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鍾羲(1865年—1940年)[1],原名鍾廣,字子勤梓琴子晴芷晴芷夝芷廎慏盫,號留垞梓勵,又號雪橋雪樵,晚號聖遺居士南湖鮮民內務府漢軍正黃旗人(屬內務府正黃旗漢姓滿洲旗人),籍奉天遼陽(襄平)。光緒十五年己丑(1889)進士,江寧府知府。

生平 編輯

家族世居遼陽,原隸內務府滿洲正黃旗乾隆間改為內務府漢軍正黃旗。光緒十一年乙酉(1885)順天鄉試舉人,十五年己丑(1889)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光緒十六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3]。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保送知府,分發浙江,但未實授,改派外任時冠姓楊。二十七年入湖北巡撫端方幕府,三十一年任湖北襄陽府知府。三十二年入兩江總督端方幕府,補授淮安府知府,三十四年任江寧府知府。出任光緒二十年(1894)順天鄉試同考官,二十一年(1895)會試同考官。諡文敬

因父親在湖北武昌府任職,鍾羲出生於省寓祝家園,年輕時跟從黃岡童嗣興(字步階)先生以及未來的岳父、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時任黃岡縣知縣李恆琛學習(時黃州府知府為鑲白旗漢軍安氏英啓),又師湘中名士鄒振麟(字雁峰),並與恆琛之子寶謙、從子寶巽(又李孺)同中光緒十一年乙酉順天鄉試舉人(恆琛另一子寶豐中該鄉試副榜)。中舉之後21歲時(c.1886年),受業於咸豐六年(1856年)丙辰科狀元翁同龢,尤受翁賞識(載《翁同龢日記》,v.4,2006);又師從鑲藍旗宗室福錕、正藍旗宗室麟書、內務府鑲黃旗滿洲完顏嵩申等。

辛亥革命後,寓居上海法租界,不問世事(先避居法租界昇平里,後移寓茄勒路之順元里,又遷打鐵浜之馨德里)。1912年,遭母憂。為劉承干的《嘉業堂叢書》校閱。「鍾羲樓居終歲,伏案整輯,往往徹夜不睡。微倦則於胡床假寐,少醒則燈尚熒然,與晨曦相映,十餘年如一日。而尤珍惜物品,凡屬片紙寸縑,無不手自撿存。燈下常為其哲嗣講掌故,或為長孫課文選。……蓋辛亥之變,鍾羲脫身出險,藏書被掠」(載鄭逸梅《藝林舊事》)。1923年由滬回京。宣統十五年(1923年)三月初一日,與景方昶王國維溫肅三人均著南書房行走,十二月初三日均著在紫禁城內騎馬[4]。1928年於北京開設雪橋講舍,著述課徒(學生包括兩位日本學者倉石武四郎、吉川幸次郎,載《啟功講學錄》)。1933年應邀赴日本訪書。

1927年為逝去的學者王國維作《誥授奉政大夫賞食五品俸南書房行走特諡忠愨王公墓誌銘》。1939年與畫家徐操(字燕孫)合作人物、書法扇面圖(扇骨陰刻溥心畬書畫)。與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探花商衍鎏(字藻亭)合作行書扇面。與溥心畬盛昱的《行書祝壽序》手卷作跋(由瑞洵弟子鈴木吉武收藏)。為李宣龔的《碩果亭詩》作序。為自己的高祖、乾隆朝兵部侍郎虔禮寶刻《椿蔭堂詩文存稿》。為內務府正白旗漢軍進士姚氏斌桐刻《還初堂詩鈔》。為進士宗室盛昱刻《鬱華閣遺集》、《意園文略》。為正黃旗滿洲進士瑞洵的《散木居奏稿》寫作者傳。

