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均元(1746年—1840年),修原可亭江西大庾(今大余)人,籍贯江南休宁隆阜(今安徽),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戴均元
戴均元

《玉澜堂十五老臣像》之戴均元像,·沈振麟绘


大清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籍贯 江南休宁隆阜(今安徽
族裔 汉族
字号 字修原,号可亭
出生 乾隆十一年(1746年)
江西大庾县(今大余县
逝世 道光二十年(1840年)
江西大庾县(今大余县
亲属 戴第元(兄)
戴心亨戴衢亨(侄)
戴诗亨(子)
出身
  •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举人
  •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进士

生平 编辑

太仆寺少卿戴第元[1]之弟,湖北学政戴心亨[2]体仁阁大学士戴衢亨[3]之叔。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中戊子科江西乡试举人[4]乾隆四十年(1775年)登乙未科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四川学政鸿胪寺光禄寺大理寺山东学政、刑部户部吏部侍郎都御史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管理三库大臣协办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大学士、实录馆总裁、太子太师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崩,戴均元与托津卢荫溥撰写遗诏,因有“高宗降生于避暑山庄”之语,大学士曹振镛军机拟遗诏犯了“重大错误”,道光帝严惩戴均元降四级留任,逐出军机道光元年(1821年)与庄亲王绵课、协办大学士英和监修宝华峪万年吉地。道光七年(1827年)陵寝完工,孝穆成皇后入葬。翌年,地宫渗水一尺七寸,帝震怒,严谴在事诸臣,褫戴均元职,逮治罪,拟重辟,念其耄老,免罪释归。道光二十年(1840年)卒于故居,享耆寿九十五岁[5]。与兄长戴第元,侄子戴心亨、戴衢亨等并称“西江四戴”[6]

家庭 编辑

有子戴诗亨,官户部郎中,侍养在籍,年近八十,依依膝下如婴儿,人呼为小莱子[7]

注释 编辑

  1. ^ ,余光璧、谭习篆、汪报闰等,《大庾县续志》(卷1):“戴第元 癸酉举人,翰林院编修,官至太仆寺少卿。”
  2. ^ ,余光璧、谭习篆、汪报闰等,《大庾县续志》(卷1):“戴心亨 庚寅举人,翰林院编修,湖北学政。”
  3. ^ ,余光璧、谭习篆、汪报闰等,《大庾县续志》(卷1):“戴衢亨 辛卯举人,丙申召试中书,戊戌状元,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4. ^ ,余光璧、谭习篆、汪报闰等,《大庾县续志》(卷1):“戴均元 戊子举人,翰林院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5. ^ 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341):“戴均元,字修原。乾隆四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迭典江南、湖北乡试,督四川、安徽学政。嘉庆三年,由安徽任满还京,兄子衢亨先已超授军机大臣,故事,大臣亲属任科道者,对品回避,均元例改六部员外郎,特命以鸿胪寺少卿候补。累擢工部侍郎。
    八年,偕侍郎贡楚克扎布察视张秋运河及衡家楼决口工程。历户部、吏部侍郎。十年,南河黄流夺运,高堰石工坏,特命驰视筹度。明年,诏以湖、河异涨,高堰堤工赖先筑子堰,保卫无虞,清水畅注,河口积淤刷涤,已复三分入运、七分入黄旧制,为河事一大转机,嘉均元尽心宣防,特复正、副总河旧制,授南河总督,以旧督徐端副之。在任三年,堵合黄河周家堡、郭家坊、王营减坝、陈家浦,及运河二堡、壮原墩,筑高堰义字坝,拆修惠济闸,以减坝合龙,加太子少保。病,乞解任,寻愈,因事降三品京堂,授左副都御史,督顺天学政。未几,迁仓场侍郎。十八年秋,河决睢州,出为东河总督。诏以均元曾任南河,许便宜调用工员,责速堵合。明年春,以吏部侍郎内召,途次擢左都御史。寻迁礼部尚书,调吏部。二十年,协办大学士。逾年,授军机大臣,充上书房总师傅。二十三年,拜文渊阁大学士,晋太子太保,管理刑部。二十四年,河决武陟马营坝,自秋徂冬尚未启工,奉命驰视,还报购料未集,诏严斥在事诸臣以示儆。
    二十五年七月,扈从热河,甫驻跸,帝不豫,乡夕大渐。均元与大学士托津督内侍检御箧,得小金盒,启𫔎,宣示御书立宣宗为皇太子,奉嗣尊位,然后发丧。洎还京,因撰拟遗诏有“高宗降生于避暑山庄”之语,误引御制诗注,枢臣皆被谴镌级,均元与托津并罢直。道光二年,裕陵隆恩殿柱蠹朽,距修建甫二十年,承办工员俱获罪。均元以在事未久,从宽罢管部务,夺宫衔,责同赔修,工毕复之。漳水北徙,命均元驰视。次年,因漳水下流溃直隶元城红花堤,塞之则元城北境水无所泄,不塞则山东馆陶受其害,复命均元往视。议展宽旧有引河,俾积水穿堤入卫水,别就堤下新刷水沟挑成河道,分流泄入馆陶境,筑堤防溢。复偕巡抚程祖洛勘上游,议:“漳水自乾隆五十一年南徙合洹水后,卫水为所格阻,频年冲决,由于合则为患。今漳水北徙,与洹水分流入卫,当因势利导,各完堤防,使漳、洹不再合。”疏上,诏从之。四年,予告回籍,食全俸。
    先是建万年吉地于宝华峪,均元相度选定。帝敦崇俭朴,命偕庄亲王绵课、协办大学士英和监修,面戒规制一从节减。迨七年,孝穆皇后梓宫奉安,帝亲视,嘉其工程坚固,晋均元太子太师。及是,地宫有浸水,上震怒,严谴在事诸臣,褫均元职,逮京治罪,拟重辟,念其耄老,免罪释归。
    均元历官五十馀年,叔侄继为枢相,家门鼎盛。自在翰林,数司文柄,及跻卿贰,典顺天乡试一,典会试三。晚岁获咎家居,世犹推为耆宿。二十年,卒,年九十有五。”
  6. ^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10):“大庾之戴,自文端公父太仆寺少卿第元,始以翰林起家。乾隆乙未,仆少弟可亭相国、子心亨同成进士,散馆皆授编修。戊戌,文端继之以大魁,除修撰。父子兄弟,并在词垣,而主试督学之差,星轺交驰,络绎道路,故其时阶皆未崇,天下翕然称西江四戴。”
  7. ^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10):“三代贤臣,享年最永者,以召公为第一,春秋则推蘧伯玉。本朝宰辅,颐耋引年,可亭相国其称首矣。公年九十有五,公长子户部郎中诗亨,侍养在籍,年将八十,依依膝下如婴儿,人呼为小莱子。”

延伸阅读 编辑

[]

 清史稿/卷341》,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 编辑

  • 余光璧、谭习篆、汪报闰等,《咸丰大庾县续志》
  •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
  • 陈康祺,《郎潜纪闻》
官衔
前任:
章煦
吏部汉尚书
嘉庆二十一年闰六月壬寅-嘉庆二十五年二月癸卯
(1816年8月17日-1820年3月30日)
继任:
吴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