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代利察列车轰炸事件

格尔代利察列车轰炸事件是指1999年4月12日,由美军发射的两枚导弹击中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格尔代利察一列正通过南摩拉瓦河铁路桥的旅客列车的事件,是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之军事行动的一部分。这起事件造成至少20人死亡,一些消息甚至指称多达60人遇难。这是塞尔维亚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铁路事故。[4][5]事故中受损的桥梁于1999年9月重新开通。[6]2007年4月12日是此事件发生八周年,事故地点为罹难者举行了悼念仪式,并设立纪念碑。[7]

格尔代利察列车轰炸事件
科索沃战争的一部分
格尔代利察列车轰炸事件
被轰炸的铁路桥和旁边的遇难者纪念碑
行动种类导弹轰炸
地点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格尔代利察
(今属塞尔维亚
坐标42°52′37″N 22°05′09″E / 42.87697°N 22.085953°E / 42.87697; 22.085953坐标42°52′37″N 22°05′09″E / 42.87697°N 22.085953°E / 42.87697; 22.085953
目标铁路桥
作战单位北约
日期1999年4月12日 (1999-04-12)
时间11:40
标准时间UTC+1
死亡
多种说法
格尔代利察列车轰炸事件在塞尔维亚的位置
格尔代利察列车轰炸事件
轰炸发生的位置

事件 编辑

轰炸在当地时间11:40发生。美军一架F-15E战机发射的两枚精确制导的AGM-130导弹准确击中了一列自贝尔格莱德开往弗拉涅的列车中心,此时该列车正在通过南摩拉瓦河铁路桥。这次空袭没有对桥梁造成损害。[8]

根据时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韦斯利·克拉克的说法,列车当时运行的速度很快,导弹离列车太近,来不及避开。第一枚导弹在很远的距离发射,飞行员有可能看不清列车。虽然列车已中弹,飞行员为完成任务,以桥梁末端为目标发射了第二枚导弹,岂料同样命中列车。[9]克拉克称,列车第一次中弹后继续在烟尘中行驶,进入第二枚导弹的瞄准范围,留给飞行员的反应时间可能不到一秒。[10]北约后续公布的机载镜头证实了此一说法。

争议 编辑

尽管美国方面认定此次事件是误炸,但还是在南斯拉夫内部引起轩然大波。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国营媒体新南斯拉夫通讯社发表社评,谴责北约加深了塞尔维亚人民的苦难。[11]空袭次日的发布会上,克拉克称这次事件是“自己、机务人员和所有人都倍感遗憾的不幸事件”,并承诺尽一切努力防止附带损害发生。时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哈姆雷于当年7月在对国会的报告中说:“我们并没有要破坏那辆列车或者夺取那些乘客的性命,只是想炸毁那座桥。我们对发生的一切表示遗憾。”[12]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2000年1月报道,北约当时公布的影像资料是加速播放的,亦即轰炸当时的影像更慢一些,列车的速度没有美国声称的快,由此引发了对轰炸列车事件的新一轮争议。五角大楼和北约给出的解释是,影像是为了轰炸损害评估英语bomb damage assessment的方便而加速,而发布会上公布的影像没有再减速。[13][14]《法兰克福评论报》根据后续调查确定影像被加速了4.7倍。[10]

合法性问题 编辑

南斯拉夫政府和部分西方组织把此事件定性为“罪行”[11],一些人权组织则批评美军在第一枚导弹击中列车后继续袭击,发射第二枚导弹的暴行。“大赦国际”认为列车第一次中弹后,空袭就应当停止,继续袭击违反了法律上的比例原则。该组织于战后发表的声明[15]中,称此次袭击违反了《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英语Protocol I》第57条的有关规定,即“如果发现目标不是军事目标或是受特殊保护的,或者发现攻击可能附带造成与预期的具体和直接军事利益相比为过分的平民生命受损失、平民受伤害、民用物体受损害、或三种情形均有,该攻击应予取消或停止[16]”。