鑲白旗宗室盛昱與楊鍾羲在交往中以表兄弟相稱,大概因為盛昱的本生祖母或曾祖父肅恭親王永錫之側福晉均姓楊,但與楊鍾羲家族是否有姻戚關係有待查證。據楊鍾羲《雪橋詩話: 坿自訂年譜》,「伯羲少時往來予家先伯祖,常攜以游十剎海。予贈伯羲詩云:『樁蔭堂開侍帝晨,裕陵雨露四時春。百年門巷留詩卷,中表交親得偉人』。伯羲和詩(《次韻答楊子勤表弟》)有『看荷門巷嬉遊地,古柏祠堂下拜時』之句」。鍾羲的詩句「樁蔭堂開侍帝晨」,當指其高祖虔禮寶的詩集《椿蔭堂詩文存稿》與乾隆帝的室名「椿蔭堂」有關。盛昱在其《次韻答楊子勤表弟》詩注中說,「君家油漆作,舅祖煺公常攜余游十剎海」,表明兩家在祖父母輩已有密切往來,且透露楊鍾羲家族府址在今北京地安門內大街西側的油漆作胡同(明代時叫做油漆作)。盛昱在其詞作《夢橫塘 送子勤表弟乞外》寫道:「燕子巣痕,世家王謝,模黏門巷非故。喬木陰陰,只勝我、午橋莊住。失喜君來,相將幾載,又悲君去。念垂髫年紀,嬉戲君家,略省識、門前樹」(載盛昱《鬱華閣詞》;兩江總督端方字「午橋」,「午橋莊」意指楊鍾羲入端方幕府)。

室名「儼山簃」。光緒二十四年進士袁勵準為其作篆書「儼山誃」 橫披。

著作 編輯

  • 在滬十一年間,著有《雪橋詩話》12卷(1913,1914,繆荃孫沈曾植孫德謙序)、《雪橋詩話續集》8卷(同榜進士陳三立序)、《雪橋詩話三集》12卷(同榜進士金蓉鏡序)、《雪橋詩話余集》8卷(陳寶琛序),共四十卷(以上各集均屬吳興劉承干《嘉業堂叢書》刻本,各集均有劉承干序;又有現代版《雪橋詩話全編》,2011)。胡適根據《雪橋詩話》的記載認定曹雪芹曹寅之孫[5]
  • 又有《聖遺詩集》5卷(1921,1935)、《白山詞介》(1910,選錄清順治至光緒末年55位旗人的詞作336首)、《留垞叢刻》、《日知薈說講義》、《歷代五言詩評選》等;又與鑲白旗宗室盛昱(字伯羲)合輯《八旗文經》六十卷(張之洞序)。自編家譜兼年譜《來室家乘》(其子楊鑒資於1940年補成發表)。
  • 參與主撰《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925-1945),參與纂述《奉天通志》。

