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東方戰區

太平洋战争(英语:Pacific War;日语:太平洋戦争;另有“大东亚战争”之名)又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戦の太平洋戦線[44][来源可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成员日本和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于1941年12月8日至1945年9月2日(东亚地区时间)的期间,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战争。

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上:美军于吕宋岛战役时攻击碧瑶的日军阵地;中右:新加坡战役中向日军投降的英澳士兵;右下:美军于日本长崎投放原子弹形成的蘑菇云;左下:美军爱荷华号战舰进行炮击;左中:日军的零式战斗机正自赤城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前往珍珠港展开攻击
日期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3周又5天)
地点
结果

同盟国胜利

领土变更
参战方
其他国家与地区

 日本 投降

 泰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美国 富兰克林·罗斯福(病逝)
美国 哈瑞·S·杜鲁门
中华民国 蒋中正
英国 温斯顿·邱吉尔
大日本帝国 裕仁 投降
大日本帝国 东条英机
大日本帝国 小矶国昭
大日本帝国 铃木贯太郎 投降
泰国 銮披汶·颂堪
泰国 宽·阿派旺
兵力
中华民国 14,000,000人[3]
美国 超过3,621,383人 (1945年)[注 2]
英国 400,000人[8]
英属印度 2,000,000人[8]
荷兰 140,000人[9][注 3]
苏联 1,747,465人 (1945年)[10]
大日本帝国 7,800,000-7,900,000人(1945年)[11][12][13]
泰国 126,500人[14]
满洲国汪精卫国民政府印度及其他日本傀儡:约超过1,000,000人 (1945年)[15]
伤亡与损失
  • 军事
    5艘战舰
    11艘航空母舰
    25艘巡洋艇
    84艘驱逐舰和护卫舰
    63艘潜艇[16]
    超过5000架飞机[17]
    超过4,000,000人阵亡(1937-1945年)[注 4]
  • 平民死亡
    超过26,000,000人(1937–1945年)[34]
  • 军事
    11艘战舰
    25艘航空母舰
    39艘巡洋艇
    135艘驱逐舰
    131艘潜艇[35]
    超过43,125架飞机[36]
    超过2,500,000人阵亡(1937-1945年)[注 5]
  • 平民死亡
    统计超过1,000,000人[注 6]

日本于1937年对中国开展全面战争,原计画三月亡华却出乎意料的未能速战速决,使中国战区陷入长期化,日本为进行持久战的军需物资需求,遂开始打算入侵东南亚地区,引发列强警惕。1940年,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结成轴心国,与英美的关系日渐恶化,美国对其实施经济制裁,逐渐断绝日本帝国的战略物资进口。与此同时,德国在欧战初期攻势凌厉,荷兰法国迅速沦陷,只馀下英国西欧战场地中海战场单独对抗德国和意大利,西欧国家都已无力兼顾在远东的殖民地,由于英法荷三国都陷入空前危机,日本于是趁机密谋夺取西欧国家在远东的殖民地,并为南方作战展开秘密部署[45][46]。1941年12月8日(此为东亚时间,美国东岸及夏威夷时间是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突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同时入侵英属马来亚英属香港菲律宾荷属印尼[47]。美国随即对日宣战,德国与意大利亦向美国宣战,二战遂进入同盟国阵营与轴心国阵营全面战争的时期。

在战争初期日军迅速占领太平洋近四分之一的地域,并入侵缅甸及威胁澳洲,但是日军部队和飞行员至死顽强抵抗的举措,如珊瑚海海战圣克鲁斯群岛战役等战术上取胜,却损失了训练多年的兵员,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日军遭遇惨败,逐渐丧失主动权,特别是之后又接连在索罗门群岛新几内亚萨沃岛海战等地消耗战力,日军补充人力的素质上遂与美军逐渐拉开,盟军则整补后以极快的速度再度恢复,伤员重新投入进攻阶段,此后顺利收复大多数被日军占领的地区,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进。

1945年,美军利用其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和空中动员能力,提出跳岛战术,陆续攻占与日本邻近的岛屿,并对其实施大规模轰炸海空封锁,日本则只能以单趟自杀舰队与飞行队等攻击手段回击。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于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苏联亦宣布废除于1941年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签署投降书,象征着太平洋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太平洋战争对亚洲影响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半个世纪以来所有征服的土地,并受美军的军事管制。太平洋战争也使非殖民化共产主义在东亚各国迅速传播,独立战争因此蓬勃发展,并为日后美国参与的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埋下伏笔。

参战国 编辑

参与太平洋战争的同盟国包括美国英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中华民国荷兰流亡政府和苏联(仅限八月风暴行动)。

至于轴心国,最主要是日本,还有盟友泰国;以及由日本扶植的亲日政权,包括满洲国缅甸国菲律宾汪兆铭政权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另外,当时是日本殖民地朝鲜半岛台湾(福尔摩沙)也征召了不少兵力为日本参战。

战争前史 编辑

中国政策 编辑

 
1940年,抗日战争中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的大片领土,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汉广州等重要的大城市相继陷落,中国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继续抵抗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由旧时封建社会逐渐现代化,国力大增并跻身列强,开始对外扩张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与美国两国之间的太平洋贸易摩擦日渐增多。在昭和金融恐慌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开始抬头。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满洲国,掠夺天然资源的同时作为大陆政策的前哨站,遭到国际联盟谴责,最终导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此后,日本与其他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渐趋紧张,更与中国连连爆发军事冲突,双方多次签下停战协定。二二六事件之后军方掌握日本的政治。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国政府拒绝日本所开出不平等和平条约,全面性战争因此爆发。1937年至1945年这段时期,中方称为“抗日战争”或“八年抗战”。

战争初期,由于日军取得制空权战略优势,成功于中国境内实行战略轰炸,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日军在短时间里占领中国大片领土,中国政府被迫撤离南京迁到武汉,然后再退守重庆“大后方”。期间国民政府继续组织战斗,在徐州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广州等地组织过大规模战役。日本开始在中国扶殖多个傀儡政权。由于国民革命军抗敌和游击队武装骚扰,加之内陆地形难以作战等种种原因,日军后勤补给困难,无力发动进一步攻击,于是战争进入胶著状态,仅于中国占领区保留大量驻军,不再发起大规模进攻。日军在中国头两年的战斗伤亡50万人,却未见胜利在望,日益消耗国家经济。1939年日本西部旱灾、台湾水患、朝鲜半岛欠收、满洲国五年计划由于中国战事使得原料和工人欠缺。除了国内经济外,在国际的政治宣传上,中国借由西方媒体成功宣传日本的战争罪行,日军对中国平民的战争罪行使美国人民普遍不支持日本[48]

国际形势 编辑

 
日本在1936年退出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后建造的翔鹤级航空母舰瑞鹤号,由于已摆脱条约对吨位的限制,其设计已考虑到攻击美国夏威夷珍珠港海军基地的航程需求

在1930年代,欧美一直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1933年取得了德国的执政权,美国及欧洲多国却因陷入严峻的经济危机,而无力应对正在崛起的纳粹德国。纳粹德国在1935年重建军备及在1936年派兵进入莱茵非武装区,英法等国都采取绥靖主义,没有加以干预,使德国军事实力膨胀、同时对意大利在东非的军事行动的不干涉也令意大利和德国越来越亲近。与此同时,在1922年签订的《伦敦海军条约》于1936年失效,日本决定摆脱各项限武条约的制肘,全心扩充军力准备以排除英美等国在亚洲的势力,而随著美日关系在1930年代后期日益紧张,日本军方认为两国必有一战,日本海军开始加速建造及改造航空母舰[49],并准备与美国开战。

