風險主題的設立。--~~Sid~~ 2023年8月31日 (四) 06:31 (UTC)
- 支持设立,人物争议较大--Xiumuzidiao(留言) 2023年9月10日 (日) 14:27 (UTC)
- 有这么多人天天看熊?那确实风险和争议挺大,支持。--Liang5276x(留言) 2023年9月14日 (四) 04:00 (UTC)
- (?)疑問:是否和上面“在世人物傳記”重复?--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8日 (一) 19:45 (UTC)
- 「在世人物傳記」主題即能有效覆蓋。可預見的一段長時間內不需要另外處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19日 (二) 11:06 (UTC)
- 我覺得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想要永久半保護而已。 Ghren🐦🕖 2023年9月19日 (二) 11:10 (UTC)
- 不妨直接當作BLP主題的增補提案。不過可以考慮以下:私下跟時昭君討論時我們都覺得BLP不需所有操作都當作高風險主題,只有重複的破壞、惡搞以至編輯戰特別需要強調高風險,VOA的多數不需經CTOP處理。如是者,我覺得個別人物也是可以另設一高風險主題,例如此案中「習相關的思想、政策」未必與在世人物傳記有很大關聯,但很可能需要關注這樣。不知@桐生ここ、@Ericliu1912、@Ghren是否同意。--路西法人 2023年9月19日 (二) 12:16 (UTC)
- 可以考虑设立个高重要度或高关注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外交、民族关系相关条目,影响大、争议也大。--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19日 (二) 12:50 (UTC)
- 我其实还想补一个「作品」子类别。就是说,像《习总书记的初心》这种,还有比如说《习大大爱着彭麻麻》这种……--MilkyDefer 2023年9月19日 (二) 16:12 (UTC)
- 習相關的思想、政策等其他的相关条目未必有足够高的风险。就如上举例习大大爱着彭麻麻、习总书记的初心,从来就没有保护记录。而对习近平的争议应视为在世人物传记。--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0日 (三) 01:57 (UTC)
- 另外为什么所有WP:生者传记都很重要,因为:
维基百科的条目会影响到真实人物的生活,我们对此负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责任。传记类文章必须嚴謹地撰寫,並特別留意需要可供查證、保持中立的觀點、並避免原创研究。
- 过世人物和物体、概念,比如西瓜、数学,并不会去起诉编者。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在世人物起诉编者,而从来没有一个物体、概念起诉编者。--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0日 (三) 02:18 (UTC)
Wikipedia:高風險主題#記錄 编辑
这个地方我没理解:“管理員應在實施限制的編輯及操作摘要中添加「高風險主題編輯限制」標籤”,这如何添加标签啊?目前的标签没法手工添加的吧?还是说用hashtag的方式?(例如编辑摘要中加上 #高風險主題編輯限制 , 然后可以在[4]中查找)或者说是在编辑摘要中加上“高風險主題編輯限制”这个关键词,然后用过滤器识别出关键词后加上tag?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8月31日 (四) 03:33 (UTC)
- 管理員應該可以在Special:Log手工添加日誌項目的標籤(起碼我在學院沒額外安裝什麼就有這個)。除此之外我認為目前還有兩個方案可以都實行:
- --路西法人 2023年8月31日 (四) 03:50 (UTC)
- 啊,原來是MediaWiki:Common.css#L-1215鬧出來的,難怪沒出現。給管理員CSS(MediaWiki:Group-sysop.css)添加一個
.mw-history-editchangetags-button { display: inline-block; }
就行了。不過前述兩個技術工具也可以添加,方便管理員操作。--路西法人 2023年8月31日 (四) 04:15 (UTC)- 已经修改了MediaWiki:Group-sysop.css。另外,过滤器的话,倒是可以把高风险页面列在过滤器里,关键字检查不容易控制--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8月31日 (四) 06:21 (UTC)
搜索引擎优化与营销主题 编辑
该主题一直是广告链接重灾区,见數位行銷、搜尋引擎最佳化、网络营销、網站分析、搜尋引擎行銷、每点击付费、社會網路行銷。
- 建议不限期半保护已经多次保护过的条目。
- 建议考虑预防性半保护。
- 由于散发广告已由正常反破坏流程覆盖,应不需要更多措施。
-Mys_721tx(留言) 2023年8月31日 (四) 14:30 (UTC)
漢族群 编辑
該主題長期存在編輯戰,涉及該主題的多個條目:
- 2018月6日——不秋斋主人 vs JNO1
- 2020年2月——JNO1 vs Lab06 N
- 2021年5月——Alfredo ougaowen vs JNO1
- 2021年6月——JNO1 vs 汩汩銀泉
- 2023年8月——JNO1 vs Alfredo ougaowen
涉及多次編輯戰的條目包括汉族、漢民族主義(見多次AN3提報)、百越。雖多次未被處理,但從提報AN3的次數和跨度就能看出確實存在長期且未停止的編輯戰。由此,提請將「漢族群主題及廣義相關的條目」列為高風險主題,並行以下編輯限制措施:
以上。鑑於不適用沉默共識,通知其他高風險主題討論參與者CT/UN}}提醒涉相關編輯爭議的用戶JNO1、Alfredo ougaowen、Lab06 N、不秋斋主人、汩汩銀泉注意編輯行為。--路西法人 2023年9月2日 (六) 10:09 (UTC)
關注31日往後提出的高風險主題討論。通過的話請考慮優先發{{- 個人認為有必要。--Hoben7599—論 | 支持立場新聞 2023年9月2日 (六) 10:17 (UTC)
- 同上。——Aggie Dewadipper 2023年9月2日 (六) 13:56 (UTC)
- 感覺這只是少數幾個編輯的個人矛盾,對於是否要將其升級為高風險我有疑慮。--🎋竹生🎍 2023年9月2日 (六) 17:09 (UTC)
- 要怎么定义类似条目? ——魔琴 [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计划 ] 2023年9月3日 (日) 11:25 (UTC)
- 通常就那幾位編者在吵,不需要升格為高風險主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4日 (一) 01:20 (UTC)
- 那管理員要不要給當前的爭議直接處理,那就沒必要用高風險主題了。--路西法人 2023年9月4日 (一) 01:53 (UTC)
- Hi, 針對JNO1的行為,我反映過很多次。他會跟蹤我的編輯,反覆回退,所以很容易有編輯戰。其實我也不曉得怎麼處理。--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4:59 (UTC)
- Alfredo ougaowen所謂的跟蹤指控莫名其妙,這數個條目被改動頂上來難道別人不能去看改了甚麼?反而Alfredo ougaowen反覆回退編者的修改才導致很容易有編輯戰。上報後管理員又遲遲不保護條目,其實我才不曉得怎麼處理,Alfredo編輯的版本不能易一字?--康族(留言)──以上未附上簽名时间的留言于2023年9月17日 (日) 03:08 (UTC)加入。
- 順道一提,這我也反映過很多次,JNO1編輯會故意去竄改文字讓它跟引用不同。像這條[5],第一條引用是「於距今4萬至2萬年前間北上至黄河中上游,後再移居至黃河下游」,被改成「北上至黄河上游,後再移居至黃河中下游」,接下來也是不管原來引用內容,把黃河中游下游一路亂改。馬蒂索夫認為是在黃河中游分化,被他改成上游。最後「馬家窑文化,與原始漢族有緊密關係」,馬家窑文化原本是我加上,之後查文獻,這條有爭議,所以刪除,又被他加回去。麻煩管理員說明一下要怎麼處理,如果動手修改回去就會變編輯戰,放著在那邊,看到明知道是有問題的內容又會讓人很心煩,引用都查好了放在那邊還是會被亂寫一通。--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5:30 (UTC)
