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春光在險峰

扎布里斯基角》(英語:Zabriskie Point)是一部1970年美國劇情片,由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執導,該片因為當時美國反文化運動的背景而受到廣泛關注。電影中的一些場景是在死亡谷扎布里斯基角英語Zabriskie Point拍攝的。這部電影是安東尼奧尼與製片人卡洛·蓬蒂(Carlo Ponti)簽約執導並由米高梅發行的三部英語電影中的第二部。另外兩部分別是《春光乍現》(1966年)和《過客英語The Passenger (1975 film)》(1975年)。[4]

扎布里斯基角
Zabriskie Point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監製卡洛·蓬蒂
編劇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托尼諾‧格拉
山姆·謝潑德
佛朗哥·羅塞蒂[*]
Fred Gardner[*]
克萊兒·佩普羅[*]
劇本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弗雷德·加德納
  • 山姆·謝潑德
  • 托尼諾·格拉
  • 克萊爾·佩普洛
故事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主演
配樂
攝影阿菲奧·歐菲尼
剪輯佛朗哥·阿爾克利
製片商米高梅
片長112分鐘[1]
產地 美國
語言英語[1]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70年2月9日 (1970-02-09)(美國)
發行商米高梅
預算700萬美元[2]
票房100萬美元[2][註解 1]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扎布里斯基角
香港無限春光在險峰
臺灣無限春光在險峰

這部電影在商業上一敗塗地,[5]一上映就惡評如潮。[6] 然而,自上映到現在,這部電影的影評地位有所上升。[4]它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一部邪典電影,並因其攝影、配樂和導演而聞名。[7]

劇情簡介 編輯

1970年,大學校園的一個房間裡,學生們正為即將到來的罷學活動爭論不休。 馬克(馬克·弗雷謝特飾)說他已經做好了迎接死亡的準備,但不會為了無聊而死,然後離開了房間,這引起了激進派學生的猛烈批評。在警察對抗議學生進行大規模逮捕之後,馬克去了警察局,想保釋他的室友出獄,警員讓他等着,但是他闖入禁區進一步詢問,於是他遭到了逮捕。在警員詢問他的名字時,他自稱卡爾·馬克思,警員也在表格上打上了「卡爾·馬克思」這幾個字。從監獄釋放後,馬克和另一個朋友前往洛杉磯一家槍支商店購買槍支,他們說自己需要槍支來「自衛」和「保護自己的女人」。[8]

洛杉磯市中心的一棟寫字樓里,成功的房地產經理李·艾倫(羅德·泰勒飾)正在回顧新開發的沙漠度假勝地「陽光沙丘」的電視廣告,廣告商業氣味濃厚,滿是衣着隨意、滿臉笑容的塑料模特。下一個場景,李和他的助手(G·D·斯普拉德林飾)一邊在擁擠的街道上開車,一邊談論着洛杉磯的飛速發展。

馬克回到校園,一幫警察正和學生對峙。在警察投放了催淚瓦斯後,學生們紛紛繳械投降,然而一名學生卻被他們射殺。 正當馬克伸手去拿靴子裡的槍的時候,一名警察遭到槍擊。[9]馬克迅速逃離了校園,乘坐城市公交車來到霍桑,在市政機場偷了一架小型的塞斯納210飛機,飛往了沙漠。

與此同時,達莉婭(達莉婭·哈爾普林飾)正開着一輛50年代的別克,穿越沙漠駛向鳳凰城。恰好馬克發現了她,馬克在飛機上看着她,飛機在車頂上嗡嗡作響,他向她扔了一件紅色T恤示意。兩人見面交談過後,達莉婭答應開車帶馬克去找汽油,於是他們結伴同行。途中他們來到了扎布里斯基角,在那裡他們無話不談。兩人在沙漠中追逐嬉戲,最終在一片塵土飛揚之中瘋狂地親昵起來,在大麻的作用下,達莉婭看到荒漠裡遍布着親昵的男女,沉醉於歡愉之中。[註解 2][8]

後來,一位高速公路巡警詢問了達莉婭。馬克躲在一個專為遊客準備的便攜廁所後面,瞄準了警察,但達莉婭站在他們中間阻止這一切。達莉亞問馬克那個在洛杉磯槍殺警察的人是不是他,他說他想這麼做,但是有人先開槍打死了那位警官,他「一槍都沒打出去」。

回到飛機那兒,他們在飛機上用顏料塗上了政治標語和迷幻圖案。達莉婭懇求馬克丟掉飛機和她一起旅行,但馬克打算把它送回去並承擔相關的風險。他飛回洛杉磯,將飛機降落在霍索恩機場,警察(和一些電台和電視台的記者一起)正在等着他,巡邏車在跑道上追趕飛機。馬克沒有停下來,而是試圖讓滑行的飛機在草地上轉彎,結果被一名警察開槍打死。[8]

