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運動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间发起的要求抗战的救亡图存爱国运动

抗日救亡運動又稱抗日民主運動[1]是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後,中國人民反對日本侵略、籲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出兵抗日社會運動[2]又被定性為愛國民主運動。[3]

清華大學女學生陸璀在北平西直門外進行抗日演講。

背景 編輯

 
馮玉祥

1927年,大日本帝國首相田中義一主持召開了「東方會議」,會議提出「把滿洲中華民國本土分裂出來,自成一區,置於日本勢力之下」的戰爭方針。[4][5]

1931年9月18日夜晚,大日本帝國關東軍炸毀了南滿鐵路柳條湖段軌道,並且嫁禍給中華民國守軍,炮轟東北軍據地,武力奪取瀋陽,製造了「九·一八事變」。[4][5]

1932年,大日本帝國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建立了滿洲國。中華民國東北省份被大日本帝國分割出去。[4][5]

經過 編輯

 
吉鴻昌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後,中國共產黨日本共產黨共同發表了《為日本強占東三省宣言[4][5];9月22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作出了《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4][5];9月30日,中共中央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第二次宣言》;各文件強烈譴責了大日本帝國的侵略罪行,同時作出了「發動群眾鬥爭」的戰略決策。[4][5]

1931年,馬占山脫離東北軍,成立了義勇軍,全稱「黑龍江省民眾抗日救國義勇軍」。[4][5]從1931年11月4日到1932年,先後發動戰役四十餘次,對吉林市瀋陽市長春市哈爾濱市等重大交通樞紐進行了猛烈攻擊。[4][5]被譽為「孤軍禦寇,忠勇堪稱,為民國增光」。[4][5]

1932年,中國共產黨大批幹部和士兵前往東北省,組織抗日游擊隊[4][5]

1933年,中國國民黨馮玉祥中國共產黨吉鴻昌組織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並且把日軍趕出了察哈爾省[6][7][8][4][5]

1935年,大日本帝國為攻占華北而製造了「華北事變」。[4][5]

1935年年底,中國共產黨在陝北瓦窯堡召開了「瓦窯堡會議」,發表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4][5]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數千人舉行遊行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反對華北自治」,歷史稱為「一二·九運動」。[4]「一二·九運動」標誌着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4][5]

1936年,中共滿洲省委將抗日游擊隊組織成為「抗日聯軍」,抗日聯軍主要負責人為楊靖宇周保中李兆麟[4][5]

1937年,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組織成立了「國民革命軍」,中華民國發表了《國共合作宣言》,標誌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和抗日救亡運動的結束,而全面抗日戰爭也正式開始。[4][5]

影響 編輯

抗日救亡運動是全面抗日戰爭的前奏,它喚醒了中華大地上麻木和沉睡中的人民,農民、工人、學生、資產階級,一切不同職業和不同身份的人群都意識到了民族危亡的危機,使得中華大地上的人民空前的團結起來,進行抗日行動。[4][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一二·九运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轉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網站. 2015-07-30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2. ^ 楊玉文等編.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第377頁.
  3. ^ 档案里的“一二·九”爱国民主运动(图). 中國青年網——轉自北京日報. 2014-11-22 [2020-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陳恭祿. 《中国近代史》. 工人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00848189.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徐中約. 《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8. ISBN 9787506287128. 
  6. ^ 馮玉祥.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北方文藝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31724889. 
  7. ^ 王光遠. 《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 北京市: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4. ISBN 9787507315998. 
  8. ^ 馮玉祥. 《冯玉祥:我的生活》. 北方文藝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31724896.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