藏書 編輯

家藏書數萬卷;收各朝詩集凡數千種,後由後裔售於復旦大學圖書館收藏。鈐印有「楊鍾羲印」、「己丑翰林」、「留垞」、「芷晴審定」、「芷晴考藏」、「儼山簃」等。

家族 編輯

  • 先世居遼陽,始祖討塞(又陶色,原名宏勛,c.1620s-?),從龍入關,任首任內務府正黃旗包衣第一參領第一管領(系順治六年(1649)分立),賞正黃旗內管領世襲。「陶色,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世居遼陽地方,天聰時來歸,原任內管領。其子華色亦原任內管領。孫浩善現任內管領。曽孫海成現任庫掌」(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76)。元配妻關氏,繼妻邰氏,三繼妻蘇氏。
  • 二世祖搖臣(c.1650s-?;生母邰氏)。妻張氏。胞兄般臣,藍翎侍衛;傑臣,武備院司庫;華塞(又華色、花色,1650s-?),康熙朝襲內務府正黃旗管領,河東巡鹽御史。
  • 三世祖和善(又浩善,1685-1774),雍正朝襲內務府管領。妻完顏氏。胞兄郎圖,七十五。
  • 太高祖海德(1707-1787),乾隆朝襲內務府正黃旗管領,營造司郎中兼驕騎參領,誥授武顯將軍。妻李氏、董氏。胞弟姱色,乾隆六年辛酉(1741年)科舉人,奉天府開原縣知縣;達色,內務府郎中兼長蘆河東鹽政;滿色,藍翎侍衛;陸格,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員外郎,如意館行走。
  • 高祖虔禮寶(字席珍、律齋,號古愚,1732-1791),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科舉人(時隸內務府正黃旗滿洲海德管領下),歷任山西諸知縣,平陽府知府,乾隆四十七年太原府知府,山西按察使,九江關監督兼御窯廠督陶官,五十一年授廣西布政使,護理廣西巡撫,刑部侍郎,五十四年授兵部侍郎,管理清漪園(現頤和園)事務,乾隆庚戌科武會試監射大臣。先世本隸內務府正黃旗滿洲,因由廣西按察使入覲,召見,不能用滿語奏對,敕改隸內務府正黃旗漢軍。著《椿蔭堂詩文存稿》。在山西大同縣知縣任上,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建大同縣魁星樓,重修大同縣署並作《重修縣內署碑記》(載道光十年《大同縣誌》),三十七年倡捐重修大同縣學並作《重修大同縣學碑記》(載乾隆四十七年《大同府志》),三十八年重修大同關帝廟;在太原知府任上,刊刻並序乾隆四十八年版《太原府志》,四十九年(1784)作《代州志》序;山西按察使任上,捐修五台山石塔工程。妻郭氏、方氏。友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進士紀昀
    • 胞兄赴會寶(字楚堂),內務府筆帖式。其女楊氏(繼配)嫁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李萬樞(高祖總管內務府大臣李延禧,從堂兄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進士舒貴)。
    • 胞兄得勝寶(又徳勝,字芝亭),襲內務府正黃旗管領,嘉慶元年(1796年)丙辰赴千叟宴。
    • 堂兄百福保,內務府堂郎中、山海關稅務監督、武備院卿。
  • 曾祖恆桂(字丹巖、丹崖,1760s-?),乾隆朝襲內務府正黃旗管領,內務府郎中,總管咸安宮、景山官學事務,欽差山西殺虎口監督(相關走西口)、山東督糧道,誥授中憲大夫。妻方氏、張氏。
    • 胞兄恆傑(字英甫),嘉慶辛酉科舉人,山西平定直隸州知州。其女一楊佳氏側福晉嫁惠端親王綿愉即嘉慶帝第五子,其子貝勒銜貝子奕謨;女二楊氏嫁正藍旗蒙古、咸豐二年順天鄉試舉人哈郎果羅氏桂齡(字杏鄰,父嘉慶丁丑繙譯進士布延柏勒格)。子文煊(字霞山),有《闌雲山房詩文稿》。
