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界梵语वज्रधातु罗马化:vajradhātu),密宗术语,藏传佛教称为瑜伽续梵语yoga-tantra藏语རྣལ་འབྱོར་རྒྱུད།威利转写rnal 'byor rgyudTHLnäl-jor gyü),是一个密宗流派,以密续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它与胎藏界合称二部纯密。它是唐密的中心,后传至日本,形成东密台密

金刚界是日本东密及台密的核心教义之一,在日本信奉者较多。藏传佛教视它为下三部瑜伽之首,修习的人较少。

释义

编辑
 
金刚界曼荼罗,即九会曼陀罗,依次为中间的成身会、其下方的三昧耶会、顺时针旋转的微细会、供养会、四印会、一印会、理趣会、降三世羯磨会、降三世三昧耶会。前六会取自十八会中初会初品之六曼陀罗,第七会为十八会中第六会之曼陀罗。第八会与第九会为十八会中初会第二品十曼陀罗中之第一第二曼陀罗。

金刚界一名来自《金刚顶经》。

藏传佛教称之为瑜伽续,因为他们重视内在的禅定体验[1]。它与无上瑜伽部最大的不同,是不可修行欢喜法[2]

历史

编辑

金刚界密法可能源起于南印度如来藏学派,略晚于胎藏界传承,但几乎是同时间出现。它与胎藏界同以那烂陀寺为中心,向全印度散播。因玄奘义净至印度求学时,这两部密法皆尚未传入那烂陀寺,因此它的兴起时间,可以推估是在武周至开元之间。

修行法

编辑

金刚界密法,修法时,以金刚界曼荼罗为代表,是东密两部曼荼罗其中一部,象征在形而上的空间有五方佛。在东密中非常普遍,在很多仪轨中也有这部曼荼罗。传统真言宗寺院中金刚界曼荼罗挂在西方,象征大日如来示现。胎藏界在东方,象征大日如来早期阶段。

注解

编辑
  1. ^ 《密宗道次第广论》卷2:“若于外事内定二者,以定为主,待少外事,是瑜伽部之机。”“重内瑜伽,名瑜伽续。”
  2. ^ 《密宗道次第广论》卷2:“瑜伽续中既不可修二根交合,故除彼外缘馀执手或抱持触喜乐为道,配瑜伽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