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

五代时期后汉皇帝

后汉高祖刘知远(895年3月4日—948年3月10日),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五代时期后汉开国皇帝,沙陀族,即位后改名为刘暠,947年-948年在位,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汉高祖
后汉第1任皇帝
统治947年3月10日-948年3月10日
继任汉隐帝刘承祐
出生乾宁二年二月初四日
895年3月4日
逝世后汉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
948年3月10日
安葬
睿陵
年号
天福:947年3月10日-十二月
乾祐:948年
谥号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庙号
高祖
政权后汉
父亲汉显祖刘琠
母亲章懿皇后安氏

生平 编辑

刘知远自称为东汉明帝第八子淮阳王刘昞之后,但被后世指为沙陀人[1]:222,刘知远在太原出生,父亲刘琠为李克用麾下的小军官。刘知远最初是李嗣源(后来的后唐明宗)的部下,邺城之变,李嗣源登基后,刘知远在石敬瑭帐下任牙门都校。后唐应顺元年(934年),闵帝出逃到卫州时,与石敬瑭议事未决,后唐闵帝随从欲动武,刘知远把闵帝随从杀尽,石敬瑭便舍闵帝而去。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后唐末帝下诏调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刘知远劝石敬瑭起兵。石敬瑭便举兵叛唐。刘知远不赞成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契丹借兵。石敬瑭不从。建立后晋之后,在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任刘知远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年任保义军节度使。石敬瑭灭后唐,建后晋,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任刘知远为忠武军节度使,又任归德军节度使,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任邺都留守,次年改任河东节度使及北京留守。出帝继位后,在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升刘知远为中书令,后晋天福九年(944年)任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封太原王,次年改封北平王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契丹后晋。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等人以中原无主为由,劝刘知远称帝,刘知远在推搪一番后便在太原称帝,沿用后晋高祖年号天福,称天福十二年,同年六月入汴京,改国号为“汉”[1]:224。天福十三年(948年)正月,改元乾祐,刘知远又改名为刘暠,同月病逝。

评价 编辑

刘知远没有治世的能力,为人也不守信,对于一些叛将,他先诱降而后杀之,例如张琏,他对民间百姓的刑罚也是以严厉闻名,他曾规定民间如有牛死,由官府收纳牛皮,犯令者死;后又规定“民有贩盐、矾、酒曲者,无多少皆抵死”,在他统治的时代,百姓苦不堪言;刘知远在收复幽州时曾答应归降契丹的军民无罪,尔后却杀光他们;又曾杀害吐谷浑部落百姓四百口,显示出他残忍、不讲信用的一面;晋出帝受难之时,他居然隐兵不发,代表他早有异志,企图称帝

历史对于刘知远多是批评居多,《旧五代史》即说刘知远“乘虚而取神器,因乱而有帝图”;“虽有应运之名,而未睹为君之德”。

家庭 编辑

妻子 编辑

兄弟 编辑

  1. 河东节度使刘崇(后为北汉世祖)
  2. 忠武节度使刘信(生卒年:?-951年,郭威夺权、刘赟被贬后自杀,被郭威追封为蔡王)
  3. 慕容彦超,同母弟

子女 编辑

编辑

  1. 开封尹刘承训(生卒年:922年-948年,早逝,被刘知远追封为魏王)
  2. 后汉隐帝刘承祐
  3. 开封尹刘承勋(生卒年:?-951年,久因重疾卧床,去世后被郭威追封为陈王)

编辑

  1. 永宁公主宋太祖赵匡胤皇后宋氏之母)

养子 编辑

  1. 湘阴公刘赟(本为刘崇之子)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旧五代史·卷99》,出自薛居正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卷10》,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ISBN 7-5622-2277-0. 

参见 编辑

前任:
辽太宗耶律德光
中国北部地区君主
947年4月24日—948年3月10日
继任:
二子汉隐帝刘承祐
后汉建国 后汉皇帝
947年3月10日—948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