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班

一種類似劇團的團體,有培養新人,傳承戲曲藝術的用途

科班是一种类似剧团的团体,也有培养新人,传承戏曲艺术。

著名科班 编辑

京剧科班 编辑

传统京剧科班(旧科班) 编辑

传统京剧科班通常坐科(学艺)7年,期满出科,1949年以前,著名的传统科班有北京富连成(前身“喜连升”、 “喜连成”)、荣春社尚小云创办)、鸣春社李万春创办);天津稽古社等。

传统科班只收男生,没有文化课(学科课程),只传授表演艺术:基本工、毯子工、把子工、唱工、做工。

管教非常严厉,盛行体罚,称为“打戏”,还有句话说“不打不出戏”,学生趴在长凳上,让教习用刀坯子(木板或竹板制的道具刀)打屁股。有一种盛行的处罚方式叫做“打通堂”(“打同堂”),一人犯错误,全班通同要受到打屁股的处罚。在这些只收男生的科班里,学生被打屁股的时候,往往还要脱掉裤子,光着屁股。当时京剧界以“7年大狱”形容传统科班的养成教育。

学员在艺名中嵌入代表期别的字样,依入学期别排辈,以师兄弟相称。

富连成科班的排序是:喜、连、富、盛、世、元、韵。

荣春社艺名用字是长、荣,毕业生有尚长荣尚长春马长礼杨荣环方荣翔等。

鸣春社艺名用字是鸣、春,解散前毕业生有其弟李桐春李庆春李环春,其长子李小春(母亲是小达子李桂春次女纫秋、舅父李少春、表弟李宝春)等。

新式京剧科班 编辑

新式与传统科班最大的区别是:增加文化(学科)课程。

1949年以前,李石曾焦菊隐等结合程砚秋高庆奎等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当时叫北平北京办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参见北平戏曲专科学校条),传授表演艺术以外,还开设文化课。另张謇出资,欧阳予倩江苏南通主持的“伶工学社”,也是一所开设文化课的京剧演员养成教育机构。中华戏校仍保留按学生期别排辈起艺名的习惯,排序是:德、和、金、玉、永。这两所戏校都尽力减少体罚等一些被改革派视为不文明的传统,而且男女兼收。学生都是住校(与传统科班相同)。

1939年,许晓初看到北平中华戏曲学校的成功,在上海办了民营的上海戏剧学校,这家学校不提供学生住宿,是第一所走读(通学)制的新式科班。这家学校开设文化课,但保有体罚和艺名,用字是“正”,只招了第一期就停办了。早期保有打通堂,后来在名家赵桐珊(艺名芙蓉草)建议下做了改革:废除打同堂,男生打屁股,女生只打手心(参见顾正秋回忆录《休恋逝水》)。

京剧科班在英属香港 编辑

英属香港有过2所民办京剧传统科班:粉菊花开的春秋戏剧学校和于占元开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在香港电影史上影响很大。

于占元的科班有艺名制度,入科学员都以师父的元字为艺名的姓氏,吴明才洪金宝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元武元秋成龙(艺名元楼)、袁和平(艺名元庆)、京柱(出科后拜师刘家良)等都是于占元的学生,吴明才洪金宝2代大师兄用艺名元龙。

粉菊花门下坐科的有钱月笙董玮孟海林正英(出科后拜师于占元)、小侯(出科后拜师刘家良)、惠天赐锺发等。

春秋戏剧学校和中国戏剧研究学院都是传统科班,只传授艺术(基本工、毯子工、把子工、唱工、做工等),没有文化课(外语、算术等学科课程),体罚严厉,有打通堂。

香港京剧没落以后都停办了。

京剧科班在台湾 编辑

台湾历史上曾存在过的民办科班只有一所,就是后来因财务危机被台湾教育部接管的“复兴剧艺实验学校”,改公营后,仍保留体罚、艺名等许多科班旧习,艺名排序用字是: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伦、理、道、德、大、汉、天、声...等。另有台湾中华民国国军陆海空三大军种京剧队(陆光、海光、大鹏,另有联勤总部下设明驼国剧队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2840)附设的学生班(后来合并成国立国光剧艺实验学校),两所都不算传统科班,因为下列3个理由:

  1. 它们都是公立;
  2. 它们都有文化课;
  3. 它们都是男女兼收,合班上课。

体罚在这些学校曾经非常盛行,很长时间里都还保留打通堂(同堂)。女生也照打不误。随着时代进步,不再要求脱裤子挨打。其中陆光剧校和海光剧校保有艺名制度,陆光的艺名用字是:陆、光、胜、利、建、国,海光的艺名用字是海、青、昌、国。国立国光剧艺实验学校没有艺名旧习,但盛行体罚

国立国光剧艺实验学校与复兴剧艺实验学校在1999年合并成国立台湾戏曲专科学校,2006年改成国立台湾戏曲学院

台湾的京剧养成教育提供学员住宿,分公费和自费,基础教育都是公费,自费的是专科以上教育。公费京剧科是8年1贯制(从小学5年级到高中毕业),免学杂费,供吃住和日用品,如果中途(自愿)退学或学习不通过无法升级,要赔偿公费(刚入学的试读阶段除外)。1999年开办2年制京剧专科(大专),招收公费京剧科(中专)和高级中等学校各类科毕业生,毕业授予大专学历(副学士)。2006年开办招收大专毕业生(副学士)的2年制京剧学系和招收公费京剧科、高级中等学校各类科毕业生的4年制京剧学系,毕业都授予学士学位。

京剧科班文化采风 编辑

打戏 编辑

梅兰芳回忆录《舞台生活40年》里提到:“学生里面,派定1个掌刑大师兄,只要听听这名称,就知道挨打是常事,当时有句‘戏是打出来的’。其实也不尽然,遇到极笨的孩子,脑筋老转不过来,打也没用。”

谭富英的儿谭元寿在电视上回忆父亲要求教习处罚时,打他要打得比同学更多,自己曾因表现不好,被打得要几个同学搀扶,才能从板凳上起身。

谭富英的孙谭孝曾接受传媒专访,回忆祖父教导他说:“有屁股不愁挨打”。

顾正秋回忆录《休恋逝水》里谈“打通堂”:“男生打3下屁股……有时男生太顽皮,也会被打得龇牙咧嘴的。”

吴兴国回忆录《绝境萌芽》里说:“男同学脱光身子共浴1室时,会互相嘲笑身上有多少淤痕,还戏说是几条杠的将军;我的淤痕大部分是“打通堂”得来的。”

谭元寿的孙谭正岩在电视专访中以京剧界行话:“打你是往你衣兜里扔钱呐”解释自己学戏“没少挨打”的过程。

师兄弟制 编辑

师兄弟制有温情层面:坐科时的相照应和出身后的相提携,然而,就如梅兰芳回忆录提到的:师兄的任务包括代教习执行管教,主要是打屁股处罚。

台湾的公立新式科班里,师兄弟制有学长学弟制这样的现代化名称,但本质没有改变,更没有随着时光的流转而比较不残酷,台湾京剧演员侯刚本回忆录《戏说粉墨的青春》里便有许多相关记述。

1990年代中,台湾国立国光剧艺实验学校(现在的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木栅校区)发生学长在宿舍里以道具棍打屁股方式处罚脱裤子光屁股学弟的事件,引起传媒报导。

拜祖师爷 编辑

传统京剧科班如同当时多数京剧戏班的后台,都会设坛祭拜祖师爷爷:梨园始祖李隆基

有些新式科班不拜,比如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有些则保留,比如民办上海戏校。

台湾的公立新式科班还保留拜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