北进与南进的抉择 编辑

日本在对中国的战争中持续消耗大量物资。为了打破僵局与获取战略资源,日军高层因不同战略主张而分为两个派系:一派主张向位于满洲国北部的西伯利亚扩张,另一派则主张南下夺取英法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由于日本曾于日俄战争中取胜,又支配了满州国,可作为北进的立足点,因而最初北进派的声势较大。1939年5月,日本与苏联爆发边界冲突诺门罕战役,日军被苏军击败,北进政策就此暂停停息。6月,日本与英国因亲日人士程锡庚遇刺爆发天津英租界危机,英国对日本实行了经济制裁并计划派舰队去解救被日军封锁的天津英租界,但英国亦顾忌德国意大利乘机分别对波兰和在地中海发动战争,日本亦顾忌自己过早卷入欧洲事务和美国及苏联乘机介入,双方最后因外交形势而互相退让,日军解除封锁。

1941年4月13日,日本与苏联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苏联承认日本支配的满洲国,日本则承认苏联扶持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50],并且互不侵犯。日本签此条约之目的是为了拉拢苏联,避免与苏联再度发生军事冲突,以便全力筹备在东南亚向英美等国开战。而苏联签署此条约除了可换取日本承认外蒙独立外,更可减低日本策应德国在远东发起攻势的意欲,避免陷入德国与日本的夹击[50]。1941年6月,德国发起巴巴罗萨行动进攻苏联,苏德战争开始[51]:121。在战争初期,苏联各战线全面崩溃,莫斯科被德军包围,苏联面临亡国威胁。此时日本北进派曾经要求在满洲增派几个师,关东军则进行大规模军演。当时德国亦催促日本攻打苏联,使苏联腹背受敌。而日本则可借此取得西伯利亚的控制权,但日本对于撕毁《中立条约》,并与苏联开战仍有所顾虑。与此同时,英美两国对日本实施渐趋严厉的战略资源禁运及经济制裁,大有可能使日本经济陷入瘫痪,这使日本作出抉择。日本军方决定趁苏德战争爆发,在西欧国家已无暇他顾的情况下,乘机掠夺东南亚的战略资源,北进派的入侵西伯利亚计划则被搁置。至此,日本确立进军东南亚的南进战略。

执行南进政策 编辑

南进政策的目标指向印度支那半岛泰国马来亚印尼,这些地方有石油橡胶矿砂和,开采设备也极为完整。同时军方也认为可借由反殖民宣传,令东南亚人民与日本合作[48]

为了取得对华战争的胜利,日本认为势必要切断重庆国民政府的外国资源。日本声称中国军队借由中南半岛取得外国军需物资,同时趁法国被德军打败后以武力令德国的傀儡维希法国政府让步。因为德意对法的停战协定无规定法国殖民地如何解决,日军不清楚盟友德国和意大利是否想东扩所以不能先下手为强夺取中南半岛,于是在1940年6月28日封锁香港和越南。[52]1940年9月维希法国向德国救助不成功后自愿屈服,允许日军侵略越南北部(北越,当时法国殖民地)封闭了滇越铁路。而在反对与德意两国结盟的米内光政内阁因支持结盟的陆军拒绝派出陆军大臣而倒台后,新任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1940年9月27日同德意两国签署《三国同盟条约》(轴心国),和德国关系更加密切[51]:121,日本通过加入轴心国发出了明确无误的信息,即美国的任何军事干预都有可能在美国东西两岸引发战争:在大西洋对德国和意大利(大西洋海战)以及在太平洋对日本,并且令中德合作告终,使中国不能再使用矿砂换取德国提供军备。1941年4月,日本试图改善美日关系换取美国撤销制裁,派遣外交官前往华盛顿特区谈判,不过日军的侵略行动并未停止。日军则于7月进驻越南南部,在西贡(今胡志明市)之周围开始建设航空基地、海军基地与陆军之运输基地[51]:121。日军威胁英属马来亚及荷属印尼。这些行动激怒当时已经在战火中的英国以及战败流亡的荷兰政府(此时依然控制著印尼殖民地的石油资源)。

日本入侵东南亚后,美国立即停止对日本的钢铁和废铁输出,接着禁运石油;英国与荷兰也强化对日经济封锁;日本军部感到危机,向国民宣传要粉碎“ABCD包围圈”(指America Britain China Dutch,即美国、英国、中国、荷兰),惟有通过战争手段[51]:121。日本染指东南亚及意图扩大战争的举动,使美国决定采取行动压制日本,开始对日本实施各种禁运,英国其后跟进并与荷兰属印尼及中华民国组建“ABCD包围网”。

1940年9月,美国停止向日本出口钢铁和废铁,7月又限制向日本输出石油制品;英国与荷兰也配合强化对日本的经济封锁。日本政府虽然承受国内外的压力,惟未敢贸然向美国开战。然而日本军方包括东条英机等将领却鼓吹美日必有一战,美国则继续提升制裁措施,于7月25日冻结日本在美资产,8月1日宣布对“所有侵略国”实施石油禁运,英国与荷兰同时跟进,等同断绝日本的石油进口。对于石油、钢铁及工具母机有70%从美国进口的日本来说,美国连串的禁运政策对日本的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美国提出日本要从中国及法属印度支那撤军的谈判条件,日本政府和军方都不能接受。1941年10月,反对对美开战的首相近卫文麿下台,主张对英美开战的东条英机接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日本政府及军方落实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为名义发动大东亚战争,向英美荷等欧美国家同时开战,并开始制定南方作战的战术细节[53],务求尽速攻占整个东南亚以夺取该区的资源,使日本可建立自给自足的工业资源体系,并持续对中国的战争。

双方在东南亚的战力比较 编辑

日本 盟军[54]
军机数量比例 可以随时调遣:
700架陆军飞机
480架海军飞机
菲律宾:307架飞机
缅甸:37架飞机
马来亚:158架飞机
荷兰:144架飞机
主力舰比例 12(10艘航空母舰) 11(3艘航空母舰)
士兵人数 南方作战中,动用约11个师 英国殖民地:共13.4万人
菲律宾:14万人
荷兰:65,000人
训练程度 接受完整军事训练,对夜战、丛林战均有应变措施。陆军士兵与军机驾驶员均累积大量对华作战经验。 荷兰与菲律宾兵力中,分别有40,000和11万名士兵由当地民兵所组成;英国则很多都是印度新兵组成,且缺乏印度指挥官。
装备比较 日军装备性能优异的零式战斗机坦克以及适合作战地形的装备,海军军舰性能也优于当地盟军。 马来半岛士兵缺乏坦克且作战服装不适合丛林战。盟军飞机多属旧式飞机,作战航程、速度和武装均逊于日军。

战事历程 编辑

日军开战及发起攻势 编辑

日本偷袭珍珠港 编辑

 
在珍珠港被日军飞机空袭击中的亚利桑那号战舰(BB-39)正在倾覆和燃烧

日本大本营确定与盟国开战的决定后,海军部拟定的开战计画如下:相继攻下英美殖民地后,建立“绝对国防圈”,将美国前来侵占的舰队以战舰一举消灭。但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非常不赞同此计画,认为战舰的实用性已成过去,战场决胜武力应是航空母舰。且美国工业能力远胜日本,若持续消耗战日本必败。同时为了保证顺利取得南进资源,日本必须要在开战之初主动消灭盟国在远东的主力海军舰队,分别是:美国驻于菲律宾的舰队、太平洋舰队和英国远东舰队。海军航空队突袭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之美国太平洋舰队[51]:121。山本在对海军航空兵彻底充分准备与训练后,以南云忠一中将所率领的6艘航空母舰机动部队、400多架飞机等大型兵力,于1941年12月7日(美国时间)对美国太平洋基地欧胡岛上的珍珠港发动空袭。