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于1999年5月成立专门委员会裁定北约有无开展违反国际法的军事行动。委员会在其最后的报告中,认定此次袭击是“恰当”的[17]

尽管委员会成员在机组人员是否行为鲁莽的问题上各执一词,但整体还是建议国际刑事法庭不要调查这起事件。法律专家A·P·V·罗杰斯在其文章《什么才是合法的军事目标?》中评论称,委员会一定把第一次空袭当作了针对军事目标的适当行动,由此推断造成平民目标受损害不属不当行为,而第二次空袭是源自机组瞬间的判断失误。[18]

遇难者名单 编辑

 
遇难者纪念碑

除以下人员外的遇难者都已无法辨认。[19]

姓名 年龄 出身
Zoran Jovanović 35 尼什
Petar Mladenović 46 尼什(一家)
Verka Mladenović 47
Ana Marković 25 莱斯科瓦茨
Ivan Marković 26
Jasmina Veljković 28 拉辛那
Vidosav Stanijanović 45 阿莱克西那茨(一家)
Divna Stanijanović 41
Branimir Stanijanović 5
Simeon Todorov 31 拉辛那
Svetomir Petković 64 阿莱克西那茨
Radomir Jovanović 45 尼什

参见 编辑

  • 五八事件(北约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事件)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Human Rights Watch: Kosovo: Civilian Deaths in the NATO Air Campaign. February 1, 2000 [July 17,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2). 
  2. ^ The Irish Times: A long litany of NATO mistakes hits a new low. May 10, 1999 [July 17,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0). 
  3. ^ Jeffrey St. Clair, Alexander Cockburn. CounterPunch: Who NATO Killed. June 15, 1999 [July 17,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4. ^ Grdelica: Obeleženo 15 godina od raketiranja putničkog voza. NOVOSTI.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塞尔维亚语). 
  5. ^ Годишњица бомбардовања моста у Грделици. RTS. 201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7) (塞尔维亚语). 
  6. ^ Reconstruction of rail bridge in Grdelica Gorge. Borba English daily. 1999-09-15. 
  7. ^ Serbian Railways. News.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9) (英语). 
  8. ^ Booss, Bernhelm; Høyrup, Jens (编). More or Less Exposed Non-combatants and Civilian Object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odern Warfare'. Mathematics and war (Basel: Birkhäuser). 2003: 287. ISBN 3-7643-1634-9. OCLC 52920480. 
  9. ^ NATO Speech: Press Conference SACEUR, NATO HQ, 13 April 1999. www.nato.int.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4). 
  10. ^ 10.0 10.1 Film NATO iz Grdeličke klisure ubrzan skoro pet puta. arhiva.glas-javnosti.rs.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7) (塞尔维亚语). 
  11. ^ 11.0 11.1 BBC News | Monitoring | Children's choir leads Serb TV offensive. news.bbc.co.uk.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12. ^ Statement of the Honorable John J. Hamre, Deputy Secretary of Defense (rtf). 1999-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7). 
  13. ^ "DefenseLink News Transcript: DoD News Briefing – Mr. Crowley, PDASD PA and RADM Quigley, DASD PA.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0-01-06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9) (美国英语). 
  14. ^ BBC News | EUROPE | Nato missile video 'no distortion'. news.bbc.co.uk. [2021-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15. ^ NATO/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Collateral damage" or unlawful killings (PDF). Amnesty International.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11-10). 
  16. ^   日内瓦公约/1949年/附加议定书/第一附加议定书. 维基文库 (中文). 
  17. ^ Final Report to the Prosecutor by the Committee Established to Review the NATO Bombing Campaign Against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6). 
  18. ^ Rogers, A.P.V. What is a legitimate military target?.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Security Law: Essays in Memory of Hilaire Mccoubr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67. ISBN 0521845319. 
  19. ^ Yugoslavia. Savezno ministarstvo za inostrane poslove. Nato Crimes in Yugoslavia: Documentary Evidence, Volume 1. Belgrade: Federal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1999: 307. ISBN 86-7549-124-7. OCLC 4348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