達莉婭在收音機里得知了馬克的死訊,她驅車前往李奢華的沙漠之家,這座「沙漠貝格霍夫[9]建在鳳凰城附近的一塊高高聳立的岩石上。幾個富有的女人正在游泳池邊曬着日光浴聊天,她在建在房子下方的瀑布里沖淋着自己,為馬克感到悲傷。李正在參與一個關於「陽光沙丘」的商業會議,休息過後,他在屋裡發現了達莉婭,並高興地和她打招呼。達莉婭一個人下了樓,找到了留給她的客房,卻沒有進去,而是靜靜地走了。離開的時候,她停下車,回頭看着房子,想象它在橙色的火焰中爆炸,那些家居用品被炸得支離破碎。[註解 3][8]

主要演員 編輯

  • 馬克·弗雷謝特飾演馬克,男主角
  • 達莉婭·哈爾普林飾演達莉婭,女主角
  • 羅德·泰勒飾演李·艾倫
  • 保羅·菲克斯飾演咖啡館老闆
  • G·D·斯普拉德林飾演李的助手
  • 比爾·加拉威飾演莫蒂
  • 凱瑟琳·克里弗飾演凱瑟琳
  • 約瑟夫·柴金的開放劇場成員飾演了死亡谷中嬉戲的情人[1][2]

演員注釋

  • 哈里森·福特飾演了一個未掛名的角色——一名被關押在洛杉磯警察局內的學生示威者。[2]
  • 弗雷謝特,一個經常被拘捕的年輕人,在與人爭吵時恰好被選角導演發現,選角導演向安東尼奧尼報告稱他:「年輕,並且充滿着憤怒。」[4]
  • 達莉婭·哈爾普林和馬克·弗雷謝特墜入愛河並一起搬到梅爾·萊曼的理想社區。後來她嫁給了丹尼斯·霍珀,這段婚姻維持了四年。[4]
  • 1973年馬克·弗雷謝特與社區的三名成員一起,用沒裝子彈的槍搶劫銀行。他死於監獄,據說是舉重事故造成的。[4]

製作 編輯

1966年,安東尼奧尼的電影《春光乍現》在美國首映並且票房驚人,接着他開始準備下一部電影。他在報紙上看到一篇短文,講的是一位嬉皮士偷了一架小飛機,在上面畫上了鮮花以及象徵愛與和平的符號,然後駕駛它飛行的故事。於是他把它當作下一部電影的素材。他聘請劇作家山姆·謝潑德來寫劇本。[1]謝潑德、安東尼奧尼、意大利電影製片人佛朗哥·羅塞蒂、與安東尼奧尼頻繁合作的編劇托尼·諾格拉以及克萊爾·佩普洛(後來成為貝納多·貝托魯奇的妻子),都參與了電影劇本的製作。[2]

電影中的大多數配角都是由專業演員扮演的,其中包括了羅德·泰勒[11]以及G·D·斯普拉德林等人。保羅·菲克斯是約翰·韋恩的朋友,同時也是他的表演指導,曾多次出現在韋恩的電影中,他扮演了莫哈韋沙漠中一個咖啡店的老闆。凱瑟琳·克里弗是黑豹黨的成員,也是埃爾德里奇·克里弗的妻子,她出現在影片開頭的學生會議的場景中。[2]

1968年,安東尼奧尼開始在洛杉磯拍攝這部電影,地點主要選在廣闊的南部城區。在那裡,製作組拍攝了具有藝術裝飾風格的里奇菲爾德大廈(於該年11月被拆除)的外景。在聖巴勃羅的康特拉科斯塔社區學院,他們拍攝了各種大學校園場景(不包括學生會議的場景)。然後他們轉移到了菲尼克斯附近的凱爾福利拍攝外景,再從那裡前往死亡谷[12] 他們在凱爾福利租了一個豪宅,並建造了一座複製品,用於製作炸毀豪宅的特效,外景拍攝主要在莫哈韋沙漠完成。[13]

早期的電影業宣傳報道聲稱,安東尼奧尼將聚集10,000名額外人員,以拍攝沙漠中的愛情場景,但這樣的事並沒有發生。完成這一場景的是來自開放劇場並且受過精心編排的演員。美國司法部調查了這是否違反了《曼恩法案》——該法案禁止以性目的帶女性跨越州界。但是電影沒有拍攝這些人的性場景,而且也沒有帶她們越過州界線(該場景拍攝於加利福尼亞州的死亡谷)。[10][12] 薩克拉門托的政府官員也準備指控安東尼奧尼「從事性交易或者淫穢事務的不道德的行為」,如果他上演了一出真正的狂歡。[4]由於安東尼奧尼的政治觀點,聯邦調查局官員對這部電影進行了調查。奧克蘭的官員指控這位導演在影片前面的一些場景中上演了真正的暴亂。[4]

