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蜜蜂

蜜蜂属的一种昆虫

东方蜜蜂学名Apis cerana),蜜蜂属下的一个蜜蜂种,自然分布范围西至巴基斯坦、东至台湾日本、东北至双城子、西北至青海甘肃、南至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包括整个南亚、东南亚与东亚,近几年更扩展至澳大利亚北部,日本的某些岛屿也有再引入计划。东方蜜蜂有不同的俗名,也可称为亚洲蜜蜂、土蜜蜂、野蜂等等,各地的称呼也不同,在中国称为中华蜜蜂、中华蜂、中蜂,在日本称为日本蜂,在印度称为印度蜜蜂。它是沙巴蜂姐妹种[1][2][3][4]

东方蜜蜂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膜翅目 Hymenoptera
科: 蜜蜂科 Apidae
属: 蜜蜂属 Apis
种:
东方蜜蜂 A. cerana
二名法
Apis cerana
Fabricius, 1793

生物特性 编辑

东方蜜蜂的生物特性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有明显的差异,其特性为对瓦螨有抗性、容易飞迁、对黄蜂抵抗性较强。在亚洲各地有很多养殖的东方蜜蜂,但因其较西方蜜蜂难以管理、蜂蜜产量也远少于养殖的西方蜜蜂及自然环境破坏,使近几年的养殖量呈现减少的趋势,但东方蜜蜂的蜂蜜口感特殊,其蜂蜜价格在各产地都高于西方蜜蜂所产的蜂蜜。

东方蜜蜂是瓦螨的原始寄主,两者已共存千百万年,虽然工蜂与雄蜂遭瓦螨寄生,但不致对整个蜂群造成重大影响,遭瓦螨寄生的工蜂与雄蜂皆会剧烈摇晃引起周围工蜂的注意并协助清除瓦螨。西方蜜蜂被引入东方蜜蜂的原产地,使瓦螨传播到西方蜜蜂的蜂群,大多数养殖的西方蜜蜂品种不具备清除瓦螨的能力,从而引发瓦螨危害西方蜜蜂的问题。东方蜜蜂另一特性是外出采集的温度较西方蜜蜂更低,外界气温12°C仍能正常的进行采集活动,8°C才中止外出采集,某些品种可耐更低的温度,甚至可于外界低于0°C飞出巢外进行排泄飞行,东方蜜蜂耐低温的特性使其适合为早春低温开花的植物进行授粉,例如蔷薇科的等重要的经济类果树。

东方蜜蜂能随着外界环境开花植物的多寡调整蜂群的大小,所以发生蜂群缺蜜情况较不严重(但长期缺蜜仍会使蜂群严重缩小及引起飞逃),随外界调节蜂群大小的能力使东方蜜蜂适应野外的生存,这项能力也是东方蜜蜂能广布亚洲的重要原因(部分人工养殖的蜜蜂品种如西方蜜蜂的亚种意大利蜂需人工适时的喂食,否则会因饥饿与病虫害问题而灭群),野外生存的能力使其自然的扩散至亚洲各地,近几年更从巴布亚新几内亚自然扩散进入澳洲北部,造成澳洲养蜂业的恐慌,担心瓦螨会随着东方蜜蜂传播至澳洲养殖的西方蜜蜂身上,进而导致澳洲的包裹蜜蜂无法出口。澳洲养蜂业对东方蜜蜂采取敌视态度并持续消灭入侵的东方蜜蜂,并发布许多不正确的指谪以维持澳洲的包裹蜜蜂出口。

亚种 编辑

东方蜜蜂分布范围广大,分布区域涵盖热带、亚热带、温带与寒带,在各地形成不同的亚种,各亚种的体型与体色也有差异,南方亚种或热带亚种个体较小,蜂群也较小,北方亚种或寒带亚种个体较大,蜂群也较大。北方亚种或寒带亚种也能如西方蜜蜂一样在冬季结成紧密的蜂团并依靠储存的蜂蜜渡过漫长的寒冬,南方亚种或热带亚种则适应炎热的气候,目前对各亚种的分类研究与生物特性还未十分明了。

  • 中华亚种 A. c. cerana:指名亚种。
  • 印度亚种 A. c. indica
  • 日本亚种 A. c. japonica 身长13mm。
  • 喜马拉雅亚种 A. c. himalaya= A. c. skorikovi
  • 海南亚种 A. c. hainana
  • 阿坝亚种 A. c. abansis

东南亚分布

  • 东南亚种 A. c. nuluensis
  • 爪哇亚种 A. c. javana

病虫害与天敌 编辑

图辑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IODIVERSITY OF HONEYBE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R.Srinivasan,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 Tamil Nad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ccessed Jul 2010
  2. ^ Engel, M.S. (1999) The taxonomy of recent and fossil honey bees (Hymenoptera: Apidae: Apis). 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 8: pp. 165–196.
  3. ^ Photos of Apis cerana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February 26, 2007,.
  4. ^ Oldroyd, Benjamin P.; Wongsiri, Siriwat. Asian Honey Bees (Biology, Conservation, and Human Interaction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67402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