    • 胞兄恆森(字幹庭),盛京佐領、義州城守尉。其女楊氏嫁內務府鑲黃旗滿洲、嘉慶己卯科翻譯進士葉赫那拉氏興泰 (繙譯進士),孫兒清末軍機大臣那桐。子文煐(字粹庵),孫兒巴哈納娶李氏(父內務府正白旗漢軍、吏部左侍郎基溥;胞姊李氏嫁內務府正白旗滿洲、嘉慶甲戌科進士索綽絡氏奎照之子錫晉(祖父英和);胞兄道光癸卯科舉人鍾文,娶鑲紅旗滿洲、清朝小說家費莫氏文康之女,其子光緒癸未科進士熙麟 (光緒進士))。
    • 胞兄恆琳(字潤夫),乾隆庚子科舉人,廣西潯州府通判,誥授奉直大夫,有《怡雲書屋詩文》。
    • 胞兄恆梧(字養山),嘉慶辛酉拔貢,廣西鎮安府知府,護理左江道,誥授朝議大夫。
    • 胞兄恆棨,歷任內務府慎刑司郎中兼驍騎參領、淮安關監督、杭州織造、熱河正總管,誥授武顯將軍。
    • 胞姊楊氏,繼配嫁鑲黃旗滿洲鈕祜祿氏善慶(父逹祿,先祖三等果毅公圖爾格);嫡妻富察氏(父鑲黃旗滿洲、江南江寧府知府官登,祖父傅德,曾祖一等伯馬齊)。其女鈕祜祿氏(1787-1860),封嘉慶帝之恭順皇貴妃(如妃),即惠端親王綿愉之生母。
    • 胞姊楊氏,嫁正白旗蒙古、陝甘總督勤襄公薩爾圖克氏惠齡(胞兄文華殿大學士一等威勇公長齡)。
    • 胞姊楊氏,嫁內務府正白旗漢軍王鶴齡(胞兄廣西布政使王長齡,父乾隆丁卯科舉人、四川布政使王站柱;胞姊王氏嫁內務府正黃旗蒙古石氏豫順,其子嘉慶戊辰科進士榮慶 (嘉慶進士),父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恩科進士嵩貴)。其孫末任駐藏大臣聯豫
  • 祖父文燿(字星聯,1803-1866),內務府管領,同知銜湖南永州府寧遠縣知縣。祖母汪氏(1803-1853)(侄曾孫科舉人汪玉書(字錫麟,1863-?),其子汪寶彝(字晉桓)民國時期任北平郵局分局長)。其:
    • 胞兄文燦,知府銜廣西平樂府同知。其子內務府郎中長埏,娶尚氏(胞兄內務府正白旗漢軍、道光戊戌(1838)進士延恆、道光庚子(1840)進士延愷,父內務府慶豐司員外郎兼鑲黃旗公中佐領純嘏,先祖內務府尚大德;母李氏,屬內務府正白旗漢軍繼昌 (光緒進士)家族;胞侄女尚氏,系正藍旗漢軍進士胡俊章兒媳)。
    • 胞兄文炤,內務府郎中兼蘇州織造、圓明園郎中、正白旗驍騎參領。
    • 胞兄文熥,內務府郎中兼蘇州織造、驍騎參領。
  • 父長坦(字寬夫,號履堂,1826-1902),湖北武昌府同知,賞花翎。妻舒舒覺羅氏(1826-1853)、烏蘇氏、佟氏(1832-1867;父佟開運(字敬六),武昌衛守備),庶妻生母藍氏。其:
    • 胞弟長坪,內務府鑲黃旗內管領。長圻,內務府主事、候補知府。
    • 胞姊楊氏,嫁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湖南知縣李恆琦(字月珊)(胞兄湖北荊州府知府李恆琛,父湖南按察使魁聯(著《守寶錄》25卷,敕祀湖南寶慶府名宦祠),祖父內務府東陵郎中慶玉(清東陵端憫固倫公主園寢監修大臣);堂姊李氏嫁鑲藍旗滿洲赫舍里氏恩玉(其父湖北按察使、騎都尉忠壯公多山,姑母赫舍里氏封道光帝之常妃 (道光帝),胞叔道光十八年戊戌科進士如山);胞侄科舉人、詞人畫家李孺)。
  • 胞兄妹:
    • 胞弟楊鍾齡(字子壽,1870-?;庶母藍氏)。原配葉赫瓜爾佳氏(胞兄榕盛,字蔭庭);繼配蔣氏(父鑲藍旗漢軍、福建建寧府知府蔣斯岱,母盧氏(祖父嘉慶己未恩科進士、兩廣總督敏肅公盧坤);祖父道光十五年乙未科三甲進士、貴州巡撫勤慤公蔣霨遠,曾祖乾隆四十九年甲辰進士、兩江總督文勤公蔣攸銛)。
    • 胞姊楊氏(母佟氏)(1863-1906),繼配嫁正藍旗漢軍、清光緒八年壬午(1882)順天鄉試科舉人、蘇州府候補知府胡玉瀛(父光緒二年丙子恩科進士胡俊章,祖伯父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進士吉惠 (道光進士))。楊鍾羲回憶道:「予女兄,長一歲,賢明解文字,先君極鍾愛之。選婿苛,年三十,始歸於胡」(《雪橋詩話全集》vol.4:《雪橋自訂年譜》)。