- Alfredo ougaowen所謂的跟蹤指控莫名其妙,這數個條目被改動頂上來難道別人不能去看改了甚麼?反而Alfredo ougaowen反覆回退編者的修改才導致很容易有編輯戰。上報後管理員又遲遲不保護條目,其實我才不曉得怎麼處理,Alfredo編輯的版本不能易一字?--康族(留言)──以上未附上簽名时间的留言于2023年9月17日 (日) 03:08 (UTC)加入。
- 2018年的也算,那自2018年以後至今曾發生編輯戰的條目也算高風險主題,有編者將知乎也視作來源,難道不能回退?實施條目保護較好-‐康族(留言)──以上未附上簽名时间的留言于2023年9月17日 (日) 05:27 (UTC)加入。
- @JNO1:,引用沒看也可以改得很開心,維基內容差就是這樣來的。--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9月18日 (一) 16:09 (UTC)
- @Alfredo ougaowen:自己引用不能核對沒有問題,大幅度不討論強行刪改條目是正常,任意詆毀中傷他人跟踪是常識,編輯戰就是這樣來的。--康族(留言)──以上未附上簽名时间的留言于2023年9月19日 (二) 05:24 (UTC)加入。
- @JNO1:,引用沒看也可以改得很開心,維基內容差就是這樣來的。--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23年9月18日 (一) 16:09 (UTC)
加密货币及区块链 编辑
该主题是垃圾链接及自我宣传重灾区(见幣安)。亦有审查负面之行为(欧易、火币网)。建议需严格遵守Wikipedia:可供查证及Wikipedia:可靠来源。必要时需将外部链接加入MediaWiki:Spam-blacklist。-Mys_721tx(留言) 2023年9月27日 (三) 18:55 (UTC)
將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及政治地位訂為高風險主題 编辑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原标题为:中國大陸與臺灣關係和政治地位
該主題的不同條目長期遭不同政見的人士破壞或編輯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華民國、臺灣、中国台湾等條目之編輯歷史和保護日誌所示。該主題本質是政治相關,是容易引起爭議的主題。提議將該主題(不包含中國大陸和臺灣本地政治)訂為高風險主題如下:
- 不限期半保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華民國、臺灣、中国台湾、台湾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已多次被保護,長期遭破壞及編輯戰之條目;再多次遇自動確認用戶破壞則改延伸確認保護。此條之條目列表可經社群共識增訂。過往被保護五次以上或三年以上(含;僅計算未被提前解除)之條目亦可提請依此條改不限期保護。
- 要求嚴格遵守在世人物傳記、中立的觀點、避免地域中心、兩岸四地用語指引等相關方針指引,管理員可對警告後仍無法遵從以上方針者實施任何合理之編輯限制。
- 標準措施:管理員可對擾亂編輯(包括在於條目的不當編輯,或在討論時發表任何針對國籍、地位、種族相關的訴諸人身、不文明行為和假定惡意的言論)實施任何合理之編輯限制。
--路西法人 2023年8月30日 (三) 12:20 (UTC)
- 支持這個高風險主題。~~Sid~~ 2023年8月30日 (三) 13:49 (UTC)
- 支持这个高风险主题。——Aggie Dewadipper 2023年8月31日 (四) 00:45 (UTC)
- 看起來確實有這樣做的客觀需要,不反對。另外,我不清楚香港與澳門兩個條目有沒有類似的情況,但是這兩個條目在幾年前有好幾次都被中國大陸用戶提請移動至“xx特別行政區”格式的名稱,雖然最後都被駁回了,但這兩個條目可能有需要予以移動保護。Sanmosa віки-віків 2023年8月31日 (四) 03:07 (UTC)
- 「政治地位」是什麼意思?另外如果是分開的兩個子主題,前者就包含後者了,不需要重複。建議定義範圍為「(臺灣)海峽兩岸政治關係」。——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2日 (六) 16:03 (UTC)
- 支持这个高风险主题,这个是现实需要的。--Xiumuzidiao|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留言】 2023年9月10日 (日) 14:46 (UTC)
- 這個「中國大陸與台灣政治關係」是啥意思?按常用名稱應該用「兩岸關係」來著。按「主題禁制」中對於「廣義相關的頁面」,那應該是「兩岸政治關係」範疇以下的頁面應該禁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這些條目應該不包括在內(最多就是這些頁面中的「兩岸政治關係」可以有這些限制而已,而且台灣的政治地位算不算、包不包括在所謂的「政治關係」也很難說。相當難理解「高風險」的範圍包括到哪)。以「主題禁制」中的「歷史」為例,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高風險,就相當於將「人文」列為高風險一樣,那是在這個範疇上面的東西。上邊列的條款我是同意的,但是定這個主題名稱是不妥的。Ghren🐦🕐 2023年9月14日 (四) 17:25 (UTC)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14日 (四) 17:38 (UTC) 提案人不聽我的建議。——
- 依Ghren君所言,我原先提的「中國大陸與臺灣(海峽兩岸)關係與政治地位」不是更合適嗎。另,事關兩岸政治地位的編輯(包括條目的個別部分)也可以是高風險主題的涵蓋範圍,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等條目作為主題的主體,更不可能不符合「廣義相關」的條件。--路西法人 2023年9月15日 (五) 02:57 (UTC)
- @Ghren?--路西法人 2023年9月17日 (日) 07:11 (UTC)
- 我感覺您們說的「政治關係」不是同一樣東西。很現實我實在不認為「兩岸的政治關係」可以包括「台灣的政治地位」和「中國大陸的政治地位」兩個問題,我已經說過了。「兩岸政治關係」的條目主題主體是「兩岸關係#政治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兩者是「兩岸政治關係」的上一級的再上一級。您最多只能說這些條目中的部份內容算在這個「高風險範圍」之內而已。話雖如此,既然上邊的條目的清單經常編輯戰和被破壞的原因是因為「台灣地位」的問題,因為這些而被保護我想是合適的。 Ghren🐦🕕 2023年9月17日 (日) 10:51 (UTC)
- @Ghren?--路西法人 2023年9月17日 (日) 07:11 (UTC)
- @Ericliu1912:如上,是否同意Ghren君之意見,將此主題定為「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及政治地位」?--路西法人 2023年9月18日 (一) 04:47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快速追加提议:不限期半保护臺灣省条目。很难想象这个条目会在这次讨论当中漏掉。保护也有好几次了,但是破坏方式不是我想象的改成中国的台湾省,而是把台湾省和中华民国台湾混淆……这又有点微妙。 MilkyDefer 2023年9月19日 (二) 16:20 (UTC)
关于维基百科的法律疑问 编辑
问题一:
如果有人诉诸法律告维基百科内容不实,起诉地不在维基媒体基金会及服务器所在地,基金会是否需要出庭?
- 案例一“東方報業控告高登和維基百科誹謗事件”
- 案例二“楊受成控告維基媒體基金會事件”
上述两个案例是位于香港起诉维基媒体基金会,基金会是否需要遵守相关判决?
问题来了,如果维基百科有内容被香港当局认为违反香港国安法,或被中国大陆当局认为违反当地法律,由当地法院判决基金会的网站内容需遵守审查要求等,基金会是否需要遵守相关判决?