日军攻击珍珠港的主要目标是要摧毁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当天的突袭获得极大成功,重创美军多艘战舰,使美国海军至少三个月内无法派遣具规模的舰队干涉日军入侵东南亚,日军因而取得西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使日军在东南亚的攻势势不可挡。然而日军空袭珍珠港时,并没有任何一艘美国航空母舰停泊在港内,使美军仍能牵制日军在中太平洋的行动,并在1942年4月的珊瑚海海战与日本海军航母机动部队激烈交战。日军也未有彻底摧毁岛上的船坞、油库和码头设施,美军部份受创的舰只得以维修及恢复战力,珍珠港经此一役仍能作为美国海军反攻日军的基地。

随后,日本向英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51]:121。日本原计画外交部门在谈判破裂交出宣战书之际立刻发动攻击,但因为种种处理手续的问题,美国在珍珠港已遭日军攻击后才收到宣战书。此举“偷袭”的作战行动使美国举国团结对日本宣战。继日本之后,德国意大利也向美国宣战,战争真正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部分[51]:121中华民国也在此时正式对德、意、日三国正式宣战。此后欧亚两大战场合流,美国的参战使日军需要从中国战场抽调大量兵力到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也使中国开始得到大量军事援助。

南方作战 编辑

日本军方早已制订好南方作战计划,准备充足,日军为开战进行的秘密部署也十分缜密,而英国及美国虽然认为日本的威胁日增,却估算日本最快也要到1942年年中才有机会开战,所以在1941年11月,在东南亚的英军及美军都不认为战火已经逼近。由于日军早已制订作战计划,长期准备,而英、美军队则一直把重点放在欧洲,没有充分战争准备,所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日军进攻面前节节撤退;开战仅半年,日本军队占领英国之殖民地马来半岛、香港、新加坡、缅甸,以及荷兰之殖民地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及美国非合并属地菲律宾自由邦等东南亚和南太平洋一带,处于其军事统治之下[51]:121。当太平洋战争在1941年12月爆发后,日军势如破竹。

 
日军坦克队列在菲律宾支援步兵推进

珍珠港事件后,日本迅速进攻太平洋上美国、英国、荷兰的属地,包括英属马来亚英属香港[55]荷属东印度[56]菲律宾自由邦所罗门群岛等地,又进攻分别由澳洲和葡萄牙支配的新畿内亚葡属东帝汶,并在东南亚扶殖多个傀儡政权,大批同盟国士兵被日军俘虏,泰国亦在日本军队登陆后,同意与日本同盟(日泰攻守同盟条约),并允许日军穿越泰国入侵缅甸及马来亚,尽管加入了轴心国阵营,泰国并没有签署三国同盟条约。这段时间里,日本势力西至英属印度、东至新几内亚群岛,形成了“绝对国防圈”,掩护了日本的海上战略资源运输。

日军占领英美在华租界 编辑

1941年12月8日早晨,日军分别进驻上海公共租界天津英租界鼓浪屿公共租界广州英租界等西方国家在华租界(除了两位日本的盟友:意大利维希法国在上海、天津和汉口的租界,并因此令成千上万的华人为安全而避难于意、法租界)。

马来亚闪击战 编辑
 
吉隆坡市内发起进攻的日军士兵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本陆军向英国殖民地马来半岛发动登陆作战,突袭英国军队[51]:121。在这场战役因为日本的士兵拥有曾在中国作战的丰富战斗经验、加上对丛林战有相当完善的准备以及机动作战,比较起来英联邦军队的士兵则训练不足、指挥官指挥不力,兵力虽然大于日军,但兵力分散,战役中山下奉文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攻破英军防线,使得英军只能一退再退最终撤退到新加坡,战役最后以日军的胜利告终,以少许代价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以及新加坡,远比大本营预计占领时间还要短上许多。

香港保卫战 编辑

1941年12月8日清晨,日本对当时同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发起进攻[57]。日军于12月10日攻破醉酒湾防线侵入九龙半岛,并于12月18日晚上在香港岛登陆,两军于黄泥涌峡、浅水湾及赤柱等地爆发激战。由于日军同时发起的马来亚战役,也使在马来半岛的英军无法支援香港。12月21日,英军在香港岛的防线逐渐被日军分割及压缩,香港总督杨慕琦爵士于12月25日圣诞日下午决定投降。12月26日,退守赤柱半岛的英军投降,日军占领香港全境。

占领战略性岛屿 编辑

除了对东南亚英美荷殖民地的攻占外,日本接连占领太平洋的各个岛屿,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中被摧毁,无法援助其战区,且日军大规模进攻,岛屿纷纷被日军所占领。日军在各岛上修筑各个不同的防御工事和机场,使得日本的“绝对国防圈”范围不断扩增,但兵力大量分散。此外日军还有试过对达尔文展开空袭,并在澳洲东部海域攻击与来往的商船,但在空袭与攻击后未即时登陆,且不久后盟军开始反攻,日本也失去了进攻澳洲的机会。

印度洋空袭 编辑

在海上,日本海军局部巡弋陆续消灭盟国海军,其中最大的战果是在印度洋空袭中将英国皇家海军彻底逐出太平洋。

珊瑚海海战 编辑

1942年5月4日,珊瑚海海战爆发,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使用航空母舰的海战,为1个月后的中途岛海战拉开了序幕。

中途岛海战 编辑

 
日本海军飞龙号航空母舰在1942年6月4日下午遭美军俯冲轰炸机投弹命中,飞行甲板被炸开大破洞

日本在1942年4月18日的杜立特空袭后,为了防范美军持续由侧翼直接攻击日本本土,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便积极策划对中途岛的攻占作战计画,原本预计所有参与偷袭珍珠港的南云舰队的6艘航空母舰要全部参战,为日军攻击中途岛时提供空中支援以及随时歼灭出现的美军机动部队,但由于日军在新几内亚地区发动FS作战而引发珊瑚海海战,让六艘航空母舰中的两艘“翔鹤”与“瑞鹤”航空母舰因受损无法参战,使南云舰队减损33%的空中兵力,但日军仍按照既定计画,于1942年5月28日发动中途岛作战计画。

由于日方的密码被美军破译成功,美军在日军进攻中途岛前就已作好准备,除了强化中途岛本身的防御力量外,切斯特·威廉·尼米兹也要求刚由珊瑚海海战回到珍珠港的“企业号”以及“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由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鲁恩斯少将领军,驶往中途岛东北海域埋伏,同时也令在珊瑚海海战中受重伤,当时在珍珠港大修中的“约克镇号”航空母舰执行紧急修理,于3日后组成另一支特混编队,由法兰克·杰克·弗莱彻少将领军,驶向中途岛东北海域与斯普鲁恩斯的舰队会合。

1942年6月4日晨,南云部队开始空袭中途岛,然而因为南云舰队发生一连串的战术判断失误(其中包含侦察机未搜寻到美舰队,中途岛攻击部队返航以及中途岛陆基航空部队攻击等),让埋伏在东北海域的美军特混编队有机可趁,首先对日舰队发动攻击,让南云舰队中的“赤城”、“加贺”和“苍龙”号航空母舰被美军俯冲轰炸机的炸弹击中起火,并于当晚陆续沉没。而“飞龙”号的航空机队随后对美军舰队发动反击,也让美军的“约克镇号”航空母舰受到重创,后来日军伊-168号潜舰发现了约克镇号,随即发射鱼雷击沉约克镇号。而发动攻击的“飞龙”号航空母舰也被美军攻击后沉入大海。

