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源(1899年二月初三—1985年3月12日),子泉云南昌宁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编辑

鲁道源为家中次子,其父名鲁金邦,云南昌宁县鲁氏为该区望族。因此鲁道源有著可受新式教育的机会。民国元年(1912年)进入昆明私立成德中学就读。

民国五年(1916年)3月,鲁道源考入云南讲武堂,就读第十三期步兵科。民国九年(1920年)10月毕业。编入滇军朱旭麾下之军官。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龙云遭到囚禁时,当时任职营长的鲁道源的部队率先冲入昆明就出龙云。因此鲁道源获得了龙云嘉奖,并得到破格提拔。

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晋升国民革命军第99师第4旅少将旅长,为滇军体系中最年轻之少将。

抗日战争 编辑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战爆发后,滇军的现役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同时以新募云南籍壮丁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八军,军长为孙渡,辖新编第10、新编第11、新编第12师。鲁道源任五十八军新编第11师中将师长。五十八军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自昆明发兵移防武汉,在武汉会战后期参加崇阳县一带防御战,在移防过程中鲁道源因病未能同时赴前线指挥作战。1939年五十八军投入南昌会战,鲁道源在此役反攻南昌作战中作战出色,战后因此战功升任五十八军副军长,该军后常驻江西省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由于五十八军军长孙渡上任第一集团军代理副总司令,鲁道源因此以副军长职务出任五十八军代理军长。1941年1月四日,日军以步炮联合约二联队的兵力,大举进犯通城县九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电告五十八军军长孙渡,命令副军长鲁道源立即赴前线督战收复九岭,并授予生杀大权。旧疾复发的鲁道源抱病于元月七日午夜冒风雨出发,仅带高级参谋一人,卫士及通信兵各一排,步兵一营。九日下午五时,鲁道源到达夏家洞,立即部署-,严命部队“只进不准退”。十一日九岭重归中国军队手中,鲁道源即题词“滇南健儿镇此间,三捷长沙敌胆寒;立马九岭歼顽敌,屡教倭奴弃甲还。”[1]中央社一月十三日发出战讯:西瞰洞庭,茫无涯际;北望武汉,原野苍茫。敌军争夺此处山头,已有二次,前年长沙会战时为第一次,今为第二次。敌纠集一万五千余之兵力,于一月六日起向我九岭包围,欲将其通城外卫线扩展至九岭。当敌猖獗进犯时,我左翼之黄岸市、保定关,右翼之阳台尖、雪堂岭均被敌窜扰。九岭前进少数据点因地形突出,我军乃主动转进。九日起我军实施全面歼灭战,至十一日将敌各个击破,不仅将进犯两翼之敌军驱逐尽净,九岭正面各前进据点,亦悉复旧观……以沿途所见敌之尸体与伤兵,再证以俘虏供状,证明敌此次进犯,死亡至少在三千以上。

此后包括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鲁道源率领五十八军持续获得优异评价。1941年秋第二次长沙会战,鲁道源奉命转战于大云山汨罗江新墙河之间,或迎击、或尾追,多有斩获。鲁道源写《二次长沙会战即景》:“强渡新墙可奈何,汨罗江上又挥戈。锥形突进成功少,剪式夹攻胜算多。云晴两湖日鬼哭,风传三岛月婆娑。浏阳烟雨岳阳外,洒遍洞庭水不波。”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五十八军在长沙以北影珠山构防,全歼日军的突击部队,使日军对长沙城的攻势受挫。此役几乎全歼了日军第3师团、第9混成旅团以及第6师团,共毙敌三万三千九百余人,缴获战马千余匹和大批弹药及辎重。其中五十八军歼灭日寇万余人。鲁道源特建烈士纪念碑一座,并作《影珠山烈士碑歌》:“君不见三次长沙会战兮将匝月,顽敌惨败兮如豺豕之奔蹶。又遭我福临铺之堵击兮,如障狂澜而无阙。敌作困兽之斗兮,乃大战于影珠山之岩穴。云密密兮天雨,雪风怒号兮声悲切。血肉横飞兮,炮火掀天而狂热。前仆而后继兮,嗟我战士之英烈。鏖战七日兮,弹尽而粮绝。乃白刃以肉搏兮,齐冲锋而浴血。敌终不支兮,竟被我一鼓而歼灭。尸骨枕藉兮,既盈万而累百。俘获无算兮,振国威之赫赫。冀死事之不朽兮,爰作歌以记石。”鲁道源又筑万人冢,尽收敌人尸骨葬入。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6月,鲁道源率领五十八军投入赣东会战,因此战役战功,鲁道源在同年7月真除五十八军中将军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间,五十八军主要驻防在江西省萍乡,后转移到井冈山一带,防守砂子岭机场避免日军破坏。