基金会是否受美国法律保护,比如“除非美国法院判决,否则一概不用遵守”,或者是否只需遵守服务器所在地法律及法院的审判。(我听说某邮箱称受瑞士法律保护,只接受瑞士法院判决。)
问题二:
现有的不要訴諸法律威脅方针是否有明确的管理员可以封禁诉诸法律用户的条款,是否足以保护管理员执行封禁是合法的?(台湾某法院引述了维基百科的方针,因此维基百科方针在法律上是有用的。n:一名男子因竄改維基百科遭到判刑)
以前用“不要訴諸法律威脅”封禁诉诸法律用户,因为不要訴諸法律威脅当时不是维基百科的正式规则,实际上或许可起诉管理员“非法”封禁了该用户。
原来的社群惯例好像能强力保护编者不受法律威胁,现有的方针是否还能做到诉诸法律威胁可以被永久封禁?
--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2日 (二) 16:50 (UTC)
- 问题1,直觉上,服务器内容遵守服务器实体所在地法律,基金会可以拒绝遵守其他地区的决定和导致服务被该地区屏蔽,以及对基金会官方机构的处罚。
- 问题2,判决引用方针不代表承认方针的法律效力,所以似乎不会存在方针影响管理员的决定是否合乎法律,引用只是佐证是否合乎情理。法律方针、用户协议等除外。--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12日 (二) 17:42 (UTC)
- 提醒一下:Wikipedia:不要訴諸法律威脅目前的内容和之前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是不同的,过去是“不要對維基百科的其他用戶作出訴諸法律威脅”,也即在QQ群等站外渠道进行法律威胁违反当时还不是方针的NLT。2022年11月改成的目前版本是“不要在維基百科上發布法律威脅”,也即在QQ群等站外渠道进行法律威胁不违反此方针,但是违反Wikipedia:騷擾#維基外騷擾。--GZWDer(留言) 2023年9月13日 (三) 11:58 (UTC)
-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WMF首先会遵守基金会服务器所在地(主要是美国)的法律,另外也会尊重国外的一些通用法律(比如著作权法等),但是一些明显无理取闹的法律对于WMF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比如臭名昭著的香港国安法以及中东部分国家的伊斯兰教法。就目前而言,WMF对于外国法律首先会以人权为主要导向。--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13日 (三) 13:33 (UTC)
- 另外基金会和社群对于美国法律的具体执行通常为两类(著作权和儿童保护)。除此以外在2010年的时候,FBI曾要求维基百科和WMF,删除维基百科和维基共享资源关于FBI的徽章图像,但是遭到了基金会的拒绝,理由是不侵犯著作权,但是后期共享资源贴出了商标警示模板。--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13日 (三) 13:43 (UTC)
- 所谓“基金会是否需要遵守”是想知道,美国以外的法院是否有办法强制执行。--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4日 (四) 05:42 (UTC)
- 另外若有美国以外的法院判决基金会必须移除所有对原告不利的内容,即便有可靠来源且符合方针,也必须移除。也就是通过法律,在不遵守方针的情况下扭曲了维基百科的内容,基金会是否必须配合判决,美国以外的法院是否有办法强制执行。
- ( π )题外话:如果有人利用法律扭曲维基百科符合方针的内容,是否应该设立方针,永久禁止采取此种手段的个人或实体编辑维基百科。--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4日 (四) 05:50 (UTC)
-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WMF首先会遵守基金会服务器所在地(主要是美国)的法律,另外也会尊重国外的一些通用法律(比如著作权法等),但是一些明显无理取闹的法律对于WMF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比如臭名昭著的香港国安法以及中东部分国家的伊斯兰教法。就目前而言,WMF对于外国法律首先会以人权为主要导向。--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13日 (三) 13:33 (UTC)
- 提醒一下:Wikipedia:不要訴諸法律威脅目前的内容和之前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是不同的,过去是“不要對維基百科的其他用戶作出訴諸法律威脅”,也即在QQ群等站外渠道进行法律威胁违反当时还不是方针的NLT。2022年11月改成的目前版本是“不要在維基百科上發布法律威脅”,也即在QQ群等站外渠道进行法律威胁不违反此方针,但是违反Wikipedia:騷擾#維基外騷擾。--GZWDer(留言) 2023年9月13日 (三) 11:58 (UTC)
- 法务问题不应该问社群,而是直接写信给基金会法务去问(英文不会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不过上面都说了,基金会会优先响应(数据应用)服务器所在地(也就是阿什本、卡罗尔顿,可以排除掉其他所有边缘缓冲节点,因为不实际保存或者处理数据)的法律,还有会遵守涉及著作权的法律,其他的话可能要基金会有没这个意愿。——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9月14日 (四) 09:05 (UTC)
- 强制执行要“手段”才能执行,除非通过司法互认,可以将其他地区的判例引进到美国并以符合美国法律的方式要求生效,这样或者可以要求基金会进行处置,或者基金会进行适当的法律程序。但前路不行的话,只能通过其他方式阻止在地使用者去访问来以满足判例的实施?(好像类似的做法还真出现过?)——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9月14日 (四) 09:09 (UTC)
- 依據基金會法律部門的方針,基金會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會遵守美國以外的法律,包括案件無法被有效挑戰、為基金會或社群帶來風險,以及符合人權規範。
- 而依據過去基金會與社群的對話中透露,過去僅有少數美國以外的案件導致基金會不得不修改內容,其中三次是以辦公室行動來處理(相關例子)。基金會最近也表明他們會遵守歐盟的數位服務法案(相關文章)。至於會否遵守中國法律,就個人來看,基金會近乎不可能會遵守一個禁止存取維基百科的國家的法律。謝謝。--SCP-0000(留言) 2023年9月14日 (四) 17:18 (UTC)
- 另外,基金會是傾向盡可能挑戰法院判決的,包括但不限於:維基媒體基金會控告美國國家安全局案、挑戰土耳其政府封鎖維基百科的決定,以至近期挑戰俄羅斯法院罰款的判決等。--SCP-0000(留言) 2023年9月14日 (四) 17:35 (UTC)
台湾的案例以及修订不要诉诸法律威胁 编辑
有用户向我提供了一个台湾的案例,另我深感震惊:[7]、[8]、[9]
我覺得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真是躺著也中槍,台灣維基媒體協會只是台灣維基人組成的聯誼組織,既不控制維基百科網站本身,也不一定具有管理員權限。
是否应该修订Wikipedia:不要訴諸法律威脅,以防管理员沦为被告。不论站内站外,所有未经社群争端解决而采取法律行动的人將被永久禁止编辑维基百科,其注册的所有账号将被永久封禁(著作权、人身安全危险等必要法律行动除外)。--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4日 (四) 15:08 (UTC)
- 該案例純屬對維基百科結構不瞭解,是純粹的誤會而已,正常的法院根本就不會支持,也不會對你維造成絲毫損失,不必要因此而過度反應。當然在這裏就不得不順帶提及《台灣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緩起訴處分書(96年度偵字第17698號)》了(笑)。另外某立委向編輯維基的IP訴諸法律一事也可以討論一下,如果是某人惡搞習近平條目,結果被習下屬的警察部門和司法部門「解決」的話,那社群又如何看?--🎋竹生🎍 2023年9月14日 (四) 15:39 (UTC)
