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e》是一本北美洲的杂志,内容专注在国际艺术、文化和新闻方面主题。该杂志在28个国家免费发行,以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在2013年4月,《Vice》的YouTube频道订阅人数超过两百万人。[2]

Vice
2009年1月的《Vice》杂志封面
编辑Rocco Castoro(总编辑)
Andy Capper(全球编辑)
类别生活型态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量900,000(全世界)
80,000(英国)[1]
创办者索鲁许·艾维
西恩·史密斯
盖文·麦金斯
首发日期1994年 (1994)
创刊地区美国
总部所在地美国纽约州纽约市
语言英文
网站www.vice.com
ISSN1077-6788

历史 编辑

索鲁许·艾维英语Suroosh Alvi(Suroosh Alvi)、西恩·史密斯英语Shane Smith(Shane Smith)和加文·麦金尼斯成立的《Vice》杂志最早在1994年以《蒙特罗之声》(Voice of Montreal)创刊。三位创刊人最初的目标是提供工作机会和服务社区,并获得了政府的资金帮助。[3]两年后,杂志编辑们与发行人艾力斯·罗伦(Alix Laurent)解除合约,在1996年将杂志改名为《Vice》。

由于在加拿大的经营并不顺利,也希望能够寻求更多的街头服饰广告收入,1999年杂志的编辑人员将办公室搬迁至美国纽约市。史密斯曾表示“我在社会主义者环境下长大,但我并不喜欢这样,因为我出身在加拿大,(而且)我花了许多时间待在斯堪的那维亚(北欧),在那里我认为国家的法律妨碍了创意。他们砍掉高大的树。我给他们每个人的分数都很低。于是我从加拿大来到了美国,因为加拿大是一个不可思议无趣的地方,而且极度的虚伪。谢啦,加拿大。”[注 1][4]在2008年,《Vice》杂志有着超过900,000名读者,发行版图超过22个国家。[5]

2024年2月23日, 首席执行官Bruce Dixon在内部通知中宣布裁员数百人,并停止在官网更新内容,决定转向“与成熟的媒体公司合作发行”。通知中称,对Vice来说“用以前的方式发行我们的数字内容不再具有成本效益。”[6]

内容 编辑

《Vice》杂志的内容重心从独立艺术和流行文化逐渐转移至较为严肃的新闻主题。杂志的编辑们擅于透过实际采访,再以极其贴近个人经验的角度撰写报导。每一期的这样的风格与主流媒体完全不同。这样的报导切入方式被称为“浸入式新闻学英语immersion journalism”(immersion journalism),每一期的杂志都是遵循的这个理念撰写。《Vice》也曾推出整期内容都专注于伊拉克人[7]美洲原住民[8]俄罗斯人[9]精神疾病患者,[10]以及发展迟缓者的杂志。[11]《Vice》也会针对英国的学生每年推出指南特刊。[12]

2007年《Vice》宣布将开始在网络上发行[13]

争议 编辑

《Vice》曾被指控利用反讽手法(irony)隐藏其反动性的保守政治主张,并宣传保守的、种族歧视的以及性别主义的态度。[14][15][16][17]

2004年8月,创刊人之一的麦金斯在《美国保守派》(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杂志上撰写了一篇文章,标题为〈老派就是时髦:保守主义者越来越酷了〉。[注 2][18]除此之外,麦金斯对于移民的观点也曾引发了争议。在2003年9月一段《纽约时报》的专访中,麦金斯表示:“我喜欢身为白人,而且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他还提到:“我不希望我们的文化被稀释。我们需要立刻关闭边境,并用西方的、白人的、英语的生活方式同化所有人。”[注 3]麦金斯之后解释这段访谈是针对撰写该文的一位年轻时尚记者作出的恶作剧。[19]针对所引发的争议,麦金斯回应表示《纽约时报》这类的婴儿潮世代媒体是个笑柄,我们应该用尽各种方式来揶揄他们。[19]

政治立场 编辑

在一场2008年与《卫报》的访谈中,创办人之一的史密斯被问到关于杂志的政治立场,他表示:“我们并没有试图要用典型的左派/右派方式表达任何政治立场...我们不这么做是因为我们对任何一边都不信任。我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的支持者吗?我觉得两个政党都很糟糕。但其实这也不重要。金钱统治了美国;金钱统治了每个角落。”[注 4][3]