1943年年底,五十八军投入常德会战。12月4日,五十八军赶到沅水南岸常德战场。12月6日中国军队开始总攻常德,五十八军担任正面主攻。鲁道源将指挥所移至何家冲。9日清晨新十师属部追击退往石公庙之敌,新十一师32团主力向常德攻击前进,并令占领南站之部受炮火掩护强渡过江,协攻常德。十二时许,国军冒死力战,奋勇突入常德城。败退之敌会合增援部队,在飞机掩护下向常德西北门猛力反扑。窜入城内之敌与我短兵相接,三小时内双方死伤奇重,国军于下午四时许退出。形势严重,鲁道源当即命新十一师主力漏夜渡河增援。十日,鲁道源下达手令:“子夜之前仍不能肃清常德之敌,指挥官提头来见!”11日,新十一师一面稳定阵地,一面准备夜间攻击:派部分兵迂回常德城西北地区攻击敌左侧背,主力则由东门向正面之敌攻击。新十师属部进至南站,攻上下南门。此时,日寇主力分批撤离常德,尚余残部是顽敌,与进入常德的中国军队进行拼死巷战。鲁道源即写诗:“儿郎对对武陵围,血肉霜风向北飞。城破负廓犹巷战,问他倭虏几时归?”12日拂晓,常德终于收复。鲁道源骑着日本战马进城,即兴赋诗:“动地惊天泣鬼神,军称长胜克名城。月明江畔朔风起,似有嗷嗷倭寇鸣。”国民政府授予鲁道源三等云麾勋章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鲁道源率五十八军进驻南昌,代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第五受降区受降主官薛岳,受降日本第十一军司令官笠原幸雄中将所部。1945年9月14日在南昌中山路中央银行举行受降仪式。鲁道源接过笠原呈上的投降书后,对笠原等进行简短训话:“深盼自此庄严之时刻以后,由过去流血中产生更完美之世界,以信义谅解为基础,同致力于和平光明之大道。”鲁道源当场口赠诗“八年一觉侵略梦,赢得尸灰半袋归。”

战后时期 编辑

1946年,第五十八军缩编为整编第58师,鲁道源续任该师中将师长。整编58师后编入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投入中原一带与中国共产党军之作战。鲁道源同时兼任第十四绥靖区主任、第十五绥靖区主任之职务。并在在原籍云南省昌宁县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徐蚌会战后,鲁道源转任武汉守备区副司令,在白崇禧麾下服役。后升任守备区司令。民国三十八年5月10日,武汉防卫司令鲁道源将留下掩护撤退,并进行爆破工作;白崇禧只在武昌留下一个指挥所[2]:2146。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鲁道源升任第11兵团司令兼第五十八军军长。

鲁道源在武汉撤守后,率领第11兵团撤入广西省,投入广西战役。广西战役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击溃后,鲁与11兵团残部撤入越南,为富台部队之一部分。鲁道源于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撤回台湾,出任中华民国国防部中将参议、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虚职。退伍后从事一般农务与劳动职务。鲁道源晚年因摄护腺肿大及肾脏机能萎缩问题至荣民总医院治疗后住院月馀,时年因已年逾八旬而不便再施行手术。

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3月12日,因病逝于台北

家庭 编辑

鲁道源元配袁桂芝为风庆人,与鲁育有生三子四女,抗日时期在江西辞世。继配谭正良与鲁育有三子二女,鲁道源辞世后谭正良仍于台湾居住,其他诸子女分散定居于昆明、台湾或定居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地。[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记者周鹏通讯员刘建平:通城重立“立马九岭”抗战纪念碑,来源:《楚天都市报》,2017-08-22. [2022-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4). 
  2. ^ 王景弘编译 (编). 《1949大流亡:美國外交檔案室密錄》. 台北市: 玉山社出版. 2011. ISBN 978-986-294-000-6. 
  3. ^ 王成斌.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 5. 解放军出版社. 198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