- (※)注意:没有方针可以防止管理员沦为被告。Wikipedia:不要诉诸法律威胁只适应于“法律威胁”,不威胁其他编者,而是直接提出法律诉讼,不受到方针管辖。维基百科也无权阻止任何一名编者对另一名编者提出诉讼。--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9月17日 (日) 04:20 (UTC)
Quinnie.wong案 编辑
Quinnie.wong所提出的内容Special:Diff/79024058:
本人要求維基管理員儘快刪除該留言及本人之私隱,并且永久封禁該用戶
是否不仅以法律威胁了WMLO,同时也法律威胁了管理员必须按照他的要求处理?--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1日 (四) 03:34 (UTC)
- 感謝各位提醒,我已經根據提醒修改了措辭,謝謝。--Quinnie.wong(留言) 2023年9月21日 (四) 07:21 (UTC)
- 然而您在一些場外場合,似乎對處理仍然不滿。或者認爲“人身攻擊”等我的惡意。考慮到您表裏不一的態度,并且不知悔改。本人決定(+)支持將桐生君所列句子的後半句,適用在被提報人身上。——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22日 (五) 05:09 (UTC)
- 有一點離題,但想說Telegram賬戶並非個人資料(personal data),因為指直接或間接與一名在世的個人有關的、從該資料直接或間接地確定有關的個人的身分是切實可行的。如閣下在維基並沒有連結其他社交媒體,其實並沒有從該資料直接或間接地確定有關的個人的身分。
- 除此之外,在第九部—在未獲同意下披露個人資料屬罪行:「如任何人(披露者)在未獲資料當事人的相關同意下,披露該當事人的個人資料,而披露者的意圖,是導致該當事人或其任何家人蒙受任何指明傷害;或披露者罔顧是否會(或相當可能會)導致該當事人或其任何家人蒙受任何指明傷害,披露者即屬犯罪。」問題點在於披露Telegram賬戶是否會令對該人的滋擾、纏擾、威脅或恐嚇;對該人的身體傷害或心理傷害;導致該人合理地擔心其安全或福祉的傷害;或該人的財產受損。但本人所視就應該最容易觸犯的是滋擾、纏擾、威脅或恐嚇。
- 認真說的話,WMLO並沒有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幻柘(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05:58 (UTC)
- 謝謝您的意見。由於Telegram需要一個實名制的手機號碼注冊,所以實際上可以通過Telegram定位到我本人。
- 另外,WMLO多次在管理員佈告板/互助客棧公開我的Telegram,對我造成了滋擾和纏擾,并且令我擔心我的個人信息安全。
- 綜上所述,我認爲WMLO的行爲是違反了該條例的,謝謝。--Quinnie.wong(留言) 2023年9月26日 (二) 07:37 (UTC)
提议:把Wikipedia:如何介绍自己的公司移动到Help空间 编辑
如题。实际上,在Wikipedia:如何介绍自己的公司的开头就是这样的内容:
本帮助手册用来帮助那些想要在维基百科中介绍自己所在的公司、组织、产品、服务的新手。 |
然后整篇文章也很像操作手册。不放入Help空间暴殄天物啊。--MilkyDefer 2023年9月15日 (五) 05:33 (UTC)
- ( π )题外话:感觉Help空间没什么用,几乎没有东西。--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5日 (五) 05:53 (UTC)
- 功能和WP空间有重合之处,许多东西就放到了WP空间。——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9月15日 (五) 06:03 (UTC)
- HELP基本上是放技术文档的地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15日 (五) 06:35 (UTC)
- 技术文档也有不少在WP空间,虽然大部分是小工具。Help似乎更多是MediaWiki的功能及扩展的技术文档,和mediawiki.org又有重合。——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9月15日 (五) 12:03 (UTC)
- Help:翻译这算是技术文档吗……--MilkyDefer 2023年9月16日 (六) 06:08 (UTC)
- Help和WP功能重合了,要尽快理清哪些内容放Help,哪些内容放WP。--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6日 (六) 07:10 (UTC)
- 以WP:Twinkle和WP:Wikiplus为例,我个人的感觉是,WP空间应该用于介绍工具的功能,作者,版权信息,可移植性等,Help空间应该用于其具体使用,设置参数,如何自定义等。然而需要介绍的内容通常并不多,一个页面就能写完,分在两处反而麻烦。我比较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在本地的Help空间把mediawiki.org的诸多文档fork一份,然后又放着无人维护慢慢过时。——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1:28 (UTC)
- 本地的Help:說明頁如果有跟MediaWiki站重複的應該可以直接改成Wikipedia:软重定向?--冥王歐西里斯(留言) 2023年9月26日 (二) 09:07 (UTC)
- 以WP:Twinkle和WP:Wikiplus为例,我个人的感觉是,WP空间应该用于介绍工具的功能,作者,版权信息,可移植性等,Help空间应该用于其具体使用,设置参数,如何自定义等。然而需要介绍的内容通常并不多,一个页面就能写完,分在两处反而麻烦。我比较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在本地的Help空间把mediawiki.org的诸多文档fork一份,然后又放着无人维护慢慢过时。——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1:28 (UTC)
- Help和WP功能重合了,要尽快理清哪些内容放Help,哪些内容放WP。--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6日 (六) 07:10 (UTC)
- HELP基本上是放技术文档的地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15日 (五) 06:35 (UTC)
- 功能和WP空间有重合之处,许多东西就放到了WP空间。——暁月凛奈 (留言) 2023年9月15日 (五) 06:03 (UTC)
维基百科是不是应该组织一帮人专门做数据更新? 编辑
我在维基百科上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数据过于陈旧。比如有的条目下,数据竟然是10年前的。而明明就应该有更新的数据了。所以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应该怎么解决。应该要有专门的小组或者团队来做数据更新。 --AndyPKU(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06:36 (UTC)
- 你上次提过这个问题了。Wikipedia_talk:机器人/作业请求#建议安排专门的人手更新一些数据。--Kcx36(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08:49 (UTC)
- 大家都是志愿者,只是有空时编辑维基百科。
- 你可以直接宣布建立这个小组,只是别人是否加入是他的自由,而且也不可能强制小组成员天天去更新。
- 可以考虑把模板部分数据直接从wikidata取得。
- 既然基金会可以募捐,那么社群是否也可以募捐,成立中文维基人基金会,然后招募专人进行有偿更新维基百科。
- --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6日 (六) 09:44 (UTC)
- 我知道维基都是志愿者,但是不是可以号召大家一起来共同完成某些项目。比如维基有些专题是不是有这样的过程?
- 当然,是否加入是大家的自由。我就是想了解一下在做这样事情的时候,大家有什么经验可资参考的?
