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泰(1604年—1642年),字通也,又字大来,号木渐山东兖州府滋阳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崇祯五年(1632年)擢升工科给事中,历升兵科右给事中、工科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一直敢言勇于上疏。崇祯十五年迁至吏科主持浙江乡试,事后返回家乡兖州。同年十二月清兵攻打兖州,范淑泰竭力守城,城破被俘,与其弟淑晋同时就义。其时为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初八日,年39岁。[1]。后人兴建范氏牌坊以作纪念。

家族

编辑

太祖范羽,曾任百户;烈祖范礼,曾任百户;天祖范英;高祖范伸,曾任翰林院检讨;曾祖父范东奇,鲁庄王朱阳铸女儿之夫婿;祖父范汝思;父范廷弼(1573年-1638年),号梦南[2],万历己酉举人,历任河南宝丰、鲁山知县,户部郎中,汉阳知府,广西按察使司副使,后加尚书衔赴交趾催贡。归来后调江西岭北道,寻以病卒,赠太仆寺少卿;叔父范廷辅,天启辛酉科举人,曾任太原府同知

范淑泰二弟范淑恒范淑晋;堂兄弟范淑谦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史‧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五‧范淑泰传》
  2. ^ 范廷弼墓志残石,上世纪出土于兖州城北谷村镇范家林村范氏茔地。后被砸毁用以建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时发现,现藏兖州市博物馆。范廷弼墓内有墓穴三口,墓壁为沙灰质,坚如石。三口墓穴均长约4米,宽约2米,范廷弼居中,元配黄氏和继配某氏分居左右。廷弼及黄氏墓穴前各有墓志,均系著名书法家王铎手书,分别为正楷和行书。范廷弼墓内且有众多泥俑,姿态各异,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