在南云舰队损失4艘航空母舰后,由于空中攻击力量完全丧失,山本大将不得不向全军宣布撤消战役计画并开始撤退,此战役以美军胜利而告终,也因为日军损失过于巨大(4艘航空母舰、200架以上的舰载机以及训练有素的飞行员),让日军在短期内无法再发动大型的战役,美军得以获得宝贵的喘息时间,故中途岛战役在太平洋战争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争夺中太平洋控制权 编辑

瓜岛争夺战 编辑

 
在1942年8月的泰纳鲁河战役,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对美军发起进攻,但失败且伤亡惨重,在鳄鱼河口的沙洲上布满日军士兵尸体

日军在中途岛战役失败后,继续其进攻计画,开始南线作战(新喀里多尼亚、斐济、萨摩亚群岛的作战计画)。在1942年6月,日军开始在瓜达康纳尔岛修建机场,惟美军在8月7日以海军陆战队10,000馀人的兵力占领机场。日军在丢失机场的占领后,日军大本营由百武晴吉中将领军,率领海军的快速驱逐舰队由拉包尔增援瓜岛,此运兵模式被称为“东京快车”,这在随后的撤退以及新几内亚增援也有运用。然而由于百武中将错估美军实力;他认为美军只有2,000人,但仅8月7日一天,美军即已有16,000人在瓜岛,因而每次增兵都是数千人。在兵力不足之下,日军始终无法夺回瓜岛机场。

  • 萨沃岛海战

得知盟军登陆瓜岛的消息之后,日军派遣三川军一中将率领重巡洋舰战队进攻瓜岛美军登陆场。1942年8月8日夜间到8月9日凌晨,三川舰队在瓜岛西北的萨沃岛附近海域遭遇盟军负责护卫的舰队,由于盟军情报及沟通失误,护卫舰队并没有预警三川舰队的进攻,三川舰队得以发动奇袭,以微小的代价击沉盟军4艘重巡洋舰以及数艘驱逐舰,史称萨沃岛海战。此次夜袭日军取得重大战果,然而由于害怕在日出后遭遇美军航空队的空袭,三川舰队没有选择继续攻击已无防备的盟军瓜岛登陆场,而是趁夜色撤离了瓜岛海域。因此,日军错失了歼灭瓜岛盟军的决定性机会。

1942年8月24日,东所罗门海战爆发,是太平洋战争中的第3场航母战役,以及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美国海军与日本帝国海军之间的第2大战役。

经过多次破坏性空袭,美国和日本帝国的海军战斗水面舰艇均退出战区,没有任何一方取得明确的胜利。然而,美国与其盟友显然比日本获得了更大的战术和战略优势,因为盟军部队遭受较日军为少之损失,而日军失去了大量的飞机和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此外,日本用于增援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部队遭到阻延,且最后是由军舰而非运输船运送,给予了盟军更多的时间应付日军的反攻和阻止日军卸下重型火炮、弹药、和其他后勤物资,大大地帮助盟军的陆上战斗。

  • 圣克鲁斯群岛海战

圣克鲁斯群岛战役爆发是太平洋战争的第四场航母战役。同时也是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第四场海战。日军为了结束1942年9月以来的战略僵局,计划于1942年10月20日至25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发动一场大型地面攻势。为了支援这次攻势,日军航空母舰和其它大型舰艇亦开到所罗门群岛南方近海。

在1942年10月26日早上,前来支援的日本海军遭遇盟军的海军舰艇和飞机,双方于圣克鲁斯群岛以北交战。经过双方航空母舰互相空袭,盟军有一艘航母被击沉,一艘重伤,导致水面舰艇被迫退出战斗区域。日军舰队的两艘航母亦有受损,加上损失大量舰载机及和机组员,最终退出了战斗。该战日本取得战术胜利;但是日方失去许多经验丰富、无法补充的机组人员,同盟国的机组员伤亡则相对较少且能迅速补充,结果反倒是盟军获得长期战略优势。由于日本海军航空队的损失,其航母舰队无法介入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

  • 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

日军制空权的丧失造成日本海军的劣势。1942年11月12日至15日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美军以损失2艘巡洋舰与7艘驱逐舰的代价,让日军损失“比叡”和“雾岛”两艘战舰、1艘巡洋舰与两艘驱逐舰,日本的制海权完全丧失。在瓜岛海战结束后,日军开始策划由瓜岛撤退。日军在伦内尔岛海战胜利后,至1943年1月撤退实际完成止,日军共撤出陆军9,800人,海军830人。随后美军于1943年2月9日完全占领瓜岛,获得瓜岛争夺战的最后胜利。

塔拉瓦战役 编辑

 
塔拉瓦战役中,一队美军亚历山大·邦尼曼英语Alexander Bonnyman Jr.带领下攻撃一座日军地堡

塔拉瓦战役是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第二次的进攻(第一次是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以及在重要的中太平洋地区之第1次进攻,时间是由1943年11月20日至11月23日。

这也是在战争中,美军第1次面临日本猛烈的反两栖登陆作战。之前美国的登陆行动很少或根本没有遇到阻力。4,500名日本守军得到充足的补给和有充分准备,他们几乎战斗到最后一人,给美国海军陆战队带来沉重打击。

中国及东南亚战局的胶着 编辑

中缅印战区 编辑

 
中缅印战区中一条通往中国的公路,也是中国的生命线——滇缅公路

中缅印战区(CBI)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对其在中国缅甸印度军队的称谓。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参谋总长为史迪威。该战区虽包含若干由路易斯·蒙巴顿,第一代缅甸的蒙巴顿伯爵上将率领的英军部队。但在日军进攻初期大部分英军便被击退或击溃,实质上由中国方面派出的远征军充当战争中后期的主要战力。在这一战区知名的部队包括飞虎队驼峰航线上的运输和轰炸部队,建造中印公路的工程兵部队,滇缅公路上的运输车队,以及麦瑞尔突击队

CBI的主要任务是维系中国战力不致崩溃,因此从1943年对缅北反攻恢复中国援外路线就十分积极;但是在英国对其作战资源的觊觎干涉以及由美军协助重编的中国驻印军人事权问题上困扰著实质进度,军队拖延至1943年底才在缅北发动反攻作战。CBI的美军部队在二战中只负责缅北作战业务,其他缅甸地区的对日作战仍是以中国远征军,英军以及1942年后编练的印度军为重。

盟军攻势 编辑

中太平洋海战 编辑

自从1943年初美军在瓜岛得到最后胜利后,除了麦克阿瑟所统率的美澳联军与威廉·海尔赛的美军南太平洋舰队在新几内亚方面反攻外,美军作战联席会议亦决定,1943年后期美国海军由中太平洋开始反攻的计画,此计画由美国海军第5舰队负责,并且得到尼米兹在军备与物资上的强力支援,在吉尔伯特群岛战役发动前,第5舰队由至少10艘的航空母舰以及7艘以上的战舰组成,几乎囊括托马斯·金凯德的第7舰队以及海尔赛的第3舰队以外的所有美海军兵力,舰队司令为在中途岛战役一战成名的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其空中攻击战力-快速航空母舰编队番号在吉尔伯特战役时原番号为50特混编队,于马绍尔群岛战役时改编为58特混编队,并沿用至太平洋战争结束。