- 我倒觉得没有必要“有偿更新维基百科”罢。毕竟大家都是凭着一腔热爱来这里的,沾上钱,味道就不对了。--AndyPKU(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3:51 (UTC)
- 您随时可以建立这个组织,并且号召大家加入,维基百科上有大大小小的组织,但具体说加入组织是否有用就不得而知了。(维基百科的组织通常就只是能挂一个名,没什么用。)--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6日 (六) 15:06 (UTC)
- 惭愧惭愧,我怎么自己都忘记自己提过这个问题了。反而你还能知道我提过这个问题。--AndyPKU(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3:46 (UTC)
- 理想情况下这些数据应该集中在wikidata上,然后通过本地模板调用。-Mys_721tx(留言) 2023年9月17日 (日) 14:42 (UTC)
- 能否考虑下次WP:动员令中设置专门的“陈旧数据更新”主题?--CaiDie(留言) 2023年9月19日 (二) 06:42 (UTC)
修订页面header的说明文字,增加如下内容:
- 提报人應僅说明被提报人的行為如何違反方針及指引,被提报人應僅闡明自己的行為如何不違反方針及指引,應僅提及爭議本身,避免情绪化内容等非必要内容。
举例而言:
- 案例一:显然的单一用途账号,反复添加宣传性内容,并在涉事条目页宣称对条目的所有权。另外相关的讨论链接见右方。
- 案例二:反覆於條目加入WP:PLOT內容,無尋求共識傾向。
提报人说明了被提报人的行為如何違反方針及指引,没有过多的非必要内容使争论进一步升级。
- 案例三:啊對,忘了(节删)是自己可以隨意脫口而出「噁心」辱罵他人,別人一個「無知」就人身攻擊打到底。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雙標的標準示範。
提报人在说明了被提报人的行為如何違反方針及指引之后,还提出了非说明被提报人的行為如何違反方針及指引的非必要内容,可能使双方对立和争论进一步升级。--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6日 (六) 06:48 (UTC)
公示 3 日:自 2023年9月19日 (二) 06:48 (UTC) 开始公示,于 2023年9月22日 (五) 06:48 (UTC) 结束公示。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6日 (六) 11:52 (UTC)
- @桐生ここ:這也要公示嘛?我是覺得直接改就好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16日 (六) 15:59 (UTC)
- 您應該優先考慮寫一篇簡短的態度指引作為信息頁,而不是在本來就寫了一大堆東西的header加入更多東西。--🎋竹生🎍 2023年9月16日 (六) 16:06 (UTC)
更新为:
建议应仅陈述如何違反方針及指引,避免情绪化内容。
對Mys 721tx的不信任動議 编辑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又一次,而且是更加深入地討論某位特定的管理員的濫權問題。我發現在这个社群成立二十年裏,若論最讓人痛心的時期,还沒有像WMC挾持社群般不堪回首。昔日Techyan、Water Grassroot、蟲蟲飛等人通過社交媒體操縱投票程序,不論理據,只爲自己立場利益,從而縱容了管理員濫權、真人傀儡問題,使社群陷入纍卵之危,用户饱受威脅之苦。所幸,那個時代在吾人的共同努力下,已經一去不復還了。自基金會施行制裁以來,我原以爲撥雲見日,但不想當毒瘤被切除后,以前同樣嚴重但不顯著的問題,今日便显得格外刺眼。我近期親自經歷過后,決定在此向社群對管理员Mys 721tx提出不信任動議,以免問題在未来擴大。請見以下針對Mys 721tx近一年不當行爲總結,由舊至新:
,言語刻薄:2022年12月份,一名新人用戶就条目问题,問詢處事的管理員Mys_721tx,但未得其回应,后转向社群协助。該名用戶認爲Mys_721tx“冷處理”的作法行之有年,列舉了多項過往“證據”——诚然,在讨论过程中證實这名使用者提供的理据,有近乎一半的指控展现了他对事情基本概要的不熟悉及错误认知。
然上述理據之錯誤至多可适当提醒指出,Mys 721tx卻多次使用“表演无知”“在扮演中立者”等刻薄語句蔑稱相關用戶,只爲激化冲突,而非达成和諧讨论的舉動。該用戶此前也未使用此類粗鄙或刻薄语句回应Mys 721tx,為Mys 721tx單方面輸出。此外,雖依相關方針,原則上只能指出他近一年的違規行爲,但為宏觀視之,在此亦提供過往行爲記錄,證其發表不當言論行之有年:觀兩年前不當封鎖ArikamaI爭議,Mys 721tx亦對提出不當封鎖質疑的四名用戶使用了包括“無知”“齷齪”“編造、公然撒謊”“僞裝中立者”“已成爲ArikamaI真人傀儡,無參考價值”“不願意回答簡單問題的挑梁小丑”等鄙詞、惡意指控的不當言語。其顯將在討論中謬視用戶視作“理所當然”,至今亦未曾想更正。
不充分沟通、違反避嫌:除當年ArikamaI封鎖案涉未避嫌、程序不當之爭議外,見年前漢他病毒編輯記錄,一名Ip用戶因疑似原创研究问题與Mys 721tx相互回退,Mys 721tx未避嫌径自使用管理权将其封禁。在此過程,Mys 721tx在编辑摘要提供了一次缩写链接、一次警告模板,而未有出自自己的任何解釋,有違善待新人及避嫌等社群原則:可见维基百科:不要伤害新手中提及““先聆听”“减少运用维基术语,运用时,请给出相应的解释。”“不应用封禁来当“见面礼”请先尽力沟通”。”。上述除縮寫鏈接、模板,未曾發表任何自己的話語解釋,作爲涉事用戶應對新人屬溝通不足(又及,一個是不活躍的Ip,另一個卻是編輯本站十幾年的老手。前者甚至先开启了讨论。);二則其有管理員的雙重身份,本就應最大化回避使用權限,交由其他管理員審議。但顯然,此君爲了自以爲的“效率”而藐視上述規則,其行为之機械化、潦草,可用我去年所说的话概括:“..其中连出于自己的一句话都不肯说,一次讨论也不肯发起,甚至连一次为避免避嫌争议的提报都懒得执行。如果要封禁机器人,过滤器就已经具备了,我们还要人来当管理员做什么。”
曲解常规认知、不合理的封鎖:以本提案發起人WMLO作例(下方為編輯禁制相關爭議的必要闡釋,如有違規,請各位理解本人為闡釋必要理據而忽略此規則。);我與一名用戶MINQI有長達六月的編輯禁制,意味著不得互相在討論中直接提及對方,不得在編輯中覆蓋對方的編輯以免造成編輯爭議。然而,我在8月8日編輯某條目子段名稱時,MINQI卻迅速回退了本人編輯的小段,與我產生交互禁制。 而後,我以MINQI有違單方面違反編輯禁制爲由,請求社群評論、處理,并根據常識引用了但書條款的“必要爭議解決”對我提報行爲作出解釋。期間MINQI亦對我作出提報(此行爲我不多作評論,見仁見智)。Mys 721tx則違背常理,完全無視MINQI先與本人產生主動交互,並無視上述但書條款,以我的提報行爲提及對方爲由,將我封禁六個月。這在之後被多名用戶指出違反常理。此類不問是非、不看前因後果、不考慮方針指引、以扭曲的個人理解,施行毫不合理的封禁,理應被本站所唾棄。所幸,本站仍有為道義發聲的人士,向被扔入泥潭的骯髒野狗伸出援手,也正因爲他們,我才能站在這裏説出自己的想法。
維基法匠、游戲規則:我在被封鎖時,因封鎖理據不明,曾向Mys 721tx提出问询,但至終仍未在討論頁得到其任何回應與解釋。直至Sanmosa君提請互助客棧評議。我估計若非如此,他也不屑在討論此事的公共場合提及我這“擾亂慣犯”。説到正題,根據他在客棧的解釋[註 1],若他真的“誠心”認爲我提報行爲本身就是一種違規,還勉强可説他對方針的理解,或者“常識”一時與一般人脫節(即使這作爲管理員來説已經很嚴重了)。但要是說“編輯某人長期關注的條目”本身也是“違規”行爲,那麽就是將不利自己的規則解釋成自己有利的,屬於游戲維基規則:互動禁止本就可以編輯同一個條目,只是不得覆蓋對方的編輯,產生交互。他那一套“是次编辑争议涉及其中一方长期编辑条目違反編輯禁制”論,從來不是方針的規定,而是他個人的扭曲理解。我引用規則請求社群介入能被他解釋成違反WP:IBAN中"直接或间接于本站内提及或评论另一方的"的规定,而他給出個人創造的規則恣意封禁用戶,就是“合理認爲”;封禁用戶就要嚴格按照字面意思,對自己的封禁理據就要適用他所謂的“依據精神理解”。我還能説什麽?訟棍和擾亂被他一個人占了。既然如此,怎不說MINQI長期編輯維基百科,WMLO也長期編輯維基百科,因此兩人在禁制期内編輯維基百科本身也是違反編輯禁制的?維基百科不是你個人的智辯場所,請不要得寸進尺。