虚构文学 编辑

《Vice》目前为止共发行过五期虚构文学专刊。其中包括丹尼斯‧库伯英语Dennis Cooper(Dennis Cooper)和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的专访,以及由安·比蒂英语Ann Beattie(Ann Beattie)、史蒂芬·狄克逊(Stephen Dixon)、林韬卡尔顿·麦利克三世英语Carlton Mellick III(Carlton Mellick III)所撰写的故事。

漫画 编辑

在2006年,[20]《Vice》推出了一期漫画特刊,并请来独立漫画家强尼·莱恩英语Johnny Ryan(Johnny Ryan)担任客座编辑。跟随着《Vice》杂志和莱恩个人的地下漫画精神,一系列单页漫画本质上大多属于粗糙、下流、性变态和暴力的内容。有超过30位的漫画家参与了这期杂志,包括封面画家艾尔·杰菲英语Al Jaffee(Al Jaffee)、彼得·贝格英语Peter Bagge(Peter Bagge)、史蒂芬·卫斯曼英语Steven Weissman(Steven Weissman)、盖瑞·潘特英语Gary Panter(Gary Panter)、乔丹·克瑞恩英语Jordan Crane(Jordan Crane)、罗伯‧克隆英语Robert Crumb(Robert Crumb)、大卫·库柏英语Dave Cooper(Dave Cooper)、东尼·米连奈尔英语Tony Millionaire(Tony Millionaire)、玛丽·弗丽娜英语Mary Fleener(Mary Fleener)、马汀·凯勒曼英语Martin Kellerman(Martin Kellerman)、山姆·亨德森英语Sam Henderson(Sam Henderson)、瑞克·艾特高英语Rick Altergott(Rick Altergott)、苏菲·克隆英语Sophie Crumb(Sophie Crumb)和山米·哈克汉英语Sammy Harkham(Sammy Harkham)等人。

唱片品牌 编辑

《Vice》的唱片品牌“Vice Recordings”透过主流唱片公司的铺或管道发行了许多单曲和专辑。他们曾发行过以下歌手和乐团的作品。

影视发行 编辑

电影 编辑

包括《Vice旅游指南》(Vice Guide to Travel)在内一系列的影片和纪录片都在网络上的《Vice》频道可找到,该频道希望能避免受到电视台对内容上的干预,并建立一个与杂志的发行方式相同免费的全球性影片发行管道。[21]《Vice》在2008年发行了全长纪录片《巴格达重金属英语Heavy Metal in Baghdad》(Heavy Metal in Baghdad),接着在2009年首次发行在剧院上映的纪录片《白色闪电》(White Lightnin)。2010年又发行了以职业骑牛者为主题的纪录片《The Ride》。[22]

《Vice》继续在2013年发行了纪录片《Reincarnated英语Reincarnated》,该片以纪录史努比狗狗受到拉斯特法里运动影响,改名为“史努比狮子”(Snoop Lion)并转型成雷鬼歌手的过程。[23]

2013年4月18日,《Vice》发行的《Lil Bub & Friendz英语Lil Bub & Friendz》在翠贝卡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了网络影展最佳长片的奖项。[24][25][26]

电视节目 编辑

《Vice》与MTV频道合作的电视系列节目《Vice万事指南》(The Vice Guide to Everything)在2010年12月首播,内容包括《Vice》发行的影片以及其他新制作的内容。

2013年4月5日,与杂志同名的新闻电视节目《Vice》在HBO频道开始播出,由创办人之一的西恩·史密斯主持。[27]

其他事业 编辑

《Vice》在2012年收购了英国时尚杂志《i-D》。[28]此外,《Vice》也在英国伦敦经营一间公众酒馆和音乐表演场所“The Old Blue Last”,那里也是网络音乐电视节目《Live at the Old Blue Last》的摄影地点。[29]