中太平洋的首战吉尔伯特战役于1943年11月21开始,在战前美军即为该群岛做过十分详细的海岸线侦查,并且于登陆前一天即开始准备空中与舰炮的火力,但美军对岛上日军的守备状况一无所知,美军在登陆开始时受到岛上日军的强力攻击,损失惨重,直到11月23日美军占领塔拉瓦环礁为止,日军共死伤4,800馀人,美军伤亡则约为1,000馀人,是少数太平洋战役中美国海军陆战队死伤较重的战役之一。然而此战却为前期的登陆战作出最好的教训作用,在1944年2月2日起发动的马绍尔群岛战役,由于较吉尔伯特战役投入更多倍的舰炮与空中火力支援,使得岛上的日军无法有效地对攻击美军,只能依靠岛上的据点以及防御工事抵抗,在罗伊纳木尔以及夸贾林岛战斗中,美军仅以死亡约200人的代价击毙日军守军3,000馀名,2月22日美军得到马绍尔战役的胜利。

日军在中太平洋上,有个战力强化的基地特鲁克岛,马绍尔群岛战役时,斯普鲁恩斯认为特鲁克岛可能会成为中太平洋反攻上的一个重大威胁,遂于2月17日至18日由58特混编队中的九艘航空母舰与约600架舰载机轰炸特鲁克,使特鲁克的军事能力丧失,并沉伤港内15艘战斗用舰船以及270架飞机,港内的重要设施也因空袭而严重损坏无法使用。空袭特鲁克不但保障美军在马绍尔战役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未来进攻马里亚纳群岛扫除了可能的侧翼威胁。

跳岛战术 编辑

美军的跳岛战术,是不采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后,跳过下一个岛屿,而攻占下下一个岛屿,特别是跳略过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日军岛屿,透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日军占领的岛屿,迫使其最后不得不屈服,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尤以美军登陆硫磺岛琉球群岛与日军战况最为惨烈。

1944年,盟军在一系列登陆行动中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突破日军在太平洋的内防御圈,在6月的菲律宾海海战中日本的航母舰队被重创,航空兵力损失殆尽,残馀航母舰队退回日本本土,盟军在西太平洋获得空中和海上的优势。

此时盟军开始考虑他们的下一步。海军上将尼米兹建议进攻台湾,将日军阻挡在菲律宾:这样盟军可以控制联系日本和南亚的海路,切断日本与它南亚的驻军的联系,使日本在南亚的驻军得不到补给。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主张在菲律宾登陆:菲律宾也位于日本的联系线上,将菲律宾让给日本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丢脸的事,而且麦克阿瑟1942年逃离菲律宾时曾经发誓重返故地。最后罗斯福总统决定在菲律宾登陆。

日方对盟军的步骤也很清楚。海军最高长官丰田副武制定4个方案:

  • 捷1号作战方案是针对菲律宾的重大海军作战方案。
  • 捷2号作战方案是针对台湾的作战方案。
  • 捷3号和捷4号作战方案分别是针对琉球群岛千岛群岛的作战计划。

所有4个计划都是孤注一掷的、复杂的和大胆的行动计划,它们将日本所有的力量都投入一次决定性战役。

美军于攻击雷伊泰湾之前,为了避免来自台湾及冲绳方面部队的空中攻击,而先行轰炸冲绳及台湾的主要基地(新竹、高雄等)。10月10日,那霸遭到空袭之后,日本海军开始准备攻击美国航空母舰机动部队。

 
被击中的彗星舰上轰炸机

1944年6月,美军的中太平洋反攻力量开始向日本的“绝对国防圈”马里亚纳群岛发动攻势,特别是针对塞班岛提尼安岛以及关岛3个主要岛屿,战役开始前,美军第5舰队的58特混编队率领15艘航空母舰上共956架舰载机,针对塞班岛以及关岛等地发动空中攻击,负责防守马里亚纳群岛的角田觉治中将的航空部队受到相当大的打击,失去战斗能力。6月15日起,美军发动塞班岛登陆作战,而为了保护美军在塞班岛以及即将发动的关岛登陆作战不受到日军舰队(即小泽治三郎率领的第1机动部队)的侧翼攻击,斯普鲁恩斯中将下令马克·米切尔所统率的第58特混编队进入塞班岛西部海域,列阵以待。

日军在得到美军进攻马里亚纳群岛的消息后,即令小泽治三郎栗田健男的战舰部队会合,由小泽治三郎统一指挥,由9艘航空母舰组成自中途岛海战以来最大编组的联合舰队,赶往塞班海域迎战美军,6月19日,日军抵达塞班西部海域离美军舰队约350海浬的距离外率先发现美舰队行踪,并派出4个梯次共326架飞机进袭,然而美军在发现日机进袭群后,米切尔下令240架飞机升空拦截,并且在装置短发VT引信炮弹护卫舰的防空炮火下,日机仅有少数逼近美舰并实施攻击,被攻击的美舰受损轻微,反观日机损失惨重,最终仅有130馀架回到日军航空母舰上,此场空战被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

虽然美军在6月19日白天没有直接以航空机攻击日舰队,但在日舰队附近的美潜水舰却予以日舰队沉重的打击,并成功击沉日本航空母舰“大凤”与“翔鹤”,隔日6月20日下午3时左右,美舰队终于捕捉到日舰的踪影,并于下午4时发动216架飞机发动进攻,并击沉航空母舰“飞鹰”号与击伤数艘舰艇后返航,然而美机群到达航空母舰上空时天色已黑,只能夜间降落,使得美机损失惨重。日军也在被攻击后接到撤退的指令,舰队撤回日本本土,菲律宾海战即告终,由美军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此战失败直接导致东条英机内阁倒台,随后小矶国昭出任日本首相。

1944年10月,麦克阿瑟开始率军进攻菲律宾,海军第5舰队暂由威廉·海尔赛指挥,并改变番号为第3舰队,与托马斯·金凯德第7舰队合作,10月20日,开始进攻菲律宾中部的莱特岛,日军“捷1号作战”开始,计画由3股海上力量对莱特湾中的美军第7舰队发动攻击,并且在菲律宾北部设一诱饵引哈尔西北上,令第7舰队失去侧翼防护力量。

栗田舰队在10月24日首先进入锡布延海,被美军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共260架攻击,栗田舰队中的武藏号战舰被击沉,其他舰只也受到大小不一的损伤(此海战被称为锡布延海战),虽然栗田舰队在下午3点30分下令折回,但随即于下午5点15分再次转向,对美军造成严重威胁(然而海尔赛并不知情)。另一支西村舰队则由南面进击,原预计与栗田舰队形成钳型攻势以进攻莱特湾,但在10月25日凌晨进入苏里高海峡时,遭到已在苏里高海峡埋伏列阵以待的金凯德旗下,由杰西·奥尔登多夫少将领军的战舰编队攻击下,西村编队两艘战舰与其他舰只全部被击沉,只有1艘驱逐舰逃出战场,随后而来的志摩舰队亦被攻击,但损失较轻(此海战被称为苏里高海峡海战,是世上最后一次直接的战舰间近距离海战)。

10月24日下午,在菲律宾北部恩加尼奥角作为诱饵的小泽舰队被发现,但当时海尔赛正在集中力量攻击栗田舰队,直到夜间,海尔赛认为栗田已撤退,南面海域他认为金凯德足以应付日军的进袭的情况下,挥军北上准备攻击小泽舰队,然而10月25日凌晨,栗田舰队在驶出圣贝纳迪诺海峡时却没有美舰予以拦截,使栗田舰队得以驶近萨马岛直接威胁金凯德的第七舰队与运输船团。海尔赛在10月25日清晨即将接战小泽舰队之际,接到来自金凯德对于萨马岛外海舰队被栗田舰队攻击的告急电报,起先原不以为意,但随著萨马岛海战以及栗田舰队逼近莱特岛的情况下,尼米兹甚至对海尔赛发出关切电报,使得海尔赛只得在留下米切尔继续攻击小泽舰队的情况下,挥军南下,但该舰队却没有办法来的及驰援(距离太远)。