藐视社群:有关此君過往言行争议的讨论,综合2021年封禁ArikamaI事件、2022年11月份有过两回(這次是第三次),當中均有编者提出“用权过当”“违反避嫌”“沟通不足”“用词粗鄙、刻薄”等问题及其建议。而就他參與有關討論一貫的行事、回應看来,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他从未有任何反省与改变。说得直白点,是為藐视社群。
- 在我個人的認知中,管理員是自願拿著拖把清理社群雜事的志願者,而其权限行事,皆源自社群對其處理站務、具備擔任用權品格與態度的信任。管理員需謹言慎行,如若不慎,或依權彈壓其他用戶,便是对社群信任的辜负与凌虐。假使看了上述指控,也還有人認爲“沒到罷免他的地步”,也能證明其處事風格充滿本不應有的爭議。他或許會把權限視作清理杂事的拖把,但更將其作爲傷人的利刃。我個人對Mys 721tx的評價,就是他一舉一動,無一不體現仗著權限對涉事用户的輕蔑,行为处事态度近乎冷血。綜上,余兹向中文维基百科社群提請對Mys 721tx是否有擔任管理員品格、能力與資質之評議。
- 同時,因程序必要,我亦保留最后一丝尊重向Mys 721tx問詢:你是否认知到上述指控?如承认,請辭職。我不需要你的道歉,只需要你的負責。
- 如有相当用户同意其不具備担任管理员應有之态度,且当事人再次冷處理應對,或拒绝承认上述问题,我会在此討論開始(出於尊重的)48小時后,依相關程序發起管理员任免投票联署。
- 以上。——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1:07 (UTC)
註釋
- ^ 見Mys 721tx于互助客棧言論:...是次编辑争议涉及其中一方长期编辑条目,申诉人亦曾参与相关争议讨论(见存档2),可合理相信这次争议(不论是条目编辑或是提报)违反互动禁制。"
討論 编辑
如各位有意見,可于此區發表。謝謝。——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1:41 (UTC)
- @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你知道為什麼AT君要對你跟MINQI設下雙向禁制嗎?--~~Sid~~ 2023年9月16日 (六) 11:53 (UTC)
- 已于討論頁回復。另請各位勿使本人違反仍在施行的互動禁制。——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2:04 (UTC)
- 嗨,很開心WMLO君提前解封了,也覺得這次您有受委屈,但,如果因為這樣,回頭盤算Mys 721tx管理員以往犯的錯,個人覺得太嚴格也有點踩線了。人都會犯錯,有沒有修正錯誤前進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忘記只對事,您可以針對這次的事件進行後續修正討論,這也是社群之前正在進行的(雖然我忘記去看後續),然後不要忘記假定善意也是提醒我自己。雖然發生了一些事,可能會讓人失望,但可以失望不要讓信心失去、請不要因為失望而想要針對讓您失去信心的人事物。--Mafalda4144(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2:33 (UTC)
- @Mafalda4144君,説來您可能不信,恐怕對於提出此案的我本人而言是最爲痛心的。當年比這更嚴重的問題肆虐時,Mys 721tx是勇於直面他們的少數人。而現今,那群家夥恐怕正在某個隱蔽的角落拿這個當樂子笑呢。我也因此對他的初始印象很好,但當他正走向于自己曾經十分討厭的人的邊緣、屢次違反社群準則,此提案是不得已而爲之。我不想Mys 721tx君繼續違規,也不想社群繼續受到傷害。此外,我已依據涉及除權的方針在討論頁正式通知當事人,如果他有改正誠意,自有其回應。我的最低底綫是請他負起責任辭職以謝社群。您也可以試著勸解他。另外過往所犯之錯的提出(原則上可為近一年),是符合現行政策的。另可見此提案第五條,其有犯錯,卻屢次不改可視作藐視社群無疑。——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2:49 (UTC)
- 嗨,很開心WMLO君提前解封了,也覺得這次您有受委屈,但,如果因為這樣,回頭盤算Mys 721tx管理員以往犯的錯,個人覺得太嚴格也有點踩線了。人都會犯錯,有沒有修正錯誤前進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忘記只對事,您可以針對這次的事件進行後續修正討論,這也是社群之前正在進行的(雖然我忘記去看後續),然後不要忘記假定善意也是提醒我自己。雖然發生了一些事,可能會讓人失望,但可以失望不要讓信心失去、請不要因為失望而想要針對讓您失去信心的人事物。--Mafalda4144(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2:33 (UTC)
- 已于討論頁回復。另請各位勿使本人違反仍在施行的互動禁制。——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2:04 (UTC)
- 我记得苗君的态度从WMC在2017年做出拉票等问题行为后变得明显高压及轻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以守望者爱孟的真人傀儡为由封禁雾岛圣,虽然雾岛圣后来因解封Walter Grassroot而被WMF除权,WMC也倒了,但苗君的协作问题仍然存在。苗君虽有大量正面贡献,但存在上述的协作问题,因正义感过高而恶意断定是苗君的存在多年的老问题,所以我认为苗君不适合当管理员的理由就是长年违反WP:CIV和WP:AGF且毫无改正之意。--Lanwi1Talk 2023年9月16日 (六) 13:15 (UTC)
- 干点正事。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3年9月16日 (六) 13:44 (UTC)
- (+)支持:與其在這裏寫小作文,不如認真花點時間多維護好幾個條目。
- --Quinnie.wong(留言) 2023年9月18日 (一) 03:46 (UTC)
- @UjuiUjuMandan@Quinnie.wong:等爾等被不當封37天后再來説這種話。至於犬風船君,我大概能猜出您爲什麽説出這話。當年你受那些人封禁,並被WMC凌虐時早已喪失了對這個社群機制的大部分信心,而我如果也這麽想,恐怕也早就自暴自棄,整日聼昆曲而懶得在這裏寫這無聊的事情了。但愚蠢的是,某人仍保有一片癡心妄想[開玩笑的]。至於Quinnie.wong,我對這位支持用戶違反AGF的沒什麽可説的。-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8日 (一) 05:20 (UTC)
- 我實在是厭倦只會PUA一般用戶的管理員(以及跟著這種管理員一起PUA其他一般用戶的一般用戶)了。當然,這裏被提請解任的這位並不是孤例。中文維基百科的管理員如果缺乏在這方面自我反省的能力,那想必下一次OA過後中文維基百科可能連管理員也沒有了。Sanmosa віки-віків 2023年9月16日 (六) 14:55 (UTC)
- 我原以爲Mys 721tx多少還具備點管理員應有的態度,但見他下方討論持續性游戲維基規則、藐視方針的評論,我個人對他已絲毫不抱任何希望:
...在Talk:新疆种族灭绝指控/存档2中User: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认为"个人认为移动条目名称属重大修改,且参与讨论的用户有三分之一仍持反对意见,然而您们似乎并没有作出妥协之类的尝试。如果您觉得因为“支持的人多,所以这就应该通过”而将其他反对用户的论点和意见认为是“无逻辑的”,且不愿尝试与他们作出妥协或商议(如果存在滚雪球的行径例外),那可能就涉嫌多数人暴政。",可合理判断Special:Diff/78418530中编辑是2021年与User:MINQI争议的延续。