参考资料 编辑

引言原文 编辑

  1. ^ "I grew up being a socialist and I have problems with it because I grew up in Canada [and] I‘ve spent a lot of time in Scandinavia, where I believe countries legislate out creativity. They cut off the tall trees. Everyone’s a C-minus. I came to America from Canada because Canada is stultifyingly boring and incredibly hypocritical. Thanks, Canada."
  2. ^ 原文标题为:Hip to Be Square: It’s getting cooler to be conservative
  3. ^ "I don't want our culture diluted. We need to close the borders now and let everyone assimilate to a Western, white, English-speaking way of life."
  4. ^ "We're not trying to say anything politically in a paradigmatic left/right way ... We don't do that because we don't believe in either side. Are my politics Democrat or Republican? I think both are horrific. And it doesn't matter anyway. Money runs America; money runs everywhere."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om Horan. From chic to cheek. The Telegraph. 2006-07-15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1). 
  2. ^ VICE. YouTube. Google. 2013年4月26日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8). 
  3. ^ 3.0 3.1 Wilkinson, Carl. The Vice Squad. London: The Guardian. 2008-03-30 [2009-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0). 
  4. ^ Jeff Bercovici. Vice's Shane Smith on What's Wrong With Canada, Facebook and Occupy Wall Street. Forbes. Forbes.com LLC. 2012年1月3日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5. ^ Charlotte Philby. The Vice Squad: How 'Vice' magazine became the new teen bible. The Independent. 26 July 2008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6. ^ Vice Media says 'several hundred' staff members will be laid off and Vice.com news site shuttered. AP News. 2024-02-22 [2024-02-23] (英语). 
  7. ^ The Iraq Issue. Vice. [2009-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3). 
  8. ^ The Native Issue. Vice. [2009-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5). 
  9. ^ The Russia Issue. Vice. [2009-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7). 
  10. ^ The Mentally Ill Issue. Vice. [2009-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3). 
  11. ^ The Special Issue. Vice. [2009-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12. ^ Student Guide. Vice. [2009-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6). 
  13. ^ Dear Vice Readers!. Vice. 2007-04-11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3). 
  14. ^ 存档副本. [201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7). 
  15. ^ The New Cool. The Daily Beast (from Newsweek). The Newsweek/Daily Beast Company LLC. 2003年9月24日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3). 
  16. ^ VANESSA GRIGORIADIS. The Edge of Hip: Vice, the Brand. The New York Times. 2003-09-28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1). 
  17. ^ Brendan Bailey. From Hardcore Punk to Fashion Mainstream Mesh Caps, Vice Magazine and the Trouble with Irony. CounterPunch. CounterPunch. 2005年7月2日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4日). [失效链接]
  18. ^ McInnes, Gavin. Hip to Be Square: It’s getting cooler to be conservative.. 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2012-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8). 
  19. ^ 19.0 19.1 Letter to Gawker from Gavin McInnesGawker. 29 September 20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Vice vol. 13, #5.
  21. ^ Vice Dos & Don'ts: 10 Years of Vice Magazine's Street Fashion Critiques summary. Atomic Books. [200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3). 
  22. ^ Interview: VICE’s Jesse Pearson on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Spike Jonze, and the Future of VICE Films & VBS.TV. /Film. [201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7). 
  23. ^ Ellen E. Jones. [1] The rebirth of Snoop Dogg]. The Independent. 2013-03-21 [2013-04-26]. 
  24. ^ 'Lil Bub & Friendz' Trailer: From Meme To The Movies (VIDEO). Huffingtonpost.com. 2013-03-18 [2013-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3). 
  25. ^ Lil Bub & Friendz | 2013 Tribeca Film Festival. Tribecafilm.com.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6). 
  26. ^ The Editors. Here Are Your TFF 2013 Award Winners | Tribeca. Tribecafilm.com. 2013-04-25 [2013-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30). 
  27. ^ "Vice," News Series Featuring Startling, Groundbreaking Stor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Debuts April 5, Exclusively on HBO. The Futon Critic. 2013-03-14. 
  28. ^ William Turvill. Consumer Vice aims high following acquisition of UK style magazine i-D. PressGazette. 2012-12-19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7). 
  29. ^ Meg Carter. Television for trendsetters. The Guardian. 2007-10-22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