    • 胞妹楊氏(母佟氏)(c.1866-1899),嫁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李寶頤,民國三年任北洋政府國史館主事(父湖北荊州府知府李恆琛,養父李恆琦(妻楊氏,楊鍾羲的姑母),祖父湖南按察使魁聯(字蔭庭),曾祖內務府東陵郎中慶玉;嫡堂兄科舉人、詞人畫家李孺)。
    • 胞妹楊氏(庶母藍氏),嫁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李寶蒙,其父湖北荊州府知府李恆琛。
    • 胞妹楊氏(庶母藍氏),嫁阿克占氏錫嘏 (字介眉;父恆榮(字敷庭)),殉難於庚子國變,楊鍾羲有悼念詩。家址在北京按院胡同
  • 妻李寶蘩 (字伯祁)(1861-?)。其父內務府正白旗漢軍管領、湖北荊州府知府李恆琛 (字獻之,1837-?),母章佳氏(其父正白旗滿洲、道光丙申恩科進士慶廉 (道光進士),母鈕祜祿氏,祖父伊犁將軍容安,曾祖父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那彥成),姨父光緒六年進士正藍旗宗室溥良(字玉岑),祖父魁聯(字蔭庭)任湖南按察使(胞侄女李氏嫁鑲藍旗滿洲赫舍里氏恩玉,其胞叔道光戊戌科進士如山)。寶蘩之:
    • 胞兄寶豐(字子年;母季氏),光緒十一年乙酉順天鄉試副榜。妻博爾濟吉特氏(祖父正藍旗滿洲、山西布政使葆亨,曾祖嘉慶丙辰恩科進士莊勤公鄂山)。
    • 胞兄寶謙 (字子鳴;母季氏),光緒十一年乙酉舉人,江蘇候補同知,善畫山水,工鑑賞,收藏多精品(載入《繪境軒讀畫記》、《八旗畫錄》)。
    • 胞兄寶頤,北洋政府國史館主事。妻楊氏,即楊鍾羲胞妹。
    • 嫡堂兄寶巽(又李孺,字子申,號五峰山人,1862-1935),光緒十一年乙酉舉人,以候補道員任湖北提學史、清政府駐日本學監,辛亥後改名李孺,活躍於天津畫壇與詞社,系正藍旗漢軍進士胡俊章胞侄女婿。寶巽(李孺)、寶謙與楊鍾羲順天鄉試同榜,且胡俊章與宗室溥良有師生關係。
    • 胞姊李氏,嫁內務府旗人張文棫(字叔瑟)(父熱河總管毓泰;胞姊張氏眉君,嫁內務府正白旗漢軍、光緒元年(1875年)乙亥科舉人、詞人鄭文焯)。
  • 子楊懿涑(字鑒資,號澹園,1900-1967),著有《夢豳室詩》,為其父校勘、編纂著述,曾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1949年之後,隻身渡海赴台灣;為王國維大字行書幅書柯劭忞詩《留別伯羲祭酒》題跋(伯羲祭酒即宗室盛昱);羅振玉曾為楊懿涑書八言聯;去世後,成惕軒作輓聯《挽楊先生鑒資》。妻曹氏(父光緒二十年(1894)蘇州籍舉人曹元忠 (資政院),工詩詞,富藏書;祖父舉人曹毓秀(字實甫);堂伯叔名醫曹元恆、光緒九年進士曹福元、光緒二十一年進士曹元弼)。 孫兒楊徵幹,楊徵棐。孫女楊瑮,楊璪,楊瓅。
  • 女楊慰洵(1889-1936),嫁滿洲烏佳氏啟光(字仲謙);其父直隸口北兵備道吉順(字榮帆),祖父侍衛忠元(字善亭),祖母庫雅勒氏齡文(自號竹友女史,幼年師從湘軍將領、兵部尚書彭玉麟,著有《絮香吟館小草》一卷,彭玉麟、翰林張佩綸等序,清光緒十二年(1886)刊本、十三年[1887]刻本;父正白旗滿洲、湖南衡州協副將嵩山,胞叔道光二十六年至咸豐六年(1846-1856)廣州將軍勤慤公穆特恩(號鑄農);胞姊庫雅勒氏嫁正黃旗蒙古鄂卓爾氏穆金泰,其養子光緖丙戌科進士文恪公榮慶彭玉麟之孫女嫁俞樾之孫、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探花俞陛雲)。其子烏錕,烏鐸,烏鈐。