- 然而我在那個討論中并未與MINQI有任何接觸,當年說兩句與其無關的閑話也能給他曲解成“爭議的延續”進而“違反現行的編輯禁制”...我真的無語。且事後還稱上述指控為本人投射心理防禦機制之類的訴諸人身等擾亂討論的言辭,其回應態度與前兩次近乎如出一轍,“悔改之心”可見一般,亦可証Mys 721tx的言論已沒有任何參考的必要。——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21:08 (UTC)
- 所以這是在違反互動禁制嗎?(Special:Diff/78960579、Special:Diff/78960589)--🎋竹生🎍 2023年9月17日 (日) 02:54 (UTC)
- 如果只是指这段发言,不违反禁制。虽然提及了另一方,但是是引用他人的发言,而非主动提及;“
并未与MINQI有任何接触
”也不是对另一方行为的评论。--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9月17日 (日) 04:03 (UTC)
- 如果只是指这段发言,不违反禁制。虽然提及了另一方,但是是引用他人的发言,而非主动提及;“
- 所以這是在違反互動禁制嗎?(Special:Diff/78960579、Special:Diff/78960589)--🎋竹生🎍 2023年9月17日 (日) 02:54 (UTC)
- 然而我在那個討論中并未與MINQI有任何接觸,當年說兩句與其無關的閑話也能給他曲解成“爭議的延續”進而“違反現行的編輯禁制”...我真的無語。且事後還稱上述指控為本人投射心理防禦機制之類的訴諸人身等擾亂討論的言辭,其回應態度與前兩次近乎如出一轍,“悔改之心”可見一般,亦可証Mys 721tx的言論已沒有任何參考的必要。——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21:08 (UTC)
- (※)聲明一下:另因個人原因,有關程序將推遲一、二日進行。各位可以見下方回應。——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8日 (一) 18:25 (UTC)
- @ASid@BlackShadowG@Lanwi1@Mafalda4144@Newbamboo@Quinnie.wong@Sanmosa@UjuiUjuMandan。——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8日 (一) 18:27 (UTC)
- 我跟M君也有过一些交流,没感觉他有你说的这么过分啊。( π )题外话,您这句“使社群陷入累卵之危,用户饱受威胁之苦”怎么一股王司徒的味(“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英特浣熊耐尔(留言・贡献) 2023年9月19日 (二) 05:37 (UTC)
- @Interaccoonale:我想可能是您沒被反常理地被封37天,沒有在提出對他質疑時受到了卑劣的語句(表演無知、扮演中立者,或者更早的跳梁小丑之類),也沒有在作爲新人時期,編輯條目時看到兩個維基術語便被與自己有衝突的管理員封禁。對此,我爲您感到很幸運,沒有切膚之痛。但對於被他輕辱的我在内的用戶而言,您的這一句“没感觉他有你说的这么过分啊”又讓他們情何以堪?——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9日 (二) 05:45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關於WMLO的發言 编辑
@ASid:我只知道他作爲下達封鎖令的管理員在那位用戶回退我編輯後不負責任、裝聾作啞。另為避免違反目前仍在施行的雙向互動禁制,我不會再回復非必要的,離題的,有關涉及互動禁止對象之留言。謝謝。——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1:58 (UTC)
- 我的問題是你覺得為什麼AT君要對你跟MINQI君設下雙向互動禁制,不是問你對MINQI的想法也不是叫你評論MINQI,我是問為什麼AT要對你跟MINQI設下禁制,雙向互動禁制的理由你覺得是什麼?
- 你跟AT也沒有互動禁制,是哪個地方會違反現在仍在實行的雙向互動禁制拉。--~~Sid~~ 2023年9月16日 (六) 12:06 (UTC)
- @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Sid~~ 2023年9月16日 (六) 12:17 (UTC)
- 維基百科不強迫任何人參與。[註 1]再則,對我而言,您的問題就像問一個孩子「爲什麽老師要懲罰你們兩個人呢?」的教育口吻,本質而言近似套話。如果您是想問我對AT禁止令的看法,簡單來説就是「不認可」「荒謬」「不負責任、裝聾作啞」但是仍然保持最大程度的尊重。上述意見已在先前的ANM頁就仔細闡明,甚至AT的討論頁也有我個人的詢問,您若好奇可以翻找一下。恕不再回應此議題。至於反對禁制期限與否,我也無權禁止您的行爲。請自便。謝謝。——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3:12 (UTC)
- 你在說什麼自相矛盾的話阿,你上面說AT不回應你是不負責任、裝聾作啞,而不是Wikipedia:維基百科不強迫任何人參與,我問你問題你不回應我就不是裝聾作啞,反而成了Wikipedia:維基百科不強迫任何人參與。
- 你到底在說什麼話阿,你解釋一下好嗎?--~~Sid~~ 2023年9月16日 (六) 13:19 (UTC)
- 我對您沒有任何責任或者回復的必要,而他在下達禁止令後卻在事件發生後,面對用戶對自己所下達的禁制請求視若無睹、裝聾作啞,因此在道義上有責任,更應受譴責。而不是一句「維基百科不強迫任何人參與」能夠作爲迴避此爭議的理由。——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3:23 (UTC)
- 是阿,你對我沒有任何責任或者回復的必要,他下了禁制所以他有責任,沒關西就這樣吧。
- 希望換個人換成是管理員你也可以這麼回覆,而不只針對我不回覆,我會因此滿傷心的就是了。--~~Sid~~ 2023年9月16日 (六) 13:46 (UTC)
- 若上述部分言語使您不舒服,請允許我道個歉。我本意並非如此,但是希望閣下站在社群之角度思考此事件——尤其處事管理員的議題思考。至於這些可能離題的討論,如果您覺得一定必要,可在我討論頁提出。謝謝。——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3:58 (UTC)
- 不不不,你沒有造成我不舒服,也不需要道歉。
- 我們做個假設好了,假設我今天是管理員,我要處理你討論頁的禁制申訴,我的問題依然是我上面問的問題。
- 我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我要確定你所認為被禁制的理由,你清楚了解你們被禁制是因為你們的爭吵給社群造成極大的站務負擔,時不時就讓ANM AN3滿版,如果你知道原因了,也能確保說以後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了,那麼在做為管理員角色的我,我會接受你的禁制申訴然後將禁制改為MINQI對你的單向禁制。
- 假設我做為管理員角色這麼詢問你,你還會說維基百科不強迫人參於嗎?--~~Sid~~ 2023年9月16日 (六) 14:22 (UTC)
- 有些事我已回復過就不再重複了。説句不中聽的,正是因爲您能提出這種問題,顯示出您其實缺少客觀看待與分析事務的邏輯經驗,才導致您現在未能以管理員的角色詢問我。——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4:40 (UTC)
- ?原來原來 原來,我只是問個,問個你"覺得"你"認為"禁制的理由是什麼? 已經成了我不夠客觀了嗎?
- 還是你覺得說我不該問這個問題了?
