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楫(1636年—1699年),字舟次,号悔斋江南休宁县人。寄籍江都县。清初诗人。

生平 编辑

生于崇祯九年(1636年),早年科举不第,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岁贡生署赣榆训导。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六日同中书舍人林麟焻琉球,羁留琉球五个月,购得《世缵图》,[1]十一月二十四日回国。曾知河南府,官至福建布政使。[2]康熙三十五年福建岁饥,汪楫发帑金买米,活人无数。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以疾告还,不久卒。[3]

工于诗,与汪懋麟同里,且同有诗名,时称“二汪”。又与孙枝蔚吴嘉纪齐名。[4]著有《崇祯长编》、《悔庵集》、《使琉球杂录》、《册封疏钞》、《观海集》一卷。[5]

注释 编辑

  1. ^ 王士祯:《池北偶谈·琉球世缵图》
  2. ^ 《福州府志》载:“汪楫字舟次,仪真人。康熙间,举博学鸿词科。三十四年,迁福建按察使。莅任甫三日,逢热审。楫剖析钦部大狱五十余案,省释坐诬,逮击者八十余案,囹圄几空。”
  3. ^ 唐绍祖撰《墓志铭》载:“康熙三十八年闰七月十四日,通奉大夫内升福建布政使加二级公以疾卒于扬州里第。”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记其生卒年为1626-1689, 皆误。
  4. ^ 《清史稿》说:“郡人汪楫、孙枝蔚与友善,时称道之,遂为王士祯所知。尤赏其五言清冷古淡,雪夜酌酒,为之序,驰使三百里致之。嘉纪因买舟至扬州谒谢定交,由是四方知名士争与之唱和。”
  5. ^ 汪景祺著《读书堂西征随笔》中“再来人”条云:“家方伯楫,字悔斋。病笃,梦老僧授以诗一首:‘日落云黄老树根,山中应已闭柴门。老僧待久不归去,却在█ █ █ █ 村。’其中空四字,方伯梦中以笔填之曰“碧桃红杏”。既寤,为人言之而殁。后有某,郭外经行,忽见山水之胜,迥异人世,纵步探幽,石洞中一虎在焉,谛视则方伯也。已髡顶披缁,俨然一苦行僧矣。素与方伯善,骇问之。方伯曰:‘为“碧桃红杏”四字公案未得明白耳。’某惊顾间,惟荒烟蔓草而已。”

参考文献 编辑

  • 唐绍祖:《曝书亭集·通奉大夫福建布政司使内升汪公墓表》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