栗田舰队在进入萨马岛海域后,便开始进击金凯德的护航航空母舰群,其中一艘护航航空母舰被击沉,栗田舰队则损失3艘巡洋舰(此海战称为萨马岛海战),并且用数小时在整备队形,之后即向南驶向莱特湾,眼看日军的作战目的即将达成,但栗田却下令北转,随圣贝纳迪诺海峡转锡布延海撤退,在撤退时被哈尔西的舰载机追炸,数艘战舰受创。

在海战结束后,由麦克阿瑟领军的美菲军于1944年12月31日占领雷伊泰岛,并随即展开吕宋岛的攻略作战,于1945年3月3日光复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最后阶段 编辑

缅甸战役,1944年至45年 编辑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 编辑

 
“碉堡山号航空母舰”被2架神风自杀飞机击中后燃烧。在冲绳神风敢死队所造成的损失是美国海军有史以来在在单一战斗中最大的,造成约5,000人阵亡

日本本土硫磺岛冲绳岛,和其他战斗中艰苦的战斗对双方造成可怕的伤亡,最终日本战败。保卫冲绳的117,000名日军中,有94%阵亡[58]。面对失去大量有经验的飞行员,日本增加使用神风战术,企图对盟军造成令人无法接受的伤亡数字。美国海军提出通过全面海上封锁和空袭以迫使日本投降[59]

婆罗洲战役 ,1945年 编辑

日本本土轰炸 编辑

 
1945年3月19日,美军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日本轰炸机在反击中重创美军的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

战争快要结束时战略轰炸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一个新的名为美国太平洋战略空军部队司令部成立,以监督所有美国在东半球的战略轰炸,由美国陆军航空军柯蒂斯·李梅将军指挥。B-29轰炸机燃烧弹空袭令64个城市近一半的城区被摧毁,日本工业生产因而大跌。1945年3月9日至10日大约有10万人被轰炸东京所造成的火灾旋风烧死。此外,李梅还负责监督饥饿行动,其中日本内海航道被空中投下的水雷封锁,扰乱了少量剩馀的日本沿海海上交通。

 
轰炸吴市后,日本海军旗舰大淀号轻巡洋舰吴市附近的濑户内海沉没

轰炸吴市及其附近地区是美国及英国海军舰载机在1945年7月下旬实施的,该行动击沉了日本帝国海军大部份剩馀的大型战舰。美国海军第3舰队在7月24、7月25及7月28日对吴海军工厂的攻击击沉了1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5艘巡洋舰及数艘小型舰只。在同一期间,英国太平洋舰队攻击了在濑户内海的其他目标及击沉两艘护卫舰和几个较小的船只和击伤了一艘护航航空母舰

中国反攻,1945年 编辑

1944年4月18日至8月中旬,中美空军与日军航空部队在河南空战,称“中原空战”。日军投入空中兵力为豫中地区4个航空战队156架飞机、晋南3个战队114架飞机。中国空军和美军第14航空队各型飞机156架协同对日作战。空战期间,中美空军共出动驱逐机1,646架次、轰炸机272架次,与日机激烈空战,并轰炸日军控制的重要桥梁、渡口,袭击日军机场,空中击落日机32架,地面炸毁日机11架。中国空军阵亡飞行员24人。

1944年5月至8月,在“长衡保卫战”中,国军空军与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在湖南省长沙、衡阳地区空域跟日军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空中战役,称长衡空战。战役中,日军投入的空中力量有第5航空队的第1、第2飞行团,共有战斗机113架、轰炸机39架、侦察机47架,以及第8飞行团的两个轰炸机中队。中方参战的空中力量为中国空军第4大队、第11大队和中美空军混合团及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会战中,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349批,美国空军出动飞机202批。中美共出动驱逐机3,974架次、轰炸机554架次,空中击落日机70架,炸毁地面日机52 架,炸毁日军各种车辆1,800余辆,炸死炸伤日军近7,000人。

第14航空队在1944年11月时共有17,437人,战斗机535架,轰炸机156架。1944年12月第14航空队击落敌机241架;1945年1月击落敌机334架。随后日军军机出动量急剧减少。3月第14航空队仅击落敌机47架;4月第14航空队在空中巡逻只碰到3架敌机。5月15日后,在空中再也没有发现日军飞机了。

第14航空队从1943年3月成立至1945年5月,共击落、炸毁敌机2,054架,己方损失500架

冲绳岛战役 编辑

登陆日本本土 编辑

 
日本决号作战之概略图

在战争末期,美国拟定了登陆日本的计画没落行动,防止苏联登陆日本。苏联预计抢在美军前进攻日本,并在进攻满洲后逐步占领日本附近岛屿,以准备登陆北海道。当时原子弹的存在除了高层,没有人知道,在此计画里不考虑。日本方面也因为盟军的紧逼,拟定了防御本土的本土决战决号作战,大量生产自杀式飞机和轻型武器,组织2,800万名的国民义勇军以及从各战场调回士兵,抵抗盟军登陆。随著原子弹的轰炸和苏联的进攻造成打击,日本提早投降,使双方计画并未实施。

广岛、长崎原爆 编辑

盟军经过跳岛战术后,逐步打败日军,并攻下日本外围的小岛,美国于8月6日在日本的广岛市和8月9日长崎市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而苏联随即在8月8日对日宣战,日本终于在8月15日宣布投降。

苏日战争 编辑

早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中,苏联就对同盟国做出参战的承诺。到了1944年的雅尔塔会议中做出“德国投降后的3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的决议。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史达林在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后,于1945年8月9日发起代号:“八月风暴行动”的作战(又称:满洲进攻性战略行动),派遣瓦西列夫斯基率领的150万名士兵、5,000多辆坦克装甲战斗车辆等大军以钳形攻势进攻满洲,当时驻于该处的关东军质素和士气都早已十分低落,数量上也远逊于苏军。在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之后,苏军持续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直到9月2日签订投降书时,日军被苏军俘虏了64万名士兵,之后苏联占领满洲并劫掠走该地的日军资产,并还为登陆日本本土做准备

日本投降 编辑

 
1945年9月2日,在美军理查德·萨瑟兰将军的见证下,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密苏里号上签署《降伏文书

日本投降发生于1945年8月15日,同年9月2日举行投降仪式,正式签定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大战到1945年8月,大日本帝国海军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盟军进攻日本本土迫在眉睫。日本的领导人虽然公开表示他们打算战斗到底,但私下在军事参议官会议(以下简称“六大”)作出恳求苏联以有利于日本的条件和平斡旋的决定。与此同时苏联正准备攻击日本,履行其在雅尔达会议对美国和英国所作的承诺。

8月6日、8月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市和长崎市投下原子弹。苏联在8月9日攻击日本的殖民地及满洲地区(含满洲国)及日本。这两项冲击造成昭和天皇被迫接受日本即将战败的事实,接受盟军在波茨坦公告中订下的结束战争的条款。经过几天幕后谈判及未遂政变,昭和天皇在东京时间8月15日正午12时向全国发表录音广播,对日本民众宣布日本投降。此段广播讲话被称为终战诏书(玉音放送)。时任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也在同日下午宣布内阁总辞。8月16日泰国宣布1942年1月对英美的宣战无效,声明被美国接受。

8月28日,驻日盟军总司令占领日本。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时任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分别代表日本政府和大本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盟军平民和军人热烈庆祝战争结束,当天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然而,一些被孤立在遥远的亚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日军指挥官和士兵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拒绝投降,最后一名士兵一直潜伏至1974年才向菲律宾警方投降。