- 還可以被你拿出RFA的選舉來說,我把整段討論拿到客棧來評論。
- 看來你對於我每選上感到滿可笑的是吧。
- 我沒有客觀理性,我沒有分析事務的邏輯經驗,原來你是這樣看待本人的。
- 就這樣吧,這段對話也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從頭到尾你都沒有信任過本人,我就丟去客棧看看好了。
- 我是對你過度期待了,期待你可以溝通,我的好心,好心想個佔理的理據理由幫你說句話,結果是換來被你中傷說"缺少客觀看待與分析事務的邏輯經驗,才導致您現在未能以管理員的角色詢問我。"。--~~Sid~~ 2023年9月16日 (六) 14:55 (UTC)
註釋
- (Special:Diff/78916849/78957308)
- 我希望社群探討一下這番言論,我個人真的滿傷心的,原本只是想替WMLO說句話佔理的話,所以這才問WMLO問題,卻被莫名其妙中傷,還拿RFA出來說。
- 請恕本人將整段對話直接貼出來,我的原因是我希望有人注意到這件事情。~~Sid~~ 2023年9月16日 (六) 15:06 (UTC)
- 嚴以待人,寬以律己,向來如此。——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16日 (六) 15:44 (UTC)
- 在对ASid之回复中可见User: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言语刻薄("我只知道他作为下达封禁令的管理员在那位用户回退我编辑后不负责任、装聋作哑。"、"面对用户对自己所下达的禁制请求视若无睹、装聋作哑,因此在道义上有责任,更应受谴责。"、"显示出您其实缺少客观看待与分析事务的逻辑经验,才导致您现在未能以管理员的角色询问我。")、维基法匠("维基百科不强迫任何人参与。")。在Talk:新疆种族灭绝指控/存档2中User: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认为"个人认为移动条目名称属重大修改,且参与讨论的用户有三分之一仍持反对意见,然而您们似乎并没有作出妥协之类的尝试。如果您觉得因为“支持的人多,所以这就应该通过”而将其他反对用户的论点和意见认为是“无逻辑的”,且不愿尝试与他们作出妥协或商议(如果存在滚雪球的行径例外),那可能就涉嫌多数人暴政。",可合理判断Special:Diff/78418530中编辑是2021年与User:MINQI争议的延续。--Mys_721tx(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7:57 (UTC)
- 提出这些的目的是在展示指控中有多少内容属于投射。-Mys_721tx(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8:20 (UTC)
- @Mys 721tx:好個投射。針對您的言論,我個人十分建議您移動到上面那層去:) 另若您一貫地如前兩次討論般故技重施,打算長篇大論地使用所謂“無知”、“齷齪”、“跳梁小丑”等之類的鄙言藐視本人,或者試圖我展開無意義的舌戰回避這項議題,我首先承諾:您接下來就是把我祖宗十八代一起駡,我都不會回應,更不會把您提報至管理員佈告板。但如果你敢對你提出合理異議的其他用戶也采用這種態度,我將會采取站内外一切必要的正當措施,包括提請元維基討論。勿謂言之不預也,後果自負。——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8:24 (UTC)
- 上述言论亦展示了User: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剥离上下文扭曲他人留言(Special:Contributions/徐承雷、Special:Contributions/周雁棠)的行为。在此使用稻草人論證亦可见所谓"合理异议"是否合理。--Mys_721tx(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8:42 (UTC)
- @Mys 721tx:好個投射。針對您的言論,我個人十分建議您移動到上面那層去:) 另若您一貫地如前兩次討論般故技重施,打算長篇大論地使用所謂“無知”、“齷齪”、“跳梁小丑”等之類的鄙言藐視本人,或者試圖我展開無意義的舌戰回避這項議題,我首先承諾:您接下來就是把我祖宗十八代一起駡,我都不會回應,更不會把您提報至管理員佈告板。但如果你敢對你提出合理異議的其他用戶也采用這種態度,我將會采取站内外一切必要的正當措施,包括提請元維基討論。勿謂言之不預也,後果自負。——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8:24 (UTC)
- 提出这些的目的是在展示指控中有多少内容属于投射。-Mys_721tx(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18:20 (UTC)
- 給Sid閣下引用的他人言論顔色加綠以與客棧其他人的發言區分,請大家見諒。--🎋竹生🎍 2023年9月16日 (六) 15:58 (UTC)
- 其實我覺得用戶之間的普通討論不必挪動到互助客棧這種地方,因爲這會不必要地消耗社群資源。倘若Asid君連此等事情也要驚動社群處理,那麽我還會重複一遍上述話語“Asid缺少客觀看待與分析事務的邏輯經驗,才導致他現未以所謂“管理員的身份”詢問我”。回歸正題,如果我的言論冒犯到Asid,我會再一次道歉:我對於自己未能照顧到閣下情緒,從而使您以爲被“中傷”這點感到十分遺憾。只是,先前Asid君就已指出過“不必道歉”“我沒有感覺到不舒服”,現今又向社群申訴覺得“滿傷心”之類。您與先前爭議點在於,比起認可或找我本人一起解決您的憂慮,似乎更傾向找社群對我做點什麽。我都不敢再想下去了。[開玩笑的]當然,我信任您沒有這個意思。只是開個玩笑。諸如“認知禁制原因與申訴期限的關係”“管理員角色身份”之類的議題或概念,均爲Asid君自己主動找我提出,而我給出自己的回應罷了。
我不會再回復此議題,請大家見諒。還是有必要回復一下。——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7:05 (UTC)- 个人认为,就WMLO所举例Special:Diff/78430251,不认为AT有不负责任问题,AT只需对他所执行的操作负责,即有义务解释为什么下这个禁制、禁制是否合理等,只对这个禁制本身负责。而因触犯这个禁制而产生的提报,是另外独立的新案件,任何管理员都可以处理,維基百科不強迫任何人參與,因此AT没有义务处理。
- WMLO确实不应该提到「現在未能以管理員的角色詢問我」的RFA,无益于争论解决。
- 而Sid对于WMLO的提问,WMLO为了避免任何触犯禁制的可能而拒绝回答是合理的。--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16日 (六) 17:49 (UTC)
- 靜下心思慮過後,我同意並接受@桐生ここ君的看法。只是,我認爲既然是下達禁令的管理員,還是要在道義上能回應用戶。如果有管理員因此受“執法后便撒手不管”等針對其態度的質疑,我認爲無可厚非。但是,若“裝聾作啞”之類言辭過於激烈,進而對社群環境造有可能的不當影響。我也可收回,并在此向AT道歉。——WMLO※議程表 2023年9月16日 (六) 18:22 (UTC)
- @桐生ここ:桐生閣下不好意思打擾了,我有個問題還望你解答,A及B具有雙向互動禁制,如果A在不評論B及說出對B的想法下,A說出他認為管理員為什麼會設下禁制的理由,你認為A是否會違反禁制。--~~Sid~~ 2023年9月18日 (一) 00:35 (UTC)
- 稍前看到Ericliu1912認爲此討論于上述討論相關聯(有關我個人的爭議同管理員到底有什麽關係,我并不清楚。),進而打算作爲子段并入。我本人對此表示(-)反对意見:
- 目前兩個不同的討論已經各自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將兩個實質不同段落貿然合并,難免會有影響,只會使討論變得極爲繁瑣。
- 諸如課題轉移、分散對管理員個人爭議的討論等。且上方用戶尚未對此舉發表意見。
- 針對某個人言行的討論,與管理員本身爭議與否并不直接關聯。
- 也未見有合并討論的顯著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