注釋 編輯

  1. ^ 光緒己丑科會試同年齒錄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光緒十五年。己丑。五月。丙午朔。……○乙卯。引見新科進士。……杜本崇、周樹模、饒士騰、劉彭年、丁惟禔、費念慈、魏時鉅、熊方燧、陳嘉言、許葉芬、曾廣鈞、江標、陳長橿、徐仁鑄、陳鍾信、葉昌熾、王萬芳、王同愈、張孝謙、盧叢林、何爾鈞、陳祥燕、惲毓鼎、劉啟端、程棫林、劉若曾、陸鍾琦、熙元、鄧維琪、孫鼎烈、豫泰、陳鳴秋、張澂、崇壽、歐陽熙、馬步元、劉爾炘、傅世煒、熙瑛、曹樹藩、段友蘭、葉新第、薛啟榮、朱錦、愛仁、劉奉璋、李傳元、姚士璋、景方昶、余誠格、張鴻翊、孔繁昌、王祖同、徐德沅、薛寶辰、高枬、王尤、朱延薰、戚揚、張維彬、鍾廣、王繼香、趙秉璋、馮端、林孝恂、吳嘉瑞、武玉潤、唐右楨、劉元亮、孫廷翰、錢駿祥、希廉、李鵬飛、陳曾佑、宮耀月、梁鑾藻、喻兆蕃、王垿、劉秉鈞、寶豐、黃炳辰、程豐厚、薩嘉樂、勞肇光、溫仲和、梁肇榮、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3.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四):光緒十六年。庚寅。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廟。上親詣行禮。……○引見己丑。科散館人員。得旨。修撰張建勛。編修鄒福保、李盛鐸、劉世安、業經授職。二甲庶吉士張孝謙、費念慈、景方昶、劉啟端、周樹模、程棫林、余誠格、高熙喆、王萬芳、劉若曾、葉昌熾、熊方燧、豫泰、陳嘉言、李傳元、曾廣鈞、瑞洵、陳昌紳、許葉芬、段友蘭、連捷、徐德沅、曹樹藩、杜本崇、吳嘉瑞、魏時鉅、王同愈、丁惟禔、惲毓鼎、崇壽、馬步元、劉元亮、王繼香、張鴻翊、傅世煒、鍾廣、余朝紳、張澂、高枬、饒士騰、朱延薰、盧叢林、熙瑛、薛寶辰、熙元、陸鍾琦、江標、徐仁鑄、王祖同、宋滋蘭、俱著授為編修。
  4. ^ 劉烜《王國維與羅振玉來往書信手稿述評》
  5. ^ 楊鍾羲《雪橋詩話》:「敬亭嘗為《琵琶亭傳奇》一折,曹雪芹(沾)題句有云:『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雪芹為楝亭通政孫,平生為詩,大概如此,竟坎坷以終。」