战后处理 编辑

东京审判 编辑

东京审判于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之间进行,同盟国为解决日本战犯的责任归属而特设之国际司法机构。审判场所设于东京市谷的原陆军士官学校大讲堂,位于今自卫队市谷营区内,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于1948年12月23日在巢鸭监狱被执行绞刑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法属印度支那北部1940年9月22日被日军占领以封锁滇越铁路。1941年7月29日,维希法国与日本签署了关于联合防御和军事合作的议定书,该协议定义了印度支那的法日关系,直到1945年3月日本废除议定。协议给了日军总共8个机场,允许他们有更多的驻军,并使用印度支那金融体系,作为回报脆弱的法国统治。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共2.4万日军从法属印度支那开往马来亚
  2. ^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结束时的军力: 陆军:1,770,036人、[4]海军(不包括海岸警卫队和海军陆战队):1,366,716人[5]和海军陆战队: 484,631人[6]这些数字不包括海岸警卫队和中缅印战区的海军人员[7]
  3. ^ 荷兰皇家海军的军力并未计算在内。
  4. ^ 3,800,000中国军人阵亡 (1937-1945年,3,200,000名国民革命军和其盟友以及580,000名共军阵亡)[18],420,588名美国军人伤亡(至少160,000人阵亡[包括13,395名战俘囚禁致死和5,707人重伤致死],248,316人负伤和失踪,16,358人被俘并于战后被释放)[19],52,000名英国军人伤亡包括12,000人死于囚禁[来源请求],87,028名英属印度军人阵亡[20][21][页码请求]17,501名澳大利亚军人阵亡[22] 27,000人阵亡(包括囚禁中死亡的战俘),超过70,000人被俘(不包括死亡人数),菲律宾自由邦伤亡数未知 (不包括游击队)[23],约9,400名荷兰军人阵亡包括8,500人死于囚禁(可能不包括殖民军),[来源请求]578名纽西兰军人伤亡,[24]63,225名苏联军人伤亡(12,031人阵亡和失踪,42,428人伤病,1938–1939年的苏日边界冲突的伤亡数并未列入太平洋战争的伤亡计算),5000名印度支那的法国军人伤亡,300名蒙古军人伤亡[25] 和5名墨西哥军人死亡[26] 疟疾是美国于二战期间的南太平洋部队中遭遇到最严重的卫生问题,总共有超过500,000人遭到感染。[27]
  5. ^ 1937-1945年2,133,915名日本军人阵亡[37];1937-1945年118万名中国伪军伤亡(其中432,000人死亡)[38];22,000名缅甸军人伤亡(缅甸国)[来源请求];5,600名泰国军人阵亡[39] 和2,615名印度国民军阵亡/失踪 (自由印度临时政府)。[40]
  6. ^ 460,000名日本平民死亡(338,000人死于盟军对日本本土的空袭[41];100,000人死于冲绳岛战役,22,000人死于塞班岛战役),543,000名韩国平民死亡 (大部份死于日本的战时强制劳动)[42];2,000-8,000名泰国平民死亡[43]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941年12月11日-1945年5月8日)
  2. ^ (1941年12月11日-1943年9月8日)
  3. ^ Hastings p. 205
  4. ^ Coakley and Leighton (1989). Global Logistics and Strategy 1943–1945 p. 836
  5. ^ US Navy Personnel in World War II Service and Casualty Statistics, 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able 9.
  6. ^ King, Ernest J. (1945). Third Report to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nnsp;221
  7. ^ US Navy Personnel in World War II Service and Casualty Statistics, 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otnote 2.
  8. ^ 8.0 8.1 Hastings p. 10
  9. ^ Chapter 10: Loss of the Netherlands East Indies. 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Vol. 1 – Plans & Early Operations. HyperWar. [31 August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7). 
  10. ^ Cherevko, "Hammer and Sickle against Samurai Sword" ch. 7 table 7. Combined ground, air, anti-air, and naval personnel.
  11. ^ Haruko Taya Cook. Japan at War: an Oral History. New Press. 1992. ISBN 978-1-56584-039-3.  pp. 403. Japanese strength is given at 4,335,500 in the Home Islands and 3,527,000 abroad.
  12. ^ Harrison pp. 2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0 March 2016
  13. ^ Australia-Japan Research Project, "Dispositions and Death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0 March 2016
  14. ^ Meyer, Milton Walter. Asia: A Concise History.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1997: 309. ISBN 9780847680634. 
  15. ^ Jowett, pp. 72
  16. ^ www.navsource.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5 July 2015; www.uboat.n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5 July 2015; Major British Warship Losses in World War I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5 July 2015; Chinese Nav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6 July 2015.
  17. ^ Hara, Tameichi, with Fred Saito and Roger Pineau. Japanese Destroyer Captain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1), p. 299. Figure is for U.S. losses only. China,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the USSR and other nations collectively add several thousand more to this total.
  18. ^ 18.0 18.1 Chinese People Contribute to WWII. [2009-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6). 
  19. ^ Army battle casualties and nonbattle deaths in World War II. Final report, 7 December 1941-31 December 1946. Part 1 of 4.
  20. ^ Commonwealth War Graves Commission Annual Report 2013-201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ge 44. Figures include identified burials and those commemorated by name on memorials.
  21. ^ 21.0 21.1 21.2 Dower, John William (1987), War Without Mercy: Race and Power in the Pacific War. Pantheon
  22. ^ Dear, I.C.B; Foot, M.R.D. (编). Australia.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66. ISBN 978-0-19-280670-3. 
  23. ^ Gruhl, Werner. Imperial Japan's World War Two.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7: 65 [2020-12-20]. ISBN 9780765803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24. ^ Honouring NZ's Pacific War dead. Beehive. 15 August 2005 [31 October 2010]. [失效链接]
  25. ^ Russia and USSR in Wars of the 20th Century. И.И.Ивлев. [11 July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5). 
  26. ^ Leyte Gulf: The Mexican Air Force. Avalanche Press. [1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27. ^ "Science and the Pacific War: Science and Survival in the Pacific, 1939–194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y M. MacLeod (2000). p. 51. ISBN 0-7923-5851-1
  28. ^ Vietnam needs to remember famine of 1945. Mailman.anu.edu.au. [31 Octo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29. ^ Sen, Amartya. Poverty and Famines: An Essay on Entitlement and Depriv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203. ISBN 9780195649543. 
  30. ^ Werner Gruhl, Imperial Japan's World War Two, 1931–1945 Transaction 2007 ISBN 978-0-7658-0352-8 pp. 143-144
  31. ^ Michael Clodfelter. Warfare and Armed Conflicts: A Reference to Casualty and Other Figures, 1500–2000. 2nd ed. 2002 ISBN 0-7864-1204-6. p. 556
  32. ^ McLynn, The Burma Campaign: Disaster into Triumph, 1942–1945, p. 1.
  33. ^ Ruas, Óscar Vasconcelos, "Relatório 1946-47", AHU
  34. ^ 超过17,000,000名中国平民死亡,[18] 荷属东印度约4,000,000名平民死亡,[21][页码请求],1,000,000-2,000,000名印度支那平民死亡,[28]约3,000,000名[29]印度平民死于1943年孟加拉饥荒,500,000-1,000,000[30]名菲律宾平民死亡,250,000[31]-1,000,000名[32]缅甸平民死亡,[33]50,000名葡属帝汶平民死亡和数以万计的马来亚、太平洋和其他地区的平民死亡[21][页码请求]
  35. ^ Hara, p. 297.
  36. ^ Hara, p. 299. Figure is for Japanese aircraft only.
  37. ^ Bren, John (2005年6月3日) "Yasukuni Shrine: Ritual and Mem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Japan Focus. Retrieved on 5 June 2009.
  38. ^ R. J. Rummel. China's Bloody Century. Transaction 1991 ISBN 0-88738-417-X. Table 5A
  39. ^ Eiji Murashima, "The Commemorative Character of Thai Historiography: The 1942–43 Thai Military Campaign in the Shan States Depicted as a Story of National Salva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hai Independence" Modern Asian Studies, v40, n4 (2006) pp. 1053–1096, p1057n:
  40. ^ Michael Clodfelter. Warfare and Armed Conflicts – A Statistical Reference to Casualty and Other Figures, 1500–2000. 2nd Ed. 2002 ISBN 0-7864-1204-6. p. 556.
  41. ^ STATISTICS OF DEMOCIDE: Chapter 13: Death By American Bombing, RJ Rummel, University of Hawaii.
  42. ^ Werner Gruhl, Imperial Japan's World War Two, 1931–1945 Transaction 2007 ISBN 978-0-7658-0352-8 p. 19
  43. ^ E. Bruce Reynolds, "Aftermath of Alliance: The Wartime Legacy in Thai-Japanese Relations",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21, n1, March 1990, pp. 66–87. "An OSS document (XL 30948, RG 226, USNA) quotes Thai Ministry of Interior figures of 8,711 air raids deaths in 1944–45 and damage to more than 10,000 buildings, most of them totally destroyed. However, an account by M. R. Seni Pramoj (a typescript entitled 'The Negotiations Leading to the Cessation of a State of War with Great Britain' and filed under Papers on World War II, at the Thailand Information Center,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 12) indicates that only about 2,000 Thai died in air raids."}}
  44. ^ 川村一彦. 歴史の回想・太平洋戦争. 历史研究会. [来源可靠?]
  45. ^ 戦史丛书76 大本営陆军部 大东亜戦争开戦経纬<5> 307页
  46. ^ 戦史丛书76 大本営陆军部 大东亜戦争开戦経纬<5> 273页
  47. ^ John Costello, The Pacific War: 1941–1945, Harper Perennial, 1982
  48. ^ 48.0 48.1 日本皇军兴亡记,Meirion & Susie Harries著
  49. ^ Barnhart & 1987
  50. ^ 50.0 50.1 苏为让外蒙独立承认伪满洲国 换取日本支持. 网易. [202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 
  51. ^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共同编写委员会 (编). 《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 2005. ISBN 962-04-2496-4. 
  52. ^ 香港華字日報, 1940-06-28. 
  53. ^ 戦史丛书76 大本営陆军部 大东亜戦争开戦経纬, p307
  54. ^ 血战太平洋:盟军的危机与转机,Paul Kennedy著
  55. ^ 8.12.1941 開戰第一天 香港人是怎樣過的?. 港识多史. [2020-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56. ^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Declares War with Japan, Inter-Allied Review (Inter-Allied Review via Pearl Harbour History Associates Inc. hosted at ibiblio), December 15, 1941 [2009-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0) 
  57. ^ 香港保衛戰 ── 被遺忘的歷史?. BBC. 2015-09-02 [2019-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6). 
  58. ^ "Creating military power: the sources of military effectivenes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isa Brooks, Elizabeth A. Stanley (200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41. ISBN 0804753997
  59. ^ Skates, James. Invasion of Japan.