配樂 編輯

扎布里斯基角的配樂包括來自平克·弗洛伊德、The Youngbloods、Kaleidoscope(美國)、傑里·加西亞、帕蒂·佩奇感恩至死滾石樂隊和約翰·費伊。羅伊·奧比森編寫並演唱了主題曲,名為《So Young》(描繪《扎布里斯基角》中的愛情主題)。[4][5]

未使用的音樂 編輯

平克·弗洛伊德的成員理查德·賴特為電影編了一首名為《The Violent Sequence》的曲子,但安東尼奧尼並未使用它,[14]而是重新錄製了樂隊的《Careful with That Axe, Eugene》,定名為《Come in Number 51, Your Time Is Up》,並把它作為電影暴力的結局場景的配樂。[2] 羅傑·沃特斯在紀錄片《平克弗洛伊德音樂傳記-月之陰暗面》中說到,儘管他很喜歡《The Violent Sequence》,但安東尼奧尼說它「過於悲傷」而令人想起教堂。最終,這首歌被改編成了一首名為《Us and Them》的新歌,於1973年在他們的專輯《月之暗面》中發行。[14]

1997年《扎布里斯基角》電影原聲唱片再次發行,平克·弗洛伊德為這部電影錄製的其他未被使用的音樂以及傑里·加西亞的作品,被收錄在這張唱片的附贈唱片中。[14]

約翰·費伊飛往羅馬為電影錄製了一些音樂,但這些音樂未被使用。[15]他對於原因的說法也和他人截然不同。[16]但是電影還是部分使用了他的歌曲《Dance of Death》。[5]

參演這部電影時,馬克·弗雷謝特正居住在波士頓堡,梅爾·萊曼的理想社區里,他和萊曼希望電影的配樂里能加入一些萊曼和吉姆·奎斯金、瓶罐樂隊一起錄製的美國式音樂。當他發現安東尼奧尼根本不重視萊曼的音樂時,他退出了電影的拍攝,但是六天後又回來了。[17]

反響 編輯

《扎布里斯基角》經歷了在北美的長期宣傳和爭議之後,於1970年2月上映,這從安東尼奧尼開始前期製作以來有將近4年了,離拍攝開始也有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這部電影被大多數影評人和各個政治派別的評論員所抨擊。《紐約時報》的評論家文森特·坎比稱《扎布里斯基角》是「一種不服水土的高尚藝術衝動」。[9] 羅傑·埃伯特回應坎比說:「那個在電影中把莫妮卡·維蒂塑造得如此孤獨無助的導演,卻無法在《扎布里斯基角》裡讓兩個演員顯現得,哪怕是只有一點的和諧。他們的聲音是空洞的,沒有像人類那樣的共鳴。他們並不像是在彼此歡愉,而更像是在自我陶醉。如果不是因為好萊塢的荒謬巧合,他們甚至都不會見面。"[18]

該片上映後成為了一顆票房炸彈,電影製作經費至少為700萬美元,票房卻只有90萬美元。它也被稱作「一個天才導演拍的最爛的電影」,但是它「由於安東尼奧尼雙眼的魔力,這部電影絕對是有看頭的」。[19]電影上映20多年後,《滾石》的編者戴維·弗里克寫道:「《扎布里斯基角》是現代電影史上最不同尋常的災難之一」。[20] 這是安東尼奧尼在美國拍攝的唯一一部電影,也就是在這個國家,他在1994年被授予了奧斯卡金像獎,「以表彰他作為電影視覺設計大師的地位」。21世紀初,在放映了電影原始的寬銀幕印刷品並且隨後發行了DVD之後,《扎布里斯基角》終於贏得了一些讚賞性的評論,並且主要是由於它的電影攝影風格以及對音樂原聲帶的製作,但人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仍然喜憂參半。[7]導演斯蒂芬·賽德納維在他為碎南瓜樂隊的歌曲《今天》製作視頻時引用了電影的片段,一個冰淇淋推銷員開着冰淇淋車,駛往了沙漠,並在車上塗上了色彩艷麗的顏料,其中還夾雜着情侶在沙漠中親吻的畫面。[21]

參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信息說明

  1. ^ 513,312 入場人次(法國)[3]
  2. ^ 這一場景由開放劇場飾演[10]
  3. ^ 這個場景被描述為她悲傷與憤怒的隱喻[9]

