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宽(?—?),字景仁弘农华阴(治今陕西华阴)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员。

生平 编辑

杨宽弱冠时,除奉朝请。跟随父亲杨钧出镇恒州,授高阙戍主。当时蠕蠕内乱,共主阿那瑰投奔北魏,魏帝下诏让杨钧父子卫送。524年,魏国北方六镇起兵作乱,围攻镇城,杨钧父子婴城固守。杨钧病卒后,城人等推举杨宽领导守御城池。不久城陷,杨宽北逃蠕蠕,直至六镇被平定后才得以回国。

杨宽与广阳王元渊是亲昵好友,元渊犯法得罪,杨宽也被逮捕。当时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任侍中,和杨宽有旧谊,将他藏在家中,遇到大赦才得以免罪。后任宗正丞。

元子攸即位后,杨宽任洛阳令,以都督之职从太宰、上党王元天穆讨平邢杲。除太府卿、华州大中正,封澄城县开国伯。他属于尔朱荣一党,尔朱荣被孝庄帝诛杀后,其从弟尔朱世隆领军进逼京师洛阳,杨宽被元子攸任为使持节、大都督,让他去抵御尔朱世隆。尔朱兆攻陷洛阳,孝庄帝被俘虏,杨宽南逃建业(梁朝都城),孝庄帝被弑杀后,梁武帝又礼送他回国。北魏孝武帝初年,除给事黄门侍郎。

孝武帝与丞相高欢不和,遂召募骁勇,广增宿卫,以杨宽为阁内大都督,总管禁旅。534年,从孝武帝入关投奔宇文泰,兼任吏部尚书,以从驾之功,进爵华山郡公西魏大统初年(535年),迁太子太傅。五年,除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东雍州刺史。魏废帝初年(552年),为尚书左仆射、将作大监,坐事免职。北周明帝初年(557年),拜大将军,从贺兰祥征讨吐谷浑,破之,别封宜阳县公。除小冢宰,转御正中大夫。武成二年(560年),诏杨宽与麟趾殿学士参定经籍。

保定元年(561年),除总管梁兴等十九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卒于任上,赠华、陕、虞、洛、上五州刺史,谥曰

家庭 编辑

祖父 编辑

  • 杨恩,北魏镇远将军、河间郡内史

父亲 编辑

  • 杨钧,北魏抚军将军、七兵尚书、北道大行台、临贞恭伯

兄弟姐妹 编辑

  • 杨暄,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临贞忠公
  • 杨穆,西魏持节、安西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澄城靖侯
  • 杨俭,西魏都督东雍华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华州刺史、夏阳静侯
  • 杨稚,北魏员外散骑侍郎

夫人 编辑

  • 李淑兰,出自范阳李氏,北魏使持节、幽州刺史、太尉、固安襄公李荣曾孙女,安东将军、雍州刺史、宜阳穆侯李璞孙女,镇西将军李蕴之女,封思宁郡君,开皇元年去世,年八十一。
  • 韦始华,使持节、冀州刺史韦洪籍长女。大统十四年(548年),封魏兴郡君,保定二年(562年),进华山郡夫人。隋开皇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卒,年六十九(519年—587年10月2日)。

子女 编辑

  • 杨文思,隋朝左光禄大夫、民部尚书、正平定公
  • 杨文纪,隋朝上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总管荆复硖鄀鄂岳沣朗辰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上明恭公
  • 杨文志,第三子,北周大都督,过继杨宽第五弟杨稚
  • 杨文懿,隋朝通议大夫、安陆郡太守、晋熙县公
  • 杨文愻,隋朝内史通事舍人、大都督、普安县开国男
  • 杨氏,嫁北周大都督、安□□□□侯达奚昊[1]

延伸阅读 编辑

[]

 周书·卷22》,出自令狐德棻周书

参考书目 编辑

  • 魏书》列传第四十六
  • 北史》列传第二十九
  • 《全唐文补遗》——《周大将军小冢宰大御正华陕虞洛上五州诸军事华州刺史华山郡开国公杨元公夫人京兆韦氏之墓志》
  1. ^ 会田大辅. 北周宗室の婚姻動向 :「楊文愻墓誌」を手がかりとして. 骏台史学(144). 骏台史学会. 2012-03: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