来源 编辑

书籍
  • Barnhart. Japan prepares for total war: the search for economic security, 1919–1941. US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美国英语). 
  • Eric M. Bergerud, Fire in the Sky: The Air War in the South Pacific (200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lay Blair, Jr. Silent Victory 1975, submarines
  • Thomas Buell, Master of Seapower: A Biography of Admiral Ernest J. King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6.
  • Thomas Beeeuell, The Quiet Warrior: A Biography of Admiral Raymond Spruance. 1974.
  • John Costello, The Pacific War. 1982.
  • Wesley Craven, and James Cate, eds. 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Vol. 1, Plans and Early Operations, January 1939 to August 1942.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Official history; Vol. 4, The Pacific: Guadalcanal to Saipan, August 1942 to July 1944. 1950; Vol. 5, The Pacific: Matterhorn to Nagasaki. 1953.
  • Harry A. Gailey.' 'The War in the Pacific: From Pearl Harbor to Tokyo Bay (199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aburo Hayashi and Alvin Coox. Kogun: The Japanese Army in the Pacific War. Quantico, Va.: Marine Corps Assoc., 1959.
  • James C. Hsiung and Steven I. Levine, eds. China's Bitter Victory: The War with Japan, 1937–1945 M. E. Sharpe, 1992
  • Ch'i Hsi-sheng, Nationalist China at War: Military Defeats and Political Collapse, 1937–1945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2
  • Rikihei Inoguchi, , Tadashi Nakajima, and Robert Pineau. The Divine Wind. Ballantine, 1958. Kamikaze
  • S. Woodburn Kirby, The War Against Japan. 4 vols. London: H.M.S.O., 1957-1965. official Royal navy history
  • William M. Leary, We Shall Return: MacArthur's Commanders and the Defeat of Japa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8.
  • Gavin Long,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45, Army. Vol. 7, The Final Campaigns.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63.
  • Dudley McCarthy,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39-45, Army. Vol. 5, South-West Pacific Area -- First Year: Kokoda to Wau. Canberra: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1959.
  • D. Clayton James, The Years of MacArthur. Vol. 2. Houghton Mifflin, 1972.
  • Maurice Matloff and Edwin M. Snell 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 1941–194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Washington, D. C., 1990
  • Samuel Eliot Morison,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3, The Rising Sun in the Pacific. Boston: Little, Brown, 1961; Vol. 4, Coral Sea, Midway and Submarine Actions. 1949; Vol. 5, The Struggle for Guadalcanal. 1949; Vol. 6, Breaking the Bismarcks Barrier. 1950; Vol. 7, Aleutians, Gilberts, and Marshalls. 1951; Vol. 8, New Guinea and the Marianas. 1962; Vol. 12, Leyte. 1958; vol. 13, The Liberation of the Philippines: Luzon, Mindanao, the Visayas. 1959; Vol. 14, Victory in the Pacific. 1961.
  • Masatake Okumiya, , and Mitso Fuchida. Midway: The Battle That Doomed Japan.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55.
  • E. B. Potter, and Chester W. Nimitz. Triumph in the Pacific. Prentice Hall, 1963. Naval battles
  • E. B. Potter, Bull Halsey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 E. B. Potter, Nimitz.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6.
  • John D. Potter, Yamamoto 1967.
  • Gordon W. Prange, At Dawn We Slept. Penguin, 1982. PEarl Harbor
  • Gordon W. Prange, Miracle at Midway. Penguin, 1982.
  • Henry Shaw, and Douglas Kane. History of U.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2, Isolation of Rabaul. Washington, D.C.: Headquarters, U.S. Marine Corps, 1963
  • Henry Shaw, Bernard Nalty, and Edwin Turnbladh. History of U.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Vol. 3, Central Pacific Drive.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1953.
  • E. B. Sledge, With the Old Breed at Peleliu and Okinawa. Presidio, 1981. memoir
  • J. Douglas Smith, and Richard Jensen. World War II on the Web: A Guide to the Very Best Sites(2002)
  • Ronald Spector, Eagle Against the Sun: The American War with Japan Free Press, 1985.
  • John Toland, The Rising Sun. 2 vols. Random House, 1970. Japan's war
  • H. P. Willmott, Empires in Balance.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2.
  • Gerhard L. Weinberg, A World at Arms: A Glob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44317-2. (2005).
  • William Y'Blood, Red Sun Rising: The 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0.
网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