注釋

  1. ^ 1.0 1.1 1.2 1.3 美國電影學會目錄英語AFI Catalog of Feature Films上的《扎布里斯基角(英文)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Box office: business for Zabriskie Point (197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MDb. Retrieved: October 18, 2011.
  3. ^ "1970 French box office figures." Box Office Story.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16.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Thompson, Nathaniel "Zabriskie Point (1970)" (artic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特納經典電影頻道
  5. ^ 5.0 5.1 5.2 Smith, Matt. "Zabriskie Poi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rattle Theatre Film Notes {Brattle Film Foundation}.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12.
  6. ^ Chatman and Duncan 2004, p. 11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7.0 7.1 Allwood, Emma Hope. "Three things you don't know about Zabriskie Poi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Dazed, July 2015.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16.
  8. ^ 8.0 8.1 8.2 8.3 Yannis Tzioumakis; Peter Krämer. ㄘThe Hollywood Renaissance: Revisiting American Cinema's Most Celebrated Era.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8-06-28: 172–173 [2018-09-13]. ISBN 978-1-5013-378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9. ^ 9.0 9.1 9.2 9.3 Canby, Vincent. "Screen: Antonioni's 'Zabriskie Poi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0, 1970. Retrieved: February 2, 2010.
  10. ^ 10.0 10.1 Out of the pa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moviecrazed.com. Retrieved: February 2, 2010.
  11. ^ Vagg 2010, p. 144.
  12. ^ 12.0 12.1 "Making Zabriskie Poi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hainedandperfumed.wordpress.com, November 17, 2009. Retrieved: January 29, 2010.
  13. ^ "Not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特納經典電影頻道
  14. ^ 14.0 14.1 14.2 Mabbett 2010 pp.44–60
  15. ^ Fahey 2000 pp. 184-185
  16. ^ Lowenthal and Fricke 2014, pp. 94–9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7. ^ Felton, David (December 1971 & January 1971)) "The Lyman Family's Holy Siege of America" (two-part artic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riginally from Rolling Stone #98, pp.40–60 and #99, pp.40–60. Republished in Steve Trussel's Mel Lyman archive website.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16.
  18. ^ Ebert, Roger. "Review: 'Zabriskie Poi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hicago Sun-Times, January 1, 1970.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16.
  19. ^ Craven, Peter. "Uneasy moments from master of angst." The Age, A2, May 17, 2008, p. 20.
  20. ^ Fricke, David. "Zabriskie Poi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hinnweb.org. Retrieved: February 3, 2010.
  21. ^ "Commentary for "Today" music video." The Smashing Pumpkins 1991–2000: Greatest Hits Video Collection (Virgin Records), 2001.

參考書目

  • Chatman, Seymour and Paul Duncan (2004) Michelangelo Antonioni: The Complete Films. Koln, Germany: Taschen. ISBN 3-8228-3089-5.
  • Fahey, John (2000) How Bluegrass Music Destroyed My Life. Chicago: Drag City. ISBN 0-9656183-2-3.
  • Lowenthal, Steve and Fricke, David (2014) Dance of Death: The Life of John Fahey, American Guitarist. Chicago: Chicago Review Press. ISBN 1-61374-522-2.
  • Mabbett, Andy (2010) Pink Floyd: The Music and the Mystery. London: Omnibus Press.ISBN 978-0-85712-418-0.
  • Medved, H. and R. Dreyfus (1978) The Fifty Worst Films of All Time (And How They Got That Way). New York: Popular Library. ISBN 978-0-445-04139-4.
  • Vagg, Stephen (2010) Rod Taylor: An Aussie in Hollywood. Albany, Georgia: Bear Manor Media. ISBN 978-1-59393-511-5.
  • The Architecture of Vision: Writings and Interviews on Cinem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ISBN 0226021149.  (Three chapters: "Zabriskie Point: What This Land Says To Me", "A Conversation about Zabriskie Point", "Zabriskie Point")
  • Gandy, Matthew. The Cinematic Void: Desert Iconographies in Michelangelo Antonioni's Zabriskie Point. Lefebvre, Martin (編). Landscape and Film. Routledge. 2006. ISBN 0415975549. 
  • Gustafsson, Henrik. An image in place of an image: Empty land and the invention of origin in Easy Rider, Zabriskie Point, and The Last Movie. Out of Site: Landscape and Cultural Reflexivity in New Hollywood Cinema, 1969-1974. Stockholm Cinema Studies. Stockholm University. 2007. ISBN 9185445657. 
  • Kinder, Marsha. Zabriskie Point. Cardullo, Bert (編). Michelangelo Antonioni: Interviews.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8. ISBN 1934110663. 
  • King, Mike. Zabriskie Point. The American Cinema of Excess: Extremes of the National Mind on Film. McFarland. 2008: 170. ISBN 0786439882. 
  • Pomerance, Murray. Zabriskie Point. Michelangelo Red Antonioni Blue: Eight Reflections on Cinem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ISBN 052025870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