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歷史

地区专门史

巴基斯坦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而今天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南亞文明的發源地。

南亞次大陸的地理背景 編輯

地理上的印度次大陸在西北部、北部和東北部以高大的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為界,其餘部分面向印度洋。除了南印度的一些國家以外,印度人在歷史上並不十分關注海洋歐洲人到來前的海洋不是印度政治史中的重要因素。次大陸與外界的交往傳統上是通過陸路,尤其是西北部興都庫什山脈的那些山口開伯爾山口古馬爾山口博倫山口)。外族入侵者進入印度通常取道這些山口,亞歷山大大帝、巴卑爾和艾哈邁德沙阿·阿卜達利都是如此,雅利安人本身可能亦如是。

地理上屬於伊朗高原阿富汗俾路支,在政治和歷史上與印度有着密切聯繫。孔雀王朝和後來很多外族征服者建立的印度王朝,其領土都包含阿富汗;德里蘇丹國主要是阿富汗人統治的國家。直到今日,巴基斯坦的疆域仍然包括地理上位於次大陸範圍之外的俾路支省

史料 編輯

史前文化 編輯

 
比莫貝特卡石窟的壁畫

在19世紀以前,由於史料的匱乏,人們對於印度的史前史幾乎一無所知。20世紀的一些重大考古發現改變了這種情況。過去對於印度的歷史即為雅利安人之歷史的誤解,隨着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發現已被完全否定;雅利安人的到來,已不再被認為是印度文明的開端。考古研究表明,印度在舊石器時代即已成為人類的定居之所。到雅利安人入侵時,已有許多民族定居於印度,這些居民的成分複雜;他們之中的一些人擁有高度發達的文化。關於這些古代居民,只有吠陀文獻和早期的泰米爾文獻保留了一些模糊的記載,其它情況完全依賴於考古學

舊石器時代 編輯

梭安文化分布於印度河河谷及其支流梭安河,中心位於拉瓦爾品第(現屬巴基斯坦)一帶。

中石器時代 編輯

新石器時代 編輯

金石並用時代 編輯

古代史 編輯

吠陀文化 編輯

 
祭司國王像,出自印度河流域文明

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一個分布範圍非常廣大的文明,在時間上大致與古代兩河流域文化古埃及文化同時。這一文化在達到相當發達和成熟的情況下,由於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終徹底消失。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的新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聖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早期吠陀時代的歷史幾乎完全無從考查;梨俱吠陀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動是祭祀遷徙和對土著居民(可能是達羅毗荼人)進行征服。雅利安人在這時的主要祭祀對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羅阿耆尼諸神。在吠陀時代晚期,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較以前有了很大發展;他們從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恆河流域地區。種姓制度在這時大概已經出現。崇拜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的婆羅門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靈的早期吠陀信仰,這種宗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抬高祭司階層(婆羅門)的地位。往世書印度大史詩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團,而且人民中已經有被稱為「羅闍」的領導者出現(王)。敵對的部落集團之間進行頻繁的戰爭,最終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早期印度國家。在前600年時,印度有不少於20個這樣的國家,吠陀時代到這時通常認為已經結束。這一歷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教產生於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了許多哲學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稱這次思想爆發為「沙門思潮」,新湧現的許多思想潮流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反對婆羅門在印度社會中的特權地位。

波斯人與希臘人的入侵 編輯

 
亞歷山大帝國的勢力大約可達印度河

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地區。這是有記載的印度雅利安人社會與其它發達文明的第一次政治接觸。大流士一世統治的印度次大陸被劃為數個省(satrapy)。在大流士之後侵入印度的是古代歐洲最偉大的征服者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波斯帝國的衰弱導致他可以長驅直入亞洲,其兵鋒所及最遠之處就是印度。亞歷山大對印度西北部地區的侵略在印度文獻中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然而它可能對孔雀王朝的興起起了助推作用。

後笈多王朝 編輯

拉其普特時期 編輯

阿拉伯人在8世紀初征服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開了穆斯林進入南亞的序幕。

伊斯蘭時期 編輯

德里蘇丹國 編輯

莫臥兒帝國 編輯

近現代史 編輯

殖民地時期 編輯

經營英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事務的主要實體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這個商業貿易企業由於莫臥兒帝國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蠶食各獨立印度王公的領土,最後成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實際統治者。

印巴分治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印度民族主義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印度精英階層在戰時積極支持英國,希望以此換取民族自治;但英國在戰後的行為令他們大失所望。英政府在戰爭結束後繼續執行軍管法令,而且還制訂了新的鎮壓法案(羅拉特法)。1919年4月13日發生英軍屠殺印度群眾的阿姆利則慘案。這些事實使已經成為國大黨主要人物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轉變了對英政府的態度,並於1920年改組國大黨。國大黨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多次領導反英鬥爭,其指導方針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然而,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的分歧也在加深。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崛起為國大黨內的穆斯林領袖,與掌握了印度教群眾的甘地分庭抗禮。1928年的尼赫魯報告因為主要反映了印度教徒的意願,曾引起穆斯林的強烈反彈。英國當局在1930年至1932年召集全印王公和政治領袖舉行了三次倫敦圓桌會議,並於1935年通過了新的印度法案(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在使國大黨掌握重大權力的同時也加劇了兩派之間的不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印度民族運動繼續發展。1944年甘地與真納的會晤以失敗告終,而印度穆斯林已經廣泛支持建立獨立的伊斯蘭教國家。二戰結束後,英國實力急劇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已經不可能維持。1946年發生印度皇家海軍起義,事件之後英國立刻派遣內閣特使團前來談判,主要內容在於討論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之間的矛盾以便移交政權。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根據該方案,巴基斯坦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結束。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編輯

1947年6月,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同意印巴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獨立,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領為共和國,定國名為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英國殖民壓制戰爭

巴基斯坦獨立後,與印度因領土糾紛(即克什米爾問題)於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三次印巴戰爭第三次印巴戰爭直接造成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1972年7月,雙方簽署了《西姆拉協定》,實現停火。此後雙方多次會談,但未達成任何協議,1989年起,雙方不斷交火,1998年5月巴基斯坦繼印度之後進行了6次地下核試驗,使緊張局勢加劇。2003年4月,印巴兩國先後表達了重新進行對話的意願,11月25日在實際控制線停火。

注釋 編輯

資料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